資源簡介 廣東省徐聞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調研測試物理試題1.(2024八下·徐聞期末)“生活處處皆物理”,以下估測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一個蘋果重約15N B.物理課本重約20NC.一名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是500N D.一個雞蛋重約5N【答案】C【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A.一個蘋果的質量約200g,故重力約2N,故A不符合題意;B.物理課本質量約200g=0.2kg,其重力約為G=mg=0.2kg×10N/kg=2N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是500N,故C符合題意;D.一斤(500g)雞蛋可稱8~10個,那么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故其重力約為0.5N;故D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2.(2024八下·徐聞期末)下列實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吸盤 B.茶壺 C.吸塵器 D.密度計【答案】B【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浮力的利用【解析】【解答】A.吸盤吸在墻壁上,內部氣壓減小,利用的是大氣壓的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茶壺的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利用的是連通器的原理,故B符合題意;C.吸塵器工作時,內部流速不同,壓強不同,利用的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密度計在任何液體中都漂浮,浮力都等于密度計的重力,通過密度計浸入液體深度來反映液體密度的大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吸盤利用大氣壓的作用吸在墻壁上;茶壺的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密度計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密度計的重力。3.(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起子開瓶蓋的情景。這也是一個杠桿,那么下列關于這個杠桿的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對應位置正確的是( )A.A﹣B﹣C B.A﹣C﹣B C.B﹣C﹣A D.C﹣A﹣B【答案】B【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解析】【解答】使用起子開瓶蓋時,手作用在C點向上用力,即動力,起子繞A點轉動,A點是杠桿的支點,瓶蓋對B點施加的向下的力阻礙杠桿向上轉動,即阻力,則阻力作用點是B點,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分析】杠桿轉動時,繞的點是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是動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是阻力。4.(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可以減小壓強的是( )A.書包帶做得很寬B.刀刃磨得很薄C.逃生錘頭造得很尖D.壓路機碾子質量很大【答案】A【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書包帶做得較寬,受力面積更大,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符合題意。BC.刀刃磨得很薄、逃生錘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C不符合題意;D.壓路機碾輪的質量很大,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壓強和受力面積有關,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5.(2024八下·徐聞期末)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B.做功越快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D.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答案】D【知識點】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解析】【解答】A、 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錯誤B、 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高 ,但機械效率不一定高,故B錯誤。C、有用功占總功多的機械效率才會高,但是有用功多,不一定機械效率高,故C錯誤。D、有用與總功的比值就是機械效率,比值越大,機械效率就越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1)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2)機械效率與有用功和總功有關,與其他量無關。6.(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氦氣球和空氣球的體積相同,氦氣球上浮受到的浮力為F1,空氣球下沉受到的浮力為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判斷【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解答】兩個氣球的體積相同,則排開空氣的體積相同,根據,兩球所受浮力相同,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在相同的空氣中,物體排開空氣的體積相同,根據,判斷浮力大小。7.(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示的四種方式分別拉動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勻速移動,拉力分別為、、、,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滑輪與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 )A. B.C. D.【答案】C【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物體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同,F1通過定滑輪作用,即F1=f,圖2是一個動滑輪,即,圖3是一個滑輪組,繩子的段數為n=3,可得,圖4是動滑輪,但拉力作用在動滑輪掛鉤端,即,則拉力的關系為:F4>F1>F2>F3,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相等;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且繩子股數越多越省力;當拉力作用在動滑輪上時,是費力的動滑輪。8.(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將鉛球由a處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后落到地面b處。若不計空氣的阻力,鉛球在飛行過程中,受 力作用,該力的施力物體是 ,該力的方向是 。【答案】重;地球;豎直向下【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重力的方向【解析】【解答】(1)若不計空氣的阻力,鉛球在飛行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2)鉛球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對鉛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所以其施力物體是地球。(3)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分析】根據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9.(2024八下·徐聞期末)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書受到支持力F和重力G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 力(選填“平衡”或“相互作用”):則F G(選填“>”、“<”或“=”);其中支持力是由于 (選填“桌面”或“書”)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答案】平衡;=;桌面【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解答】書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受平衡力的作用,書受到支持力F和重力G的作用,兩個力在同一個物體上,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則F=G;書受到的支持力是桌子施加的,是桌面發生形變產生的。故第1空填:平衡;第2空填:=;第3空填:桌面。【分析】靜止的書在桌面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時,力的大小相等;支持力屬于彈力,是發生形變后,在恢復原狀時產生的。10.(2024八下·徐聞期末)圖中,在滾擺實驗時,當滾輪向下滾動時,滾輪的 能轉化為 能,機械能 (填“變小”、“變大”或“不變”)。(不考慮空氣的阻力和摩擦)【答案】重力勢;動;不變【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不考慮空氣的阻力和摩擦時,滾擺從最高處向下運動時,機械能不變;滾擺的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減小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第1空填:重力勢;第2空填:動;第3空填:不變。【分析】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11.(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將重為15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他所用拉力的大小為100N,此過程中工人所做的有用功為 J,總功為 J,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答案】300;400;【知識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根據物體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計算工人所做的有用功為:,圖中,繩子段數,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為結合拉力,計算總功為:計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故第1空填:300;第2空填:400;第3空填:75%。【分析】根據物體的重力,利用W=Gh,計算有用功;根據W=Fs,計算總功,根據,計算機械效率。12.(2024八下·徐聞期末)用彈簧測力計懸掛重為5.4N的物體,將物體浸沒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4N,則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N,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為 N,物體的體積為 。(g取10N/kg,)。【答案】2;2;2×10-4【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的拉力,計算浮力浮力是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故壓力差大小等于浮力,為2N。根據F浮=ρ液gV排,計算物體的體積:。故第1空填:2;第2空填:2;第3空填:2×10-4。【分析】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浸沒時測力計的拉力差,計算浮力;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壓力差;根據,計算排開液體的體積。13.(2024八下·徐聞期末)用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手的拉力: N; N;機械效率: (選填“>”、“<”或“=”)。【答案】100;60;>【知識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甲圖是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則手的拉力為:;乙圖是動滑輪,繩子段數,計算手的拉力為:繩重和摩擦力不計,甲沒有額外功,乙克服動滑輪重,做額外功,則。故第1空填:100;第2空填:60;第3空填:>。【分析】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拉力為,對物體做有用功相同時,額外功越大,機械效率越小。14.(2024八下·徐聞期末)用圖甲的滑輪組提升重200N的物體,已知拉力F為8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和繩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 (選填“A”或“B”),動滑輪重為 N,3s內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 J。【答案】A;40;300【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甲圖中,動滑輪繩股數n=3,繩子移動的距離為物體移動距離的三倍,故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A。動滑輪的重力為:;圖中,3s內物體移動的距離為1.5m,則有用功為:。故第1空填:A;第2空填:40;第3空填:300。【分析】根據滑輪組圖像,判斷繩子股數n,繩子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根據G動=nF-G,計算動滑輪的重力,利用W=Gh,計算有用功。15.(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物體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G、摩擦力f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F的示意圖。【答案】【知識點】重力示意圖;摩擦力的方向;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16.(2024八下·徐聞期末)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提升物體A時最省力的繞繩方法。【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解: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可得,將繩子一端固定在動滑輪上最省力,因此將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動滑輪上,然后將繩子繞在滑輪組上。如圖所示:【分析】一定一動,最多有3段繩子承擔物重,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確定繞法,即將繩子一端固定在動滑輪上為最省能力的繞法,并將繩子繞在滑輪組上即可。17.(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甲所示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舂米的情景,圖乙是其工作示意圖,請在圖乙中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A端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圖。【答案】【知識點】力臂的畫法【解析】【解答】杠桿的支點是O點,從O點向動力F1的作用線作垂線,即為動力臂L1;A端是阻力F2的作用點,方向豎直向下,阻力F2的示意圖如下【分析】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是力臂;根據物體的重力,判斷杠桿受到的阻力。18.(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則:(1)分析B、C兩圖實驗數據可得: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 有關;分析C、D兩圖實驗數據可得: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選填“有關”或無關“):分析 兩圖可知,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在圖C中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N;(2)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惠用兩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捏成圓錐體和圓柱體進行如圖F所示的實驗,由此小惠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德認為這結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無關;DE;1;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解析】【解答】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1)根據B、C數據,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體的密度相同,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根據C、D數據,深度不同,浮力相同,則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分析D、E數據,液體的密度不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可知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由A圖讀出物體的重力G=2.4N,C圖受到的拉力F拉=1.4N,則浮力是F浮=G-F拉=2.4N-1.4N=1N(2)探究浮力和物體形狀的關系,需要保持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F圖中,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結論不可靠。【分析】(1)液體密度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浮力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當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深度不同,浮力大小不變;探究浮力和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保持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浸沒后測力計的拉力差,計算浮力;(2)探究浮力和物體形狀的關系,物體形狀不同,其他條件保持相同。19.(2024八下·徐聞期末)同學們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選用了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和若干重1N的鉤碼。(1)實驗前,如圖甲所示,杠桿靜止,此時杠桿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接下來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 ;使支點在杠桿的幾何中心的目的: ;實驗次數 動力/N 動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1 2 6 3 42 1 8 2 43 3 8 6 4(2)杠桿調節平衡后,開始實驗。在A處懸掛2個鉤碼,如圖乙所示,此時應在C處掛 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3)掛上鉤碼后,小亮認為也可以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這種做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4)小明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實驗數據,如上表。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關系為 。【答案】是;左;水平;便于測量力臂;避免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1;錯誤;【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解析】【解答】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1)圖甲,杠桿靜止,處于平衡狀態;杠桿向右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掛上鉤碼后,力臂與杠桿重合,便于在杠桿上直接力臂大小;實驗時,支點在杠桿的幾何中心,杠桿自身重力不會對實驗產生影響。(2)乙圖中,左=2鉤碼×2格,右=n鉤碼×4格,若杠桿平衡,則n=1,故C處掛一個鉤碼。(3)實驗時,掛上鉤碼后,如果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但不能測量改變的力的大小,不能探究杠桿的平衡規律,做法是錯誤的。(4)根據表中數據,實驗1:2N×6cm=3N×4cm,實驗2:1N×8cm=2N×4cm,實驗3:3N×8cm=6N×4cm,總結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分析】(1)杠桿靜止,處于平衡狀態;調節杠桿平衡時,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側移動;杠桿的支點在中心,可以減小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2)根據杠桿上的力和力臂,計算未知拉力的大小,盤鉤碼個數;(3)探究實驗中,調節平衡螺母,不能總結杠桿的平衡規律;(4)根據多次實驗,總結杠桿的平衡條件。20.(2024八下·徐聞期末)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 序號 物重 G/N 物體上升的 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F/N 彈簧測力計移動的 距離s/cm 機械效率η1 2 5 0.9 15 74.1%2 2 10 0.9 30 74.1%3 4 10 1.7 30 78.4%4 6 10 2.5 30(1)分析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 ,不考慮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力,根據第一次實驗數據可知動滑輪重為 ;(2)請你幫小明計算出第4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小華實驗中為了方便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她每次都是靜止時讀數,請你判斷她測量的機械效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如果換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額外功更 ,所以機械效率更 ;(4)關于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提升越重的物體,機械效率越大B.有用功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大C.額外功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小D.同一個機械的機械效率是恒定不變的【答案】無關;0.7N;80%;偏大;多;小;A【知識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解析】【解答】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1)根據1、2次實驗,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為:,物重相同,滑輪組相同,物體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可以得到: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無關。在第1次實驗時,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1=3F1-G1=3×0.9N-2N=0.7N(2)第4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測力計靜止時讀數,機械之間不存在摩擦力,測出的拉力偏小,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計算總功偏小,則機械效率偏大。(3)乙圖,動滑輪的個數增多,額外功更大,有用功不變,機械效率降低。(4)A.由2、3、4次實驗可以得到,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大,故A正確;B.有用功越大,總功未知,機械效率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C.額外功越大,有用功未知,機械效率不一定越大,故C錯誤;D.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大,故D錯誤。故選A。【分析】(1)根據繩子移動的距離和物體移動距離的比值,判斷繩子股數;根據G動=nF-G,判斷動滑輪的重力;(2)根據,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動滑輪越多,額外功增大,有用功一定時,機械效率減小;(4)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機械效率的大小和物體移動的距離無關,和物體的重力有關。21.(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個裝滿水的溢水杯,總重為8N。物體A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緩慢將其浸沒在水中靜止時,溢水杯溢出水的體積為200cm3.物體A的密度為2.7×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體A受到的浮力F浮;(2)彈簧測力計示數F;(3)溢水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答案】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塊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所受到的浮力為(2)根據題意知道,物體A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由知道,物體A的質量為物體A的重力為由F浮=G-F知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溢水杯溢出水的重力為把溢水杯、物體A,以及杯內的水作為一個整體,則放物體A后溢水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溢水杯、物體A以及杯內水的重力之和減去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溢出水的重力,即答:(1)物體A受到的浮力F浮為2N;(2)彈簧測力計示數F為3.4N;(3)溢水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8N。【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排開液體的質量,利用F浮=G排=m排g,計算浮力;(2)根據物體的體積,利用m=ρV,計算物體的質量;利用G=mg,計算物體的重力;結合浮力,計算受到受到測力計的拉力;(3)根據溢出的水的體積,利用G=ρgV,計算溢出的重力,根據總重力、溢出的水的重力、物體的重力和受到的拉力,計算壓力大小。22.(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人的重力為850N,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250cm2,用滑輪組拉著重210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了5s。人對繩子向下的拉力為100N,不計摩擦和繩重,求:(1)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人向下拉繩子拉過的距離;(2)動滑輪的重力;(3)用此滑輪組提升300N的重物時的拉力。【答案】解:(1)物體上升的高度為由圖可知,繩子的段數為3,則人向下拉繩子拉過的距離為(2)動滑輪和物體所受的力為繩子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處于平衡狀態,即代入數據得(3)由(2)分析可知,用此滑輪組提升300N的重物時的拉力為答:(1)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人向下拉繩子拉過的距離為1.5m;(2)動滑輪的重力為90N;(3)用此滑輪組提升300N的重物時的拉力為130N。【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23.(2024八下·徐聞期末)某同學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他分別將甲、乙、丙三個小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處由靜止釋放,三個小球的質量,高度,小球分別推動同一紙盒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紙盒移動的距離。(1)根據如圖所示的現象可以分析出 小球的動能最大(選填“甲”、“乙”或“丙”),理由是 ;(2)(b)(c)兩圖中,讓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是為了控制 相同;(3)分析比較 兩圖所示的現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結論是:在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4)分析比較(b)、(c)所示的現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結論是 。【答案】甲;甲小球把紙盒推動的距離最大;小球下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a)、(b);在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時,(1)實驗中,小球把木盒推出的距離長,小球對木盒做的功越多,則球的動能大,根據圖中現象,s1>s2>s3,甲球推動紙盒移動的距離最遠,動能最大。(2)根據(b)、(c)兩圖中,讓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可使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3)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保持質量不變,速度大小不同,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選擇(a)、(b)兩圖進行實驗。(4)比較(b)、(c)現象,球的質量不相同,滾下的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質量越大,推動紙盒移動的距離越遠,動能越大,可得結論是:在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分析】(1)小球的動能越大,推動木塊移動越遠,根據移動的距離,反映動能的大小;(2)物體下落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3)探究動能大小和速度的關系,需要保持質量相同,速度不同,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4)當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可以探究動能和質量的關系。24.(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1所示為運動員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比賽的情境。請回答以下問題:(1)滑雪板底面做得較寬是為了 ,而且做得很光滑是為了 。(2)谷愛凌用撐桿向后撐雪地便能加速向前運動,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還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3)谷愛凌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她具有 。(4)如圖2所示跳臺滑雪比賽時,運動員谷愛凌從出發臺到起跳點的過程中,滑雪運動員的重力勢能 。A.一直減小B.一直增加C.先減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減小(5)重力為600N的谷愛凌從跳臺滑雪比賽的120m大跳臺起滑,經助滑坡起跳,到達高為26m的著陸坡的過程中,她自身的重力做功為 J。【答案】減小壓強;減小摩擦;相互;運動狀態;慣性;C;56400【知識點】勢能大小的比較;慣性及其現象;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滑雪板做得寬大,在壓力一定時,增大了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滑雪板底面做得很光滑,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減小摩擦力。(2)滑雪時用撐桿向后撐雪地,給雪地有向后作用力,雪地給撐桿向前的力,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加速向前運動時,運動狀態在改變,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谷愛凌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人體具有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4)圖中,從出發臺到起跳點,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高度先減小后增大,則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加,C符合題意。故選C。(5)根據所處位置,計算高度變化為,計算重力做功為:。【分析】(1)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接觸面變光滑,可以減小摩擦力;(2)滑雪時,撐桿對地有力,地面對撐桿有力,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慣性是物體繼續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4)質量一定時,高度變高,重力勢能變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5)結合物體的重力,根據W=Gh,計算重力做功的多少。25.(2024八下·徐聞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大國重器:世界最大起重船起重船是一種用于水上起重作業的工程船舶,廣泛應用于海上大件吊裝、橋梁工程建設和港口碼頭施工等領域,起重船“振華30”,是中國制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被譽為“大國重器”,排水量約25萬噸,具備單臂固定起吊12000噸、單臂全回轉起吊7000噸的能力,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沉管的安放安裝就是由“振華30”完成.安裝沉管過程中,“振華30”將6000噸的沉管從另一艘船上吊起,然后在空中水平旋轉了90°,最后將沉管放入水中,實現雙向對接,“振華30”依靠兩側的“側推器”確保在洋流中保持平穩,使沉管能精準對接,“振華30”每側均有一個輸出功率為825kW的“側推器”,“側推器”工作時,向一側噴出水流水,從而產生與噴水方向相反的側推力,從而實現船體的平穩。(1)在起重船頂端安裝有定滑輪,其作用是 ;(2)如圖乙所示,吊起沉管后,“振華30”主船體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加了 m3;接著,“振華30”將吊起的沉管緩慢浸入水中,在浸入的過程中,沉管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振華30”主船體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ρ水=1×103kg/m3,g取10N/kg)(3)“振華30”在沉管安裝過程中,若因為流向原因,造成洋流僅對船左側產生F=5.5×104N的沖擊力,如圖丙所示,為了保持船體平穩,需開啟 (選填“左”或“右”)側的“側推器”,讓水從船體 (選填“左”或“右”)側噴出,保持船體的穩定。【答案】改變用力的方向;6000(或6×103);變大;變小;右;右【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1 / 1廣東省徐聞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調研測試物理試題1.(2024八下·徐聞期末)“生活處處皆物理”,以下估測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一個蘋果重約15N B.物理課本重約20NC.一名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是500N D.一個雞蛋重約5N2.(2024八下·徐聞期末)下列實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吸盤 B.茶壺 C.吸塵器 D.密度計3.(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起子開瓶蓋的情景。這也是一個杠桿,那么下列關于這個杠桿的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對應位置正確的是( )A.A﹣B﹣C B.A﹣C﹣B C.B﹣C﹣A D.C﹣A﹣B4.(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可以減小壓強的是( )A.書包帶做得很寬B.刀刃磨得很薄C.逃生錘頭造得很尖D.壓路機碾子質量很大5.(2024八下·徐聞期末)下列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越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B.做功越快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D.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6.(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氦氣球和空氣球的體積相同,氦氣球上浮受到的浮力為F1,空氣球下沉受到的浮力為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判斷7.(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示的四種方式分別拉動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勻速移動,拉力分別為、、、,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滑輪與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 )A. B.C. D.8.(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將鉛球由a處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后落到地面b處。若不計空氣的阻力,鉛球在飛行過程中,受 力作用,該力的施力物體是 ,該力的方向是 。9.(2024八下·徐聞期末)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書受到支持力F和重力G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 力(選填“平衡”或“相互作用”):則F G(選填“>”、“<”或“=”);其中支持力是由于 (選填“桌面”或“書”)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10.(2024八下·徐聞期末)圖中,在滾擺實驗時,當滾輪向下滾動時,滾輪的 能轉化為 能,機械能 (填“變小”、“變大”或“不變”)。(不考慮空氣的阻力和摩擦)11.(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將重為15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他所用拉力的大小為100N,此過程中工人所做的有用功為 J,總功為 J,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12.(2024八下·徐聞期末)用彈簧測力計懸掛重為5.4N的物體,將物體浸沒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4N,則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N,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為 N,物體的體積為 。(g取10N/kg,)。13.(2024八下·徐聞期末)用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力不計,則手的拉力: N; N;機械效率: (選填“>”、“<”或“=”)。14.(2024八下·徐聞期末)用圖甲的滑輪組提升重200N的物體,已知拉力F為8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和繩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 (選填“A”或“B”),動滑輪重為 N,3s內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 J。15.(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物體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G、摩擦力f和物體對斜面的壓力F的示意圖。16.(2024八下·徐聞期末)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提升物體A時最省力的繞繩方法。17.(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甲所示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舂米的情景,圖乙是其工作示意圖,請在圖乙中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A端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圖。18.(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則:(1)分析B、C兩圖實驗數據可得: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 有關;分析C、D兩圖實驗數據可得: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選填“有關”或無關“):分析 兩圖可知,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在圖C中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N;(2)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惠用兩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捏成圓錐體和圓柱體進行如圖F所示的實驗,由此小惠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德認為這結論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19.(2024八下·徐聞期末)同學們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選用了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和若干重1N的鉤碼。(1)實驗前,如圖甲所示,杠桿靜止,此時杠桿 (選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接下來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 ;使支點在杠桿的幾何中心的目的: ;實驗次數 動力/N 動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1 2 6 3 42 1 8 2 43 3 8 6 4(2)杠桿調節平衡后,開始實驗。在A處懸掛2個鉤碼,如圖乙所示,此時應在C處掛 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3)掛上鉤碼后,小亮認為也可以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這種做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4)小明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實驗數據,如上表。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關系為 。20.(2024八下·徐聞期末)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 序號 物重 G/N 物體上升的 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F/N 彈簧測力計移動的 距離s/cm 機械效率η1 2 5 0.9 15 74.1%2 2 10 0.9 30 74.1%3 4 10 1.7 30 78.4%4 6 10 2.5 30(1)分析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 ,不考慮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力,根據第一次實驗數據可知動滑輪重為 ;(2)請你幫小明計算出第4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小華實驗中為了方便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她每次都是靜止時讀數,請你判斷她測量的機械效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如果換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額外功更 ,所以機械效率更 ;(4)關于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的機械效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提升越重的物體,機械效率越大B.有用功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大C.額外功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小D.同一個機械的機械效率是恒定不變的21.(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個裝滿水的溢水杯,總重為8N。物體A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緩慢將其浸沒在水中靜止時,溢水杯溢出水的體積為200cm3.物體A的密度為2.7×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體A受到的浮力F浮;(2)彈簧測力計示數F;(3)溢水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22.(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所示,人的重力為850N,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為250cm2,用滑輪組拉著重210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了5s。人對繩子向下的拉力為100N,不計摩擦和繩重,求:(1)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人向下拉繩子拉過的距離;(2)動滑輪的重力;(3)用此滑輪組提升300N的重物時的拉力。23.(2024八下·徐聞期末)某同學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他分別將甲、乙、丙三個小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處由靜止釋放,三個小球的質量,高度,小球分別推動同一紙盒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紙盒移動的距離。(1)根據如圖所示的現象可以分析出 小球的動能最大(選填“甲”、“乙”或“丙”),理由是 ;(2)(b)(c)兩圖中,讓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是為了控制 相同;(3)分析比較 兩圖所示的現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結論是:在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4)分析比較(b)、(c)所示的現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結論是 。24.(2024八下·徐聞期末)如圖1所示為運動員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比賽的情境。請回答以下問題:(1)滑雪板底面做得較寬是為了 ,而且做得很光滑是為了 。(2)谷愛凌用撐桿向后撐雪地便能加速向前運動,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還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3)谷愛凌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她具有 。(4)如圖2所示跳臺滑雪比賽時,運動員谷愛凌從出發臺到起跳點的過程中,滑雪運動員的重力勢能 。A.一直減小B.一直增加C.先減小后增加D.先增加后減小(5)重力為600N的谷愛凌從跳臺滑雪比賽的120m大跳臺起滑,經助滑坡起跳,到達高為26m的著陸坡的過程中,她自身的重力做功為 J。25.(2024八下·徐聞期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大國重器:世界最大起重船起重船是一種用于水上起重作業的工程船舶,廣泛應用于海上大件吊裝、橋梁工程建設和港口碼頭施工等領域,起重船“振華30”,是中國制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被譽為“大國重器”,排水量約25萬噸,具備單臂固定起吊12000噸、單臂全回轉起吊7000噸的能力,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沉管的安放安裝就是由“振華30”完成.安裝沉管過程中,“振華30”將6000噸的沉管從另一艘船上吊起,然后在空中水平旋轉了90°,最后將沉管放入水中,實現雙向對接,“振華30”依靠兩側的“側推器”確保在洋流中保持平穩,使沉管能精準對接,“振華30”每側均有一個輸出功率為825kW的“側推器”,“側推器”工作時,向一側噴出水流水,從而產生與噴水方向相反的側推力,從而實現船體的平穩。(1)在起重船頂端安裝有定滑輪,其作用是 ;(2)如圖乙所示,吊起沉管后,“振華30”主船體浸入水中的體積增加了 m3;接著,“振華30”將吊起的沉管緩慢浸入水中,在浸入的過程中,沉管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振華30”主船體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ρ水=1×103kg/m3,g取10N/kg)(3)“振華30”在沉管安裝過程中,若因為流向原因,造成洋流僅對船左側產生F=5.5×104N的沖擊力,如圖丙所示,為了保持船體平穩,需開啟 (選填“左”或“右”)側的“側推器”,讓水從船體 (選填“左”或“右”)側噴出,保持船體的穩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A.一個蘋果的質量約200g,故重力約2N,故A不符合題意;B.物理課本質量約200g=0.2kg,其重力約為G=mg=0.2kg×10N/kg=2N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是500N,故C符合題意;D.一斤(500g)雞蛋可稱8~10個,那么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故其重力約為0.5N;故D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2.【答案】B【知識點】連通器原理及其應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浮力的利用【解析】【解答】A.吸盤吸在墻壁上,內部氣壓減小,利用的是大氣壓的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茶壺的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利用的是連通器的原理,故B符合題意;C.吸塵器工作時,內部流速不同,壓強不同,利用的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密度計在任何液體中都漂浮,浮力都等于密度計的重力,通過密度計浸入液體深度來反映液體密度的大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吸盤利用大氣壓的作用吸在墻壁上;茶壺的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密度計在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密度計的重力。3.【答案】B【知識點】杠桿及其五要素【解析】【解答】使用起子開瓶蓋時,手作用在C點向上用力,即動力,起子繞A點轉動,A點是杠桿的支點,瓶蓋對B點施加的向下的力阻礙杠桿向上轉動,即阻力,則阻力作用點是B點,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分析】杠桿轉動時,繞的點是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是動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是阻力。4.【答案】A【知識點】增大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書包帶做得較寬,受力面積更大,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符合題意。BC.刀刃磨得很薄、逃生錘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C不符合題意;D.壓路機碾輪的質量很大,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壓強和受力面積有關,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5.【答案】D【知識點】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解析】【解答】A、 省力的機械,機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錯誤B、 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高 ,但機械效率不一定高,故B錯誤。C、有用功占總功多的機械效率才會高,但是有用功多,不一定機械效率高,故C錯誤。D、有用與總功的比值就是機械效率,比值越大,機械效率就越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1)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2)機械效率與有用功和總功有關,與其他量無關。6.【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解答】兩個氣球的體積相同,則排開空氣的體積相同,根據,兩球所受浮力相同,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在相同的空氣中,物體排開空氣的體積相同,根據,判斷浮力大小。7.【答案】C【知識點】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解析】【解答】物體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同,F1通過定滑輪作用,即F1=f,圖2是一個動滑輪,即,圖3是一個滑輪組,繩子的段數為n=3,可得,圖4是動滑輪,但拉力作用在動滑輪掛鉤端,即,則拉力的關系為:F4>F1>F2>F3,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相等;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且繩子股數越多越省力;當拉力作用在動滑輪上時,是費力的動滑輪。8.【答案】重;地球;豎直向下【知識點】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重力的方向【解析】【解答】(1)若不計空氣的阻力,鉛球在飛行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2)鉛球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對鉛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所以其施力物體是地球。(3)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分析】根據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9.【答案】平衡;=;桌面【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平衡力的辨別;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解答】書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受平衡力的作用,書受到支持力F和重力G的作用,兩個力在同一個物體上,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則F=G;書受到的支持力是桌子施加的,是桌面發生形變產生的。故第1空填:平衡;第2空填:=;第3空填:桌面。【分析】靜止的書在桌面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時,力的大小相等;支持力屬于彈力,是發生形變后,在恢復原狀時產生的。10.【答案】重力勢;動;不變【知識點】機械能及其轉化【解析】【解答】不考慮空氣的阻力和摩擦時,滾擺從最高處向下運動時,機械能不變;滾擺的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減小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第1空填:重力勢;第2空填:動;第3空填:不變。【分析】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11.【答案】300;400;【知識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根據物體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計算工人所做的有用功為:,圖中,繩子段數,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為結合拉力,計算總功為:計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故第1空填:300;第2空填:400;第3空填:75%。【分析】根據物體的重力,利用W=Gh,計算有用功;根據W=Fs,計算總功,根據,計算機械效率。12.【答案】2;2;2×10-4【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解答】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的拉力,計算浮力浮力是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故壓力差大小等于浮力,為2N。根據F浮=ρ液gV排,計算物體的體積:。故第1空填:2;第2空填:2;第3空填:2×10-4。【分析】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浸沒時測力計的拉力差,計算浮力;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壓力差;根據,計算排開液體的體積。13.【答案】100;60;>【知識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解析】【解答】甲圖是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則手的拉力為:;乙圖是動滑輪,繩子段數,計算手的拉力為:繩重和摩擦力不計,甲沒有額外功,乙克服動滑輪重,做額外功,則。故第1空填:100;第2空填:60;第3空填:>。【分析】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拉力為,對物體做有用功相同時,額外功越大,機械效率越小。14.【答案】A;40;300【知識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解析】【解答】甲圖中,動滑輪繩股數n=3,繩子移動的距離為物體移動距離的三倍,故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A。動滑輪的重力為:;圖中,3s內物體移動的距離為1.5m,則有用功為:。故第1空填:A;第2空填:40;第3空填:300。【分析】根據滑輪組圖像,判斷繩子股數n,繩子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根據G動=nF-G,計算動滑輪的重力,利用W=Gh,計算有用功。15.【答案】【知識點】重力示意圖;摩擦力的方向;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16.【答案】【知識點】滑輪組的設計與組裝【解析】【解答】解: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可得,將繩子一端固定在動滑輪上最省力,因此將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動滑輪上,然后將繩子繞在滑輪組上。如圖所示:【分析】一定一動,最多有3段繩子承擔物重,根據“奇動偶定”的原則確定繞法,即將繩子一端固定在動滑輪上為最省能力的繞法,并將繩子繞在滑輪組上即可。17.【答案】【知識點】力臂的畫法【解析】【解答】杠桿的支點是O點,從O點向動力F1的作用線作垂線,即為動力臂L1;A端是阻力F2的作用點,方向豎直向下,阻力F2的示意圖如下【分析】 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是力臂;根據物體的重力,判斷杠桿受到的阻力。18.【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無關;DE;1;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解析】【解答】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1)根據B、C數據,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體的密度相同,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根據C、D數據,深度不同,浮力相同,則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分析D、E數據,液體的密度不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可知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由A圖讀出物體的重力G=2.4N,C圖受到的拉力F拉=1.4N,則浮力是F浮=G-F拉=2.4N-1.4N=1N(2)探究浮力和物體形狀的關系,需要保持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F圖中,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結論不可靠。【分析】(1)液體密度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浮力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當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深度不同,浮力大小不變;探究浮力和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保持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浸沒后測力計的拉力差,計算浮力;(2)探究浮力和物體形狀的關系,物體形狀不同,其他條件保持相同。19.【答案】是;左;水平;便于測量力臂;避免杠桿自身重力的影響;1;錯誤;【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解析】【解答】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1)圖甲,杠桿靜止,處于平衡狀態;杠桿向右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掛上鉤碼后,力臂與杠桿重合,便于在杠桿上直接力臂大小;實驗時,支點在杠桿的幾何中心,杠桿自身重力不會對實驗產生影響。(2)乙圖中,左=2鉤碼×2格,右=n鉤碼×4格,若杠桿平衡,則n=1,故C處掛一個鉤碼。(3)實驗時,掛上鉤碼后,如果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但不能測量改變的力的大小,不能探究杠桿的平衡規律,做法是錯誤的。(4)根據表中數據,實驗1:2N×6cm=3N×4cm,實驗2:1N×8cm=2N×4cm,實驗3:3N×8cm=6N×4cm,總結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分析】(1)杠桿靜止,處于平衡狀態;調節杠桿平衡時,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側移動;杠桿的支點在中心,可以減小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2)根據杠桿上的力和力臂,計算未知拉力的大小,盤鉤碼個數;(3)探究實驗中,調節平衡螺母,不能總結杠桿的平衡規律;(4)根據多次實驗,總結杠桿的平衡條件。20.【答案】無關;0.7N;80%;偏大;多;小;A【知識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解析】【解答】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1)根據1、2次實驗,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為:,物重相同,滑輪組相同,物體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可以得到: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無關。在第1次實驗時,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1=3F1-G1=3×0.9N-2N=0.7N(2)第4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測力計靜止時讀數,機械之間不存在摩擦力,測出的拉力偏小,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計算總功偏小,則機械效率偏大。(3)乙圖,動滑輪的個數增多,額外功更大,有用功不變,機械效率降低。(4)A.由2、3、4次實驗可以得到,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大,故A正確;B.有用功越大,總功未知,機械效率不一定越大,故B錯誤;C.額外功越大,有用功未知,機械效率不一定越大,故C錯誤;D.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的物重有關,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大,故D錯誤。故選A。【分析】(1)根據繩子移動的距離和物體移動距離的比值,判斷繩子股數;根據G動=nF-G,判斷動滑輪的重力;(2)根據,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動滑輪越多,額外功增大,有用功一定時,機械效率減小;(4)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機械效率的大小和物體移動的距離無關,和物體的重力有關。21.【答案】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塊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所受到的浮力為(2)根據題意知道,物體A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即由知道,物體A的質量為物體A的重力為由F浮=G-F知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溢水杯溢出水的重力為把溢水杯、物體A,以及杯內的水作為一個整體,則放物體A后溢水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溢水杯、物體A以及杯內水的重力之和減去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溢出水的重力,即答:(1)物體A受到的浮力F浮為2N;(2)彈簧測力計示數F為3.4N;(3)溢水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為8N。【知識點】密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排開液體的質量,利用F浮=G排=m排g,計算浮力;(2)根據物體的體積,利用m=ρV,計算物體的質量;利用G=mg,計算物體的重力;結合浮力,計算受到受到測力計的拉力;(3)根據溢出的水的體積,利用G=ρgV,計算溢出的重力,根據總重力、溢出的水的重力、物體的重力和受到的拉力,計算壓力大小。22.【答案】解:(1)物體上升的高度為由圖可知,繩子的段數為3,則人向下拉繩子拉過的距離為(2)動滑輪和物體所受的力為繩子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處于平衡狀態,即代入數據得(3)由(2)分析可知,用此滑輪組提升300N的重物時的拉力為答:(1)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人向下拉繩子拉過的距離為1.5m;(2)動滑輪的重力為90N;(3)用此滑輪組提升300N的重物時的拉力為130N。【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23.【答案】甲;甲小球把紙盒推動的距離最大;小球下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a)、(b);在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知識點】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時,(1)實驗中,小球把木盒推出的距離長,小球對木盒做的功越多,則球的動能大,根據圖中現象,s1>s2>s3,甲球推動紙盒移動的距離最遠,動能最大。(2)根據(b)、(c)兩圖中,讓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可使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3)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保持質量不變,速度大小不同,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選擇(a)、(b)兩圖進行實驗。(4)比較(b)、(c)現象,球的質量不相同,滾下的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質量越大,推動紙盒移動的距離越遠,動能越大,可得結論是:在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分析】(1)小球的動能越大,推動木塊移動越遠,根據移動的距離,反映動能的大小;(2)物體下落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3)探究動能大小和速度的關系,需要保持質量相同,速度不同,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4)當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可以探究動能和質量的關系。24.【答案】減小壓強;減小摩擦;相互;運動狀態;慣性;C;56400【知識點】勢能大小的比較;慣性及其現象;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用;功的計算及應用【解析】【解答】(1)滑雪板做得寬大,在壓力一定時,增大了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滑雪板底面做得很光滑,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減小摩擦力。(2)滑雪時用撐桿向后撐雪地,給雪地有向后作用力,雪地給撐桿向前的力,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加速向前運動時,運動狀態在改變,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谷愛凌沖過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人體具有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4)圖中,從出發臺到起跳點,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高度先減小后增大,則重力勢能先減小后增加,C符合題意。故選C。(5)根據所處位置,計算高度變化為,計算重力做功為:。【分析】(1)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接觸面變光滑,可以減小摩擦力;(2)滑雪時,撐桿對地有力,地面對撐桿有力,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慣性是物體繼續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4)質量一定時,高度變高,重力勢能變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5)結合物體的重力,根據W=Gh,計算重力做功的多少。25.【答案】改變用力的方向;6000(或6×103);變大;變小;右;右【知識點】力作用的相互性;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徐聞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調研測試物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徐聞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調研測試物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