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上·西湖期末)賽艇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呼吸會變得比平靜時急促,這是因為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 ?。?br/>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答案】A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人體在運動時,細胞的呼吸作用增強,需要分解更多的有機物來提供能量,而這一過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因此,賽艇運動員呼吸急促是為了吸入更多氧氣以滿足運動需求。A符合題意。
2.(2024四上·西湖期末)運動后要恢復到平靜時的呼吸狀態,與普通人相比,運動員所花的時間( ?。?。
A.更短一些 B.更長一些 C.一樣長
【答案】A
【知識點】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運動員長期訓練會增強心肺功能,使心臟泵血能力和肺部通氣效率提高。運動時,他們的身體能更高效地攝取和利用氧氣,運動后也能更快地調節呼吸頻率,恢復到平靜狀態。因此,與普通人相比,運動員運動后恢復呼吸的時間更短一些。A符合題意。
3.(2024四上·西湖期末)運動員吸氣時,空氣經過呼吸器官的順序是( ?。?br/>A.鼻腔或口腔→肺→氣管→支氣管
B.鼻腔或口腔→氣管→支氣管→肺
C.氣管→支氣管→鼻腔或口腔→肺
【答案】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人體吸氣時,空氣進入呼吸器官的正確順序為:鼻腔或口腔:空氣首先通過鼻或口進入呼吸道。咽和喉:經咽后通過喉(題目簡化為直接進入氣管)。氣管:空氣經喉進入氣管,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支氣管:氣管向下分支為左右支氣管,分別通向兩側肺。肺:支氣管在肺內進一步分支,最終到達肺泡,完成氣體交換。選項中符合這一順序的是 B:鼻腔或口腔→氣管→支氣管→肺。
4.(2024四上·西湖期末)如圖,用模擬器模擬運動員的呼吸。
模擬器各部分,分別模擬的是什么呼吸器官?請在方框中填寫完整。
【答案】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我們的呼吸系統中,不同的器官起到不同的作用。此圖是模擬呼吸系統,玻璃管模擬氣管,兩個氣球模擬兩個肺,塑料瓶模擬胸廓,底下的橡膠膜模擬膈肌。吸氣時,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肺變大。呼氣時,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變小。吸氣時膈肌向下,胸腔擴張;呼氣時膈肌向上,胸腔收縮。
5.(2024四上·西湖期末)如圖,用模擬器模擬運動員的呼吸,用手將“膈肌”往上按,“胸腔”收縮,氣球會縮小,這模擬的是( ?。?。
A.吸氣 B.呼氣 C.吸氣和呼氣
【答案】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呼氣過程:當膈肌向上運動(收縮減弱或舒張)時,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升高,壓迫肺(氣球)收縮,將氣體排出體外。
B選項呼氣:符合 “膈肌上按→胸腔收縮→氣球縮小→排出氣體” 的邏輯。
6.(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量肺活量時,正確的操作辦法是( ?。?。
A.一次性吸入最多空氣后,再盡力呼出
B.只要把口中的氣體呼出就好,不需要盡力全部呼出
C.為了測得更大的肺活量,一次測量中重復吸氣呼出
【答案】A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反映肺的最大通氣能力。A符合標準流程,即 “深吸氣至不能再吸,再深呼氣至不能再呼”,確保測量值為個人最大肺容量。
7.(2024四上·西湖期末)下列有關肺活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每個人的肺活量都是一樣的
B.肺活量大的人,身體供氧能力更弱
C.肺活量是肺部健康的標準之一,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增大肺活量
【答案】C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反映肺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長期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等)可增強呼吸肌力量,擴大胸腔容積,從而增大肺活量。C符合題意。
8.(2024四上·西湖期末)如果用排水法測量肺活量,應該選用以下哪種裝置?( ?。?。
(注:排水法是通過吸管將空氣吹入瓶中,利用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排出瓶中的水,從而測得肺活量)
A.
B.
C.
【答案】B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排水法是通過吸管將空氣吹入瓶中,利用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排出瓶中的水,從而測得肺活量??梢杂?排水法測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學會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B符合題意。
9.(2024四上·西湖期末)米飯是我們的主食,將碘酒滴在米飯上,變藍了,說明米飯里面含有( ?。?。
A.淀粉 B.維生素 C.蛋白質
【答案】A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
【解析】【分析】淀粉遇碘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藍紫色的絡合物,這是淀粉的特性反應。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因此滴加碘酒后變藍,說明含有淀粉。A符合題意。
10.(2024四上·西湖期末)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下列行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
B.運動量大時,適當添加可提供能量的食物
C.糖既能提供能量又好吃,應該多吃
【答案】C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糖分雖能快速提供能量,但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齲齒、血糖波動等健康問題(如增加糖尿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 25 克,因此 “多吃” 不利于健康。C符合題意。
11.(2024四上·西湖期末)運動健兒在飲食中特別注重補充蛋白質。通過資料查詢,了解到以下三種食物的信息,其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
A.
花生100g: 蛋白質:24.8g/100g 脂肪:44.3g/100g 碳水化合物:21.7g/100g
B.
牛奶100g: 蛋白質:3g/100g 脂肪:3.8g/100g 碳水化合物:5g/100g
C.
蘋果100g: 蛋白質:0.4g/100g 脂肪:0.2g/100g 碳水化合物:13.7g/100g
【答案】A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
【解析】【分析】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材料,沒有蛋白質就沒有人的生命。蛋白質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讀圖可知,A中蛋白質含量最高。
12.(2024四上·西湖期末)食物進入運動員體內后,分別經過以下這些器官,排序正確的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B.口腔→食道→胃→大腸→小腸
C.口腔→胃→食道→小腸→大腸
【答案】A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進入人體后的消化過程依次經過以下器官:口腔(初步咀嚼和消化)→ 食道(輸送食物至胃)→ 胃(儲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小腸(主要消化和吸收場所)→ 大腸(吸收水分、形成糞便)。
13.(2024四上·西湖期末)口腔中有三類牙齒,起研磨作用的是( ?。?br/>A.門齒 B.犬齒 C.臼齒
【答案】C
【知識點】牙齒
【解析】【分析】口腔中的三類牙齒及其功能如下:門齒:位于口腔前部,呈扁平狀,主要功能是切斷食物(如啃咬蘋果)。犬齒:位于門齒兩側,尖銳鋒利,主要功能是撕裂食物(如撕扯肉類)。臼齒:位于口腔后部,寬大且表面有凹凸紋路,主要功能是研磨和咀嚼食物(如磨碎米飯、堅果)。
14.(2024四上·西湖期末)唾液的主要功能是( ?。?。
A.潤滑和初步分解食物
B.磨碎食物
C.完全分解食物
【答案】A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等,主要起潤滑和初步分解食物等。
(2024四上·西湖期末)食物進入口腔,消化就開始了。為了更清晰地看到接下去的消化過程,小科進行了模擬實驗,如圖所示。
15.其中,軟塑料管模擬的是( ?。┻@一器官。
A.小腸 B.食道 C.胃
16.“會蠕動、內壁肌肉發達、能分泌液體幫助消化”的消化器官是( ?。緦嶒炛?,用塑料袋模擬。
A.胃 B.口腔 C.食道
17.襪筒模擬的器官,主要功能是( ?。?。
A.消化食物 B.運輸食物 C.吸收營養
【答案】15.B
16.A
17.A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人體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腸、大腸。漏斗模擬是口腔,軟塑料管模擬的是食道這一器官,食道的作用是把咀嚼過的食物運輸到胃里。胃的作用是暫時貯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進一步研磨和消化?!皶鋭?、內壁肌肉發達、能分泌液體幫助消化”的消化器官是胃,本實驗中,用塑料袋模擬。襪筒模擬是小腸,人的消化器官中,長度最長的是小腸。小腸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15.在消化系統中,食物從口腔進入后,通過管狀器官輸送至胃,這一管狀器官是食道。實驗中軟塑料管的作用是模擬食物的運輸通道,因此對應的器官是 食道。
16.消化系統中,胃的特點是:具有發達的肌肉層,通過蠕動使食物與胃液混合;能分泌胃液(含胃酸和胃蛋白酶),幫助初步消化蛋白質;形狀呈囊狀,可儲存和研磨食物。實驗中用塑料袋模擬的正是胃的形態和功能(蠕動、分泌液體)。
17.“襪筒” 通常在模擬消化系統實驗中用于模擬小腸(因其內壁有絨毛狀結構,類似襪筒的紋理,可增大吸收面積)。小腸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其中吸收營養是其最核心的功能。
18.(2024四上·西湖期末)參賽小車主要有以下三種:
(1)設計和制作小車的步驟是( ?。?。
①制定方案 ②明確問題 ③評估與改進 ④實施方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2)①號車利用   驅動;②號車利用   驅動。
A.彈力 B.反沖力 C.重力
(3)請在上圖的氣球小車中,用“→”標出小車的行進方向。
(4)真正的賽車速度很快,同時要盡量做到平穩、安全。下列有關賽車設計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設計流線型車身,主要是讓賽車看起來美觀
B.車身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行駛會更穩定
C.賽車輪胎的設計要考慮適當增大摩擦力,以便行駛更穩
【答案】(1)B
(2)C;A
(3)
(4)A
【知識點】設計小車;噴氣小車
【解析】【分析】(1)設計和制作小車的一般流程為:明確問題(確定小車的用途、性能要求等);制定方案(構思設計圖紙、選擇材料和動力方式等);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制作小車);評估與改進(測試小車性能,優化設計)。
(2)給小車施加一個足夠的力,就可以讓小車運動起來。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做反沖力。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態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做彈力。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①號車利用重力驅動;②號車利用彈力驅動。③號車利用反沖力驅動。
(3)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氣球小車前進的方向與氣球噴氣的方向相反,圖中氣球內的氣體向右噴出,小車向左運動。
(4)流線型車身的主要作用是減小空氣阻力,提高行駛速度,而非僅為美觀。A符合題意。
(1)一個成功的設計,往往要經歷反復實驗和不斷改進的過程。對新的改進方案,需要再次用實驗來驗證其可行性,多試幾次,我們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設計制作小車的基本步驟是:明確問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
(2)給小車施加一個足夠的力,就可以讓小車運動起來。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做反沖力。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態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做彈力。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①號車利用重力驅動;②號車利用彈力驅動。③號車利用反沖力驅動。
(3)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氣球小車前進的方向與氣球噴氣的方向相反,圖中氣球內的氣體向右噴出,小車向左運動。
(4)真正的賽車時速要達到300米以上同時要盡量做到平穩、安全。為此,設計師采用了精心設計:發動機的動力要強;輪胎要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發動機的功率特別大,主要是為了能提供更大的動力。
19.(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試小纜車。
(1)放較少墊圈時,小車可能靜止不動,是因為(  )。
A.小車沒有動力
B.需要足夠大的拉力,小車才能運動起來
C.拉力必須大于小車自重,小車才能運動起來
(2)放置10個墊圈時小車剛好啟動。用彈簧測力計測10個墊圈的重力,結果如下圖所示,讀作   。
(3)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測量前,要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上
B.測量時,手要緊緊抓住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
C.這個彈簧測力計最大能測量1.5牛的力
(4)要盡量減小車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使小車運動得更快些,最好的方法是(  )。
A.在小纜車上放一些重物
B.在桌面上墊一層粗糙的布
C.在小纜車的車輪與軸之間增加潤滑油
【答案】(1)B
(2)1.5N
(3)A
(4)C
【知識點】摩擦力
【解析】【分析】給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運動速度的快慢和物體啟動或停止。但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一個足夠的力。(1)小車靜止是因為拉力(墊圈重力)未達到足以克服摩擦力的臨界值,需要足夠大的拉力才能使小車運動。
(2)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每一小格是0.1N,故讀數為1.5N,讀作1.5N。
(3)測量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 “0” 刻度線,若未對準需調零,否則測量結果不準確。A符合題意。
(4)在車輪與軸之間增加潤滑油,可形成油膜減少摩擦面的直接接觸,有效減小摩擦力,使小車運動更快。C符合題意。
(1)放較少墊圈時,小車可能靜止不動,是因為需要足夠大的拉力,小車才能運動起來。
故選B。
(2)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每一小格是0.1N,故讀數為1.5N,讀作1.5N。
(3)在使用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時,需要注意:a.在測量重力前,要先檢查測力計的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否符合。b.在讀取數據時,需要等示數穩定后,視線要與指針所指的刻度相平。
A:測量前,要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上,正確。
B:測量時,手要握在彈簧測力計的拉環上,手不能握在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上 ,錯誤。
C:這個彈簧測力計最大能測量2.5牛的力,錯誤
故選A。
(4)要盡量減小車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使小車運動得更快些,最好的方法是在小纜車的車輪與軸之間增加潤滑油,可以減少摩擦。
在小纜車上放一些重物,在桌面上墊一層粗糙的布都會增大摩擦。
故選C。
(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試橡皮筋小車。
20.要讓小車行駛的距離更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改變橡皮筋纏繞方向
B.將橡皮筋多繞幾圈
C.將橡皮筋少繞幾圈
21.橡皮筋小車行駛1米后,把停在賽道上的小纜車撞出去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纜車被撞擊出去,說明運動的橡皮筋小車具有能量
B.橡筋小車運動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C.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具有能量
22.小車運動一段距離后,即使沒有碰到障礙物也會停下來。這是因為小車受到( ?。┑淖饔谩?br/>A.摩擦力 B.重力 C.彈力
【答案】20.B
21.C
22.A
【知識點】彈力;橡皮筋動力小車
【解析】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20.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儲存的彈性勢能越大,釋放時轉化的動能越多,小車獲得的動力越強、行駛距離越遠。多繞幾圈橡皮筋可增加彈性勢能,提供更大動力,使小車行駛更遠。
21.靜止的物體也可能具有能量。例如:被拉伸的橡皮筋具有彈性勢能,高處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即使它們暫時靜止,仍儲存能量。C符合題意。
22.小車在地面行駛時,車輪與地面、車輪與軸之間均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會阻礙小車運動,最終使其停止。A符合題意。
(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試氣球小車。
23.氣球小車,在行駛中總是偏離賽道,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
A.氣球噴管口安裝不正
B.車身沒擺正
C.動力不足
24.下列物體的動力方式,與氣球小車一樣的是( ?。?br/>A.火箭發射 B.弓箭射出 C.火車前進
【答案】23.C
24.A
【知識點】設計小車;小車的制作與評估
【解析】氣球小車,在行駛中總是偏離賽道,可能的原因是車身沒擺正或者氣球噴管口安裝不正。動力不足會使得小車跑的距離很近。我們的氣球小車就是被反沖力推動的?;鸺?、噴氣式飛機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弓箭射出靠彈力,火車的前進是靠電力、蒸汽等。
23.動力不足會導致小車行駛距離短或速度慢,但不會改變行駛方向,因此與偏離賽道無關。C符合題意。
24.氣球小車的動力原理是利用氣球噴氣時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小車前進,屬于反沖力驅動?;鸺ㄟ^燃料燃燒向后噴射高速氣流,利用反沖力獲得向前的推力,與氣球小車動力方式完全一致。
(2024四上·西湖期末)為研究“氣球小車的行駛距離與噴管口的粗細是否有關”,進行了實驗,數據如下表。
噴管口(粗) 噴管口(中) 噴管口(細)
第一次 36厘米 48厘米 72厘米
第二次 28厘米 55厘米 68厘米
第三次 32厘米 52厘米 74厘米
25.實驗中,每組進行了三次實驗,主要目的是(  )。
A.實驗的時間很充足,不做白不做
B.老師規定要做三次,沒有辦法
C.尋找普遍規律
26.根據實驗結果,應該選擇(  )的小車去參賽,才能使小車行駛距離更遠。
A.噴管口粗 B.噴管口細 C.都可以
【答案】25.C
26.B
【知識點】推力
【解析】充氣后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使用更細一些的噴管,產生的氣流更為強大,使氣球駛得更快更遠。
25.在科學實驗中,每組進行多次重復實驗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多組數據減少偶然誤差,使實驗結果更具普遍性和可靠性。通過多次實驗可以避免單一數據的偶然性,從而總結出普遍規律,提高結論的可信度。
26.觀察比較實驗數據,噴管口粗的行駛的距離較近,噴管口細的行駛的距離較遠。根據實驗結果,應該選擇噴管口細的小車去參賽,才能使小車行駛距離更遠。
27.(2024四上·西湖期末)同學們用長短不同的空心鋼管制作了一組打擊樂器。
(1)如上圖,用木棒擊打不同的管體時,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聲音主要是( ?。┱駝赢a生的。
A.鋼管 B.空氣 C.木棒
(2)這組鋼管中,發出音高最高的是( ?。?。
A.① B.③ C.⑤
(3)在①號鋼管上由重到輕敲打五下,   會變化,因為振動幅度變   。
A.音高 B.音量 C.大 D.小
(4)停止敲擊鋼管,聲音依然可以持續好幾秒,這主要是因為( ?。?。
A.鋼管還在振動 B.聲音傳播比較慢 C.空氣能傳播聲音
【答案】(1)A
(2)C
(3)B;D
(4)A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調來描述,音調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1)擊打時,鋼管本身受到外力作用發生振動,從而產生聲音。盡管管內空氣也可能輕微振動,但主要發聲體是鋼管。
(2)在打擊樂器中,物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音高:物體越短、越細、越緊,振動頻率越高,音高也越高。
(3)音量的大小主要由振幅決定,振動的幅度越大,音量也就越大;反之,振動的幅度越小,音量就越小。在①號鋼管上由重到輕敲打五下,音量會變化,因為振動幅度變小。
(4)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才會停止。停止敲擊后,鋼管仍能持續發聲幾秒,原因在于:雖然敲擊動作停止,但鋼管本身仍在振動,因此聲音持續。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用木棒擊打不同的管體時,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聲音主要是鋼管振動產生的。
(2)同樣材質物體,小的、輕的、短的、緊的物體發聲音調較高,大的、重的、長的、松的物體發聲音調較低。因此,這組鋼管中,鋼管越短,振動速度越快,聲音越高。所以發出音高最高的是⑤。
(3)音量的大小主要由振幅決定,振動的幅度越大,音量也就越大;反之,振動的幅度越小,音量就越小。在①號鋼管上由重到輕敲打五下,音量會變化,因為振動幅度變小。
(4)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敲擊鋼管一下,發出的聲音不是立刻消失,而是會持續好幾秒,原因是鋼管還在振動。
28.(2024四上·西湖期末)同學們用橡皮筋當弦固定在盒子上做了一個彈撥樂器,如下圖:
(1)用相同的力撥動弦,其中聲音最低的是   號弦。
(2)要探究弦長短與音高的關系,應該用相同的力撥動(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3)調音時發現,③號弦原本要發出“6(la)”這個音,但現在有點像“5(so)”,聲音偏低了,應該(  )。
A.把它調松一些 B.把它調緊一些 C.更用力彈撥它
【答案】(1)⑥
(2)A
(3)B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在彈撥樂器中,弦的音高與弦的松緊、粗細、長短有關。弦越長、越粗、越松,振動頻率越低,音高越低;弦越短、越細、越緊,振動頻率越高,音高越高。用相同的力撥動弦,其中聲音最低的是⑥號弦。⑥號弦最粗,振動的最慢,發出的聲音就最低。
(2)要探究弦長短與音高的關系,我們進行的是對比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弦的長短,其他的因素要保持相同。應該用相同的力撥動①③⑤弦,它們的粗細是相同的,所以A符合題意。
(3)題目中③號弦原本應發出 “6(la)”,但實際音高偏低(像 “5(so)”),說明當前弦的振動頻率過低。為提高音高,需要調緊弦,使振動頻率加快。調緊能提高振動頻率,使音高上升至目標音 “6(la)”,B正確。
(1)用相同的力撥動弦,其中聲音最低的是⑥號弦。⑥號弦最粗,振動的最慢,發出的聲音就最低。
(2)要探究弦長短與音高的關系,我們進行的是對比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弦的長短,其他的因素要保持相同。應該用相同的力撥動①③⑤弦,它們的粗細是相同的,所以A符合題意。
(3)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的。調音時發現,③號弦原本要發出“6(la)”這個音,但現在有點像“5(so)”,聲音偏低了,應該把它調緊一些,這樣會使得弦振動的變快一點,發出的聲音就會變高,所以B符合題意。
(2024四上·西湖期末)同學們用竹管和活塞自制了一個拉笛,如下圖,向吹氣孔吹氣,竹管里的空氣振動發出聲音,通過活塞的移動可以調試音高。
29.如果要讓拉笛發出的聲音弱一些,應該( ?。?。
A.用力吹 B.輕輕吹
30.向吹氣孔吹氣,拉笛發出的聲音較低,說明此時竹管里的空氣振動速度(  )。
A.較快 B.較慢
31.如果想讓拉笛發出一個更高的音,應該把活塞(  )。
A.往吹氣口方向推一點 B.往竹管外拉一點
32.拉笛的聲音是以(  )的形式傳播到觀眾耳朵里的。
A.氣流 B.波 C.直線
【答案】29.B
30.B
31.A
32.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輕輕吹,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用力吹,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向吹氣孔吹氣,拉笛發出的聲音較低,說明此時竹管里的空氣振動速度較慢;如果想讓拉笛發出一個更高的音,應該把活塞往吹氣口方向推一點,竹管里的空氣振動較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往竹管外拉一點,竹管里的空氣振動較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拉笛的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到觀眾耳朵里的。
29.聲音的強弱(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振動幅度越小,響度越小。
在拉笛中,吹氣的力度直接影響空氣柱的振動幅度。輕輕吹,空氣柱振動幅度減小,聲音變弱。
30.聲音的高低(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而頻率與振動速度直接相關,振動速度越快,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動速度越慢,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題目中拉笛發出的聲音較低(音調低),說明此時竹管內空氣柱的振動速度較慢。
31.若想讓拉笛發出更高的音(音調升高),需縮短空氣柱長度。將活塞往吹氣口方向推一點,會減少竹管內空氣柱的有效長度,從而提高振動頻率和音調。
3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且是以聲波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聲波是一種機械波,通過介質(如空氣)的振動傳遞能量,使耳膜振動從而被人耳感知。聲音以聲波形式傳播,B正確。
33.(2024四上·西湖期末)樂器的演奏贏得了觀眾陣陣喝彩。觀眾發出的聲音是由( ?。┱駝赢a生的。
A.咽喉 B.聲帶 C.氣管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人類發聲的原理是:當氣流通過喉部時,聲帶受到氣流沖擊而振動,從而發出聲音。聲帶的振動是人類發聲的核心機制,B正確。
34.(2024四上·西湖期末)有同學發現,舞臺上的氣球會隨著音樂聲微微彈起。對于這個現象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
A.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B.聲音不能通過氣球傳播
C.樂器演奏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引起氣球的振動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舞臺上的氣球隨音樂聲微微彈起,核心原因在于聲音的傳播本質是介質的振動。樂器發聲時,其振動通過空氣傳遞形成聲波,空氣的振動會對氣球產生周期性的力,使氣球隨之振動(彈起)。這是聲音能量通過介質傳遞的典型表現。C符合題意。
35.(2024四上·西湖期末)下圖是模擬“耳”結構的小制作。
(1)其中,保鮮膜模擬的是   ,礦泉水瓶上部模擬的是   。
A.耳道 B.鼓膜 C.耳郭
(2)耳郭的作用是   。
【答案】(1)B;C
(2)收集聲波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1)在模擬 “耳” 結構的小制作中:保鮮膜通常覆蓋在容器開口處,用于接收聲音并產生振動,這一功能與耳朵中接收聲波并振動的鼓膜對應。礦泉水瓶上部模擬的是郭,起到收集聲波。
(2)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收集聲波。它的形狀呈漏斗狀,外凸內凹,可通過反射和匯聚作用,有效地從外界環境中收集聲音,并將聲波引導至耳道,增強聲音的傳導效率,幫助人耳更清晰地感知聲音。
(1)耳朵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組成。中耳是由聽小骨和鼓膜組成。內耳是由耳蝸和聽覺神經組成。其中,保鮮膜模擬的是鼓膜,可以產生振動。礦泉水瓶上部模擬的是郭,起到收集聲波。
(2)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聲波。
36.(2024四上·西湖期末)保護聽力很重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我們可以長時間使用耳機聽音樂
B.人只有老了才可能喪失聽力
C.長期生活在充滿噪聲的環境里,會影響聽力
【答案】C
【知識點】保護聽力
【解析】【分析】長期處于噪聲環境中(如高分貝的工地、KTV 等),內耳毛細胞會因過度振動而受損,逐漸引發聽力下降或耳鳴,屬于常見傷耳因素。C符合題意。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上·西湖期末)賽艇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呼吸會變得比平靜時急促,這是因為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2.(2024四上·西湖期末)運動后要恢復到平靜時的呼吸狀態,與普通人相比,運動員所花的時間( ?。?br/>A.更短一些 B.更長一些 C.一樣長
3.(2024四上·西湖期末)運動員吸氣時,空氣經過呼吸器官的順序是( ?。?。
A.鼻腔或口腔→肺→氣管→支氣管
B.鼻腔或口腔→氣管→支氣管→肺
C.氣管→支氣管→鼻腔或口腔→肺
4.(2024四上·西湖期末)如圖,用模擬器模擬運動員的呼吸。
模擬器各部分,分別模擬的是什么呼吸器官?請在方框中填寫完整。
5.(2024四上·西湖期末)如圖,用模擬器模擬運動員的呼吸,用手將“膈肌”往上按,“胸腔”收縮,氣球會縮小,這模擬的是( ?。?。
A.吸氣 B.呼氣 C.吸氣和呼氣
6.(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量肺活量時,正確的操作辦法是( ?。?。
A.一次性吸入最多空氣后,再盡力呼出
B.只要把口中的氣體呼出就好,不需要盡力全部呼出
C.為了測得更大的肺活量,一次測量中重復吸氣呼出
7.(2024四上·西湖期末)下列有關肺活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每個人的肺活量都是一樣的
B.肺活量大的人,身體供氧能力更弱
C.肺活量是肺部健康的標準之一,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增大肺活量
8.(2024四上·西湖期末)如果用排水法測量肺活量,應該選用以下哪種裝置?( ?。?。
(注:排水法是通過吸管將空氣吹入瓶中,利用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排出瓶中的水,從而測得肺活量)
A.
B.
C.
9.(2024四上·西湖期末)米飯是我們的主食,將碘酒滴在米飯上,變藍了,說明米飯里面含有( ?。?br/>A.淀粉 B.維生素 C.蛋白質
10.(2024四上·西湖期末)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下列行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
B.運動量大時,適當添加可提供能量的食物
C.糖既能提供能量又好吃,應該多吃
11.(2024四上·西湖期末)運動健兒在飲食中特別注重補充蛋白質。通過資料查詢,了解到以下三種食物的信息,其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
A.
花生100g: 蛋白質:24.8g/100g 脂肪:44.3g/100g 碳水化合物:21.7g/100g
B.
牛奶100g: 蛋白質:3g/100g 脂肪:3.8g/100g 碳水化合物:5g/100g
C.
蘋果100g: 蛋白質:0.4g/100g 脂肪:0.2g/100g 碳水化合物:13.7g/100g
12.(2024四上·西湖期末)食物進入運動員體內后,分別經過以下這些器官,排序正確的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B.口腔→食道→胃→大腸→小腸
C.口腔→胃→食道→小腸→大腸
13.(2024四上·西湖期末)口腔中有三類牙齒,起研磨作用的是(  )。
A.門齒 B.犬齒 C.臼齒
14.(2024四上·西湖期末)唾液的主要功能是(  )。
A.潤滑和初步分解食物
B.磨碎食物
C.完全分解食物
(2024四上·西湖期末)食物進入口腔,消化就開始了。為了更清晰地看到接下去的消化過程,小科進行了模擬實驗,如圖所示。
15.其中,軟塑料管模擬的是(  )這一器官。
A.小腸 B.食道 C.胃
16.“會蠕動、內壁肌肉發達、能分泌液體幫助消化”的消化器官是(  ),本實驗中,用塑料袋模擬。
A.胃 B.口腔 C.食道
17.襪筒模擬的器官,主要功能是(  )。
A.消化食物 B.運輸食物 C.吸收營養
18.(2024四上·西湖期末)參賽小車主要有以下三種:
(1)設計和制作小車的步驟是( ?。?br/>①制定方案 ②明確問題 ③評估與改進 ④實施方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2)①號車利用   驅動;②號車利用   驅動。
A.彈力 B.反沖力 C.重力
(3)請在上圖的氣球小車中,用“→”標出小車的行進方向。
(4)真正的賽車速度很快,同時要盡量做到平穩、安全。下列有關賽車設計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設計流線型車身,主要是讓賽車看起來美觀
B.車身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行駛會更穩定
C.賽車輪胎的設計要考慮適當增大摩擦力,以便行駛更穩
19.(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試小纜車。
(1)放較少墊圈時,小車可能靜止不動,是因為( ?。?。
A.小車沒有動力
B.需要足夠大的拉力,小車才能運動起來
C.拉力必須大于小車自重,小車才能運動起來
(2)放置10個墊圈時小車剛好啟動。用彈簧測力計測10個墊圈的重力,結果如下圖所示,讀作   。
(3)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測量前,要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上
B.測量時,手要緊緊抓住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
C.這個彈簧測力計最大能測量1.5牛的力
(4)要盡量減小車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使小車運動得更快些,最好的方法是(  )。
A.在小纜車上放一些重物
B.在桌面上墊一層粗糙的布
C.在小纜車的車輪與軸之間增加潤滑油
(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試橡皮筋小車。
20.要讓小車行駛的距離更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改變橡皮筋纏繞方向
B.將橡皮筋多繞幾圈
C.將橡皮筋少繞幾圈
21.橡皮筋小車行駛1米后,把停在賽道上的小纜車撞出去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纜車被撞擊出去,說明運動的橡皮筋小車具有能量
B.橡筋小車運動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C.只有運動的物體才具有能量
22.小車運動一段距離后,即使沒有碰到障礙物也會停下來。這是因為小車受到(  )的作用。
A.摩擦力 B.重力 C.彈力
(2024四上·西湖期末)測試氣球小車。
23.氣球小車,在行駛中總是偏離賽道,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
A.氣球噴管口安裝不正
B.車身沒擺正
C.動力不足
24.下列物體的動力方式,與氣球小車一樣的是( ?。?。
A.火箭發射 B.弓箭射出 C.火車前進
(2024四上·西湖期末)為研究“氣球小車的行駛距離與噴管口的粗細是否有關”,進行了實驗,數據如下表。
噴管口(粗) 噴管口(中) 噴管口(細)
第一次 36厘米 48厘米 72厘米
第二次 28厘米 55厘米 68厘米
第三次 32厘米 52厘米 74厘米
25.實驗中,每組進行了三次實驗,主要目的是( ?。?br/>A.實驗的時間很充足,不做白不做
B.老師規定要做三次,沒有辦法
C.尋找普遍規律
26.根據實驗結果,應該選擇( ?。┑男≤嚾①?,才能使小車行駛距離更遠。
A.噴管口粗 B.噴管口細 C.都可以
27.(2024四上·西湖期末)同學們用長短不同的空心鋼管制作了一組打擊樂器。
(1)如上圖,用木棒擊打不同的管體時,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聲音主要是( ?。┱駝赢a生的。
A.鋼管 B.空氣 C.木棒
(2)這組鋼管中,發出音高最高的是(  )。
A.① B.③ C.⑤
(3)在①號鋼管上由重到輕敲打五下,   會變化,因為振動幅度變   。
A.音高 B.音量 C.大 D.小
(4)停止敲擊鋼管,聲音依然可以持續好幾秒,這主要是因為( ?。?br/>A.鋼管還在振動 B.聲音傳播比較慢 C.空氣能傳播聲音
28.(2024四上·西湖期末)同學們用橡皮筋當弦固定在盒子上做了一個彈撥樂器,如下圖:
(1)用相同的力撥動弦,其中聲音最低的是   號弦。
(2)要探究弦長短與音高的關系,應該用相同的力撥動(  )弦。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3)調音時發現,③號弦原本要發出“6(la)”這個音,但現在有點像“5(so)”,聲音偏低了,應該( ?。?。
A.把它調松一些 B.把它調緊一些 C.更用力彈撥它
(2024四上·西湖期末)同學們用竹管和活塞自制了一個拉笛,如下圖,向吹氣孔吹氣,竹管里的空氣振動發出聲音,通過活塞的移動可以調試音高。
29.如果要讓拉笛發出的聲音弱一些,應該(  )。
A.用力吹 B.輕輕吹
30.向吹氣孔吹氣,拉笛發出的聲音較低,說明此時竹管里的空氣振動速度( ?。?。
A.較快 B.較慢
31.如果想讓拉笛發出一個更高的音,應該把活塞(  )。
A.往吹氣口方向推一點 B.往竹管外拉一點
32.拉笛的聲音是以( ?。┑男问絺鞑サ接^眾耳朵里的。
A.氣流 B.波 C.直線
33.(2024四上·西湖期末)樂器的演奏贏得了觀眾陣陣喝彩。觀眾發出的聲音是由( ?。┱駝赢a生的。
A.咽喉 B.聲帶 C.氣管
34.(2024四上·西湖期末)有同學發現,舞臺上的氣球會隨著音樂聲微微彈起。對于這個現象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br/>A.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B.聲音不能通過氣球傳播
C.樂器演奏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引起氣球的振動
35.(2024四上·西湖期末)下圖是模擬“耳”結構的小制作。
(1)其中,保鮮膜模擬的是   ,礦泉水瓶上部模擬的是   。
A.耳道 B.鼓膜 C.耳郭
(2)耳郭的作用是   。
36.(2024四上·西湖期末)保護聽力很重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我們可以長時間使用耳機聽音樂
B.人只有老了才可能喪失聽力
C.長期生活在充滿噪聲的環境里,會影響聽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人體在運動時,細胞的呼吸作用增強,需要分解更多的有機物來提供能量,而這一過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因此,賽艇運動員呼吸急促是為了吸入更多氧氣以滿足運動需求。A符合題意。
2.【答案】A
【知識點】呼吸次數
【解析】【分析】運動員長期訓練會增強心肺功能,使心臟泵血能力和肺部通氣效率提高。運動時,他們的身體能更高效地攝取和利用氧氣,運動后也能更快地調節呼吸頻率,恢復到平靜狀態。因此,與普通人相比,運動員運動后恢復呼吸的時間更短一些。A符合題意。
3.【答案】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人體吸氣時,空氣進入呼吸器官的正確順序為:鼻腔或口腔:空氣首先通過鼻或口進入呼吸道。咽和喉:經咽后通過喉(題目簡化為直接進入氣管)。氣管:空氣經喉進入氣管,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支氣管:氣管向下分支為左右支氣管,分別通向兩側肺。肺:支氣管在肺內進一步分支,最終到達肺泡,完成氣體交換。選項中符合這一順序的是 B:鼻腔或口腔→氣管→支氣管→肺。
4.【答案】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我們的呼吸系統中,不同的器官起到不同的作用。此圖是模擬呼吸系統,玻璃管模擬氣管,兩個氣球模擬兩個肺,塑料瓶模擬胸廓,底下的橡膠膜模擬膈肌。吸氣時,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肺變大。呼氣時,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變小。吸氣時膈肌向下,胸腔擴張;呼氣時膈肌向上,胸腔收縮。
5.【答案】B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呼氣過程:當膈肌向上運動(收縮減弱或舒張)時,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升高,壓迫肺(氣球)收縮,將氣體排出體外。
B選項呼氣:符合 “膈肌上按→胸腔收縮→氣球縮小→排出氣體” 的邏輯。
6.【答案】A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反映肺的最大通氣能力。A符合標準流程,即 “深吸氣至不能再吸,再深呼氣至不能再呼”,確保測量值為個人最大肺容量。
7.【答案】C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反映肺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長期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等)可增強呼吸肌力量,擴大胸腔容積,從而增大肺活量。C符合題意。
8.【答案】B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排水法是通過吸管將空氣吹入瓶中,利用空氣占據空間的原理排出瓶中的水,從而測得肺活量??梢杂?排水法測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學會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B符合題意。
9.【答案】A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
【解析】【分析】淀粉遇碘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藍紫色的絡合物,這是淀粉的特性反應。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因此滴加碘酒后變藍,說明含有淀粉。A符合題意。
10.【答案】C
【知識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糖分雖能快速提供能量,但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齲齒、血糖波動等健康問題(如增加糖尿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 25 克,因此 “多吃” 不利于健康。C符合題意。
11.【答案】A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
【解析】【分析】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材料,沒有蛋白質就沒有人的生命。蛋白質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讀圖可知,A中蛋白質含量最高。
12.【答案】A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進入人體后的消化過程依次經過以下器官:口腔(初步咀嚼和消化)→ 食道(輸送食物至胃)→ 胃(儲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小腸(主要消化和吸收場所)→ 大腸(吸收水分、形成糞便)。
13.【答案】C
【知識點】牙齒
【解析】【分析】口腔中的三類牙齒及其功能如下:門齒:位于口腔前部,呈扁平狀,主要功能是切斷食物(如啃咬蘋果)。犬齒:位于門齒兩側,尖銳鋒利,主要功能是撕裂食物(如撕扯肉類)。臼齒:位于口腔后部,寬大且表面有凹凸紋路,主要功能是研磨和咀嚼食物(如磨碎米飯、堅果)。
14.【答案】A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等,主要起潤滑和初步分解食物等。
【答案】15.B
16.A
17.A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人體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腸、大腸。漏斗模擬是口腔,軟塑料管模擬的是食道這一器官,食道的作用是把咀嚼過的食物運輸到胃里。胃的作用是暫時貯存食物,并對食物進行進一步研磨和消化?!皶鋭印缺诩∪獍l達、能分泌液體幫助消化”的消化器官是胃,本實驗中,用塑料袋模擬。襪筒模擬是小腸,人的消化器官中,長度最長的是小腸。小腸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養分最主要的地方。
15.在消化系統中,食物從口腔進入后,通過管狀器官輸送至胃,這一管狀器官是食道。實驗中軟塑料管的作用是模擬食物的運輸通道,因此對應的器官是 食道。
16.消化系統中,胃的特點是:具有發達的肌肉層,通過蠕動使食物與胃液混合;能分泌胃液(含胃酸和胃蛋白酶),幫助初步消化蛋白質;形狀呈囊狀,可儲存和研磨食物。實驗中用塑料袋模擬的正是胃的形態和功能(蠕動、分泌液體)。
17.“襪筒” 通常在模擬消化系統實驗中用于模擬小腸(因其內壁有絨毛狀結構,類似襪筒的紋理,可增大吸收面積)。小腸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其中吸收營養是其最核心的功能。
18.【答案】(1)B
(2)C;A
(3)
(4)A
【知識點】設計小車;噴氣小車
【解析】【分析】(1)設計和制作小車的一般流程為:明確問題(確定小車的用途、性能要求等);制定方案(構思設計圖紙、選擇材料和動力方式等);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制作小車);評估與改進(測試小車性能,優化設計)。
(2)給小車施加一個足夠的力,就可以讓小車運動起來。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做反沖力。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態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做彈力。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①號車利用重力驅動;②號車利用彈力驅動。③號車利用反沖力驅動。
(3)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氣球小車前進的方向與氣球噴氣的方向相反,圖中氣球內的氣體向右噴出,小車向左運動。
(4)流線型車身的主要作用是減小空氣阻力,提高行駛速度,而非僅為美觀。A符合題意。
(1)一個成功的設計,往往要經歷反復實驗和不斷改進的過程。對新的改進方案,需要再次用實驗來驗證其可行性,多試幾次,我們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設計制作小車的基本步驟是:明確問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
(2)給小車施加一個足夠的力,就可以讓小車運動起來。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做反沖力。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態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做彈力。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①號車利用重力驅動;②號車利用彈力驅動。③號車利用反沖力驅動。
(3)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氣球小車前進的方向與氣球噴氣的方向相反,圖中氣球內的氣體向右噴出,小車向左運動。
(4)真正的賽車時速要達到300米以上同時要盡量做到平穩、安全。為此,設計師采用了精心設計:發動機的動力要強;輪胎要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發動機的功率特別大,主要是為了能提供更大的動力。
19.【答案】(1)B
(2)1.5N
(3)A
(4)C
【知識點】摩擦力
【解析】【分析】給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運動速度的快慢和物體啟動或停止。但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一個足夠的力。(1)小車靜止是因為拉力(墊圈重力)未達到足以克服摩擦力的臨界值,需要足夠大的拉力才能使小車運動。
(2)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每一小格是0.1N,故讀數為1.5N,讀作1.5N。
(3)測量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 “0” 刻度線,若未對準需調零,否則測量結果不準確。A符合題意。
(4)在車輪與軸之間增加潤滑油,可形成油膜減少摩擦面的直接接觸,有效減小摩擦力,使小車運動更快。C符合題意。
(1)放較少墊圈時,小車可能靜止不動,是因為需要足夠大的拉力,小車才能運動起來。
故選B。
(2)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每一小格是0.1N,故讀數為1.5N,讀作1.5N。
(3)在使用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時,需要注意:a.在測量重力前,要先檢查測力計的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否符合。b.在讀取數據時,需要等示數穩定后,視線要與指針所指的刻度相平。
A:測量前,要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上,正確。
B:測量時,手要握在彈簧測力計的拉環上,手不能握在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上 ,錯誤。
C:這個彈簧測力計最大能測量2.5牛的力,錯誤
故選A。
(4)要盡量減小車行進中受到的摩擦力,使小車運動得更快些,最好的方法是在小纜車的車輪與軸之間增加潤滑油,可以減少摩擦。
在小纜車上放一些重物,在桌面上墊一層粗糙的布都會增大摩擦。
故選C。
【答案】20.B
21.C
22.A
【知識點】彈力;橡皮筋動力小車
【解析】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20.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儲存的彈性勢能越大,釋放時轉化的動能越多,小車獲得的動力越強、行駛距離越遠。多繞幾圈橡皮筋可增加彈性勢能,提供更大動力,使小車行駛更遠。
21.靜止的物體也可能具有能量。例如:被拉伸的橡皮筋具有彈性勢能,高處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即使它們暫時靜止,仍儲存能量。C符合題意。
22.小車在地面行駛時,車輪與地面、車輪與軸之間均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會阻礙小車運動,最終使其停止。A符合題意。
【答案】23.C
24.A
【知識點】設計小車;小車的制作與評估
【解析】氣球小車,在行駛中總是偏離賽道,可能的原因是車身沒擺正或者氣球噴管口安裝不正。動力不足會使得小車跑的距離很近。我們的氣球小車就是被反沖力推動的。火箭、噴氣式飛機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弓箭射出靠彈力,火車的前進是靠電力、蒸汽等。
23.動力不足會導致小車行駛距離短或速度慢,但不會改變行駛方向,因此與偏離賽道無關。C符合題意。
24.氣球小車的動力原理是利用氣球噴氣時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小車前進,屬于反沖力驅動?;鸺ㄟ^燃料燃燒向后噴射高速氣流,利用反沖力獲得向前的推力,與氣球小車動力方式完全一致。
【答案】25.C
26.B
【知識點】推力
【解析】充氣后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使用更細一些的噴管,產生的氣流更為強大,使氣球駛得更快更遠。
25.在科學實驗中,每組進行多次重復實驗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多組數據減少偶然誤差,使實驗結果更具普遍性和可靠性。通過多次實驗可以避免單一數據的偶然性,從而總結出普遍規律,提高結論的可信度。
26.觀察比較實驗數據,噴管口粗的行駛的距離較近,噴管口細的行駛的距離較遠。根據實驗結果,應該選擇噴管口細的小車去參賽,才能使小車行駛距離更遠。
27.【答案】(1)A
(2)C
(3)B;D
(4)A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調來描述,音調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1)擊打時,鋼管本身受到外力作用發生振動,從而產生聲音。盡管管內空氣也可能輕微振動,但主要發聲體是鋼管。
(2)在打擊樂器中,物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音高:物體越短、越細、越緊,振動頻率越高,音高也越高。
(3)音量的大小主要由振幅決定,振動的幅度越大,音量也就越大;反之,振動的幅度越小,音量就越小。在①號鋼管上由重到輕敲打五下,音量會變化,因為振動幅度變小。
(4)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才會停止。停止敲擊后,鋼管仍能持續發聲幾秒,原因在于:雖然敲擊動作停止,但鋼管本身仍在振動,因此聲音持續。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用木棒擊打不同的管體時,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聲音主要是鋼管振動產生的。
(2)同樣材質物體,小的、輕的、短的、緊的物體發聲音調較高,大的、重的、長的、松的物體發聲音調較低。因此,這組鋼管中,鋼管越短,振動速度越快,聲音越高。所以發出音高最高的是⑤。
(3)音量的大小主要由振幅決定,振動的幅度越大,音量也就越大;反之,振動的幅度越小,音量就越小。在①號鋼管上由重到輕敲打五下,音量會變化,因為振動幅度變小。
(4)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敲擊鋼管一下,發出的聲音不是立刻消失,而是會持續好幾秒,原因是鋼管還在振動。
28.【答案】(1)⑥
(2)A
(3)B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在彈撥樂器中,弦的音高與弦的松緊、粗細、長短有關。弦越長、越粗、越松,振動頻率越低,音高越低;弦越短、越細、越緊,振動頻率越高,音高越高。用相同的力撥動弦,其中聲音最低的是⑥號弦。⑥號弦最粗,振動的最慢,發出的聲音就最低。
(2)要探究弦長短與音高的關系,我們進行的是對比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弦的長短,其他的因素要保持相同。應該用相同的力撥動①③⑤弦,它們的粗細是相同的,所以A符合題意。
(3)題目中③號弦原本應發出 “6(la)”,但實際音高偏低(像 “5(so)”),說明當前弦的振動頻率過低。為提高音高,需要調緊弦,使振動頻率加快。調緊能提高振動頻率,使音高上升至目標音 “6(la)”,B正確。
(1)用相同的力撥動弦,其中聲音最低的是⑥號弦。⑥號弦最粗,振動的最慢,發出的聲音就最低。
(2)要探究弦長短與音高的關系,我們進行的是對比實驗,改變的條件是弦的長短,其他的因素要保持相同。應該用相同的力撥動①③⑤弦,它們的粗細是相同的,所以A符合題意。
(3)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的。調音時發現,③號弦原本要發出“6(la)”這個音,但現在有點像“5(so)”,聲音偏低了,應該把它調緊一些,這樣會使得弦振動的變快一點,發出的聲音就會變高,所以B符合題意。
【答案】29.B
30.B
31.A
32.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輕輕吹,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用力吹,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向吹氣孔吹氣,拉笛發出的聲音較低,說明此時竹管里的空氣振動速度較慢;如果想讓拉笛發出一個更高的音,應該把活塞往吹氣口方向推一點,竹管里的空氣振動較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往竹管外拉一點,竹管里的空氣振動較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拉笛的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到觀眾耳朵里的。
29.聲音的強弱(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振動幅度越小,響度越小。
在拉笛中,吹氣的力度直接影響空氣柱的振動幅度。輕輕吹,空氣柱振動幅度減小,聲音變弱。
30.聲音的高低(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而頻率與振動速度直接相關,振動速度越快,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動速度越慢,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題目中拉笛發出的聲音較低(音調低),說明此時竹管內空氣柱的振動速度較慢。
31.若想讓拉笛發出更高的音(音調升高),需縮短空氣柱長度。將活塞往吹氣口方向推一點,會減少竹管內空氣柱的有效長度,從而提高振動頻率和音調。
3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且是以聲波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聲波是一種機械波,通過介質(如空氣)的振動傳遞能量,使耳膜振動從而被人耳感知。聲音以聲波形式傳播,B正確。
33.【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人類發聲的原理是:當氣流通過喉部時,聲帶受到氣流沖擊而振動,從而發出聲音。聲帶的振動是人類發聲的核心機制,B正確。
34.【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舞臺上的氣球隨音樂聲微微彈起,核心原因在于聲音的傳播本質是介質的振動。樂器發聲時,其振動通過空氣傳遞形成聲波,空氣的振動會對氣球產生周期性的力,使氣球隨之振動(彈起)。這是聲音能量通過介質傳遞的典型表現。C符合題意。
35.【答案】(1)B;C
(2)收集聲波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1)在模擬 “耳” 結構的小制作中:保鮮膜通常覆蓋在容器開口處,用于接收聲音并產生振動,這一功能與耳朵中接收聲波并振動的鼓膜對應。礦泉水瓶上部模擬的是郭,起到收集聲波。
(2)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收集聲波。它的形狀呈漏斗狀,外凸內凹,可通過反射和匯聚作用,有效地從外界環境中收集聲音,并將聲波引導至耳道,增強聲音的傳導效率,幫助人耳更清晰地感知聲音。
(1)耳朵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組成。中耳是由聽小骨和鼓膜組成。內耳是由耳蝸和聽覺神經組成。其中,保鮮膜模擬的是鼓膜,可以產生振動。礦泉水瓶上部模擬的是郭,起到收集聲波。
(2)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聲波。
36.【答案】C
【知識點】保護聽力
【解析】【分析】長期處于噪聲環境中(如高分貝的工地、KTV 等),內耳毛細胞會因過度振動而受損,逐漸引發聽力下降或耳鳴,屬于常見傷耳因素。C符合題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博野县| 奉贤区| 乐陵市| 象州县| 马公市| 姚安县| 华亭县| 高邮市| 连南| 云和县| 黎城县| 通榆县| 鄂托克前旗| 曲沃县| 郑州市| 旬阳县| 阳高县| 新昌县| 固始县| 南丹县| 岗巴县| 林芝县| 盐源县| 武功县| 武定县| 邻水| 衡南县| 康平县| 马龙县| 上饶市| 神木县| 察隅县| 浙江省| 高碑店市| 汤原县| 景德镇市| 西林县| 玉溪市| 双流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