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上·羅湖期末)我們在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電視機的聲音傳入我們耳朵是靠(  )
A.電視機喇叭 B.電視機屏幕 C.空氣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我們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傳來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中的。
2.(2024四上·羅湖期末)“雷聲震耳欲聾”描述的是雷聲的(  )。
A.高低 B.強弱 C.傳播快慢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雷聲震耳欲聾” 是形容雷聲很大,讓人的耳朵都快被震聾了,這是對聲音強弱的描述。聲音的強弱用響度來表示,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guān),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而聲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調(diào),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傳播快慢與介質(zhì)的種類和溫度等因素有關(guān),“雷聲震耳欲聾” 并沒有涉及到這些方面。所以答案選 B。
3.(2024四上·羅湖期末)一般情況下,成年女子的聲帶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動速度快,這說明(  )。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 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 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diào),音調(diào)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成年女子的聲帶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動速度快,即振動頻率高,所以女子的音高比男子高。音量指的是聲音的強弱,與聲帶的長短及振動速度無關(guān)。故答案選 A。
4.(2024四上·羅湖期末)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現(xiàn)象是(  )
A.在岸上的人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
B.潛水員能聽到岸上的說話聲
C.我們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在岸上的人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我們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潛水員能聽到岸上的說話聲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5.(2024四上·羅湖期末)在古代,士兵們通常利用伏地聽聲音的方法聽幾里外的馬蹄聲,判斷敵人騎兵的多少和遠近,聲音的這種傳播媒質(zhì)是(  )
A.氣體 B.液體 C.固體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里傳播。其中固體傳播聲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騎兵騎馬奔跑時,馬蹄聲同時通過大地和空氣傳播。而大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伏地聽聲,可以先聽到從大地傳來的聲音,聲音的這種傳播媒質(zhì)是固體。
6.(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面三幅圖分別是用不同的力量撥動同一把鋼尺的情況,按音量從大到小將這三幅圖進行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音量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guān),振動幅度越大,音量越大。用不同的力量撥動同一把鋼尺,力量越大,鋼尺振動的幅度越大,發(fā)出的聲音音量就越大。觀察三幅圖可知,②圖中鋼尺振動的幅度最大,其次是③圖,①圖中鋼尺振動的幅度最小。所以按音量從大到小排序為②③①,答案選 C。
7.(2024四上·羅湖期末)根據(jù)"平衡膳食寶塔”,吃的最少的應(yīng)該是(  )
A.牛奶和豆類 B.米面類和雜糧 C.油和鹽
【答案】C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yǎng);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寶塔是根據(jù)平衡膳食的原則轉(zhuǎn)化成各類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觀的寶塔形式表示出來。在“平衡膳食寶塔”底層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頂端需要量最少,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這五類食物:食物多樣、以谷物類為主、多吃瓜果蔬菜類、常吃動物性食品和奶制品、豆制品、少吃肥肉和葷油。
8.(2024四上·羅湖期末)吃一塊饅頭,剛開始沒有甜味,越嚼甜味越明顯,這是因為(  )。
A.牙齒咀嚼 B.舌頭攪拌 C.唾液作用
【答案】C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食物在口腔中會進行初步消化,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會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所以越嚼甜味越明顯。
9.(2024四上·羅湖期末)魚、肉、蛋、奶、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的(  )
A.蛋白質(zhì) B.糖類 C.脂肪
【答案】A
【知識點】蛋白質(zhì)的檢驗;食物中的營養(yǎng)
【解析】【分析】人體所必須的六大營養(yǎng)元素: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無機鹽、水和維生素。不同食物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各不相同,因此我們要均衡飲食,不能挑食,魚、肉、蛋,奶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是組成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對維持生命活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0.(2024四上·羅湖期末)為了強健我們的骨骼和肌肉,我們應(yīng)該多吃(  )含量高的食物。
A.脂肪和蛋白質(zhì) B.脂肪和維生素 C.鈣與蛋白質(zhì)
【答案】C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yǎng)
【解析】【分析】鈣是構(gòu)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人體缺乏鈣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fā)育和健康,導致骨質(zhì)疏松等問題。蛋白質(zhì)是身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肌肉的生長、修復(fù)和維持起著關(guān)鍵作用。因此,為了強健骨骼和肌肉,應(yīng)該多吃鈣與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魚蝦、瘦肉等。
11.(2024四上·羅湖期末)高熱量、高營養(yǎng)巧克力棒的營養(yǎng)主要吸收的器官是(  )。
A. B. C.
【答案】B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具有豐富的皺襞和小腸絨毛,這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吸收面積。小腸內(nèi)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將食物中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分解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zhì),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然后通過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將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供細胞利用。
12.(2024四上·羅湖期末)如果平靜狀態(tài)下每分鐘大約呼吸22次,那劇烈運動后每分鐘呼吸有可能是(  )
A.10次 B.22次 C.42次
【答案】C
【知識點】呼吸次數(shù)
【解析】【分析】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人在運動時,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平靜狀態(tài)下每分鐘大約呼吸22次,劇烈運動后每分鐘呼吸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所以是42次。
13.(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列三份早餐中,搭配比較合理的是(  )
A.雞蛋、牛排 B.薯條、炸雞腿 C.雞蛋、小米粥
【答案】C
【知識點】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每個營養(yǎng)早餐食譜應(yīng)有肉奶蛋類、面點類、蔬菜類等三部分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以補充維生素。科學搭配食物,強調(diào)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選用的品種要多,我們應(yīng)當制定科學的膳食搭配原則,如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每日吃適量新鮮水果和蔬菜、運動量大時,多吃糖類,補充能量。分析選項可知,雞蛋、牛排都富含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單一。薯條、炸雞腿都是油炸食品,過于刺激,不適合早餐。所以C選項搭配最合理。
14.(2024四上·羅湖期末)人們搬運物體時,在物體下面放上滾木,主要是為了(  )
A.避免貨物受損 B.減少摩擦 C.增大摩擦
【答案】B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yīng)用
【解析】【分析】人們搬運物體時在物體下面放上滾木,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15.(2024四上·羅湖期末)小車2秒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2秒行駛80厘米,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增大拉力 B.減少載重量 C.減小拉力
【答案】C
【知識點】拉力
【解析】【分析】拉力大小、小車的載重量、路面的粗糙程度等都影響小車的運動,拉力越大、小車的載重量越小,小車運動得越快。小車2秒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2秒行駛80厘米,可以通過增大拉力、減少載重量來實現(xiàn),減小拉力的做法是錯誤的。所以本題選擇C。
16.(2024四上·羅湖期末)用氣球驅(qū)動小車,小車的運動速度是(  )
A.先快后慢再快 B.先慢后快再慢 C.始終一樣快
【答案】B
【知識點】反沖力
【解析】【分析】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先加速,后減速,所以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17.(2024四上·羅湖期末)在"讓小車動起來”的實驗中,關(guān)于拉小車的繩子長度的選擇,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  )
A.繩子越長越好
B.小車運動到終點時,繩子一端的墊圈接近地面
C.小車在起點時,繩子的一端的墊圈剛好碰到地面
【答案】B
【知識點】設(shè)計小車;拉力
【解析】【分析】A.繩子不是越長越好,故A錯誤。
B..小車運動到終點時,墊圈碰到地面會影響小車運動速度,不能獲得正確數(shù)據(jù)。小車運動到終點時,墊圈接近地面,拉繩長度小于桌子的高度,才能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科學性,故B正確。
C.小車在起點時,墊圈如果碰到地面,就產(chǎn)生不了對小車的拉力,故C錯誤。
18.(2024四上·羅湖期末)重力是可以測量的,如果測量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0”刻度的上方,那么1牛頓的物體測得的重力會(  )
A.大于1牛頓 B.等于1牛頓 C.小于1牛頓
【答案】C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
【解析】【分析】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檢查指針是否在“0”刻度位置,若指針不位于“0”刻度線上,應(yīng)該調(diào)零。如果測量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0”刻度的上方,那么1牛頓的物體測得的重力示數(shù)會小于1牛,比實際重量偏小。
19.(2024四上·羅湖期末)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成功。火箭上升的動力靠(  )
A.彈力 B.反沖力 C.摩擦力
【答案】B
【知識點】反沖力
【解析】【分析】A.彈力是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A錯誤。
B.火箭燃料燃燒的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火箭上升的動力是反沖力,B正確。
C.摩擦力是阻止物體運動的力,C錯誤。
20.(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圖中小車在斜坡上同一位置下滑,從甲到丙坡度越來越小,當木塊被小車撞擊后,木塊滑行距離最長的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A
【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運動物體的能量
【解析】【分析】小車在斜坡上同一位置下滑,具有相同的重力勢能。當坡度越大時,小車下滑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就越多,小車到達平面時的速度就越大。從甲到丙坡度越來越小,所以小車在甲圖的坡度下滑到平面時速度最大。當小車撞擊木塊時,速度越大,對木塊做功越多,木塊獲得的動能就越大,木塊滑行的距離也就越長。因此,木塊被小車撞擊后滑行距離最長的是甲,答案選 A。
21.(2024四上·羅湖期末)將下面耳朵的結(jié)構(gòu)標記部位用直線連線其名稱及其所具備的功能。
【答案】
【知識點】耳朵的結(jié)構(gòu)
【解析】【分析】耳蝸:將振動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信號。耳蝸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毛細胞,當聲音引起的振動傳遞到耳蝸時,毛細胞會將機械振動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沖動,通過聽神經(jīng)傳遞到大腦聽覺中樞,從而產(chǎn)生聽覺。
鼓膜:將聲波轉(zhuǎn)化為振動。位于外耳道底部,當聲波傳入耳道到達鼓膜時,會引起鼓膜的振動,從而把聲波的能量從空氣振動形式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傳遞給中耳的聽小骨。
耳道:傳導聲波。是從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它將耳廓收集到的聲波傳導至鼓膜,并且對一定頻率范圍內(nèi)的聲波有共振作用,能夠增強聲音強度。
22.(2024四上·羅湖期末)請把左邊方框中的3個器官畫在右圖人體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
【答案】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大致在胸腔的下方。它上接食管,下連小腸。在繪制時,可以將胃畫成一個袋狀的器官,靠近人體的左上腹部 ,形狀有點像個茄子。
小腸:在胃的下方,占據(jù)腹腔的大部分空間。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部分,盤曲在腹腔內(nèi),從胃的幽門開始,到大腸的回盲部結(jié)束。可以畫成一段段彎曲的管道,充滿腹腔中下部。
大腸:圍繞在小腸的周圍。大腸起始于盲腸(位于右下腹部),向上為升結(jié)腸,橫過腹腔的是橫結(jié)腸,再向下是降結(jié)腸,在左下腹部是乙狀結(jié)腸,最后連接直腸。繪制時,大腸的管徑比小腸粗,呈方框狀圍繞在小腸周圍。
23.(2024四上·羅湖期末)小科想探究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請你根據(jù)他的實驗記錄單,完成問題。
實驗記錄單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聲音高低 振動快慢
6厘米 高 快
10厘米 較高 較快
14厘米 較低 較慢
18厘米 低 慢
(1)實驗?zāi)康氖牵ā 。?br/>A.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B.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C.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振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
(2)實驗器材:桌子和   。
(3)改變的條件:   。(填“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或“手壓尺子的位置”)
(4)請根據(jù)實驗記錄畫出音高變化柱狀統(tǒng)計圖。
尺子音高變化柱狀統(tǒng)計圖
(5)實驗結(jié)論: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越   。
【答案】(1)C
(2)鋼尺
(3)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4)
(5)慢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1)從實驗記錄單可以看出,實驗中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從而導致尺子振動快慢發(fā)生變化,同時觀察到聲音高低也隨之改變,所以實驗?zāi)康氖翘骄柯曇舻母叩团c物體的振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
(2)實驗器材:桌子和一把尺子。在這個實驗中,尺子是關(guān)鍵器材,通過將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長度,使其振動并發(fā)出不同音調(diào)的聲音,從而探究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guān)系。桌子則用于固定尺子,為實驗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
(3)對照實驗要求單一變量,從實驗記錄單中看出,由于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變化,才產(chǎn)生了聲音高低和振動快慢的變化。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4)根據(jù)實驗記錄單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6厘米時,音調(diào)為高,在條形圖6厘米處涂4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0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高,在條形圖10厘米處涂3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4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低,在條形圖14厘米處涂2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8厘米時,音調(diào)為低,在條形圖18厘米處涂1個格子。
(5)根據(jù)實驗記錄單,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振動越慢。而振動頻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振動越慢,頻率越低。所以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越低。
(1)從實驗記錄單分析,其中有聲音高低與振動快慢兩項,分析實驗?zāi)康氖锹曇舻母叩团c物體的振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選C。
(2)從實驗記錄單與實驗視圖分析,實驗器材:桌子和鋼尺。
(3)對照實驗要求單一變量,從實驗記錄單中看出,由于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變化,才產(chǎn)生了聲音高低和振動快慢的變化。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4)根據(jù)實驗記錄單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6厘米時,音調(diào)為高,在條形圖6厘米處涂4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0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高,在條形圖10厘米處涂3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4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低,在條形圖14厘米處涂2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8厘米時,音調(diào)為低,在條形圖18厘米處涂1個格子。
(5)從實驗記錄單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6厘米、10厘米、14厘米、18厘米時振動的快慢分別為:快、較快、較慢、慢。所以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越慢。
24.(2024四上·羅湖期末)為了探究“肺是怎樣呼吸的”,某實驗小組制作了一個模擬人體呼吸的裝置(如右圖)。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向下拉4模擬的是   (填“吸氣”或“呼氣”)過程。1模擬人的   。
(2)運動時,我們的呼吸速度會   (填“變快”“不變”或“變慢”),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填“人體緊張”或“耗氧量增加”)。
(3)加強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yǎng)的攝入,食物在我們的身體中會經(jīng)過一個“會蠕動并分泌液體幫助消化”的器官,它是   (填“胃”或“小腸”),下圖中模擬該器官的是   (填“甲”或“乙”)。
甲 乙
(4)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下列行為不合理的是(  )。
A.為防止食道被燙傷,我們應(yīng)該多吃冷的食物
B.經(jīng)常鍛煉身體,增強心肺功能
C.平時吃東西需要細嚼慢咽
【答案】(1)吸氣;氣管
(2)變快;耗氧量增加
(3)胃;甲
(4)A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統(tǒng)
【解析】【分析】人體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食物被食管運輸?shù)轿咐铮谖咐锉贿M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腸被吸收。
(1)在該模擬裝置中,通常氣球代表肺,當向下拉 4(一般是模擬膈肌的橡皮膜)時,胸廓容積擴大,內(nèi)部氣壓減小,外界空氣進入 “肺”(氣球),模擬的是吸氣過程。
(2)運動時,身體的代謝活動加強,各器官、組織需要更多的氧氣來進行有氧呼吸,以提供能量滿足運動的需求,因此呼吸速度會加快,從而吸入更多的氧氣,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而 “人體緊張” 并不是呼吸速度變快的主要原因。
(3)胃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的器官,它通過蠕動來混合和研磨食物,并分泌胃液幫助消化。小腸雖然也有蠕動,但主要功能是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
(4)多吃冷的食物對身體健康也不利,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問題,而且長期吃冷食還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此外,防止食道被燙傷,應(yīng)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而不是通過多吃冷的食物來解決。
(1)從圖中可以看出,2氣球模擬的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向下拉4模擬的是吸氣過程。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1模擬的是呼吸器官中的氣管。
(2)運動時,呼吸速度會變快,原因是劇烈運動使得耗氧量大幅度增加。
(3)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食物進入到胃里后,在胃里被進一步磨碎和分解。模擬胃器官的是甲圖。
(4)為了保護食道,我們應(yīng)該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過冷過熱都不合適。所以A選項錯誤。BC選項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5.(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面是實驗中用到的三種讓小車運動起來的方法和其中一個實驗的記錄。
(1)下圖中的小組在進行的步驟是(  )。
A.制訂方案 B.實施方案 C.評估與改進
(2)組裝小車時,要將車軸安裝在紙盒車身上,下列做法最合適的是(  )。
A.用膠水將車軸粘在紙盒車身上
B.在紙盒車身的底面上挖半圓形凹槽,將車軸放在凹槽處
C.在紙盒車身的側(cè)面(靠近底面處)挖孔,將車軸穿在里面
(3)用方法1,根據(jù)實驗記錄推測,要讓小車在一秒鐘走完全程,墊圖的數(shù)量范圍大概是(  )
墊圈個數(shù) 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秒)
5 3.58
10 1.43
15 0.89
A.4-6個 B.8-11個 C.12-14個
(4)用方法2來驅(qū)動小車,要想小車運動的距離遠點,應(yīng)該(  )。
A.增加小車的輪子
B.增高車的重心
C.增加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
(5)如果將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增加上百倍,那么(  )。
A.小車一定跑得更遠 B.小車一定跑得更近 C.橡皮筋可能會損壞
(6)用方法3驅(qū)動小車,氣球的噴氣口剛好朝向我們右邊,那么小車前進的方向是向我們   前進。
(7)小車制作好以后,要對他們的小車進行評價,評價標準不包括(  )。
A.小車行駛的距離 B.小車的運載能力 C.小車是誰制作的
【答案】(1)A
(2)C
(3)C
(4)C
(5)C
(6)左邊
(7)C
【知識點】設(shè)計小車;小車的制作與評估;小車的特征
【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以看到,小組成員正在按照一定的方法讓小車運動起來,并且在記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這是在具體實施實驗方案,屬于實施方案階段。制訂方案是在實驗前確定實驗的目的、方法、步驟等規(guī)劃性內(nèi)容;評估與改進則是在實驗完成后對實驗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分析、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改進,圖中未體現(xiàn)這兩個階段的特征。所以選 B。
(2)在紙盒車身的側(cè)面(靠近底面處)挖孔,將車軸穿在里面,這種做法可以使車軸安裝得較為穩(wěn)固,并且能夠保證車軸與車身之間有一定的活動空間,讓車輪能夠自由轉(zhuǎn)動,有利于小車的平穩(wěn)行駛。
(3)從實驗記錄來看,當墊圈個數(shù)為5個時,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3.58秒,時間遠大于1秒;當墊圈個數(shù)為10個時,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1.43秒,接近1秒;當墊圈個數(shù)為15個時,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0.89秒,小于1秒。
(4)用橡皮筋驅(qū)動小車時,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越多,儲存的彈性勢能就越大,釋放時轉(zhuǎn)化為小車的動能就越多,小車運動的距離也就越遠。
(5)當把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增加上百倍時,橡皮筋會被拉伸到極限狀態(tài),其所承受的拉力遠遠超出正常范圍,很可能會導致橡皮筋損壞。
(6)用方法3驅(qū)動小車,利用的是氣球的反沖力作為小車的動力,反沖力的方向正好與氣球噴出氣體的方向相反。若氣球的噴氣口剛好朝向我們右邊,那么小車前進的方向是向我們左邊前進。
(7)A.小車行駛的距離,是評估小車的重要方面,故A不符合題意;
B.小車的運載能力是評價小車質(zhì)量標準的之一,故B不符合題意;
C.小車是誰制作的不屬于評價小車質(zhì)量的內(nèi)容,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1)設(shè)計制作的一般流程包括明確問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估改進。圖中的小組成員正在討論:怎樣分工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wù)?車軸怎樣安裝在車加上?正在進行的設(shè)計制作步驟是:制訂方案。
故選A。
(2)A.用膠水將車軸粘在紙盒車身上,車軸不能自由轉(zhuǎn)動,不利于車子行進,故A錯誤;
B.在紙盒車身的底面上挖半圓形凹槽,將車軸放在凹槽處,這樣安裝車軸,車軸不穩(wěn)固,容易與車架脫落分離,故B錯誤;
C.在紙盒車身的側(cè)面(靠近底面處)挖孔,將車軸穿在里面,車軸不但穩(wěn)固,而且可以自由轉(zhuǎn)動,故C正確;
故選C。
(3)用方法1,利用墊圈的重力為小車提供動力,根據(jù)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5個墊圈個數(shù),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3.58秒;
10個墊圈個數(shù),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1.43秒;
15個墊圈個數(shù),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0.89秒。由此可以推測,要讓小車在一秒鐘走完全程,墊圈的數(shù)量范圍大概是多于10個墊圈,少于15個墊圈。
故C選項正確。
(4)A.增加小車的輪子,并不能增大小車的動力,不能使小差運動的距離更遠,故A錯誤;
B.增高車的重心,不能增大小車的動力,不能使小差運動的距離更遠,故B錯誤;
C.增加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可以增加拉力,能使小差運動的距離更遠,故C正確;
故選C。
(5)橡皮筋雖然彈力較好,但是也有一定的彈性限度,不能無限伸長。如果將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增加上百倍,那么橡皮筋可能會損壞,小車不一定跑得更遠。
故選C。
(6)用方法3驅(qū)動小車,利用的是氣球的反沖力作為小車的動力,反沖力的方向正好與氣球噴出氣體的方向相反。若氣球的噴氣口剛好朝向我們右邊,那么小車前進的方向是向我們左邊前進。
(7)A.小車行駛的距離,是評估小車的重要方面,故A不符合題意;
B.小車的運載能力是評價小車質(zhì)量標準的之一,故B不符合題意;
C.小車是誰制作的不屬于評價小車質(zhì)量的內(nèi)容,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6.(2024四上·羅湖期末)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上,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甲同學參加了200米跑步比賽。
(1)在比賽前,他特意換上了釘鞋,這是因為(  )
A.釘鞋更帥
B.釘鞋更輕
C.釘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更大
(2)比賽前,為了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等情況,他會吃   (填“雞腿”或“巧克力”)來補充能量。
(3)比賽開始了,裁判的槍響時,槍聲由于周圍的空氣   傳到甲同學的耳朵。
(4)跑步過程中呼吸需要大量的   。
(5)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  )。
A.鼻腔 B.氣管 C.肺
(6)不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小輝也參加了比賽。奮力沖過終點后,小輝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會比甲同學   (填“多”或“少”),他的心跳速度會比甲同學   (填“快”或“慢”)。針對小輝呼吸與心跳的情況,你的建議是:   。
【答案】(1)C
(2)巧克力
(3)振動
(4)氧氣
(5)C
(6)多;快;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yīng)用;各種形式的能量;測量肺活量
【解析】(1)在跑步比賽中,換上釘鞋的主要目的是增大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跑步時,運動員需要依靠地面的摩擦力來獲得向前的動力,釘鞋上的釘子可以嵌入地面,增加鞋底與地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觸面積,從而使摩擦力更大,有助于運動員更好地發(fā)力和加速,提高比賽成績。
(2)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能夠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在比賽前吃巧克力,可以使血糖快速升高,為即將進行的劇烈運動提供充足的能量,有效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的情況。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裁判的槍響時,槍膛內(nèi)的火藥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使空氣劇烈振動,從而產(chǎn)生聲音,這個聲音通過空氣的振動以聲波的形式傳播到甲同學的耳朵中。
(4)人體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跑步過程中呼吸需要大量的氧氣。
(5)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由許多肺泡組成,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gòu)成,這種結(jié)構(gòu)特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6)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呼吸速度加快可以獲得更多的氧氣,同時也需要血液輸送氧氣和營養(yǎng)速度加快,心跳加快。由于同學甲經(jīng)常鍛煉,肺活量大,心臟供血功能強,所以小輝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會比甲同學多,他的心跳速度會比甲同學快,針對小輝呼吸與心跳的情況,建議是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大肺活量和心臟供血能力。
(1)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甲同學在賽前特意換上了釘鞋,增大了與地面的粗糙程度,使釘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更大。選C。
(2)雞腿主要提供蛋白質(zhì)和脂肪,在消化系統(tǒng)中消化時間長,巧克力比較甜可以提供大量的糖,能快速被消化系統(tǒng)吸收,能快速供能預(yù)防低血糖癥狀。所以比賽前,為了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等情況,他會吃巧克力來補充能量。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會以聲波的形式將振動傳播出去。所以比賽開始了,裁判的槍響時,槍聲由于周圍的空氣振動傳到甲同學的耳朵。
(4)人體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跑步過程中呼吸需要大量的氧氣。
(5)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肺部的肺泡從血液排出,氧氣通過肺部的肺泡進入血液,所以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肺。選C。
(6)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呼吸速度加快可以獲得更多的氧氣,同時也需要血液輸送氧氣和營養(yǎng)速度加快,心跳加快。由于同學甲經(jīng)常鍛煉,肺活量大,心臟供血功能強,所以小輝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會比甲同學多,他的心跳速度會比甲同學快,針對小輝呼吸與心跳的情況,建議是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大肺活量和心臟供血能力。
1 / 1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1.(2024四上·羅湖期末)我們在觀看電視節(jié)目時,電視機的聲音傳入我們耳朵是靠(  )
A.電視機喇叭 B.電視機屏幕 C.空氣
2.(2024四上·羅湖期末)“雷聲震耳欲聾”描述的是雷聲的(  )。
A.高低 B.強弱 C.傳播快慢
3.(2024四上·羅湖期末)一般情況下,成年女子的聲帶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動速度快,這說明(  )。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 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 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
4.(2024四上·羅湖期末)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現(xiàn)象是(  )
A.在岸上的人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
B.潛水員能聽到岸上的說話聲
C.我們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5.(2024四上·羅湖期末)在古代,士兵們通常利用伏地聽聲音的方法聽幾里外的馬蹄聲,判斷敵人騎兵的多少和遠近,聲音的這種傳播媒質(zhì)是(  )
A.氣體 B.液體 C.固體
6.(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面三幅圖分別是用不同的力量撥動同一把鋼尺的情況,按音量從大到小將這三幅圖進行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7.(2024四上·羅湖期末)根據(jù)"平衡膳食寶塔”,吃的最少的應(yīng)該是(  )
A.牛奶和豆類 B.米面類和雜糧 C.油和鹽
8.(2024四上·羅湖期末)吃一塊饅頭,剛開始沒有甜味,越嚼甜味越明顯,這是因為(  )。
A.牙齒咀嚼 B.舌頭攪拌 C.唾液作用
9.(2024四上·羅湖期末)魚、肉、蛋、奶、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的(  )
A.蛋白質(zhì) B.糖類 C.脂肪
10.(2024四上·羅湖期末)為了強健我們的骨骼和肌肉,我們應(yīng)該多吃(  )含量高的食物。
A.脂肪和蛋白質(zhì) B.脂肪和維生素 C.鈣與蛋白質(zhì)
11.(2024四上·羅湖期末)高熱量、高營養(yǎng)巧克力棒的營養(yǎng)主要吸收的器官是(  )。
A. B. C.
12.(2024四上·羅湖期末)如果平靜狀態(tài)下每分鐘大約呼吸22次,那劇烈運動后每分鐘呼吸有可能是(  )
A.10次 B.22次 C.42次
13.(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列三份早餐中,搭配比較合理的是(  )
A.雞蛋、牛排 B.薯條、炸雞腿 C.雞蛋、小米粥
14.(2024四上·羅湖期末)人們搬運物體時,在物體下面放上滾木,主要是為了(  )
A.避免貨物受損 B.減少摩擦 C.增大摩擦
15.(2024四上·羅湖期末)小車2秒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2秒行駛80厘米,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增大拉力 B.減少載重量 C.減小拉力
16.(2024四上·羅湖期末)用氣球驅(qū)動小車,小車的運動速度是(  )
A.先快后慢再快 B.先慢后快再慢 C.始終一樣快
17.(2024四上·羅湖期末)在"讓小車動起來”的實驗中,關(guān)于拉小車的繩子長度的選擇,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  )
A.繩子越長越好
B.小車運動到終點時,繩子一端的墊圈接近地面
C.小車在起點時,繩子的一端的墊圈剛好碰到地面
18.(2024四上·羅湖期末)重力是可以測量的,如果測量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0”刻度的上方,那么1牛頓的物體測得的重力會(  )
A.大于1牛頓 B.等于1牛頓 C.小于1牛頓
19.(2024四上·羅湖期末)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成功。火箭上升的動力靠(  )
A.彈力 B.反沖力 C.摩擦力
20.(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圖中小車在斜坡上同一位置下滑,從甲到丙坡度越來越小,當木塊被小車撞擊后,木塊滑行距離最長的是(  )。
A.甲 B.乙 C.丙
21.(2024四上·羅湖期末)將下面耳朵的結(jié)構(gòu)標記部位用直線連線其名稱及其所具備的功能。
22.(2024四上·羅湖期末)請把左邊方框中的3個器官畫在右圖人體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
23.(2024四上·羅湖期末)小科想探究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請你根據(jù)他的實驗記錄單,完成問題。
實驗記錄單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聲音高低 振動快慢
6厘米 高 快
10厘米 較高 較快
14厘米 較低 較慢
18厘米 低 慢
(1)實驗?zāi)康氖牵ā 。?br/>A.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B.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C.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振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
(2)實驗器材:桌子和   。
(3)改變的條件:   。(填“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或“手壓尺子的位置”)
(4)請根據(jù)實驗記錄畫出音高變化柱狀統(tǒng)計圖。
尺子音高變化柱狀統(tǒng)計圖
(5)實驗結(jié)論: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越   。
24.(2024四上·羅湖期末)為了探究“肺是怎樣呼吸的”,某實驗小組制作了一個模擬人體呼吸的裝置(如右圖)。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向下拉4模擬的是   (填“吸氣”或“呼氣”)過程。1模擬人的   。
(2)運動時,我們的呼吸速度會   (填“變快”“不變”或“變慢”),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填“人體緊張”或“耗氧量增加”)。
(3)加強鍛煉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yǎng)的攝入,食物在我們的身體中會經(jīng)過一個“會蠕動并分泌液體幫助消化”的器官,它是   (填“胃”或“小腸”),下圖中模擬該器官的是   (填“甲”或“乙”)。
甲 乙
(4)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下列行為不合理的是(  )。
A.為防止食道被燙傷,我們應(yīng)該多吃冷的食物
B.經(jīng)常鍛煉身體,增強心肺功能
C.平時吃東西需要細嚼慢咽
25.(2024四上·羅湖期末)下面是實驗中用到的三種讓小車運動起來的方法和其中一個實驗的記錄。
(1)下圖中的小組在進行的步驟是(  )。
A.制訂方案 B.實施方案 C.評估與改進
(2)組裝小車時,要將車軸安裝在紙盒車身上,下列做法最合適的是(  )。
A.用膠水將車軸粘在紙盒車身上
B.在紙盒車身的底面上挖半圓形凹槽,將車軸放在凹槽處
C.在紙盒車身的側(cè)面(靠近底面處)挖孔,將車軸穿在里面
(3)用方法1,根據(jù)實驗記錄推測,要讓小車在一秒鐘走完全程,墊圖的數(shù)量范圍大概是(  )
墊圈個數(shù) 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秒)
5 3.58
10 1.43
15 0.89
A.4-6個 B.8-11個 C.12-14個
(4)用方法2來驅(qū)動小車,要想小車運動的距離遠點,應(yīng)該(  )。
A.增加小車的輪子
B.增高車的重心
C.增加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
(5)如果將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增加上百倍,那么(  )。
A.小車一定跑得更遠 B.小車一定跑得更近 C.橡皮筋可能會損壞
(6)用方法3驅(qū)動小車,氣球的噴氣口剛好朝向我們右邊,那么小車前進的方向是向我們   前進。
(7)小車制作好以后,要對他們的小車進行評價,評價標準不包括(  )。
A.小車行駛的距離 B.小車的運載能力 C.小車是誰制作的
26.(2024四上·羅湖期末)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上,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甲同學參加了200米跑步比賽。
(1)在比賽前,他特意換上了釘鞋,這是因為(  )
A.釘鞋更帥
B.釘鞋更輕
C.釘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更大
(2)比賽前,為了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等情況,他會吃   (填“雞腿”或“巧克力”)來補充能量。
(3)比賽開始了,裁判的槍響時,槍聲由于周圍的空氣   傳到甲同學的耳朵。
(4)跑步過程中呼吸需要大量的   。
(5)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  )。
A.鼻腔 B.氣管 C.肺
(6)不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小輝也參加了比賽。奮力沖過終點后,小輝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會比甲同學   (填“多”或“少”),他的心跳速度會比甲同學   (填“快”或“慢”)。針對小輝呼吸與心跳的情況,你的建議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我們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傳來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中的。
2.【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雷聲震耳欲聾” 是形容雷聲很大,讓人的耳朵都快被震聾了,這是對聲音強弱的描述。聲音的強弱用響度來表示,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guān),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而聲音的高低指的是音調(diào),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傳播快慢與介質(zhì)的種類和溫度等因素有關(guān),“雷聲震耳欲聾” 并沒有涉及到這些方面。所以答案選 B。
3.【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diào),音調(diào)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成年女子的聲帶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動速度快,即振動頻率高,所以女子的音高比男子高。音量指的是聲音的強弱,與聲帶的長短及振動速度無關(guān)。故答案選 A。
4.【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在岸上的人聽到河水流動的聲音、我們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潛水員能聽到岸上的說話聲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
5.【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里傳播。其中固體傳播聲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騎兵騎馬奔跑時,馬蹄聲同時通過大地和空氣傳播。而大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伏地聽聲,可以先聽到從大地傳來的聲音,聲音的這種傳播媒質(zhì)是固體。
6.【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音量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guān),振動幅度越大,音量越大。用不同的力量撥動同一把鋼尺,力量越大,鋼尺振動的幅度越大,發(fā)出的聲音音量就越大。觀察三幅圖可知,②圖中鋼尺振動的幅度最大,其次是③圖,①圖中鋼尺振動的幅度最小。所以按音量從大到小排序為②③①,答案選 C。
7.【答案】C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yǎng);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寶塔是根據(jù)平衡膳食的原則轉(zhuǎn)化成各類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觀的寶塔形式表示出來。在“平衡膳食寶塔”底層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頂端需要量最少,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這五類食物:食物多樣、以谷物類為主、多吃瓜果蔬菜類、常吃動物性食品和奶制品、豆制品、少吃肥肉和葷油。
8.【答案】C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食物在口腔中會進行初步消化,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會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所以越嚼甜味越明顯。
9.【答案】A
【知識點】蛋白質(zhì)的檢驗;食物中的營養(yǎng)
【解析】【分析】人體所必須的六大營養(yǎng)元素: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無機鹽、水和維生素。不同食物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各不相同,因此我們要均衡飲食,不能挑食,魚、肉、蛋,奶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是組成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對維持生命活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0.【答案】C
【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yǎng)
【解析】【分析】鈣是構(gòu)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人體缺乏鈣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fā)育和健康,導致骨質(zhì)疏松等問題。蛋白質(zhì)是身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肌肉的生長、修復(fù)和維持起著關(guān)鍵作用。因此,為了強健骨骼和肌肉,應(yīng)該多吃鈣與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魚蝦、瘦肉等。
11.【答案】B
【知識點】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具有豐富的皺襞和小腸絨毛,這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吸收面積。小腸內(nèi)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將食物中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分解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zhì),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然后通過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將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供細胞利用。
12.【答案】C
【知識點】呼吸次數(shù)
【解析】【分析】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人在運動時,呼吸急促,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平靜狀態(tài)下每分鐘大約呼吸22次,劇烈運動后每分鐘呼吸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所以是42次。
13.【答案】C
【知識點】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每個營養(yǎng)早餐食譜應(yīng)有肉奶蛋類、面點類、蔬菜類等三部分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以補充維生素。科學搭配食物,強調(diào)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選用的品種要多,我們應(yīng)當制定科學的膳食搭配原則,如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每日吃適量新鮮水果和蔬菜、運動量大時,多吃糖類,補充能量。分析選項可知,雞蛋、牛排都富含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單一。薯條、炸雞腿都是油炸食品,過于刺激,不適合早餐。所以C選項搭配最合理。
14.【答案】B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yīng)用
【解析】【分析】人們搬運物體時在物體下面放上滾木,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15.【答案】C
【知識點】拉力
【解析】【分析】拉力大小、小車的載重量、路面的粗糙程度等都影響小車的運動,拉力越大、小車的載重量越小,小車運動得越快。小車2秒行駛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2秒行駛80厘米,可以通過增大拉力、減少載重量來實現(xiàn),減小拉力的做法是錯誤的。所以本題選擇C。
16.【答案】B
【知識點】反沖力
【解析】【分析】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先加速,后減速,所以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17.【答案】B
【知識點】設(shè)計小車;拉力
【解析】【分析】A.繩子不是越長越好,故A錯誤。
B..小車運動到終點時,墊圈碰到地面會影響小車運動速度,不能獲得正確數(shù)據(jù)。小車運動到終點時,墊圈接近地面,拉繩長度小于桌子的高度,才能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科學性,故B正確。
C.小車在起點時,墊圈如果碰到地面,就產(chǎn)生不了對小車的拉力,故C錯誤。
18.【答案】C
【知識點】彈簧測力計
【解析】【分析】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要檢查指針是否在“0”刻度位置,若指針不位于“0”刻度線上,應(yīng)該調(diào)零。如果測量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0”刻度的上方,那么1牛頓的物體測得的重力示數(shù)會小于1牛,比實際重量偏小。
19.【答案】B
【知識點】反沖力
【解析】【分析】A.彈力是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A錯誤。
B.火箭燃料燃燒的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火箭上升的動力是反沖力,B正確。
C.摩擦力是阻止物體運動的力,C錯誤。
20.【答案】A
【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運動物體的能量
【解析】【分析】小車在斜坡上同一位置下滑,具有相同的重力勢能。當坡度越大時,小車下滑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就越多,小車到達平面時的速度就越大。從甲到丙坡度越來越小,所以小車在甲圖的坡度下滑到平面時速度最大。當小車撞擊木塊時,速度越大,對木塊做功越多,木塊獲得的動能就越大,木塊滑行的距離也就越長。因此,木塊被小車撞擊后滑行距離最長的是甲,答案選 A。
21.【答案】
【知識點】耳朵的結(jié)構(gòu)
【解析】【分析】耳蝸:將振動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信號。耳蝸內(nèi)有聽覺感受器毛細胞,當聲音引起的振動傳遞到耳蝸時,毛細胞會將機械振動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沖動,通過聽神經(jīng)傳遞到大腦聽覺中樞,從而產(chǎn)生聽覺。
鼓膜:將聲波轉(zhuǎn)化為振動。位于外耳道底部,當聲波傳入耳道到達鼓膜時,會引起鼓膜的振動,從而把聲波的能量從空氣振動形式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傳遞給中耳的聽小骨。
耳道:傳導聲波。是從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它將耳廓收集到的聲波傳導至鼓膜,并且對一定頻率范圍內(nèi)的聲波有共振作用,能夠增強聲音強度。
22.【答案】
【知識點】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大致在胸腔的下方。它上接食管,下連小腸。在繪制時,可以將胃畫成一個袋狀的器官,靠近人體的左上腹部 ,形狀有點像個茄子。
小腸:在胃的下方,占據(jù)腹腔的大部分空間。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部分,盤曲在腹腔內(nèi),從胃的幽門開始,到大腸的回盲部結(jié)束。可以畫成一段段彎曲的管道,充滿腹腔中下部。
大腸:圍繞在小腸的周圍。大腸起始于盲腸(位于右下腹部),向上為升結(jié)腸,橫過腹腔的是橫結(jié)腸,再向下是降結(jié)腸,在左下腹部是乙狀結(jié)腸,最后連接直腸。繪制時,大腸的管徑比小腸粗,呈方框狀圍繞在小腸周圍。
23.【答案】(1)C
(2)鋼尺
(3)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4)
(5)慢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1)從實驗記錄單可以看出,實驗中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從而導致尺子振動快慢發(fā)生變化,同時觀察到聲音高低也隨之改變,所以實驗?zāi)康氖翘骄柯曇舻母叩团c物體的振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
(2)實驗器材:桌子和一把尺子。在這個實驗中,尺子是關(guān)鍵器材,通過將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長度,使其振動并發(fā)出不同音調(diào)的聲音,從而探究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的關(guān)系。桌子則用于固定尺子,為實驗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
(3)對照實驗要求單一變量,從實驗記錄單中看出,由于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變化,才產(chǎn)生了聲音高低和振動快慢的變化。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4)根據(jù)實驗記錄單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6厘米時,音調(diào)為高,在條形圖6厘米處涂4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0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高,在條形圖10厘米處涂3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4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低,在條形圖14厘米處涂2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8厘米時,音調(diào)為低,在條形圖18厘米處涂1個格子。
(5)根據(jù)實驗記錄單,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振動越慢。而振動頻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振動越慢,頻率越低。所以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越低。
(1)從實驗記錄單分析,其中有聲音高低與振動快慢兩項,分析實驗?zāi)康氖锹曇舻母叩团c物體的振動快慢是否有關(guān)。選C。
(2)從實驗記錄單與實驗視圖分析,實驗器材:桌子和鋼尺。
(3)對照實驗要求單一變量,從實驗記錄單中看出,由于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變化,才產(chǎn)生了聲音高低和振動快慢的變化。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
(4)根據(jù)實驗記錄單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6厘米時,音調(diào)為高,在條形圖6厘米處涂4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0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高,在條形圖10厘米處涂3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4厘米時,音調(diào)為較低,在條形圖14厘米處涂2個格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18厘米時,音調(diào)為低,在條形圖18厘米處涂1個格子。
(5)從實驗記錄單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6厘米、10厘米、14厘米、18厘米時振動的快慢分別為:快、較快、較慢、慢。所以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的頻率越慢。
24.【答案】(1)吸氣;氣管
(2)變快;耗氧量增加
(3)胃;甲
(4)A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統(tǒng)
【解析】【分析】人體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食物被食管運輸?shù)轿咐铮谖咐锉贿M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腸被吸收。
(1)在該模擬裝置中,通常氣球代表肺,當向下拉 4(一般是模擬膈肌的橡皮膜)時,胸廓容積擴大,內(nèi)部氣壓減小,外界空氣進入 “肺”(氣球),模擬的是吸氣過程。
(2)運動時,身體的代謝活動加強,各器官、組織需要更多的氧氣來進行有氧呼吸,以提供能量滿足運動的需求,因此呼吸速度會加快,從而吸入更多的氧氣,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而 “人體緊張” 并不是呼吸速度變快的主要原因。
(3)胃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的器官,它通過蠕動來混合和研磨食物,并分泌胃液幫助消化。小腸雖然也有蠕動,但主要功能是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
(4)多吃冷的食物對身體健康也不利,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問題,而且長期吃冷食還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此外,防止食道被燙傷,應(yīng)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而不是通過多吃冷的食物來解決。
(1)從圖中可以看出,2氣球模擬的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向下拉4模擬的是吸氣過程。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1模擬的是呼吸器官中的氣管。
(2)運動時,呼吸速度會變快,原因是劇烈運動使得耗氧量大幅度增加。
(3)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食物進入到胃里后,在胃里被進一步磨碎和分解。模擬胃器官的是甲圖。
(4)為了保護食道,我們應(yīng)該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過冷過熱都不合適。所以A選項錯誤。BC選項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5.【答案】(1)A
(2)C
(3)C
(4)C
(5)C
(6)左邊
(7)C
【知識點】設(shè)計小車;小車的制作與評估;小車的特征
【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以看到,小組成員正在按照一定的方法讓小車運動起來,并且在記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這是在具體實施實驗方案,屬于實施方案階段。制訂方案是在實驗前確定實驗的目的、方法、步驟等規(guī)劃性內(nèi)容;評估與改進則是在實驗完成后對實驗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分析、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改進,圖中未體現(xiàn)這兩個階段的特征。所以選 B。
(2)在紙盒車身的側(cè)面(靠近底面處)挖孔,將車軸穿在里面,這種做法可以使車軸安裝得較為穩(wěn)固,并且能夠保證車軸與車身之間有一定的活動空間,讓車輪能夠自由轉(zhuǎn)動,有利于小車的平穩(wěn)行駛。
(3)從實驗記錄來看,當墊圈個數(shù)為5個時,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3.58秒,時間遠大于1秒;當墊圈個數(shù)為10個時,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1.43秒,接近1秒;當墊圈個數(shù)為15個時,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0.89秒,小于1秒。
(4)用橡皮筋驅(qū)動小車時,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越多,儲存的彈性勢能就越大,釋放時轉(zhuǎn)化為小車的動能就越多,小車運動的距離也就越遠。
(5)當把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增加上百倍時,橡皮筋會被拉伸到極限狀態(tài),其所承受的拉力遠遠超出正常范圍,很可能會導致橡皮筋損壞。
(6)用方法3驅(qū)動小車,利用的是氣球的反沖力作為小車的動力,反沖力的方向正好與氣球噴出氣體的方向相反。若氣球的噴氣口剛好朝向我們右邊,那么小車前進的方向是向我們左邊前進。
(7)A.小車行駛的距離,是評估小車的重要方面,故A不符合題意;
B.小車的運載能力是評價小車質(zhì)量標準的之一,故B不符合題意;
C.小車是誰制作的不屬于評價小車質(zhì)量的內(nèi)容,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1)設(shè)計制作的一般流程包括明確問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估改進。圖中的小組成員正在討論:怎樣分工能夠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wù)?車軸怎樣安裝在車加上?正在進行的設(shè)計制作步驟是:制訂方案。
故選A。
(2)A.用膠水將車軸粘在紙盒車身上,車軸不能自由轉(zhuǎn)動,不利于車子行進,故A錯誤;
B.在紙盒車身的底面上挖半圓形凹槽,將車軸放在凹槽處,這樣安裝車軸,車軸不穩(wěn)固,容易與車架脫落分離,故B錯誤;
C.在紙盒車身的側(cè)面(靠近底面處)挖孔,將車軸穿在里面,車軸不但穩(wěn)固,而且可以自由轉(zhuǎn)動,故C正確;
故選C。
(3)用方法1,利用墊圈的重力為小車提供動力,根據(jù)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5個墊圈個數(shù),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3.58秒;
10個墊圈個數(shù),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1.43秒;
15個墊圈個數(shù),小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是0.89秒。由此可以推測,要讓小車在一秒鐘走完全程,墊圈的數(shù)量范圍大概是多于10個墊圈,少于15個墊圈。
故C選項正確。
(4)A.增加小車的輪子,并不能增大小車的動力,不能使小差運動的距離更遠,故A錯誤;
B.增高車的重心,不能增大小車的動力,不能使小差運動的距離更遠,故B錯誤;
C.增加橡皮筋的纏繞圈數(shù),可以增加拉力,能使小差運動的距離更遠,故C正確;
故選C。
(5)橡皮筋雖然彈力較好,但是也有一定的彈性限度,不能無限伸長。如果將橡皮筋纏繞圈數(shù)增加上百倍,那么橡皮筋可能會損壞,小車不一定跑得更遠。
故選C。
(6)用方法3驅(qū)動小車,利用的是氣球的反沖力作為小車的動力,反沖力的方向正好與氣球噴出氣體的方向相反。若氣球的噴氣口剛好朝向我們右邊,那么小車前進的方向是向我們左邊前進。
(7)A.小車行駛的距離,是評估小車的重要方面,故A不符合題意;
B.小車的運載能力是評價小車質(zhì)量標準的之一,故B不符合題意;
C.小車是誰制作的不屬于評價小車質(zhì)量的內(nèi)容,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6.【答案】(1)C
(2)巧克力
(3)振動
(4)氧氣
(5)C
(6)多;快;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
【知識點】摩擦力;摩擦力的應(yīng)用;各種形式的能量;測量肺活量
【解析】(1)在跑步比賽中,換上釘鞋的主要目的是增大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跑步時,運動員需要依靠地面的摩擦力來獲得向前的動力,釘鞋上的釘子可以嵌入地面,增加鞋底與地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觸面積,從而使摩擦力更大,有助于運動員更好地發(fā)力和加速,提高比賽成績。
(2)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能夠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在比賽前吃巧克力,可以使血糖快速升高,為即將進行的劇烈運動提供充足的能量,有效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的情況。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裁判的槍響時,槍膛內(nèi)的火藥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使空氣劇烈振動,從而產(chǎn)生聲音,這個聲音通過空氣的振動以聲波的形式傳播到甲同學的耳朵中。
(4)人體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跑步過程中呼吸需要大量的氧氣。
(5)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由許多肺泡組成,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gòu)成,這種結(jié)構(gòu)特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6)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呼吸速度加快可以獲得更多的氧氣,同時也需要血液輸送氧氣和營養(yǎng)速度加快,心跳加快。由于同學甲經(jīng)常鍛煉,肺活量大,心臟供血功能強,所以小輝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會比甲同學多,他的心跳速度會比甲同學快,針對小輝呼吸與心跳的情況,建議是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大肺活量和心臟供血能力。
(1)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甲同學在賽前特意換上了釘鞋,增大了與地面的粗糙程度,使釘鞋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更大。選C。
(2)雞腿主要提供蛋白質(zhì)和脂肪,在消化系統(tǒng)中消化時間長,巧克力比較甜可以提供大量的糖,能快速被消化系統(tǒng)吸收,能快速供能預(yù)防低血糖癥狀。所以比賽前,為了防止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低血糖等情況,他會吃巧克力來補充能量。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會以聲波的形式將振動傳播出去。所以比賽開始了,裁判的槍響時,槍聲由于周圍的空氣振動傳到甲同學的耳朵。
(4)人體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跑步過程中呼吸需要大量的氧氣。
(5)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肺部的肺泡從血液排出,氧氣通過肺部的肺泡進入血液,所以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肺。選C。
(6)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呼吸速度加快可以獲得更多的氧氣,同時也需要血液輸送氧氣和營養(yǎng)速度加快,心跳加快。由于同學甲經(jīng)常鍛煉,肺活量大,心臟供血功能強,所以小輝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會比甲同學多,他的心跳速度會比甲同學快,針對小輝呼吸與心跳的情況,建議是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大肺活量和心臟供血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乡城县| 六盘水市| 富裕县| 光泽县| 稻城县| 乐都县| 裕民县| 孝昌县| 巨野县| 栾城县| 雅江县| 苍山县| 丹棱县| 忻州市| 遂川县| 拉萨市| 湘西| 繁昌县| 临清市| 宣汉县| 达孜县| 泸西县| 大渡口区| 海丰县| 远安县| 灯塔市| 麦盖提县| 平塘县| 景德镇市| 达拉特旗| 九龙城区| 海丰县| 阿荣旗| 清远市| 毕节市| 宁武县| 太仓市| 潍坊市| 巫溪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