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重慶市中考歷史二模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15分。1.搜索引擎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查找資料,張同學在預習某個歷史專題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了相關資料如圖,據此推斷他學習的專題是( )A. 遠古的傳說 B. 夏商周的更替C. 動蕩的春秋時期 D.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2.對以下三幅圖片之間的內在聯系,解讀正確的是( )A. 生產工具的進步促進了農業深耕細作 B. 生產工具的進步為興修水利創造條件C. 生產力的提高推動戰國時期社會變革 D. 社會變革推動戰爭性質由爭霸變兼并3.張三到酒店喝酒,拿出一串鏟形幣作酒資,酒保拒收,且稱:現在全國上下都開始用圓形方孔錢了(如圖).請你判斷,張三所生活的年代是( )A. 商朝 B. 秦朝 C. 西漢 D. 西晉4.杜甫的詩有“詩史”之稱,能夠反映歷史的真實情況,他在《垂老別》中寫道:“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詩中描繪的歷史事件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這事件是( )A. 八王之亂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藩鎮割據5.如表是宋代不同時期南北方賦稅與人口數據統計情況。表中數據的變化反映了( )項目 年代 北方 南方賦稅(貫) 北宋(1045年) 45095000 35811000南宋(1196年) 14319000 60000000人數(人) 北宋(1078年) 33984000 56888000南宋(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A. 經濟重心的南移 B. 中外交通的發達 C. 中央集權的加強 D. 民族政權的并立6.如圖所示,為我國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對它的正確評價是( )A. 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B. 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C. 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 D. 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7.如表是清朝治理邊疆的部分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 )1684年 1686年 1727年 1762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清軍取得雅克薩反擊戰的勝利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 清朝設伊犁將軍,管轄整個新疆A. 導致了國家官僚機構的臃腫 B. 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C. 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 D. 規范了地方行政體制8.2024年10月4日《經濟日報》報道:“2023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突破3.3萬億元,達到33357.1億元,比上年增長8.4%,增速高于‘十四五’時期‘年均增長7%以上’的規劃目標。”該報道說明中國( )A. 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 B. 躋身發達國家行列C. 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就 D. 國際地位不斷提高9.如圖地圖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 虎門銷煙 B. 武昌起義 C. 太平天國運動 D. 義和團運動10.15世紀開始,歐洲的貿易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擴張興起。英法等國在亞、非、美洲進行了殘酷的殖民掠奪。這一變化源于( )A. 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 B. 新航路開辟推動全球聯系C. 英國資本主義制度建立 D. 第二次工業革命快速發展11.史學界認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據在于( )A. 建立了近代第一個外交機構 B. 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C. 開中國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D. 開始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方式12.如表是一本歷史書的部分目錄,據此判斷其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二、革命的開始與第一次內戰116三、兩次內戰之間的政治斗爭122四、第二次內戰和共和國的建立132五、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和1688年“光榮革命“142A.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 美國獨立戰爭 C. 法國大革命 D. 俄國農奴制改革13.1864年8月,一名美國北方士兵寫道:“我們這邊的部隊幾乎都是黑人部隊,只要有命令,這些執著的進攻魔鬼就會一直攻到城里去。”這一現象的出現和哪一文獻的發表有關( )A. 《大憲章》 B. 《權利請愿書》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掀起新高潮,印度等一些國家紛紛獨立;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運動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廣泛展開,其中非洲大陸就誕生了32個新獨立的國家……帝國主義殖民體系逐漸走向瓦解。材料說明了( )A. 亞非拉國家開始登上了國際舞臺 B. 亞非拉國家在發展中面臨諸多挑戰C. 亞非拉民族獨立浪潮改變著世界面貌 D. 亞非拉獨立浪潮推動了多極化發展15.《牡丹亭》中有“春香鬧學”描述,婢女春香在課堂上質問陳最良,“為甚好好的求他”(指求師),質疑先生講解《詩經》時只強調“后妃之德”,而不提及愛情的內容。這從側面反映了( )A. 科舉制度存弊端 B. 女性命運多悲慘 C. 反對包辦之婚姻 D. 不滿封建之禮教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16.民主模式不存在統一的標準,應尊重主權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正當權利。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19世紀世界歷次重要事件簡表(部分)時間 事件13世紀 意大利等國出現手工工場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爆發1765年 哈格里夫斯發明紡紗機,工業革命開始1775年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1779年 英國發生工人毀壞機器運動,一些工廠被毀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1861年 美國內戰爆發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材料二: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放眼世界,我們可以看到,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會制度相同的國家,在政治制度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可以說,世界上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種放之四海而行而皆準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發展模式。一一摘編自《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請回答:(1) 17-19世紀,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有哪幾種?(2) 指出13-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先后出現過的哪些生產組織形式?(3) 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現了三股進步潮流。請將下列知識卡片補充完整。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4) 結合上述材料,就“國家發展道路或模式的選擇”這一問題談談你的看法。17.太古倉碼頭歷經百年滄桑,是廣州近現代對外貿易和港口運輸的重要歷史見證。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4年,太古倉碼頭由英商太古洋行開始建設,建成后,由太古洋行代理的黑煙囪輪船公司經營遠東、南亞,以及來往于廣州至香港、上海、海防(越南)等航線。在當時南河道兩岸各碼頭中,航線、船舶到港數量和貨運量均以太古倉碼頭為最高。——摘編自范建紅《基于創意產業的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復興》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太古倉碼頭收歸國有, 60年代太古倉碼頭成為國家一類口岸,為廣州市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90年代末,隨著太古倉碼頭所在的工業大道沿線不再定位是老工業區,碼頭裝卸產生的噪音和粉塵污染問題愈發凸顯。隨著貿易量的增加,以及海上運輸船舶大型化,廣州港的貨物運輸逐步從河口港向海港跨越,太古倉的貨物吞吐量日漸減少。2007年6月,太古倉正式告別碼頭裝卸歷史。——摘編自《南方日報》(2022年5月6日)材料三 2008年起,太古倉碼頭開始進行改造。改造后的太古倉保留了紅磚墻倉庫、灰色石塔、丁字形碼頭等景觀,引進展示庫、電影院、游艇會、特色餐飲等業態,成為廣州的一張閃亮名片。——摘編自陳婷《舊工業建筑的革新與再利用》等(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太古倉碼頭建設的歷史背景。(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90年代以來太古倉碼頭面臨的困境及其原因。(3) 根據材料三,指出太古倉碼頭的新功能,并簡述改造的成功之處。18.近代以來,有識之士為實現強國之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材料二: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利,故要社會革命,這三樣有希望做不到,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達到了三樣目的之后,我們中國當成為至完善國家。——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材料三:“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藝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敬告青年》請回答:(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這場運動”的口號及該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2) 材料二中“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該場革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3) 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是指什么?在它們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什么運動?(4) 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近代化探索的特點,并說說你對中國近代化的認識。1.【答案】B2.【答案】C3.【答案】B4.【答案】B5.【答案】A6.【答案】D7.【答案】C8.【答案】A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小題1】廢除農奴制【小題2】共產黨宣言【小題3】民族解放【小題4】17.【答案】【小題1】歷史背景:列強的侵略,中國被迫對外開放;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對港口設施的需求日益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對港口設施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小題2】困境:太古倉碼頭功能衰退,經濟效益下降,環境和設施老化。原因:傳統碼頭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交通方式多樣化和現代化,傳統碼頭運輸效率和成本競爭力下降【小題3】新功能:包括了文化、旅游、商業等多方面的功能。成功之處:太古倉碼頭的改造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歷史風貌,還賦予了其新的功能和活力,成為了城市的一個亮點,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18.【答案】【小題1】口號:“自強”“求富”。地位: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小題2】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小題3】德先生指民主,賽先生指科學。運動:新文化運動【小題4】特點:從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步深入。認識:中國近代化探索道路艱難曲折;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命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近代化探索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但要結合國情選擇合適的發展道路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