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八章 了解地區第五節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情 境 導 入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極地科考站嗎?建成時間 科學考察站名稱 經緯度位置1985年2月 中國南極長城站 62°13′S,58°58′W1989年2月 中國南極中山站 69°22′S,76°23′E2004年7月 中國北極黃河站 78°55′N,11°56′E2009年1月 中國南極昆侖站 80°25′S,77°07′E2014年2月 中國南極泰山站 73°51′S,76°58′E2024年2月 中國南極秦嶺站 74°56′S,163°42′E為什么南極科考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2月前后?2月份為南半球夏季,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稍高;且有極晝現象,便于工作。新 課 探 究冰雪世界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陸地面積約800萬千米2,總面積約2100萬千米 。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區域范圍E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北冰洋位于北極圈以內,跨經度360°位于北美洲、亞洲、歐洲之間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積最小、水深最淺的大洋,面積1475 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225 米,最大深度5527 米。北冰洋大部分位于北極圈內,冬季嚴寒多暴風雪;夏季溫涼,多云霧。冬季海冰覆蓋面積占北冰洋總面積的2/3以上,夏季也有近一半洋面覆冰,到處可見漂動的冰山。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以及金屬和非金屬礦藏的儲量相當可觀。北冰洋戰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國際航線,如連接北京與紐約的洲際航線,就途經北冰洋上空。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目前,北極地區的人口約300萬,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因紐特人拉普人拉普人 生活在歐洲的北極地區,靠放牧(馴鹿)為生。因紐特人 分布在美洲和俄羅斯北部,以捕獵海豹、魚、鯨。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因紐特人身材不高,寬鼻子,黃皮膚,頭發又黑又直。現在,因紐特人多居住在格陵蘭島、美國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以及俄羅斯北冰洋沿岸地區。因紐特人十分耐寒,能夠在冰天雪地中活動自如。他們以捕魚和獵殺海獸為生。因紐特人與他們馴養的因紐特犬相依為命,這種狗以擅長拉著雪在冰面上奔跑而聞名,還能夠協助主人捕獵。傳統上,因紐特人穿著用獸皮縫制的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實,有時還用冰雪構筑臨時性的住房。近些年來,因紐特人的漁獵生活方式逐步改變,機動雪橇代替了狗拉雪橇。因紐特人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包括南極洲大部分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位置南緯60°以南的區域范圍E南極洲南極大陸周圍島嶼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南極洲面積為1405.1萬平方千米,98%的陸地長年為冰雪所覆蓋,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如果不扣除冰層,南極洲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洲。南極大陸上約有800種植物,主要是地衣、苔和淡水藻類。南極洲已發現220多種礦物,其中,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大陸架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印度洋沿岸的查爾斯王子山脈還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鐵礦床。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1960年8月,科學家在蘇聯東方站曾測得-88.3 ℃的極端最低氣溫。在這樣的溫度下,將一杯熱水向空中潑灑,水還未落到地面就被凍成了冰粒。南極洲是世界上風力最大和風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約有2/3的時間刮大風。法國南極觀察站曾記錄過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風速(12級臺風的風速為33米/秒)。南極洲的平均年降水量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陸,而且降水幾乎全部是雪。閱讀下列材料,概括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南極地區的氣候具有酷寒、多狂風和降水稀少的特點。酷寒“冰雪高原”多狂風“風庫”降水少“白色荒漠”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為什么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要冷得多?影響因素 北極地區 南極地區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地面狀況高緯度地區高緯度地區以海洋為主以陸地為主海拔較低海拔較高冰雪較少,反射率低冰雪較多,反射率高無論北冰洋還是南極洲,都是一望無際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而形成的。現在人們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煤炭資源,請運用大陸漂移假說的有關觀點解釋這一現象。南極大陸目前氣候寒冷、冰雪覆蓋,不會生長形成煤的植物,這說明過去南極洲可能位于比較溫暖的地方,后因大陸漂移逐漸到達南極地區。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南極大陸上覆蓋有巨厚的冰蓋,其面積達1239.3 萬平方千米,最厚的地方有4750 米。南極冰蓋的總體積多達2450萬立方千米。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將升高約60米,會給世界上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帶來巨大災難。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兩極地區每年產生大約1200立方千米的冰山。大量漂浮的冰山,既會對所經地區的氣候和環境造成影響,也會對海上航行構成威脅。這是因為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占冰山總體積的1/7左右,船只經過冰山時,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水下體積龐大的部分撞毀。1912年4月14日深夜,當時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郵輪“泰坦尼克”號在駛經加拿大紐芬蘭島南部海面時,與漂來的冰山發生劇烈的碰撞,船底被堅硬的冰山挑開一條 90 余米長的口子。這艘巨輪最終悲慘地沉沒了。在這次震驚世界的海難中,有1500多人喪生。新 課 探 究獨特的野生動物北極熊:冰海霸王北極狐海象(北極)海豹(兩極都有)企鵝:南極紳士磷蝦毛厚、脂肪多,利于防寒保暖極地動物有哪些特點?是怎樣適應極地環境的?新 課 探 究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早在15-16世紀,歐洲航海家就開始了北極探險,尋找到達東方的“北方航線”。在19世紀上半葉發現南極大陸后,前往南極的探險者絡繹不絕。原始的自然環境,使得極地地區成為科學家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等領域研究的“天然實驗室”。20 世紀 50年代以來,各國掀起了極地科學考察的熱潮。迄今為止,俄羅斯、美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中國等30 多個國家在極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學考察站。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1985長城站19892009中山站昆侖站2014泰山站2024秦嶺站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2004北極黃河站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黃河站(78°N,12°E)有極晝極夜現象長城站(62°S,59°W)泰山站昆侖站(81°S,77°E)中山站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查找資料,推測科學家進行極地科學考察的內容可能有哪些?議一議,為什么極地地區會成為世界各國科學考察的“熱點” 北極冰蓋在全球熱量平衡和水、大氣循環中的作用:北極冰蓋對全球氣候系統有著重要影響,其融化或增長,會直接影響全球的氣候模式和海平面變化。北極光、無線電傳播異常和高層大氣中的能量粒子與磁力線的關系:研究這些現象,有助于理解極地大氣層的物理過程和其對無線電通信的影響。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保護她關系著全球變化和人類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高科技水平在國際舞臺上的展顯和角逐,在政治、科學、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都有其深遠和重大的意義,因此,倍受各國政治家的高度重視、全球科學家的向往。課 堂 小 結第五節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位置、范圍 代表動物 居民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因紐特人拉普人暫無常住居民氣候資源淡水資源石油天然氣淡水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嚴寒干燥酷寒干燥多狂風歐洲亞 洲北美洲北冰洋印度洋太 平 洋大 西 洋南極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