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課 太空一日 第2課時 教學設計【素養目標】1.積累重點字詞,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2.繼續訓練瀏覽的閱讀方法,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3.結合文中作者遇到的意外及舉動,品析其精神品質,體會文章中的重點語句蘊含的情感。(重點)4.了解我國的航天事業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習我國航天員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英雄氣概和嚴謹務實、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重難點)【課時安排】2課時第2課時學習任務:任務一 知識積累(預習檢測)任務二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任務三 圈點勾畫,明確態度任務四 品讀語句,理解情感任務五 拓展·弘揚精神【教學過程】【學情回顧】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了楊利偉在飛船升空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這節課,我們主要品析文章中的重點語句,進一步感受航天員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英雄氣概和嚴謹務實、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任務三 圈點勾畫,明確態度楊利偉在文中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試著在文中找一些例子,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火箭升空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 產生共振, 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當時, 我的頭腦還非常清醒。……那種共振持續26秒鐘后,慢慢減輕。”保持頭腦清醒,時間精確到“秒”,并且飛行回來后,他詳細描述了這個難受的過程,體現了楊利偉嚴謹的科學態度。繞地飛行過程中從載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現球狀,而只是一段弧。因為地球的半徑有6000多公里,而飛船的飛行軌道距離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寫楊利偉在太空的所見。用語準確嚴謹,解釋了從載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只是一段弧的原因,體現了楊利偉嚴謹、科學的態度。但是,我沒有看到長城……在太空,實際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單體建筑。我詢問過國際上的很多航天員,沒有誰能拿出確鑿證據說看到了什么。觀察仔細嚴謹,而且以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許會潑滅不少人的熱情,但卻強有力地糾正了錯誤觀念。楊利偉為什么把在太空中看不到長城的經歷告訴大家?“航天員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長城”,這是一件讓許多中國人特別自豪的事,也是流傳甚廣的說法,人們自然想聽楊利偉親口說出。楊利偉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親身經歷及與其他航天員反復確認,最終否定了之前不實的說法,有助于科學知識的普及,也體現了他作為中國航天員的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課外鏈接】2004年,歐洲航天局的衛星在600公里高度的軌道上,給地球拍攝了高分辨率全景照片。其中涉及中國的部分,有一段彎彎曲曲的痕跡,歐洲航天局在公告中認為其為中國的長城。不久,中國測繪部門經過仔細比對后否認了歐洲航天局的說法。在太空中,我還看到類似棉絮狀的物體從舷窗外飄過,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蓋,聽不到什么聲音,也感覺不到這些東西的任何撞擊。細致的觀察,詳盡的描述,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態度。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認為也許是灰塵,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純凈,會有一些雜質,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這些詞語表示猜測,體現了楊利偉作為航天員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神秘的敲擊聲“還遇到一個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況, 那就是時不時出現敲擊聲……回到地面后……一次又一次地聽……不是當時的聲音, 我就不能簽字, 所以就讓我反復聽,斷斷續續聽了一年多。”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楊利偉沒有因為時間之長而敷衍了事,特別這些詞語足見楊利偉嚴謹、科學的態度。驚心動魄的歸途“拋傘,即將開始。……我坐在里面, 懷抱著操作盒, 屏息凝神地等待著配合程序:到哪里該做什么,該發什么指令, 判斷和操作都必須準確無誤。”表現出楊利偉作為航天員,非常嚴謹、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 5時35分…飛船在343公里高的軌道上制動”“5時58分…6時4分,飛船飛行距離地面100公里”“6時14分,距離地面10公里…能聽到‘砰’的一聲, 非常響, 164分貝。”“飛船停住了,此時是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通過這一系列的精確的數字,突出楊利偉作為航天員,嚴謹、科學、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任務四 品讀語句,理解情感本文的語言除了科學、嚴謹之外,也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結合具體語句進行朗讀,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小貼士】1.重音:對一句話中需要強調的詞語加以重讀,以引起聽者的注意。符號·:.標示在字詞下。2.停連:指朗讀語流的停頓和連接。任務五 拓展·弘揚精神活動一:假如“航天英雄”楊利偉,有機會到你們學校和大家交流。你最想向他提什么問題呢 活動二:學完本文,一起來完成航天科技節活動宣傳海報的禮贊文案。(100字左右)活動三:了解中國航天的相關知識活動一:假如“航天英雄”楊利偉,有機會到你們學校和大家交流。你最想向他提什么問題呢 示例:1:楊叔叔,您在太空一日的經歷中,哪一刻讓您最為難忘或感觸最深 2.楊叔叔,在面對太空中的未知挑戰時,您是如何保持冷靜和堅定的 3.楊叔叔,作為一名航天員,您認為最重要的素質或能力是什么 4.楊叔叔您能分享一下在訓練過程中,有哪些挑戰是讓您特別印象深刻的嗎 5.楊叔叔,您如何看待未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趨勢 對青少年參與航天事業有何建議 活動二:學完本文,一起來完成航天科技節活動宣傳海報的禮贊文案。(100字左右)示例:穿越星際之門,揭開宇宙神秘面紗!《太空一日》邀你共赴未來之旅,感受科技的無限魅力。探索未知,挑戰極限,成為星際探險家!點贊助力,讓我們的夢想翱翔在星辰大海!活動三:了解中國航天的相關知識中國航天事業的三大里程碑分清“長征、天宮、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各系列長征系列 “長征”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是由我國自行研制的航天運載工具,用于把“神舟”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月球探測器、“天舟”貨運飛船、“東方紅”衛星等各種航空航天設備送到太空。衛星、飛船本身無法升入太空,需要長征系列火箭來運輸。天宮系列 “天宮”是我國的空間實驗室,是空間站的基礎,相當于太空基地。空間站是一種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居住和工作的航天器。神州系列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載人飛船,是航天員天地往返的載人工具。天舟系列 “天舟一號”是我國首個貨運飛船,是天地間運貨的工具,可以對未來空間站中航天員長期駐留和空間科學實驗進行貨物補給。嫦娥系列玉兔系列 “嫦娥工程”是我國開展的月球探測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嫦娥三號”探測器是我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玉兔”系列是隨“嫦娥”系列踏上月球,并對月球進行巡視探測的機器設備。【寫作特色】1.平淡的敘述中蘊含豐富的感情。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看似平淡的敘述中飽含著作者對祖國航天事業的深厚感情。如在第一部分“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寫火箭起飛時火箭和飛船急劇抖動產生的共振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做好了隨時為祖國航天事業犧牲的準備,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這一部分還寫了地面的工作人員對“我”的擔心,這種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2.在敘述中穿插說明。這篇課文展現了我國宇航員首次太空飛行的一些經歷,從表達方式上來看以敘述為主,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說明性的文字。如課文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前三段文字,運用了說明性的文字。3.語言生動、準確嚴謹作者運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在太空的所見所感,科學性與人文性巧妙結合,使人讀來如臨其境。又用大量的數字、精確的時間以及大量的表估計猜測的詞語,敘事的同時,又向讀者普及了航天知識。【主旨歸納】本文通過寫“我”乘坐飛船升空,遨游太空的所見、所聞、所感和飛船落地,體現了作者作為一名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祖國、航天事業和親友的熱愛,洋溢著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驕傲與自豪之情。【板書設計】【教師寄語】心有翼,自飛天際;夢無邊,當征星辰。奮斗不停,探索不止。祝愿所有的同學,心有山海,向著夢想出發!培養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興趣,鍛煉對困難挫折的挑戰勇氣,長成一個最棒的自己!【課后作業】【基礎作業】《太空一日》中,作者運用大量的心理描寫,展現自己在太空中遇到危險時的心理活動,使讀者感同身受。請你運用心理描寫刻畫某種情境下人物的心理。【創新作業】辯論活動:辯題:“探索太空是否比解決地球問題更重要?”正方論點:太空探索推動科技進步,惠及民生(如衛星通信、醫療技術)。反方論點:資源應優先用于環保、扶貧等現實問題。【預習作業】預習《帶上她的眼睛》,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