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通過本冊書前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懂得關注有新鮮感的句子,學會了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第五單元的習作單元,讓學生學習了如何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把觀察所得寫下來。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同時也為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和第四單元中,我們學習如何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和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奠定了基礎。 學習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正處在一個轉化和過渡比較特殊的階段,學習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本單元以“祖國河山”為主題編排,大多孩子對祖國壯美山河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搜集補充相關資料,靈活開展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領略祖國各地美麗的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學習目標確定1文化自信、通過邊讀邊想像畫面、品味關鍵詞句的方法,體會小興安嶺春天的生機勃勃。 2語言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換詞對比等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巧妙。 3思維能力、運用動靜結合描寫景色的方法,并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進行寫景片段的構思。學習重點難點1、通過邊讀邊想像畫面、品味關鍵詞句的方法,體會小興安嶺春天的生機勃勃。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換詞對比等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巧妙。學習評價設計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1 請大家回憶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師板書學生活動1 學生自由讀文,回憶并回答(按四季時間順序)活動意圖說明:從復習環節整體入手,幫助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有助于開展深入學習,有助于學生把握段落大意。環節二:初讀春景,感知寫法教師活動2 你會用哪個詞語形容這里的春天? 板書:生機勃勃 學生活動2 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并思考。 活動意圖說明:默讀時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較、揣摩、推敲,可以自由地停頓下來重復看、反復想,從而促進思考,促進理解的深入。環節三:深入品讀,感悟寫法教師活動3 1.作者是怎樣寫出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的呢? 2.集體交流: (1)作者寫了哪些景物?你圈出來了嗎? 重點交流:誰來讀讀描寫樹木的句子? (1)樹: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策略一:借助字典中“抽”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 策略二:“抽出”換成“長出”感受樹木生長過程,體會用詞準確性。 (2)積雪、小溪: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的流著。 聽流水的聲音,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朗讀:有了水就有了生命,真是充滿生機! (3)小鹿:小鹿在溪邊散步……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①讀描寫小鹿句子。 ②抓住關鍵詞語,談理解。 ③小興安嶺還可能有什么動物在做什么呢? ④思考:為什么要寫小鹿。 (4)春水、原木 過渡:人們也開始借助春水工作了。 從這句話你感受到什么? 小結:首先要找出景色的特點,接著選取不同的景物,運用恰當的形容詞,再加上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用上恰當的修辭方法,就可以讓景色描寫生動形象。 小練筆 把剛才我們說的景物中,選擇任意一樣你最想寫的,寫在這段文字的后面,給小興安嶺的春天添上一抹更美麗的色彩。學生活動3 請同學們按照自學提示進行學習。 學生交流: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原木 學生體會并練習朗讀。 學生理解詞語漲滿的意思 感受體會到春水多。一年之計在于春,萬物在春天都充滿了蓬勃的生機啊! 學生再次朗讀,感受小鹿是一種非常美麗又有靈性的動物,給春天增加了靈氣,增加了活力,所以在靜靜的畫面中小鹿的出現使畫面更美。 學生練寫并交流。活動意圖說明: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水到渠成。既鍛煉學生寫作,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板書設計美麗的小興安嶺 綠色海洋 總 春:抽出新枝 長出嫩葉 四季美麗 夏:蔥蔥蘢蘢 密密層層 物產豐富 秋:落葉飛舞 果實累累 冬:樹上積雪 動物過冬 花園、寶庫 總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我為家鄉來代言:你的家鄉哪個季節最美?請你學著課文介紹的方法,寫一段話和同學交流。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1、運用PPT放映圖片的方式,創設情境,具有直觀性,更生動活潑。 2、利用視頻播放教學視頻,畫面色彩鮮艷,音質效果清晰流暢,可加深對教學知識點的印象及理解。教學反思與改進1、注重語言文字的實踐和應用。 本課教學設計摒棄了以內容分析為主導的課堂模式,關注文章的寫法,關注文本表達,做到了讀寫結合。 2、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導、扶、放的過程。 在欣賞“抽出”一詞時,使用多種教學策略,讓學生體會了動靜結合表達方法的妙處。接著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描寫流水、小鹿的句子,再次感受動靜結合。最后引導學生提煉出景物描寫的方法,抓景物特點,運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再加上恰當詞語的潤色,這樣學生描寫一處景物時就有法可依了。 3、教學評一體化。 課堂上讓學生描寫了校園的景色,注重語言的實踐,并根據評價標準進行評價、修改,做到了學以致用,教學評一體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而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學法指導,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需要認真考量的。通過讀與誦的融合,讀與說的結合,讀與寫的互動中聚焦重點,以真正發展核心素養。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