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講課人:中考一輪復習中國地理——成渝地區、長江三角洲學業要求學習本主題后,學生能夠運用地圖及其他地理工具,從不同媒體及生活體驗中獲取并運用有關中國地理的信息資料,描述和說明中國基本的地理面貌,表達熱愛祖國的情感;能夠描述中國不同地區的主要地理特征,比較區域差異,從區域的視角說明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和資源的關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念;能夠觀察、描述、解釋家鄉生產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表現出主動學習及問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在生活、學習中積極參與相關的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目錄CONTENTS01020304知識網絡本課內容考點練習作業練習知識網絡PART 01知識網絡PART 02本課內容成渝地區一、重要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成渝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包括成都、重慶及其周邊地區。北接陜甘,南連云貴,西通青藏,東鄰湘鄂。二、豐富的自然資源2.地形:地勢 。主要地形區: 。3.氣候:屬于 ;中部低,四周高四川盆地(紫色土)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二、豐富的自然資源4.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因地處盆地,水汽不易散去,多陰雨天氣,霧多,日照少。地處盆地,北部的大巴山、秦嶺的阻擋了冬季風南下,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高。二、豐富的自然資源5.自然資源:水資源豐富,水能富集;生物資源豐富(如大熊貓);礦產資源豐富(如天然氣,川氣東輸);旅游資源豐富(如青城山、樂山大佛、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博物館)等。二、豐富的自然資源旅游資源豐富(如青城山、樂山大佛、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博物館)等。三、高速發展的經濟6.經濟發展:農業—被稱為“天府之國”;工業—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交通—重慶是長江上游的港口;城市: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雙核城市群。四、自然災害與生態建設1.自然災害地質災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氣象災害:洪澇、干旱、大霧等。→措施:監測預報;工程防護2.生態環境問題:水土流失、環境污染長江三角洲地區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東臨東海、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處。1.地理位置:二、發達的經濟2.長江三角洲被稱為“魚米之鄉”和“絲茶之府”。3.分析長江三角洲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河湖眾多,水源充足;農業現代化程度高。二、發達的經濟4.長江三角洲是全國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5.分析長江三角洲發展工業的條件?。有利條件:位于江海交匯之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市場廣闊;人才聚集,技術先進;國家政策支持。不利條件:礦產資源貧乏;洪澇災害、酸雨、水污染嚴重。二、發達的經濟6.長江對長江流域內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有利影響:等。提供灌溉水源;提供生產、生活用水;水能發電;發展航運;水產養殖;旅游觀光三、以上海為中心的城市群考點練習PART 03考點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長江是我國大地的“金腰帶”,它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長江流域各地區協同發展,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下圖為成渝經濟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局部)簡圖。考點練習(1)成渝經濟區位于長江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以____和____(填城市名稱)為中心。(2)簡述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成渝經濟區經濟發展的優勢。(3)請為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成渝經濟區的協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考點練習【答案】(1)上游 成都 重慶(2)成渝經濟區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勞動力資源充足,土地相對寬裕,經濟發展潛力大;市場廣闊(3)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產業分工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加強科技、人才和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推動區域創新發展考點練習【萬里長江共保護,繪就生態新畫卷】長江——我國第一大河,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干流分布著多座大型水電站及水利樞紐,部分河段利用這些水電站產生的清潔能源,通過船電寶、岸電樁等方式為船舶供電,實現了“零污染”。此外,通過“電子鉛封”形式,航行于長江干線上的上萬艘船舶實現了生活污水“零排放”。通過以上方式,長江實現了“綠色航運”。下圖為長江流域、長江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考點練習【源頭活水,大江奔流】(1)讀圖說出長江的源頭和注入的海洋。【水能寶庫,綠色發展】(2)據圖說出長江干流水電站及水利樞紐主要分布的河段,并說出水能資源從性質上來講屬于哪種資源 【生態航道,人水和諧】(3)河流的水文特征影響其航運價值。長江航運價值高,被稱為“黃金水道”,結合上圖,從水量、結冰期兩方面任選其一,描述長江下游的水文特征。(4)請依據資料說出長江流域綠色航運的措施。(寫兩點)考點練習【答案】(1)唐古拉山脈;東海(2)上游;可再生資源(3)長江水量大;無結冰期(4)通過船電寶、岸電樁等方式為船舶供電,實現了“零污染”。通過“電子鉛封”形式,航行于長江干線上的上萬艘船舶實現了生活污水“零排放”。作業練習PART 04作業練習請完成學案練習題。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