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課課練 班級 小組 姓名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今年遼寧將加快暢通東北海陸大通道,奮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下列判斷中與上述判斷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A.今年春節假期遼寧省鐵路旅客發送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3.3%B.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C.所有全力以赴的奧運健兒都值得尊重D.谷某某是北京冬奧會的女子自由式滑雪冠軍2.科學思維要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時尚就是流行的生活方式。 犯了“同語反復”的邏輯錯誤。B 北京分為東城、西城、海淀等區。 犯了“劃分不全”的邏輯錯誤。C 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 該語句含義不明確,不表達判斷。D 選擇,是讀者神圣的權利。但如果不加比較作選擇,是濫用了此種權利。 違背矛盾律。3.判斷是重要的、常見的邏輯思維形式。以下命題屬于恰當判斷的是( )A.我準備就《你好,李煥英》寫篇讀后感B.疫情過后,經濟下行壓力將進一步加大C.春暖花開,春游的同學們盡情地呼吸著空氣和陽光D.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4.近日,某“教育專家”發布的自稱是“中式教育”的短視頻飽受社會爭議,不少網友吐槽其是“霸凌式教育”。本質上,“霸凌式教育”不等于中式教育,真正的中式教育作為一種深具文化底蘊的教育方式強調的是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而“霸凌式教育”打著中式教育的幌子,實則做著霸凌的事情,侵犯了孩子的人格尊嚴和隱私權。根據材料可知( )①“霸凌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內涵和外延有根本區別②如果給“霸凌式教育”下定義,中式教育是其屬概念③從外延上看,“霸凌式教育”與中式教育是矛盾關系④“‘霸凌式教育’不等于中式教育”的主謂項都周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只有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實現生產力迭代升級。而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2023年北京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8766.7億元,比2022年增長8.5%。據此可推斷( )①“新質生產力”的定義揭示了其本質屬性②生產力實現迭代升級,一定是發展了新質生產力③“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中的謂項是周延的④在對“新質生產力”的定義中“當代先進生產力”是定義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下列四個語句都試圖表達判斷,表達正確的是( )A.這是新學生宿舍 B.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C.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 D.所有的馬都是白馬7.下列表述與對其邏輯思維規則對應正確的是( )A.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包括知識產權、債權、股權、所有權、他物權——對概念的外延劃分不當,犯了“劃分標準不一”的錯誤B.老李比大李大十歲,大李比小李大十歲,所以老李必定不比小李大十歲——正確運用了關系判斷中的反對稱性關系推理C.中國與亞洲是種屬關系——錯誤地判斷了中國和亞洲的外延的關系D.既然大家都認為老王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看法是正確的,那么我說老王是有缺點的,這又有什么不對呢?——正確地運用了不相容的選言推理8.科學思維離不開邏輯,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根據所學邏輯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有的感嘆句也能表達判斷,但它不能表達出判斷的真假②“葉嘉瑩先生是國際著名教育家和詩人”這個判斷的謂項是不周延的③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④“小明和小亮都是學生,小明認識小亮”前句是關系判斷,后句是非對稱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長江江豚是長江現存的唯一鯨豚類動物。然而,由于棲息地喪失、水污染、氣候變化等原因,江豚種群數量一度急劇下降。隨著長江大保護深入開展,江豚種群數量穩步增長,2022年達到1249頭,較2017年增長了23.42%。長江沿岸居民在江邊“偶遇”江豚漸成常態。根據上述材料,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江豚”的外延與“鯨豚類動物”的外延是屬種關系B.“水污染引發江豚種群數量下降”,該判斷中“引發”關系是對稱關系C.“長江大保護深入開展”是江豚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的必要條件D.“只有‘偶遇’江豚成常態,才能實現江豚種群數量增長”是真判斷10.下列判斷屬于單稱肯定判斷的是( )A.對學習中出現的壞習慣,要堅決改正B.地震后,我國各省市都對災區進行積極支援C.小娟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母愛無邊、真愛無限D.有些同志不注重個人道德修養1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準確地運用性質判斷,使性質判斷符合實際。下列判斷中,屬于性質判斷的是( )①高二(14)班的有些同學不是團員 ②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③小紅和小芳一直是同桌 ④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制度和發展經濟學的三位學者。三位學者把歷史上曾經被輸入某種制度的國家列為研究對象,觀察它們在經濟表現上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當地歷史、地理等其他因素,證明經濟和政治制度決定了一個國家是走向繁榮還是趨于衰敗。對以上研究理解正確的是( )①“曾經被輸入某種制度的國家”與“國家”兩個概念的外延關系是種屬關系②研究者運用思維抽象從研究對象的差異性表現中抽取出制度對國家繁榮的影響③“制度決定了一個國家是走向繁榮還是趨于衰敗”是斷定事物性質的判斷④該研究考察了歷史上曾經被輸入某種制度的全部國家,其結論具有必然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在下面推理中,前提與結論之間存在必然關系的是( )①無賴是喜歡說假話的,高俅是無賴,所以高俅是喜歡說假話的②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所以,曹軍之眾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遠來疲敝③北京在天津的北面,所以天津不在北京的北面④高鐵建成之后要試運行,飛機建造之后要試飛,所以航母建造后也要試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萬物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自古以來,城市的繁華都與河流的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河流是城市發展的命脈。它不僅滋養了土地,孕育了文明,還見證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變遷。根據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河流是城市發展的命脈”是全稱肯定判斷②“河流滋養了土地”這一判斷中謂項是不周延的③“河流是城市發展的命脈”這一判斷中主項是周延的④“萬物因水而生”表明“萬物”和“水”是對稱性關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科學思維要遵循邏輯規則。下列右欄對左欄的觀點分析正確的是( )A 中國運動員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自己,更代表國家 屬于復合判斷的相容選言判斷B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這是對概念的外延做了劃分。C 甲比乙小一歲,乙比丙小一歲 這個關系判斷為傳遞關系D 贊成票和反對票 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屬于反對關系16“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正在逐漸好轉”這個判斷是( )①肯定判斷 ②否定判斷 ③特稱判斷 ④單稱判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7.說到草原,人們總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然而,只有滿足下列條件,人們才能欣賞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升以上;種植高50-100厘米的大針茅草種;草原承載牲畜數量沒有超負荷;草原資源和生態環境未遭到破壞。據此,對下列對應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①所有東北草原上都能看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量項的使用不當②呼倫貝爾草原降水量多且實行以草定畜、適度放牧措施——相容選言判斷③美麗的草原是我的家——這樣定義“草原”犯了“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④如果非法開墾草原,就會加速草原退化——反映必要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學校要報選修課,甲和乙去報名,甲在選擇科目上猶豫不決,乙認為甲 “要么報漢語言文學,要么報國際經濟與政治。”如果乙的上述斷定為假,則甲的選擇是( )①最后只報了音樂鑒賞②放棄國際經濟與政治,報了漢語言文學③既報了漢語言文學,又報了國際經濟與政治④不愿意報漢語言文學,堅持報國際經濟與政治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19.這個冬天,“爾濱”的火爆出圈,成為全國“冰雪熱”的生動注腳。根據《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目前中國已有約50家室內滑雪場營業,規模和產值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行列。“只有當氣候條件不再成為制約,冰雪經濟才會越來越火爆。”以引文中的判斷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結論是( )①如果氣候條件成為制約,那么冰雪經濟就不會越來越火爆②如果冰雪經濟越來越火爆,那么氣候條件將不再成為制約③如果氣候條件不再成為制約,那么冰雪經濟就不會越來越火爆④如果冰雪經濟沒有越來越火爆,那么氣候條件將不再成為制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按照體教融合的要求,安徽省某校開設了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課。一天,三名男生甲、乙、丙在操場門口遇到了三名女生a、b、c。男生問女生參加的是什么體育活動課,一名女生說:“我們分別上羽毛球課、排球課、乒乓球課。至于我們各自上了哪門課,你們猜猜看。”男生想了一會,分別作了以下猜斷:甲 a上羽毛球課 b上排球課乙 a上排球課 c.上羽毛球課丙 a上乒乓球課 b上羽毛球課女生聽后說:“你們每個人都猜對了一半。據此判斷,女生a、b、c上的體育活動課分別是( )A.羽毛球課、乒乓球課、排球課 B.乒乓球課、羽毛球課、排球課C.乒乓球課、排球課、羽毛球課 D.排球課、羽毛球課、乒乓球課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40分)21.(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境一 一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就他的小說《鍍金時代》答記者問時說道:“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白癡。”此言見報后,輿論大嘩。議員們十分憤慨,紛紛譴責馬克·吐溫的無禮,并強烈要求他道歉,否則就將訴諸法律。幾天后,馬克·吐溫在美國某報刊上發表了“道歉聲明”,把那句話改為“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不是白癡”。 情境二 有位老人與一個獵人是朋友。一天,獵人送給他一只野兔,老人當即將兔子做成美味,招待獵人。幾天后,有五六個人找上門來,自稱是獵人的朋友。老人便拿出剩下的兔子湯招待了他們。沒過幾天,又來了八九個人,自稱是獵人朋友的朋友。面對一幫無賴,老人端上一盆洗碗水讓他們喝,說:“既然是送兔子的朋友的朋友,就應該喝兔子湯的湯!”一幫無賴只好悻悻地走了。 (1)在情境一故事中的兩個直言判斷屬于什么判斷?運用邏輯知識,分析馬克·吐溫的“道歉聲明”為何能起到對議員的諷刺作用。(6分)(2)結合情境二,從對象之間關系傳遞性角度看,那些無賴使用的是什么關系?老人的智慧表現在哪兒?(4分)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甲乙丙丁四個游客在公園游玩,甲看到一只鴕鳥不會飛,于是他說:“有的鳥是不會飛的。”由此引起一段對話。乙說:“這就是說,有的鳥是會飛的。”甲說:“我沒有那個意思,我只是說:‘有的鳥不是會飛的’”。丙說:“你的意思是鳥不是會飛的。”甲無奈說:“我的意思是并非鳥都是會飛的。”丁說“怎么能說鳥是不會飛的呢?” 運用“邏輯與思維”中“判斷”有關知識分析乙、丙、丁分別對甲說的三句話的理解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10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來,美方在談論中美關系時言必提“競爭”,仿佛競爭已經成為中美關系的最大主題,甚至是全部議題。“競爭”主導了美國對華政策的主基調。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在經貿、科技等一些領域存在競爭是正常的,但不應無視市場經濟規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美方采取的諸多舉措充分說明,美方所謂的“競爭”,已成為其對華進行圍堵和遏制打壓的代名詞。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美方應拋棄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跳出競爭對抗邏輯,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實現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有人認為,中美之間的交往要么美國得利,要么中國得利。請運用“正確運用判斷”的有關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10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主席指出,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請從材料中找一個聯言判斷的語句,并說明該類判斷為真的條件。(4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改革創新。科技引領發展,創新制勝未來。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浙江作為創新引領者繼續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2023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浙江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未來5年將實施重大科技項目2000個以上,取得硬核科技成果500項以上,做好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科創平臺建設、科技人才引育的系統工程;優化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化布局一批高能級科創平臺,實施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行動,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重大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化;加快構建全域創新新格局,實施全域創新能級跨越提升行動,打造科創走廊體系、提升中心城市創新能級、提升工業大縣科創能力、賦能浙江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等。 有同學根據上述材料得出“只要做到不斷推進改革創新,就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你是否同意此觀點?請用“正確運用判斷”的相關知識簡要說明理由。(6分)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課課練參 考 答 案1.B[B是假言判斷,屬于復合判斷,與題干中的判斷屬于同一類型,B符合題意。A是關系判斷,CD是性質判斷,ACD屬于簡單判斷,都不符合題意。]2.D[“時尚就是流行的生活方式”,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A說法錯誤。“北京分為東城、西城、海淀等區”未犯邏輯錯誤,B錯誤。“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語句表達不當,“呼吸”搭配“空氣”正確,但搭配“陽光”和“海水”錯誤,C錯誤。“選擇,是讀者神圣的權利。但如果不加比較作選擇,是濫用了此種權利”,前后自相矛盾,違背了矛盾律,D正確。]3.B[A屬于計劃而非判斷,不選。B是對經濟形勢的準確判斷,正確。C中概念搭配不當,不選。D對事物之間的關系斷定不準確,D不選。]4.B[“霸凌式教育”不等于中式教育,這是個單稱否定判斷,其主項、謂項都是周延的。中式教育作為一種深具文化底蘊的教育方式強調的是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而“霸凌式教育”打著中式教育的幌子,實則做著霸凌的事情,侵犯了孩子的人格尊嚴和隱私權,由此可見,二者的內涵和外延都是不同的,①④入選。“霸凌式教育”和中式教育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二者是全異關系,②不選。教育分為很多種,除了中式教育和霸凌式教育以外,還有其他的教育方式,二者是反對關系,③不選。]5.A[材料對新質生產力下定義,揭示其本質屬性,①正確。“只有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實現生產力迭代升級。”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通過肯定后件式進行推理可以得出:生產力實現迭代升級,一定是發展了新質生產力,②正確。“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中的謂項沒有反映全部對象,因此謂項不周延,③排除。在對“新質生產力”的定義中,“當代先進生產力”是屬概念,而不是定義項,④排除。]6.D[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不能表達判斷。這是新學生宿舍可以理解為新學生的宿舍,也可以理解為新的學生宿舍表達判斷,A錯誤。“呼吸”搭配“空氣”正確,但搭配“陽光”和“海水”錯誤,B語句表達不當。“吸煙”和“患肺癌”不是必然關系,這個判斷對認識對象之間的關系的斷定不準確,排除C。判斷有真假之分,所有的馬都是白馬表達判斷,只不過是假的,D符合題意。]7.C[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包括知識產權、債權、物權等,而物權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這是犯了“越級劃分”的錯誤,A錯誤。 老李比大李大十歲,大李比小李大十歲,所以,老李必定不比小李大十歲,這是關系判斷中的反傳遞關系,而不是反對稱性關系,B錯誤。中國與亞洲是部分和整體關系,不是種屬關系,該判斷錯誤地判斷了中國和亞洲的外延的關系,C符合題意。既然大家都認為老王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看法是正確的,那么我說老王是有缺點的,這正確地運用了聯言判斷推理分解式,D錯誤。 ]8.C[判斷都有真假之分,①錯誤。“葉嘉瑩先生是國際著名教育家和詩人”這個判斷屬于單稱肯定判斷,它的謂項是不周延的,②符合題意。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③符合題意。“小明和小亮都是學生”屬于聯言判斷,④錯誤。]9.C[“江豚”的外延與“鯨豚類動物”的外延是種屬關系,A錯誤。“水污染引發江豚種群數量下降”無法得出“江豚種群數量下降引發水污染”,“引發”關系是反對稱關系,B錯誤。隨著長江大保護深入開展,為江豚的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江豚種群數量穩步增長,這說明“長江大保護深入開展”是江豚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的必要條件,C正確。“只有‘偶遇’江豚成常態,才能實現江豚種群數量增長”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錯誤。]10.C[AB都屬于全稱肯定判斷,D屬于特稱判斷,ABD不符合題意。C屬于單稱肯定判斷,符合題意。]11.D[高二(14)班的有些同學不是團員對事物的性質作出了判斷,屬于性質判斷,①正確。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屬于關系判斷,②不合題意。小紅和小芳一直是同桌屬于關系判斷,③不合題意。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屬于性質判斷,④正確。]12.A[①②正確。“制度決定了一個國家是走向繁榮還是趨于衰敗”是關系判斷,③不選。材料中強調的是三位學者把歷史上曾經被輸入某種制度的國家列為研究對象,是不完全歸納推理,是或然推理,④不選。]13.B[①是一個結構正確的演繹推理,所以前提和結論之間存在必然聯系,正確。②是從個別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的類比推理,而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②不選。“北京在天津的北面,所以天津不在北京的北面”是反對稱關系,前提與結論之間存在必然關系,③正確。④是類比推理,前提與結論之間不存在必然關系,不選。]14.A[“河流是城市發展的命脈”,省略了所有,斷定了全部對象,因此主項是周延的,又表示肯定,因此是全稱肯定判斷,①③正確。“河流滋養了土地”屬于關系判斷,關系判斷中沒有謂項,因此不涉及謂項周延情況,②排除。“萬物因水而生”不能說“水因萬物而生”,表明“萬物”和“水”是反對稱性關系,④錯誤。]15.D[中國運動員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自己,更代表國家。屬于聯言判斷,A錯誤。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屬于分解,而不是對概念的外延的劃分,B錯誤。甲比乙小一歲,乙比丙小一歲。這個關系判斷為反傳遞關系,C錯誤。選票可以分為贊成票、反對票、棄權票,因此,贊成票和反對票從概念的外延上看屬于反對關系,D正確。]16.C[特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部分;單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單個對象,“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是單稱判斷,③錯誤,④正確。“正在逐漸好轉”屬于肯定判斷,而不是否定判斷,①正確,②錯誤。]17.B[并不是所有東北草原都能看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所有”這一量項使用不當,①入選。這一判斷斷定呼倫貝爾草原“降水量多”與“實行以草定畜、適度放牧措施”同時存在,屬于聯言判斷,而不是選言判斷,②排除。這個語句雖然對“草原”作了形象生動的說明,但沒有準確地揭示出“草原”的本質屬性,這樣定義“草原”犯了“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③入選。“如果……就”反映了充分條件關系,而不是必要條件關系,④排除。]18.B[“要么報漢語言文學,要么報國際經濟與政治。”為不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的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題中乙的上述斷定為假,那么甲的選擇可能是同時漢語言文學和國際經濟與政治或者同時放棄報漢語言文學和國際經濟與政治,而選擇另外的項目。①③符合題意。放棄國際經濟與政治,報了漢語言文學,符合乙的斷定,說明乙的斷定是真的,②排除。不愿意報漢語言文學,堅持報國際經濟與政治,符合乙的斷定,說明乙的斷定是真的,④排除。]19.A[“只有當氣候條件不再成為制約,冰雪經濟才會越來越火爆”,此判斷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前后件的關系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①②符合題意。必要條件假言判斷,肯定前件不可必然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可必然否定前件,③④不符合題意。]20.C[“我們分別上羽毛球課、排球課、乒乓球課”表明三者是不相容的。如果a上羽毛球課,甲的前半句是對的。則乙、丙的前半句錯的,每個人都猜對了一半,所以后半句是正確的,而c上羽毛球課與b上羽毛球課相沖突,故A錯誤。如果a上乒乓球課,則丙的前半句是對的,則甲乙的前半句錯,后半句對,則b上排球課,c.上羽毛球課,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如果a上排球課,乙的前半句是對的,則甲丙前半句不對,后半句是正確的,而b上排球課與b上羽毛球課是沖突的,D不符合題意。]21.(1)故事中的兩個直言判斷分別是特稱肯定判斷和特稱否定判斷。馬克·吐溫的“道歉聲明”是將特稱肯定判斷轉化為特稱否定判斷。這兩個判斷中都使用了特稱量項“有些”,不同的是,第一個判斷是斷定主項“議員”具有某種性質,是肯定判斷;第二個判斷是斷定主項“議員”不具有某種性質,是否定判斷。但是“肯定此”并不意味著“否定彼”,“否定彼”也并不意味著“肯定此”。所以,馬克·吐溫斷定“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白癡”并不是說其他議員就一定不是“白癡”,反之亦然。馬克·吐溫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來表達他對那些議員的嘲笑的。(6分)(2)那些無賴將“朋友”這種非傳遞關系強化為傳遞關系。老人的智慧表現在:用反傳遞關系對付那些無賴不當的強化傳遞。(4分)22.觀點:不正確。(1分)原因:①首先,甲說的“有的鳥是不會飛的。”是一個特稱肯定判斷,只是對作為主項的“鳥”的部分外延進行了斷定,甲沒有斷定主項具有“會飛”的屬性,故乙的理解錯誤,理解錯了判斷的謂項和聯項。(3分)②甲說的“有的鳥不是會飛的”是一個特稱否定判斷,這是斷定至少有一只鳥不具有“會飛”的屬性,并沒有斷定鳥的全部不具有“會飛”的屬性,丙把主項的斷定范圍擴大了,是錯誤的;(3分)③甲說“并非鳥都是會飛的”是對“鳥都是會飛的”的否定并不是對“鳥是不會飛”的否定,錯在把“不會飛”的鳥的屬性的范圍擴大到全部,所以丁的理解也是錯誤的。(3分)23.①相容選言判斷是指幾種事物情況至少有一種存在,并且允許其同時存在的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是指幾種事物情況有且只有一種情況存在。中美之間的交往或者中國得利,或者美國得利,或者中美均得利,應為相容關系的選言判斷。而“中美之間的交往要么美國得利,要么中國得利”屬于不相容選言判斷,未能正確認識中美交往。(4分)②正確運用選言判斷,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美交往完全可以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3分)③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中美之間的交往要么美國得利,要么中國得利”可能兩個選言支都為真,是錯誤的判斷,這一錯誤判斷勢必損害中美關系。(3分)24.(1)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1分)(2)該類判斷為真的條件: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也就是說,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3分)25.不同意。(1分)①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所不可缺少的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或由前件推進改革創新不能必然推出后件實現中國式現代化)(2分)②該同學的觀點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邏輯規則為“前件真后件一定真”。(或者教材含義)(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或肯定前件式)(2分)③因此,此觀點應表述為“只有做到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才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1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