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B漢中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二)歷 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史料是人們了解過去、認識歷史的重要依據和基礎。某同學要了解中國原始農業的發展情況,下列最可靠的史料是A.遠古神話傳說 B.史前遺存遺址 C.商代甲骨卜辭 D.先秦文獻記載2.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構建史事之間的聯系。下列思維導圖的主題是A.黃河流域的統一 B.北方各族的內遷 C.江南地區的開發 D.中外文化的交流3.以下是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整理的北宋時期的統治措施。這些措施A.克服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 B.杜絕了地方和軍隊貪污腐化的情況發生C.提高了宋朝軍隊的戰斗力 D.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4.下列表格中,歷史史實與歷史解釋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歷史史實 歷史解釋A 《南京條約》的簽訂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B 辛亥革命 使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C. 戊戌變法 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D 護國戰爭 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5.繪制歷史發展進程時間軸可以培養我們的時空觀念。下列時間軸中“▲”處應填寫的內容是A.五四運動 B.西安事變 C.新文化運動 D.重慶談判6.1947年夏,人民解放軍按照戰略部署,攻擊國民黨兵力薄弱部分,從中央突破,像一把利劍插入敵人胸膛,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該軍事行動是A.武漢會戰 B.百團大戰 C.淮海戰役 D.千里躍進大別山7.歷史照片展現時代風貌。下列照片中的情景反映了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工業化的起步 C.三大改造的開展 D.國企改革的進行8.1980年,國家規定:在特區內,中外合資企業外商所得合法利潤匯出境外免征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零配件、原材料等生產資料,免征進口稅;出口產品,除國家限制出口或另有規定的少數產品外,免征工商稅。這說明經濟特區A.放棄了關稅自主權 B.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C.經濟發展起點很高 D.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力科學與文化交相輝映,共同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內涵。請回答9-10題。9.古羅馬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綻放異彩,留下了諸多文化瑰寶,下列屬于古羅馬文化成就的有①太陽歷 ②儒略歷 ③《十二銅表法》 ④萬神廟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0.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在生物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這可以說明A.科學技術制約社會發展 B、工業革命成就輝煌C.自然科學推動人類進步 D.文學豐富人類生活11.十月革命的爆發是人類新紀元的開端,“從今以后,生產制度起一種絕大的變動,勞工階級要聯合全世界的同胞,做一個合理的生產者的結合,去打破國界,打倒全世界資本的階級。”這反映出十月革命A.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B.建立起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C.使社會主義有了科學理論指導 D.推翻了俄國沙皇的專制統治12.下列圖片反映了1951年和1970年世界工業生產產量比重結構,推動這一時期西歐國家工業生產比重顯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A.歐盟的建立 B.美國軍需訂單的刺激C.蘇聯的解體 D.歐洲一體化的發展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36分)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圖A人物 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絲綢之路開始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1分)圖B大運河以①處 (地點)為中心,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1分)至8世紀中期, 的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1分)材料二自秦以降,歷代統治者均高度重視發展對外交往,并形成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隨著地理視野的擴大,對外交往的距離由近及遠,從西太平洋地區拓展到印度洋地區。二是對外交往主要沿傳統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分別從西域、東南亞地區向西延伸。隨著中央王朝統治中心的東移,海上絲綢之路逐漸成為主要路線。三是在官方發展對外交往的同時,始終存在著民間對外交往,它們共同構成中國對外交往的內容。——摘編自劉祥學《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宗旨》(2)根據材料二圖C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發達的中外交通對元朝時期對外交往的作用。(2分)根據材料二文字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特點。(2分)(3)自古以來,中國在對外交往中一貫堅持開放包容、交流互鑒的理念。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唐朝對外交往的史事。(1分)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交通發展與對外交往關系的認識。(2分)14.(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根據材料一圖A,指出英國為開辟“資產階級的對外貿易”道路所采取的方式。(1分)根據圖B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調整關稅政策的意圖。(2分)漢中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模擬卷(二)B-4-(共6頁)材料二大事年表1688年 英國爆發“光榮革命”1848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19世紀末20世紀初 壟斷組織出現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1922 年 蘇聯成立1939—1945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2年 《聯合國家宣言》簽署1945年 聯合國成立1995 年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據《義務教育教科書 世界歷史 九年級全冊》整理(2)請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出現的經濟組織形式。(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八國聯軍侵華后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哪一不平等條約 (1分)(3)請從下列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用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選擇相互關聯的史事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6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觀點:①戰爭促使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②國際合作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我選擇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史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闡述或說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5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進行相關項目式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探究一:應對民族危機】(1)根據探究一圖A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在軍事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與洋務運動同一時期,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哪項發明,在軍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1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圖 B軍校成立的意義。(1分)【探究二:堅持黨的領導】圖A《南昌起義》(繪畫) 圖 B 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吳起鎮部分將士留影 圖 C 八路軍在平型關伏擊日軍 圖 D 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2)根據探究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將①、②處信息補充完整,(2分)從圖A到圖C,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什么變化 (1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1分)【探究三:守護國家安全】中國的國防支出(1950~1965年)時期 國防支出(億元) 國防支出/國家預算支出(%)1950-1952 138.49 37.701953-1957 314.79 23.401958-1962 272.90 16.02三年調整1963-1965 226.40 25.011960-2003年中國重大航天科技成就(部分)時間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義1960年 成功發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 促進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起步與發展1964年 成功發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彈道式導彈 中國通過自力更生突破了導彈燃料技術、制導系統等核心技術1970年 中國“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本國衛星的國家2003年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飛行 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3)根據探究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50-1965年中國國防支出占比最高的歷史時期及其原因。(2分)概括1960-2003年我國航天科技發展的特點。(2分)【探究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材料 中國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構建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根本目標。堅持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鮮明特征。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世界意義。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摘編自《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4)根據探究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意義。(2分)請用一句話為本次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名稱。(1分,要求:主題鮮明、邏輯嚴密、語言凝練)漢中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二)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1. B 2. C 3. D 4. C 5. A 6. D 7. C 8. B 9. A 10. C11. A 12. D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10分)(1)張騫;(1分)洛陽;(1分)阿拉伯帝國。(1分)評分標準:答案出現錯別字不給分。(2)作用:使東西方的使臣、商人往來非常方便;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起來;中國的創造發明,如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紙幣和驛站制度等輸往西方,天文、歷法、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傳入亞洲各國,對歐亞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藥物、天文、歷法、數學等也傳到中國,外來的科學技術與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視。(每點1分,答對任意兩點得2分)特點:對外交往的距離由近及遠;海陸并行,由陸路為主轉向海路為主;官方外交與民間外交相結合;以和平交往為主;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并舉。(每點1分,答對任意兩點得2分)(3)史事: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等。(答出符合題意的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認識:交通發展使文明突破地理阻隔,使不同地區的人們有機會接觸和交流,擴大了對外交往的范圍;交通發展便利了不同地區經濟交流和技術、文化傳播等;隨著對外交往的擴大和深化,也對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的發展與對外交往的加強,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交通的暢通和安全對于保持對外交往的持續性至關重要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14.(11分)(1)方式:頒布貿易保護法令;發動戰爭;簽訂商約。(答對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意圖:維護資產階級政權的穩定;促進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緩和南北矛盾,維護國家統一。(每點1分,答對任意兩點得2分)(2)經濟組織形式:壟斷組織。(1分)條約:《辛丑條約》。(1分)(3)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選擇符合觀點的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史事,均得2分)闡述或說明:一戰前,歐洲列強主導世界,形成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一戰后,歐洲實力被嚴重削弱,奧匈帝國解體,德國受到制裁。美國和日本經濟實力大增,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同時,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一些國家紛紛獨立。二戰進一步重塑國際格局。西歐國家普遍衰落,英國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軍事、經濟實力超群。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取代了傳統的歐洲中心格局。可見,兩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改變了各國力量對比,推動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革。(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4分)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史事:《聯合國家宣言》簽署、世界貿易組織成立。(選擇符合觀點的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史事,均得2分)闡述或說明:1942年,面對法西斯的大肆侵略,《聯合國家宜言》簽署,各國在軍事上協同作戰,相互支援,形成強大的反法西斯同盟。這種合作加速了法西斯的滅亡,為世界帶來和平曙光,彰顯了國際合作在應對全球性威脅、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的巨大力量。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其致力于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通過制定公平的貿易規則,減少貿易壁壘,推動各國經濟交流與合作。它為解決貿易爭端提供平臺,避免了貿易沖突升級,維護了世界經濟秩序。可見,無論是戰時合作還是和平時期的經濟協作,國際合作都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4分)闡述或說明觀點的賦分標準:水平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 得分4 緊扣觀點,結合選擇的史事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 3-4分3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選擇的史事,條理基本清楚 2-3分2 有論述和說明,但史論結合不充分 1-2分1 觀點、論述與史事無關,或僅僅重復所選擇的史事 0-1分15.(15分)(1)措施:創辦了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興辦新式學校,培養軍事人才;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組建新式洋槍隊,淘汰傳統兵器,采用西式方法練兵;大規模進行近代海防建設,北洋、南洋、福建等新式海軍初步建成;成立海軍衙門統一協調指揮。(每點1分,答對任意兩點得2分)發明:現代炸藥:無煙炸藥。(答對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意義: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爭作了準備。(1分)(2)信息:①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答對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②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分)變化:由國共之間的矛盾轉變成中華民族和日本侵略者之間的矛盾。(1分)因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1分)(3)時期:1950—1952年國防支出占比最高。(1分)原因:朝鮮戰爭爆發,新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1分)特點:航天科技成果豐碩;由仿制到獨立自主;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有些項目或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每點1分,答對任意兩點得2分)(4)意義: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營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保障等。(每點1分,答對任意兩點得2分)主題名稱: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探索道路;百年強軍路鐵肩擔使命等。(圍繞主題探究,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非選擇題評分總體標準:1.要求用概括、簡述、指出等方法回答的問題(特點、措施、意義、影響),符合歷史學科思維方法,觀點正確,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得分。2.要求用說明回答的問題,史論結合,觀點正確,符合題意方可得分。3.要求用歸納、認識、感悟等方法回答的問題(因素和措施),能夠用唯物史觀認識問題,結合當前國際或國內形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觀點正確,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