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年級/冊次 五年級下冊 單元 第八單元單元教學設計內容簡介 一、教材內容編排 本單元圍繞“風趣幽默”編排了3篇課文《楊氏之子》《手指》《童年的發現》,三篇文章選材獨特,內容有趣,語言風趣幽默。《楊氏之子》是借助人物對話感受趣味,《手指》抓住作者對事物生動傳神的描寫來體會趣點,《童年的發現》通過抓住充滿童趣的語言來體會文章的風趣,另外除了課文趣點外還要體會言語思維,挖掘文本中的智慧。 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我們都來講笑話,這一個口語交際呢就是引導學生收集講述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笑話,進一步感知風趣的語言所賦有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感受笑話給大家生活帶來的歡樂,同時養成良好的講述與傾聽的習慣,首先是布置了本次口語交際的任務,然后又提示了講下笑法過程當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習作的要求是漫畫的啟示,通過兩則漫畫,讓學生先觀察漫畫,然后看懂漫畫的意圖,把圖意和從中獲得的啟示清楚地表達出來,這一部分呢,其實是對表達要素的落實用時又是對前面閱讀要素的一種提升,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我們所謂的幽默風趣并不是一種毫無底線的調侃、肆無忌憚地取笑、捉弄,他應該是一種能夠引人深思的,能夠給人啟示的,正能量的積極的。所以他是對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單元的語文園地安排了4個板塊的內容交流平臺總結了本單元課文的特點,詞句段運用是讓學生體會句子的表達特點之后,以手指為例句等學生運用修辭進行清楚具體生動的表達,書寫提示心煩學生了解顏體的風格,日積月累編排了“為人”的五條名言。 二、語文要素進階 課文關注課文橫向語文要素《楊氏之子》從主客雙方圍繞姓氏展開的一場巧妙對話中感受課文詼諧的語言。《手指》從多種修辭手法中體會課文幽默的語言。《童年的發現》從對“我”的探究過程的描寫和“我”受罰后的自我安慰中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習作》在讀懂圖意的基礎上,不僅要把漫畫的內容寫清楚,還要寫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交流平臺》交流、總結本單元課文內容有意思、語言風趣幽默的特點。本單元的閱讀要素是“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教材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對這一閱讀要素作出了循序漸進的安排。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出,三年級上冊已經安排過“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等閱讀要素, 本單元再次聚焦語言, 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風趣, 是對語言感受力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圍繞閱讀要素, 課后題和學習提示在編排上各有側重;《楊氏之子》引導學生通過主客間對話的內容, 感受人物的機智;《手指》引導學通過豐富的語句, 體會作者語言的風趣:《童年的發現》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趣味, 交流感受。“交流平臺”引導學生對三篇課文內容和語言的風趣之處作梳理和總結。“詞句段運用”讓學生體會語句的表達特點并進行仿寫, 學習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來寫的方法,提高表達的趣味性。本單元習作要素“看漫畫, 寫出自己的想法”對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讀懂圖意的基礎上,不僅要把漫畫的內容寫清楚,更要寫出自己從中獲得的啟示。 教材解讀表格 課題內容要求楊氏之子講述了楊家九歲的兒子十分聰慧。孔君平去拜訪楊家父親,可他不在家,于是叫出了楊家孩子,孩子用楊梅招待客人。孔君平看到楊梅,想到這家人姓楊,于是借此調侃楊梅是楊家的果子。而孩子的作答也干脆利落,同樣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孔雀不是孔君平家養的禽鳥來反駁對方。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尋味,留給讀者一定的想象空間。課文目標旨在通過文言中言語的形式與內容,感受主客兩人的對話幽默風趣,一個借題發揮,富有內涵,說得巧;一個隨機應變,風趣委婉,答得妙,表現出斗智的樂趣。能聯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 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可以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手指《手指》是豐子愷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動地刻畫了五個鮮明的手指形象,令讀者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人,進而懂得“團結才有力量”的道理。能默讀課文,感受語言的風趣,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及不同特點,了解描寫方法。 能由作者筆下的五根手指聯想到生活中的人,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童年的發現講述“我”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尋根究底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鼓勵孩子們要大膽求知、用于探索。文中對九歲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滿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了解發現胚胎發育的過程,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口語交際:我們都來講笑話 本單元口語交際話題是“我們都來講笑話”,引導學生收集、講述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笑話,進一步感知風趣的語言所富有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感受笑話給大家生活帶來的歡樂,同時養成良好的講述與傾聽習慣。教材的第一部分布置了本次口語交際的主要任務——講笑話,并提示了收集笑話的渠道和內容要求。教材的第二部分提示了講笑話要注意的問題,意在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本次講笑話的任務。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即先選擇兩三個好玩的笑話,在家自己試講,聽取家人意見后加以改進,最后再課堂上以“笑話大會”的形式進行成果匯報。“小貼士”提出了本次口語交際中要注意的兩個要點,進一步明確了學習要求。一是要避免不良的口語習慣。二是要用心傾聽,做個好觀眾。培養講笑話的能力,避免不良口語習慣,豐富生活情趣。 培養大膽表現與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幽默感。 能從笑話中感受到快樂,懂得生活無處不精彩。 用心傾聽別人講述,做好的聽眾,并能交流評價。習作:漫畫的啟示 本單元習作的話題是“漫畫的啟示”。漫畫是一種具有諷刺性或幽默性的圖畫,畫家通過各種手法,諷刺、批評伙食表揚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給人以啟示。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看漫畫,寫出自己的想法”,意在引導學生觀察漫畫,看懂漫畫的圖意,將圖意和從中獲得的啟示清楚地表達出來,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與思辨的能力。教材的第一部分引出了本次習作的話題——漫畫。教材首先簡要介紹了漫畫的功能,提出了讀漫畫的要求,然后給出了供學生觀察的兩幅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漫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其內容與自己受到的啟示。教材的第二部分對本次習作進行了具體指導。首先,教材明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寫出從漫畫中得到的啟示。接著,教材提示學生除了上面兩幅漫畫,也可以寫其他漫畫,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習作材料的空間。然后,教材從觀察、思考、撰寫三方面提出了要注意的地方。了解漫畫,把握特點。 明確作文要求,激發寫作興趣,掌握漫畫作文的寫法。 創設情境,激發想象,表達真情實感,巧妙布局謀篇 聯系生活實際有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養成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人文主題 風趣和幽默語文要素 表達訓練要素:看漫畫寫出自己的想法 閱讀要素: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學習目標 ①文化自信:閱讀風趣的文章,不僅從中得到愉悅,還能感受到語言表達中的智慧。 ②語言運用:能夠抓住人物對話中的諧音,文章修辭(類比、擬人等),自我調侃,遣詞造句等處感受語言的幽默、風趣。 ③思維能力: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從中獲得啟示,嘗試著仿照文章的表達方式,運用形象的類比等修辭,生動有趣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④審美創造:了解“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藝術形式。多采用夸張、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或形式,表達作者對于世人人情的看法。能夠從漫畫標題、提示語、內容等角度欣賞和思考。重難點 重點: 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 2.看懂漫畫,寫出自己的想法。 難點: 1.能交流、總結本單元課文內容有意思、語言風趣的特點。 2.能寫清楚漫畫的內容和可笑之處,借助標題或提示語,聯系生活,寫清楚從漫畫中獲得的啟示。學情分析 幽默和風趣,是一種必備的生活態度,它可以引導我們去熱愛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五年級培養孩子的一種幽默感,可以說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很重要的一步,因為有幽默感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即使遇到困難,他也能夠積極樂觀的去面對,從人文價值角度來說,這一單元的學習是很有意義的。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我們在感受風趣幽默語言的同時,還要體會人物的智慧以及言語的思維能力,例如,楊氏之子為什么被調侃之后可以不失禮貌地幽默地還擊,為什么費奧多洛夫被趕出教室還能風趣地自我調侃?所以,這一單元也是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教會學生品味高質量幽默。教學思路(分大任務小任務,每個小任務由布置活動去完成,注意設置真實情境活動) 學習主題: 詼諧展現情商,風趣彰顯智慧 計劃( 10-11 )課時大任務: 尋找身邊的幽默大師任務一 頒布招募令 ( 1)課時活動1 幽默初感,啟動任務活動2 驗基本功,挖掘笑點活動3 組建團隊,商議方案活動1 幽默初感,啟動任務活動2 驗基本功,挖掘笑點活動3 組建團隊,商議方案活動1 幽默初感,啟動任務活動2 驗基本功,挖掘笑點任務二 幽默語言我來品 (6 )課時活動1 智慧的楊氏之子活動2 幽默的子凱大師活動3 尋根究底的孩子任務三 幽默笑話我來講 (1)課時活動1 初識笑話,探尋方法活動2 明確要點,練說笑話活動3 分享笑話,傾聽評價任務四 漫畫啟示我來分享 (2)課時活動1: 欣賞漫畫,發現特點活動2: 觀察漫畫,看圖評說活動3 回顧要求,獨立習作活動4 全班交流,師生評議任務五 幽默大師評選會 (1)課時活動1 做好展示準備活動2 強調評比標準活動3 展示成果,評選幽默大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