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2025地理中考復習七年級上冊專題一:地球和地球儀地球的運動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千米6357千米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根據地球平均半徑算出赤道周長(最大周長)2πR=2×3.14×6371千米 =40009千米≈ 千米地球表面積是 億平方千米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1.形狀:2.大小:63715.1極半徑赤道半徑4萬地球儀上主要的點、線:北極南極緯線經線地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1.緯線:(1)緯線的形狀:(2)緯線是否等長:圓形不等長(赤道最長,兩極最短)東西方向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3)緯線所指方向:三、緯線和經線在地球儀表面能畫多少緯線?哪一條緯線最長?赤道赤道 (0°)40度40度北極南極2.緯度:(90度)(90度)地心40度40度緯度范圍:0°~90°赤道(0°緯線)北緯(N)南緯(S)noth北;北方south南 ;南方2.緯度:150北半球南半球00300450150300450900900NNNNSSSS3.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為界北半球南半球赤道(0°)4.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低緯度 中緯度 高緯度0°~30°N 0°~30°S 30°N~60°N 30°S ~60°S 60°N ~90°N60°S~90°S5.認識特殊緯線:赤道(0°)北回歸線(23.5°N)北極圈(66.5°N)南回歸線(23.5°S)南極圈(66.5°S)6.經線:北極南極(1)經線的形狀:(2)經線是否等長:半圓形等長南北方向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3)經線所指示的方向:地 軸60度60度0度經線地心00經線:國際上規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 尼治天文臺原址的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北極南極7.經度:東經西經east 東;東方本初子午線(0°經線)wast 西;西方15000150300300450450E(西經) (東經)EEWWW(W)(E)經度范圍:0°~180°18008.東、西半球的劃分:西經200,東經1600200W1600E00150150300300450450 00300150300150450ABA: (300N、150W)B: (150S、300E)CC: (300N、300E)450四、利用經緯網定位1.什么叫地球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的旋轉,叫做地球自轉。2.地球沿什么方向繞地軸自轉?自西向東3.地球自轉一周需要多長時間?一天或24小時五、地球的自轉:4.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還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若在南極上空俯視呢?從北極上空看,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北 逆 南 順5.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1)晝夜更替晨昏線白天黑夜東西(2)東方日出,西方日落5.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太陽東升西落)地球自轉的角速度=360°24時15 °小時 旋轉一周的角度自轉的周期=每隔15°經度時間相差1小時。(3)時間的差異5.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高低散失(吸收、散失)太陽光熱平均氣溫地球自轉對氣候的影響:(4)晝夜溫差變化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晝夜的更替對我們的氣候造成了什么影響 分析:地球的熱量來自于太陽光熱白晝黑夜吸收(吸收、散失)太陽光熱平均氣溫總結:5.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六、地球的公轉自西向東一年1.什么是地球的公轉?地球圍繞太陽不停地旋轉。2.公轉的方向?公轉周期?3.地球公轉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66.5度的夾角,而且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思考:同一天中,早中晚三個時段相比,哪個時段我們感覺太陽光照射最厲害?為什么?太陽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太陽光能量越多;反之越少。(中午最厲害)太陽高度:太陽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正午太陽高度:一天中12時的太陽高度太陽直射: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是90°。4.地球公轉示意圖ABCD南回歸線(南半球)赤道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直射:晝夜平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太陽直射: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北半球:晝長夜短,白晝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北半球:晝長夜短,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北半球:晝短夜長,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北半球:晝短夜長,白晝逐漸變長,黑夜逐漸變短。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4.地球公轉示意圖ABCD南回歸線(南半球)赤道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太陽直射:晝夜平分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太陽直射: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北半球:晝長夜短,白晝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北半球:晝長夜短,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北半球:晝短夜長,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北半球:晝短夜長,白晝逐漸變長,黑夜逐漸變短。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晝夜長短的變化二分二至日的識記: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夏至日前后的6、7、8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春分日前后的3、4、5三個月是北半球的春季。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個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季節的變化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夏至春分秋分冬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兩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之上:一年一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之外:沒有太陽直射難點分解:春、秋分 夏 至 冬 至直射點 位 置北半球各地晝夜長短赤 道南半球各地晝夜長短晝夜平分晝夜平分晝夜平分晝長夜短,越往北白晝越長晝夜平分晝夜平分晝短夜長,越往南白晝越短晝短夜長,越往北白晝越短晝長夜短,越往南白晝越長1、圖中反映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2.甲、乙、丙、丁四個城市緯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圖所示為我國甲、乙、丙、丁四個城市某天晝長與夜長的分布特點,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完成下列小題。中考真題:CA北極南極北極圈南極圈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北緯66 .5南緯66.5北緯23.5南緯23.5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太陽光七、五帶的劃分赤 道66.50N66.50S北 回 歸 線南 回 歸 線北 極 圈南 極 圈900900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有太陽直射現象既無太陽直射 又無極晝極夜現象既無太陽直射 又無極晝極夜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炎熱四季分明終年嚴寒四季分明終年嚴寒天文特征氣候特征23.50S23.50N特點比較 經線 緯線形狀長度指示方向半球劃分 東西半球 南北半球等長不等長半圓圓圈東西方向南北方向西經20度,東經160度赤道(0度緯線)復習小結:經度 緯度度數起點線度數劃分代號本初子午線(0 經線)赤道(0 緯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東經(E)西經(W)南緯(S)北緯(N)復習小結:自轉 公轉繞轉中心方向周期產生現象五帶的劃分自轉和公轉的對比地軸太陽自西向東自西向東約24小時或一天一年晝夜更替時間的差異太陽東升西落晝夜溫差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除赤道)極晝極夜(兩極地區)季節的變化(中緯度地區最明顯)復習小結:1.讀局部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各題。(1)B點的經緯度是( )A.15°N ,70 °WB.70°S,15°WC.70°N,15°WD.70°S,15°E(2)B點位于高、中、低緯度的( )A.低緯度 B.中緯度C.高緯度 D.都不屬于(2)關于B點經緯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B.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C.位于南半球和東半球 D.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課堂練習:BCC0 °SW20°W南半球東半球2.讀世界部分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 ;D點的經緯度是 ;就高、中、地緯度而言,A位于 緯度,D位于 緯度。(2)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 半球;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 半球。(20°N ,160 °W)(40°N,160°E)低中北西NNWWWWW160 °E40°W80°W120°W160°W1.從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C.先變短后變長 D.先變長后變短2.若小明觀察到正午時刻竹竿影子長度為0,則穿過當地的緯線是( )A.赤道 B.北回歸線 C.南回歸線 D.北極圈小明在夏至日這一天進行了“立竿見影的探究活動。讀圖完成1~2題:中考真題:A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