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小公雞和小鴨子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nèi)容分析 課文講的是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起玩,小公雞捉蟲給小鴨子吃、小鴨子在小公雞落水時救小公雞的故事。層次清晰,敘事完整,情節(jié)生動,字里行間表達著伙伴間互相幫助、友好相處的情感。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配有兩幅插圖。第1自然段交代了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為后面的互相幫助作鋪墊;第2、3、4自然段分別寫了發(fā)生在草地里、小河邊、水里的三個場景,草地里小公雞捉蟲給小鴨子吃,小河邊小公雞想跟著小鴨子下水捉魚,水里小鴨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雞。學習者分析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童話故事感興趣,有濃厚的表演欲望和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應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朗讀與表演,從讀中品,從演中悟,以讀代講,以演促學,并鼓勵學生勤動腦,啟發(fā)學生思考,積極發(fā)揮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目標 文化自信:了解運用禮貌用語,體會漢語的不同情感表達。 語言運用:積累描述動作的詞語,體會句子的生動性。 思維能力: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知道前后文的關系。 審美創(chuàng)造:學會朋友之間團結(jié)友愛、互幫互助、快樂合作。學習重點難點 初步體會“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用法;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學習評價設計 1.在學習評價設計中,我們首先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對于小公雞和小鴨子而言,學習目標包括:掌握基本的動物習性知識、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培養(yǎng)觀察力和實驗能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和生物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互動、作業(yè)完成以及測試成績來評估小公雞和小鴨子對于動物習性、生物多樣性等知識的掌握情況。觀察它們是否能夠準確回答相關問題,是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根據(jù)課堂教與學的程序安排)教師活動1.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孩子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猜兩則謎語,請同學們認真思考,猜一猜是什么。 謎語一:頭戴大紅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鬧鐘,清早崔人起。(打一動物) 謎語二:腳趾像扇子,嘴唇像鉗子,賽跑別找它,游泳是尖子。 (猜一動物) 2.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篇關于小公雞和小鴨子的課文。師板書課題:(小公雞和小鴨子) 3.用換詞的方法指導學生理解“和”在題目中的意思, 1.猜謎語:小公雞 小鴨子 學生齊讀課題 3.“和”表明事情發(fā)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齊讀課題. 活動意圖說明:用謎語的方式導入新課,可以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環(huán)節(jié)二:教師活動2: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認讀生字新詞。 (1)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打開書,用右手食指指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1)帶拼音學習詞語 出示帶拼音的詞語 “一塊兒、捉蟲子、急得直哭、 河邊、不行、淹死、相信、忽然、喊救命、身邊”。 (2)去掉拼音學習詞語。 (3)帶拼音學生字。 過渡:同學們,來看看老師圈出的生字跟你圈的一樣嗎?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吧。 ①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讀得好的表揚,讀得不準的及時正音。 ②重點指導前鼻音:信、跟、喊、身;翹舌音:捉、身、直。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生字。 過渡:現(xiàn)在老師把生字上面的拼音去掉你還認識它嗎? 學生自讀、領讀、齊讀。 (5)交流識字方法,認識提土旁和足字旁 引導思考:你們知道這兩個字是什么偏旁嗎? 預設:“塊”字是土字旁。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當“土”變成偏旁時,寫法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預設:“土”字的最后一筆變成了提。 引導小結(jié):所以這個偏旁叫“提土旁”。 “跟”是什么偏旁呢?引導孩子們觀察、思考,左邊跟足字很像,所以它叫“足字旁”。 學生活動2 讀課文 學習字詞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讀劃生字,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識字愿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觀察獨體字變成偏旁時筆畫的變化,可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也有利于寫好合體字。 環(huán)節(jié)三:教師活動3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要求自讀課文 訂正自然段 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按課件自我檢查、修改。 3.指導朗讀長句子。 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如何把下面的句子讀得更好聽嗎?老師現(xiàn)在送你們一根根小魔法棒,請你們用魔法棒隔在他們中間,除了遇到逗號停一停,看到這根小魔法棒時也要稍作停頓,自己試著讀一讀吧。 (1)教師指導朗讀長句。 (2)生自讀、指名讀,師適時糾正、指導。 4.讀準“不”的變調(diào)。 過渡:請同學們自讀第二、三段,圈出帶有“不”的詞語,并借助拼音讀準“不”的發(fā)音。 5.練習朗讀全文。 過渡:請同學們用我們剛剛學習的方法讀一讀全文吧,相信你們一定會讀得越來越好。 (1)自讀課文,并在小組內(nèi)分段練習朗讀。 (2)分段指名學生朗讀,然后學生之間互相點評讀音是否標準,語句是否讀通,最后由教師點評、示范朗讀。 6.學生齊讀課文。 引導小結(jié):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幫小鴨子捉蟲子,小鴨子幫小公雞捉魚吃,還把落水的小公雞救上岸的故事。 識記字型,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河、說、聽、哥”。 (1)學生認讀、指名領. (2)練習組詞。 預設:河——小河 河水 江河 黃河 說——說話 小說 說明 聽說 聽——聽話 聽講 聽見 聽說 哥——哥哥 大哥 哥們兒 2.引導學生觀察這四個生字,都包含“口”字,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四個字中“口”的位置和形狀有什么不同。 預設1:“河”字中的“口”在橫中線與豎中線交叉的位置,要寫得小一些。 預設2:“說”字中的“口”要寫在右上格的左下角,寫得小一些。 預設3:“聽” 字中的口字旁在橫中線之上,瘦長一些。 預設4:“哥” 字中的兩個“口”要寫得扁一些。 引導小結(jié):“河、說、聽”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書寫時左窄右寬,“哥”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下分布要均勻。 3.分步學習四個生字。 ①學習“河”。 先引導學生觀察“河”字筆順,再齊讀筆順,注意三點水寫成弧形,不在一條直線上,口字在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的位置,寫得小一些,然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臨寫,教師巡視并指導。 ②學習“說”。 先引導學生觀察“說”字筆順,再齊讀筆順,注意右邊“兌”中的點要比言字旁的點稍低、稍小。然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寫。 ③學習“聽”。 先引導學生觀察“聽”字筆順,再齊讀筆順,注意口字旁在橫中線之上,瘦長一些,然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寫。 ④學習“哥”。 先引導學生“哥”字筆順,齊讀筆順,注意中間的長橫從橫中線起筆,略微向右上方傾斜,兩個口要扁一些,豎和豎鉤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然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寫。學的活動3 按要求學習課文內(nèi)容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利用“魔法棒”劃分句子停頓,充滿童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教給了孩子讀通句子的方法,提高了讀書的能力;師生互評可以鍛煉孩子的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歸類學習生字,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識記生字,掌握字的結(jié)構(gòu),在觀察生字中教師及時給予學生表揚,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習變得更有動力。4 小公雞和小鴨子 河 說 聽 哥作業(yè)與拓展學習設計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自己先練一練,讀好后可以讀給小伙伴聽,也可以讀給爸爸媽媽聽。 2.書寫兩遍“河、說、聽、哥”。教學反思與改進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情節(jié)生動,富有童趣,內(nèi)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本設計以謎語的方式導入,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