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抽樣評估八年級歷史試卷2025.5請看提示:1.本試卷共6頁,分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單項選擇題為第1題至第28題,非選擇題為第29題至31題。2.請在答題紙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3.本次考試用時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8題,每題2分,共56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每題選出答案后,用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選擇題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歷史譜寫著歌曲,歌聲凝聚著歷史。有一首歌唱道:“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中國人民“命運自己主宰”開始于A.三大戰役取得勝利B.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C社會主義制度建立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有人評價說:“(它)對即將誕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各項工作,都起了規范和指示作用。它凝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經過反復討論、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國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擁護。”據此,對“它”解讀正確的是A.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B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起臨時憲法的作用C確定了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總任務D確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3.1954年4月15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歷時三個月的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在北京舉行,展覽會展示了鞍鋼技術革新和基本建設的成就。會上勞模張明山、王崇倫等七人還建議在全國開展技術革新運動,各地紛紛赴京參觀學習,由此推動了全國性的生產熱潮。這表明當時我國A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B.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全國工業化建設C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D.工業化建設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熱情4,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熱門詞匯,1958年可能出現的熱門詞匯是A真理標準、撥亂反正、經濟建設B.改革開放、“四個全面”、公私合營C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D.階級斗爭、深圳特區、和平發展5,右面這幅宣傳畫創作于1954年,該作品體現了A,土地改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B工業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人民參與社會主義改造的熱情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農業合作化是讓大家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6,1959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竣工。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軍人、革命老區百姓八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藻APP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56 分,每題 2 分) 1-5: D B D C C 6-10: B B C D B 11-15: C D A A C 16-20: C C B D B 21-25: A C B D D26-28: B D B二、非選擇題(44 分)29.(12 分)(1)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 分)意義: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促進了民族團結與共同發展,維護了國家統一。(2分)(2)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 分)作用:推動兩岸交流合作,遏制“臺獨”勢力,促進祖國統一進程。(2 分)(3)有利因素:“九二共識”基礎;《反分裂國家法》保障;兩岸同胞血脈相連。(2 分)不利因素:“臺獨”勢力存在;外部勢力干涉。(2 分)30.(18 分)(1)事件:抗美援朝戰爭、萬隆會議;(4 分)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2)原因:國際形勢變化;中國外交政策調整。(4 分)成就: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任答兩例,4 分)(3)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 分)意義: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國際環境,提升國際影響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 分)31.(14 分)(1)跨越:從常規武器到尖端武器(原子彈、導彈、人造衛星等)的跨越。(2 分)(2)決策:毛澤東:“向科技進軍”,發展“兩彈一星”;鄧小平:實施 863 計劃;習近平:“科技興軍”。(6 分)(3)關鍵:科技創新。(2 分)原因:國家領導人重視;自主創新戰略;科技工作者奮斗;制度優勢。(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八年級5月月考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