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小壁虎借尾巴【教學目標】1.認識“壁、借、咬”等12個生字和走之底1個偏旁,讀準多音字“哪”。會寫“向、邊、行”等7個字。2.通過多種方法猜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角色的語氣。3.借助連環畫讀懂故事內容,能說出小魚、老牛、燕子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原因。4.對動物的相關知識產生好奇,又繼續探索的愿望。【教學重難點】重點:會認字,會寫字。通過多種方法才讀生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借助連環畫讀懂故事內容,能說出小魚、老牛、燕子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原因。難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角色的語氣。對動物的相關知識產生好奇,又繼續探索的愿望。【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借助拼音、圖畫或形聲字構字規律猜讀生字,認識“壁、借、咬”等12個生字和走之底1個偏旁,讀準多音字“哪”。會寫“向、邊、趕、過”4個字。2.正確、讀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3.借助連環畫讀懂故事內容,說出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教學過程一、猜謎導入,讀題質疑1.出示謎語,認識壁虎。叫虎不是虎,生來有四足,愛在墻角住,專吃蚊蠅蟲。(猜一動物)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猜這是什么動物?(謎底:壁虎)2.壁虎簡介。(1)播放視頻,了解壁虎。(2)識字生字“壁”。師:誰知道這個字的讀音?你怎么記住它?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1)師: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壁虎的故事《小壁虎借尾巴》。(2)隨題識記“借”。師:說說你向別人借過什么東西,或借給別人什么東西?4.緊扣“借”字,啟發質疑。師:讀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要問的嗎?①小壁虎有尾巴,為什么還要借尾巴?②小壁虎找誰借尾巴?③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調用經驗,回顧方法。(1)師:這篇課文和我們學的哪篇課文很像?(《咕咚》這一課)這是我們學的第2篇連環畫課文。像這樣的課文沒有全部注音,我們要怎樣才能讀懂故事呢?(2)回顧方法:借助圖畫和形聲字特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猜讀沒有注音的生字,理解字的意思,從而讀懂故事。2.學生自主讀課文,教師出示初讀要求:(1)借助拼音和插圖自主朗讀,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讀幾遍,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嘗試運用多種方法猜讀字音、猜測字義。(2)標出自然段序號。3.檢查反饋。(1)一共有7個自然段。(2)出示生字,猜讀讀音。壁 借 咬 難 哪 爬 您 撥 趕 擺 過 孩 轉師: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和同學分享一下你猜讀生字的方法吧!(3)總結補充猜讀方法。①借助拼音讀準“壁、借、撥、擺、過、轉”。②借助圖畫猜讀“咬、趕”。師:看到這幅圖,蛇在干什么?(蛇在咬壁虎的尾巴)本義指用牙齒把東西夾住或切斷。組詞:咬牙、咬住。在《一分鐘》這一課,我們知道要是早一分鐘,就能趕上綠燈了。③借助形聲字的特點猜讀“爬、孩、轉”。④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猜讀“您、撥、擺、過”。4.教師引導,讀準字音。師:通過多種方法,你又認識了哪些字?一起來讀一讀。教師帶讀,學生跟讀,指導讀音。提示:“難、您、趕、轉”都是前鼻音。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3)出示詞語,反復正音。壁虎 借用 難過 咬住您好 撥水 擺動 趕蠅子孩子 轉身 爬呀爬師:生字寶寶手拉手變成了詞語,誰能帶大家讀?5.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1)師: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也是連環畫課文,它有7個自然段,還配了6幅插圖?,F在,請大家仔細聽老師朗讀,找一找這6幅插圖分別對應哪幾個自然段?(2)引導學生逐一說圖意,找出相對應的段落。第1幅插圖:小壁虎被蛇咬斷了尾巴,想借尾巴。(第1、2自然段)第2幅插圖: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第3自然段)第3幅插圖: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第4自然段)第4幅插圖:小壁虎向燕子借尾巴。(第5自然段)第5幅插圖: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第6自然段)第6幅插圖: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第7自然段)(3)分組分段朗讀,把課文讀通順。三、圖文對照,整體感知1.思考: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你在哪個自然段可以找到?(1)出示第1幅插圖,指名讀第1自然段。(2)抓住“捉、咬、掙”3個動詞了解原因。師: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就藏在這個三個神奇的動詞里,我們一起來填一填。小壁虎在墻角( )蚊子時,被蛇( )住了尾巴,為了逃命,他( )斷尾巴逃走了。(3)創設情景,理解“咬”和“掙”的意思。師:老師這里有一根繩子,當作壁虎的尾巴。誰原意當小壁虎和小蛇,來演一演“咬、掙”的動作?(請兩名學生上臺,“小蛇”輕輕抓住繩子,“小壁虎”假裝用力掙斷)(4)齊讀第1自然段,感受小壁虎的危險。師:現在我們一起讀第1自然段,讀到“一掙”時要重重的讀,感受小壁虎的緊張。(5)過渡:沒有尾巴的小壁虎,它心里會想什么呢?2.教師引讀第2自然段,了解小壁虎的想法。(1)讀準多音字“哪”。①出示上一課的“‘咕咚’在哪里,你看見了?”與“沒有尾巴多難看哪!”進行對比讀,結合后面的感嘆號,讀好輕聲,體會感嘆的語氣。②教師帶讀,學生跟讀。指名讀。理解“難看”,隨文識記“難”。①師:小壁虎覺得沒尾巴“難看”,什么是“難看”呢?就是不好看。②隨文識記“難”。(3)體會心情,讀出感情。①師:小壁虎沒了尾巴,心里多難過多傷心??!誰能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②指名讀。齊讀第2自然段,感受小壁虎的傷心。3.出示第2、3、4幅插圖,朗讀第3、4、5自然段。師:小壁虎帶著傷心出發了,我們跟著小壁虎一起“爬呀爬”。請同學們朗讀第3-5自然段,說一說小壁虎爬到了哪里?都找誰借尾巴了?(1)指名回答。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找小魚借尾巴。小壁虎爬到大樹上,找老牛借尾巴。小壁虎爬到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2)練習說話:用“先……然后……最后……”來說,把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說清楚。4.出示第5、6幅插圖,指名讀第6、7自然段,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結果。(1)師:請兩名同學來讀第6、7自然段,其他同學說一說結果怎么樣?(2)交流: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他長出了一條新尾巴。6.圖文對照,建構故事框架。(1)師:現在我們看著“故事地圖”,誰能看著插圖說說課文講了什么?按照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找誰借尾巴→結果怎么樣,來說一說。(2)填空梳理主要內容。小壁虎( )蚊子時,被蛇( )住了尾巴,為了逃命而( )。小壁虎先爬到( )邊,找( )借尾巴;然后爬到( )上,找( )借尾巴;最后爬到( )下,找( )借尾巴。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正在難過時,發現自己已經長出了一條(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1.游戲:小壁虎快快爬。2.出示“向、邊、趕、過”,引導觀察位置和筆順規則,相機指導。提示: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邊、趕、過”筆順規則是先內后外。3.教師范寫“向、邊、趕、過”,重點指導關鍵筆畫。“向”的書寫要點:撇從豎中線起筆,兩邊的豎向筆畫都略向內傾斜。里面的“口”字要小一點兒,略偏上。“邊”的書寫要點:“力”字偏右,橫折鉤的橫、豎撇均穿過豎中線。走之底的平捺不要寫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里面的“力”字。“趕”的書寫要點:頂部“走”高“干”低,走之底第3筆橫在橫中線上,捺長,托住里邊的“干”字。“過”的書寫要點:先寫“寸”,再寫走之底?!按纭钡囊稽c寫在中心點。走之底的橫折折撇稍斜且較為短小,平捺注意欺負變化。4.指導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師生評價。第2課時◆課時目標1.會寫“行、找、草”3個字。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角色的語氣。說出小魚、老牛、燕子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的原因。4.對動物的相關知識產生好奇,又繼續探索的愿望。◆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1.詞語游戲:小壁虎吃蚊子。2.填空回顧: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小壁虎在墻角( )蚊子時,被蛇( )住了尾巴,為了逃命,他( )斷尾巴逃走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于是想去借尾巴。3.過渡:難過的小壁虎又是怎么借尾巴的呢?為什么動物們都沒有借尾巴給他?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二、學習第3自然段1.出示第2幅插圖,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小壁虎在小河邊看到了什么?2.師生交流。(1)預設:他看見小魚搖著尾巴,在河里游來游去。(2)做一做“搖尾巴”的動作。(3)創設情景,想象小壁虎當時的想法。師:小壁虎為什么想向小魚借尾巴呢?猜猜他心里怎么想的?(他覺得小魚的尾巴很靈活,很有用)3.再讀課文,了解原因。(1)師:聽老師讀第3自然段,請你用“—”畫出小壁虎說的話,用“~”畫出小魚的話,再說說小魚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2)師生交流。①檢查圈畫情況。指名讀小壁虎和小魚的話。②指名說說小魚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因為小魚要用尾巴____,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③做一做小魚“撥水”的動作。指導:原來小魚“搖尾巴”是為了“撥水”。4.讀好小壁虎和小魚的對話。(1)師生互讀,指導對話。①讀小壁虎的話時,重讀“借給我”,“行嗎”前面稍作停頓,問句的聲音上揚,讀出詢問的語氣。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師:從哪兒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抓住“姐姐、您、行嗎”體會小壁虎態度懇切、說話有禮貌。②讀出小語為難、友好的語氣。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師:“撥水”讀的稍重一點兒。(2)分角色朗讀。同桌互讀、男女生合作讀。三、遷移運用,學習第4、5自然段1.同桌合作,選擇第4或第5自然段自主學習。用“—”畫出小壁虎說的話。用“~”畫出老?;蜓嘧拥脑?。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再說說老?;蜓嘧硬荒馨盐舶徒杞o小壁虎的原因。2.同桌合作學習,教師隨機指導。3.展示表演,相機追問。(1)出示第3幅插圖,表演對話。①師:老牛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老牛要用尾巴趕蠅子)②用手演示趕蠅子的動作,了解要把手臂甩起來,才能趕走蠅子。出示第4幅插圖,表演對話。①師:燕子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②理解“擺”的意思就是搖動。4.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5自然段。提示:讀小壁虎的話時,讀出天真活潑的感覺;讀老牛的話時,聲音比小魚、小壁虎的聲音低沉一些。5.鞏固作用,練習說話。師:小壁虎向動物借尾巴是因為覺得動物的尾巴很靈活、很有用,而動物不能借出尾巴是因為自有用處。那下面我們一起來連一連,并說說動物尾巴的作用。______要用尾巴____。四、聚焦結果,了解“再生”1.自由朗讀第6、7自然段,思考:小壁虎的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2.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和媽媽的對話。通過“傻孩子”感受媽媽的溫柔,通過“高興得叫起來”“啦”感嘆號對出小壁虎的驚喜。3.借助插圖,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師: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他是怎樣告訴媽媽的?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說一說。小壁虎爬到( ),找( )借尾巴,但她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但他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但她要用尾巴(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正在難過時,發現自己已經長出了一條( )。4.講解再生功能。(1)出示反復出示的句式,體會小壁虎結尾的艱辛。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媽媽。①師:故事中4次出現了“爬呀爬”,沒了尾巴的小壁虎,爬得很慢,也爬了很遠、很久,讀的時候語速要放慢。②指名讀。(2)師:從插圖中,你觀察到小壁虎尾巴的變化了嗎?(小壁虎在借尾巴的過程中,尾巴一點一點長長了)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斷了,還可以長出新尾巴呢?(播放視頻)四、積累運用,指導書寫1.拓展延伸。(1)說一說:你還知道其他動物尾巴的用處嗎?預設:老虎的尾巴用來搏斗。松鼠的尾巴天冷時可以當被子;從樹上跳下來時可以當“降落傘”,起緩沖的作用。袋鼠的尾巴起支撐的作用。(2)播放視頻,了解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2)仿照課文,續編故事。(根據班級情況選擇拓展)師:每個動物的尾巴都有用,如果小壁虎繼續借尾巴,他還會爬到哪里,找誰借尾巴呢?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他看見_____,在_____。小壁虎說:“______,您把_____行嗎?”____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______?!?br/>2.出示“行、找、草”,引導觀察位置和筆順規則,相機指導。(1)“行、找”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長短和筆畫的穿插?!靶小笔亲蟾哂业?,“找”是左右等高。(2)對比“草”和“早”的書寫。3.教師范寫“行、找、草”,重點指導關鍵筆畫。“行”的書寫要點:右半部分第2橫要長并穿插到雙人旁第2撇的下方,豎鉤的豎要直。“找”的書寫要點:右半部分的橫向右上傾斜,斜鉤要寫得舒展。“草”的書寫要點:草字頭位于上半格中間?!叭铡弊州^扁,最后一橫緊貼橫中線下方。第8筆橫為主筆,要寫得舒展。4.指導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師生評價。【教學板書】20 小壁虎借尾巴 原因:捉蚊子→蛇咬→掙斷尾巴(第1幅插圖) 經過:小河邊→小魚(撥水) 大樹上→老牛(趕蠅子) 房檐下→燕子(掌握方向)(第2-4幅插圖) 結果:沒借到→長出新尾巴(第5-6幅插圖)【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用插圖圖來表示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利用插圖圖可以幫助學生記憶課文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在指導朗讀方面,我讓學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只小壁虎,當自己高興時是怎樣的語氣,當自己悲傷時又該是怎樣的語氣。這樣學生會感同身受,讀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