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8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金沖及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簡本)》中曾評價某歷史事件:“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痹摎v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C.抗美援朝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下圖為漫畫《手工業生產者的“手”》,該漫畫可以反映出的信息有( )①從個體經濟變成集體經濟 ②農業合作化推動了手工業合作化 ③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能提高生產效率 ④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受到人民的歡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953年初,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B.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北京電子管廠建成投產C.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先后施工一萬多個工業項目(憲法草案公布了(版畫))D.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為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4.如圖描繪了某憲法草案公布后人們在田間地頭熱議的畫面。隨后出臺的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是( )A.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1914年《中華民國約法》C.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5.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年代,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進喜、焦裕祿、雷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身上共同體現了( )A.保家衛國、英雄主義的精神 B.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C.敢為人先、改革創新的精神 D.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精神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轉折”體現在( )A.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B.黨的工作中心從城市轉向農村C.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D.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7.下圖是1978年和1987年的國有企業留利(政府留給國有企業的利潤)占比變化示意圖。這一變化有利于( )A.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B.完善平均分配方式C.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D.建立計劃經濟體制8.下圖是上海在不同時期發行的糧票與股票,其反映了( )A.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廣C.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深化 D.邊陲小鎮蛻變為經濟特區9.“從打開‘一扇窗’,到打開面向全世界的‘大門’?!蛔鞘泄蠢粘鲋袊母镩_放的大棋局?!辈牧现械摹耙簧却啊敝福? )A.深圳 B.大連 C.浦東 D.昆明10.下圖年代尺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是( )A.堅持人民至上 B.堅持理論創新C.堅持胸懷天下 D.堅持獨立自主1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國夢基本內涵的是( )A.國家富強 B.民族振興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12.樂樂同學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后,繪制了如下示意圖。該圖最能反映的歷史大趨勢是( )A.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B.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C.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D.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共36分)1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開創紀元我探訪”小組尋訪歷史親歷者,記錄了下列資料。張鳴的奶奶 1950年12月,我與大哥在分得的三畝土地上,勤奮耕耘,取得豐收。記得那時,很多同村的青年都積極報名參軍,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打擊侵略者的正義戰爭。王雷的爺爺 那天到天安門廣場參加盛典的人們,雖然沒有整齊的著裝,可是聽著54門禮炮齊鳴28響,那種當家作主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1) 材料一兩位老人的講述中提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哪些歷史大事?為什么王雷的爺爺有“當家作主的喜悅”? (4分)(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材料二 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傊?,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毛澤東《中國人民志愿軍應當和必須入朝參戰》(2)結合材料二思考“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的必要性是什么?(2分)材料三 為什么要進行這種改革呢?簡單地說,就是因為中國原來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這就是我們民族被侵略、被壓迫、窮困及落后的根源……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改變……農村生產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國的工業化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勝利的基本果實。——劉少奇《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3)根據材料三分析黨和國家實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實有何共同作用?(2分)14.(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解放牌汽車紀念郵票 武漢長江大橋紀念郵票(1)材料一中的紀念郵票反映的是“一五”計劃取得的成就,請你再列舉出兩例成就。(2分)材料二(2) 材料二的時間軸中B段“變革”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了什么影響?在C和D這兩個時間段內,黨在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失誤?(4分)材料三 一九六一年的任務是異常艱巨的。但是,依靠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偉大團結……依靠三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豐富經驗,依靠整風運動,困難是能夠克服的,任務是能夠完成的。———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公報》(3)材料三中提到的“任務”是什么?為了完成任務采取了什么方針?(3分)(4)在新中國的建設與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誤。請你從中總結出經驗教訓。(2分)15.(15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發展的主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 1 397 133 .61990年 7 662.1 686.32000年 24 915.8 2 282.12017年 109 331.7 13 432.42021年 147 013.4 18 930.9材料一(1)依據材料一,簡述我國農業總產值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 (4分)材料二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當地展開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2) 根據材料二完成以下示意圖,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4分)(城市改革A沿海開放城市內地BC)①對內改革步驟:②對外開放格局:材料三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3)材料三中的“中國道路”指什么道路?根據材料三概括這條道路的特點。(4分)材料四 中共十九大以來,中共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光明日報:熱烈祝賀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4)材料四中提到的“貫徹新發展理念”具體指什么?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認為中國怎樣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占據有利地位?(3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調研八年級歷史答案一、選擇題 1-5 CCDDB 6-10 CAAAB 11-12 DA二、非選擇題13.(10分)(1) 歷史大事:開國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答出兩點即可,2分)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2分)(2)必要性:美國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2分)(3)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創造條件。(2分)(4)共同作用: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2分)14.(11分)(1) 列舉: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飛機制造廠、寶成鐵路、鷹廈鐵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等。(列舉出2例即可,2分)(2) 影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2分)失誤:“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答出2例即可,2分)(3) 任務: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整。(1分)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2分)(4) 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制定政策要符合國情;要尊重客觀的經濟規律;要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答出任意一點即可,2分)15.(15分)(1) 發展趨勢:快速上升(或發展迅速);(2分)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鄧小平的英明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答出任意2點即可,2分)(2)A:農村改革 B:經濟特區 C:沿海經濟開放區(每空1分,共3分)格局:我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1分)(3)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分)特點: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道路,堅持開拓創新。(2分)(4)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2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技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