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鐵匠波爾卡》教學設計表一、基本信息學校課名 鐵匠波爾卡 教師姓名學科(版本) 音樂(人音版) 章節 第5課學時 1課時 年級 一年級二、教學目標 1.了解樂曲的來歷,知道波爾卡是起源于歐洲的一種音樂體裁,并感受樂曲的情緒。 2.采用不同的形式感受表現樂曲活潑、熱烈、歡快的主題。 3.聽樂曲并能與同伴合作表現樂曲的不同情緒。三、學情分析 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音樂節奏感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感知強弱規律和模仿節奏時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AI三維動畫技術導入和感知節奏,學生可以初步了解音樂的節奏和強弱規律,培養音樂感知能力。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難點: 1.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現樂曲活潑、熱烈、歡快的主題。 2.能聽辨樂曲主題出現的次數及各樂段的情緒變化。 3.通過聆聽,范奏等教學方法,解決節奏難點。 解決措施: 1.通過聆聽、分析、歌唱、展示等豐富的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去聆聽音樂、分析音樂,表現音樂,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2.借助AI軟件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切點等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歌曲學習中去,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五、教學設計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一)導入新課 (00'06''— 00'56'') 激發興趣,引出新課。 (1)音樂律動(出示課題) (2)觀看視頻 你聽到了什么?哪個詞語形容它最合適? 教師小結:我們通過觀看視頻一起看到了打鐵的過程,打鐵時發出叮叮叮的聲音,是那么有規律,有節奏感!它就藏在一首樂曲中,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節奏吧! 1.學生跟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律動。 2.學生觀看視頻并回答教師的提問。 教師利用視頻播放打鐵的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把認真聆聽的好習慣融入到孩子們心中,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為下面環節的學習做好鋪墊。(二)引入節奏并練習 (00'57''— 08'25'') 解決節奏 節奏練習: 解決四分休止符 教師小結:打鐵技術就藏在一首樂曲中,我們一起去欣賞管弦樂《鐵匠波爾卡》! 學生跟老師進行節奏練習 教師利用AI三維動畫技術,吸引學生對節奏學習的興趣。 利用平臺的功能講解相關的樂理知識。分段欣賞 (08'26''— 36'39'') 分段欣賞1.分段聆聽(學習第一樂段 2.學習第二樂段 學習第三樂段 4完整聆聽及拓展 (1)聆聽第一樂段,感受樂曲的情緒 (2)完整聆聽第一樂段,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 (3)演唱鐵匠歌 (1)聆聽第二樂段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適合用來做下面哪副圖片上的事情? 學生回答:…… (2)欣賞波爾卡舞蹈視頻 教師小結:波爾卡是捷克民間速度較快的二拍子舞蹈 (3)跟著平臺的同學跳一跳 聆聽第三樂段,找出相似樂段 分析樂曲 過渡:休息過后,鐵匠們又開始打鐵工作,請觀看圖形譜,聽一聽,接下來的這段音樂你們熟悉嗎?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這一樂段和第一樂段是相似的,多了一句結束句,加入了一些短小清脆的叮當聲代表打鐵結束。像這樣的結構就叫做A+B+A,結構,重復了第一部分,我們把它稱為主題再現,也稱為復三部曲式 1)完整聆聽 (2)認識管弦樂器 1.學生認真聆聽,總結答案。 2.師生演唱鐵匠歌 1.學生聆聽并回答 2.觀看波爾卡舞蹈 3.學生和平臺的同學跳一跳 分析第三樂段的旋律特點 1.完整表現樂曲 2.認識管弦樂曲 利用AI三維動畫技術的講解,通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切點技術進行雙師教學——和同學們跳一跳 通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切點技術進行雙師教學進行曲式分析。(四)拓展與總結 (36'40''— 39'53'''') (1)了解樂曲的背景 (2)隨音樂下課。 課堂總結:這首樂曲是奧地利的作曲家約瑟夫施特勞斯作曲的,樂曲的靈感是他經過一鐵匠鋪的時候,聽到里面發出的叮當聲而得來的。5.AI結束,最后讓我們隨著音樂下課。 了解樂曲背景 利用AI三維動畫技術的講解,觀看視頻。注:此模板可另附紙,為教學案例和教學論文的發表奠定基礎。(-1 -)(-5 -)(共18張PPT)我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打鐵匠,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有點力不從心,我非常需要幾個聰明的小徒弟繼承我的打鐵鋪,你們有誰愿意的嗎?你們聽到打鐵的聲音了嗎?哪個詞語形容它最合適?叮叮叮咚咚咚將“叮”換成拍手,為旋律伴奏要想打鐵技術好,就要學會在節奏中控制鐵錘,一起念念這兩條節奏吧~四分休止符,空一拍開始打鐵—感受樂曲第一段請聽,你覺得這一段的旋律給你怎樣的感受?選擇一個合適的詞語,描述一下小鐵匠的心情怎么樣?歡快活潑優美抒情《鐵匠歌》我是 一個 小鐵 匠 呀 ,小鐵 匠 呀 叮叮 當。每天 打鐵 多快 樂 呀 ,多快 樂 呀 叮叮 當。:哈哈哈,經過一段時間的打鐵,相信大家都累了吧,休息片刻,和我一起聽一個音樂片段吧!休息片刻—感受樂曲第二段你覺得這段音樂最適合用來做下面哪幅圖片上的事情?看看這個舞蹈,選幾個喜歡的動作吧!波爾卡是一種捷克民間舞蹈,節奏活潑跳躍終極打鐵—感受樂曲第三段這一次的打鐵旋律熟悉嗎?和上一次的打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結尾部分和第一次打鐵略有不同,加入一些短小清脆的叮當聲代表打鐵結束!仔細聆聽,能不能在樂曲中找到熟悉的旋律?視頻中有沒有你認識的樂器?這些樂器你認識嗎?大提琴小提琴圓號長號長笛雙簧管對镲大軍鼓你們的表現力真強,課程的最后,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首隱藏了打鐵技術的樂曲吧!恭喜大家成為一名合格的打鐵匠,今天的課程不僅希望讓大家學會了打鐵技術,更希望大家學到鐵匠精神,做個堅持不懈的孩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3 鐵匠波爾卡(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湘藝版(2024)音樂一年級上冊.docx 11.3 鐵匠波爾卡(課件)-2024-2025學年湘藝版(2024)音樂一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