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5.守株待兔課 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學習目標確定 文化自信: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義或深刻的道理,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認同中華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語言運用: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 思維能力:比較“閱讀鏈接”的《南轅北轍》與《守株待兔》兩則寓言的異同。 審美創造:品味寓言故事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的特點。學習重難點 1.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讀懂課文內容,疏通文意,并背誦全文。 2.對比閱讀,有證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寓言的道理。課時安排 1課時學習活動設計(根據所需課時進行分課時備課)第一課時 二次備課情境設置 同學們,兒童電視臺想設計推出一檔兒童語言類節目——《對話》。通過我們與不同時代、不同對象的對話,帶給觀眾朋友生活的啟示。節目一共有4期,第一期主題為“與寓言中的人物對話”,現在想邀請我們做節目策劃,完成節目內容的設計。 任務一:談話導課,揭示任務情境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今天我們將穿越時空,與故事的主人公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活動一:明確“對話”節目要求 ①話題感強——適合聊天,雙方可以交流 ②有親和力——拉進彼此距離,知無不言 ③互相尊重——確保節目順利進行 活動二:了解《韓非子》。 ①多種形式查找資料 ②全班交流 活動三:結合“守株待兔”圖片和“株”的注釋,理解課題。 任務二:讀通故事,了解“守株人”經歷了什么 活動一:自主學習生字詞語 1.交流預習中遇到的難讀、難寫生字新詞。 2.重點書寫生字“耕”“釋”。 活動二:再讀課文,讀出韻味 1.讀好課文中的長句子。 ①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②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2.朗讀展示。 活動三:反復讀文,熟讀成誦 1.出示全文,有節奏讀。 2.去掉標點,學古人讀。 3.句子挖空,填空朗讀。 宋人有耕者,( )兔走觸株,( )因釋其耒而守株,(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4. 配樂背誦,體會韻味。 任務三 :讀懂故事,明白“守株人”在想什么 活動一:借助注釋講故事,了解來龍去脈 同桌合作,借助課文插圖和注釋,一人讀古文,一人說意思,再交換說一說。 活動二:借助插圖講故事,體會所思所想 1.根據圖畫,說出課文中相應的句子。 ①出示“兔走觸株”圖文,“走”在古代字義為“跑”。 ②理解“因釋其耒而守株”。 2.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故事經過。 早上,太陽剛剛升起來,種田人就坐在樹樁旁邊等著,他一邊等一邊想:_____。別人都已經在田里辛苦地干活了,種田人還是坐在樹樁旁邊等著,他一邊等一邊想:___________。太陽落山了,種田人還是不肯離開樹樁,他一邊等一邊想:______________。 任務四:身臨其境,開啟跨越千年的對話 活動一:小組交流,呈現對話提綱 ①分享準備的對話內容 ②篩選話題,最終以小組為單位確定一份 活動二:全班交流,優化策劃案 預設: (1)要用委婉的方式,既不會讓大家繼續嘲笑“守株人”,又能夠帶給觀眾思考。 (2)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在勸說老師或長輩時,也應該做到委婉。 活動三:那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1.同桌合作表演。 2.點評,改進。 3.“守株人”的心里話(揭示寓意) 任務延伸 1.比較閱讀,討論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轅北轍》中的兩個人有什么異同? 2.如果設計一次與《南轅北轍》中車夫的對話,你會如何準備節目內容。板書設計5 守株待兔 白日做夢 坐享其成 不勞而獲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