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歷史模擬試卷(一)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在“周口店遺址文化節”的活動現場,小龍很想體驗北京人的原始生活,當主辦方發給他一塊獸肉讓他切割時,他選擇的工具應該為( ?。?br/>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鐵器 D. 青銅器2.下列措施能體現“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則的是( ?。?br/>A. 承認土地私有 B. 獎勵生產 C. 獎勵軍功 D. 分封制3.“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副挽聯中“公”指的是( ?。?br/>A. 林則徐 B. 左宗棠 C. 丁汝昌 D. 鄧世昌4.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的是西晉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紛紛遷居江南的情景。從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遷是因為( )A. 北方自然條件惡劣 B. 北方戰亂頻繁C. 南方經濟發達 D. 南方統治者實施仁政5.唐代,詩人元稹在《法曲》中寫道:“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标愄赵凇峨]西行四首》中寫道:“自從貴主(指文成公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詩句共同反映了唐朝的( )A. 經濟狀況 B. 政治制度 C. 對外交往 D. 民族關系6.《賣油翁》中的陳堯咨是北宋狀元,同時也擅長射箭,他每逢宴會就會展示射箭技藝。其母親得知后,呵斥他“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卻專注于射箭技藝,辱沒了先人的志向”。陳堯咨母親對他的呵斥,反映出當時社會風氣是( ?。?br/>A. 文明開放 B. 兼收并蓄 C. 以人為本 D. 重文輕武7.如圖《元朝疆域》圖中管理★所代表區域的機構是( ?。?br/>A. 中書省 B. 澎湖巡檢司 C. 宣政院 D. 江浙行省8.康熙帝巡游五臺山后寫的碑文中,有五篇是用漢文寫成,并譯成滿、蒙、藏三種文字,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刊布。該做法( ?。?br/>A. 使邊疆地區得到有效治理 B. 順應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C. 使民族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D. 促進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9.1917年胡適寫下了新詩《鴿子》(見圖),這是其《兩只蝴蝶》后的又一著作,在《新青年》上一發表,就引起人民高度關注。此詩的發表反映出當時思想文化界的主張是提倡( ?。?br/>鴿子(節選)——胡適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看他們三三兩兩,回環來住,夷猶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十分鮮麗!A. 文言文 B. 舊文化 C. 新道德 D. 白話文10.《史記 周本紀》記載:“二十年,晉文公召襄王(周天子),襄王會之河陽,踐土(地名),諸侯畢朝(朝覲)”這反映了( ?。?br/>A. 王室衰微 B. 諸侯爭霸 C. 百家爭鳴 D. 民族交融11.中國革命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下列紀念章的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紅軍紀念章——北伐紀念章——八路軍抗日榮譽章——淮海戰役紀念章B. 北伐紀念章——八路軍抗日榮譽章——紅軍紀念章——淮海戰役紀念章C. 紅軍紀念章——淮海戰役紀念章——八路軍抗日榮譽章——北伐紀念章D. 北伐紀念章——紅軍紀念章——八路軍抗日榮譽章——淮海戰役紀念章12.1903年,鎮江郭禮征籌建大照電燈公司,獲江蘇撫院批準。次年從國外訂購發電機、鍋爐等設備陸續進行安裝。因紳商居民擔心破壞風水,阻撓立桿架線,郭禮征登門協商,歷時7個月才架線完工。由此可知( ?。?br/>A. 晚清政府積極推進洋務運動 B. 近代“實業救國”掀起熱潮C. 中國近代化受制于多種因素 D. 民族工業完全依賴外國資本13.籌建新中國的會議是A.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B.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D.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4.1956-1966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面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不屬于這一時期取得的成就的是( ?。?br/>A. 建設大慶、勝利等大型油田 B. 修建蘭新、蘭青等鐵路C. 完成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D. 成功培育秈型雜交水稻15.導致拜占庭帝國財政枯竭,最終被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滅亡的主要原因是( ?。?br/>A. 人民抗稅 B. 長期的對外戰爭C. 西歐的封建主不給予援助 D. 十字軍的攻打16.2013 年12 月15 日,月球車“玉兔號”順利駛抵月球表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追溯歷史,新中國在同一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標志是( )A.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 “神五”宇宙飛船順利升空C. 導彈核武器的成功研制 D.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17.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而《辛丑條約》簽訂后,慈禧太后對列強沒有把她作為“禍首”來懲辦,感激涕零,保證今后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傲恐腥A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對待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態度反映出的問題實質是( ?。?br/>A.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與列強恢復了友好關系B. 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C.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奴顏婢膝的心態D. 慈禧太后置國家、民族利益于不顧而討侵略者的歡心18.開始于14世紀中葉,起源于意大利,傳播于歐洲,以人文主義為核心,涌現出了但丁、達 芬奇、莎士比亞等文學藝術大師的思想文化運動是( ?。?br/>A. 宗教改革 B. 啟蒙運動 C. 文藝復興 D. 憲章運動19.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時間和方式國別 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時間和方式英國 1640年爆發革命;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美國 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1783年獲得英國承認;1865年內戰結束,避免了美國分裂。俄國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法令。從表可知,資本主義制度( )A. 萌芽于工業革命 B. 遍及世界各大洲 C. 確立形式多樣化 D. 掃除了封建殘余20.科技進步推動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變化。下列運輸設備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汽船--宇宙飛船--蒸汽機車 B. 飛機--宇宙飛船--蒸汽機車C. 蒸汽機車--飛機--宇宙飛船 D. 汽車--蒸汽機車--宇宙飛船21.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共產黨宣言》直接號召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在解除自己鎖鏈的同時維護自己的利益并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這體現出( ?。?br/>A. 馬克思主義具有人民性的特征 B. 世界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C. 無產階級建立政權條件已成熟 D. 科學社會主義推動了無產階級斗爭22.“1800年,大約五分之一的英國人口居住在城鎮,城鎮規模大約1萬多人。而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龐大的鄉村社會被城市化了,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边@則材料最適合用來說明A. 啟蒙思想的意義 B. 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C. 工業革命的影響 D.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23.如圖是小利同學制作的歷史學習思維導圖。該思維導圖“?”處應填入( ?。?br/>A. 薩拉托加大捷 B. 凡爾登戰役 C. 斯大林格勒戰役 D. 諾曼底登陸戰24.經濟學家道格拉斯 歐文估計,大蕭條時代,美國的關稅提高了22.7%,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上漲了5.8%,最終,這些附加稅將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報復性關稅對整個世界經濟造成了損害,在1929年至1933年,美國對歐洲的貿易減少了2/3。這說明( ?。?br/>A. 關稅戰能夠保護本國市場 B. 關稅戰僅發生于資本主義國家之間C. 關稅戰損害各國人民利益 D. 提高關稅使美國成功走出經濟危機25.兩次世界大戰中,殖民國家在非洲的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使用武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國,到不再僅僅依賴武力,而是更傾向于運用電影、無線電和報紙來進行戰時宣傳,鼓勵和邀請非洲人支持歐洲戰爭。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br/>A. 宗主國主動改革 B. 非洲人民的覺醒 C. 科學技術的進步 D. 戰爭性質的轉變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三部科技巨著材料二:由于地理上的相對隔絕、政治上的相對獨立穩定,古代中國人獨自走著自己的文化發展道路,形成了技術型、經驗型、實用型為主的科技體系。……中華民族先人在科學技術上的獨特建樹,一直保持著其永恒的魅力。--摘編自吳國盛《科學的歷程》材料三: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近代科學革命提供了重要社會條件。……牛頓是經典力學的集大成者,他總結和發展了開普勒的天體力學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學成就:提出了經典力學的一套基本概念,發現了物體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摘編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學革命事件及其意義》請回答:(1) 材料一中的著作一、三作者分別是誰?著作二的名稱是什么?(2) 據材料二指出我國古代科技體系的特點,并舉出“中華民族先人在科學技術上的獨特建樹”一例。(3) 材料三反映了牛頓在哪個領域的重大成就?據材料指出牛頓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4) 你認為造成中外科技發展呈現不同特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7.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和探索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記錄了中華民族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逼迫下,墜入近代的屈辱、彷徨與困惑的深淵。近代前期,為挽民族危機,無數志士仁人不斷探索技國道路,走過了自牧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沒有完成反常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1) 材料一所述,“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的含義指什么?材料二 19、20世紀之交的中國,當北洋水師“致遠號”的桅桿在黃海水域的波濤中沉沒,國內民族危機空前高漲。一批具有憂患意識的知識分子,開始挑起對民眾進行啟蒙的重任,探索實現救國自強的道路。--《百年世博夢》解說詞(2) 材料二中“19、20世紀之交的中國……知識分子”為實現救國自強,進行了怎樣的探索?結合材料和所學,說說這次探索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三以學生為先鋒的民眾運動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開,并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大中城市。據統計,運動波及全國 20多個省的100多個城市,處于抗爭中心的山東、長期遭受日本侵略的東北和上海郊區等地的農民也參加了斗爭。除少數親日派當權者外,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工商業者等幾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運動的浪潮。--摘自李東朗《五四運動與民族意識的空前覺醒》(3) 根據材料三,概括五四運動的特點。材料四經歷過無數次深重災難的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將永遠記得這個可珍貴的時刻:它宣布了舊中國完全死亡,……中國,中國人,將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與殖民地奴隸的代名詞,而要永遠地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摘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4) 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指出導致“舊中國完全死亡”的事件并說明理由。材料五 1978年以來我國取得的部分重大成就項目 變化國內生產總值 從1978年的3678.7億元,提高到2019年的990865.1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 從1978年的355億元,提高到2017年的27.8萬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從1978年的171元,提高到2018年的28228元貧困人口 從1978年末的7.7億,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5) 根據材料五表格,分析我國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結合所學,概括我國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28.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全中國的空前統一,受幾千年封建統治和一百多年帝國主義壓迫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從而成為中華大地這塊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變。——摘編自新聞網《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是什么?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變”的理由。材料二:全會開始全面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摘編自胡錦濤在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 材料二中的“全會”指的是哪次會議?在這次“全會”前后,黨的工作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轉變?材料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報告(3)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確立了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4)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化縣某學校準備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慶?;顒?,請你為這次慶祝活動策劃一個具體的活動主題。2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圖是九年級一位同學在復習時繪制的兩個國家的年代尺。材料二第一條: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第十七條: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摘編自B國法律文獻(1) A、B兩國在年代尺中的“1921年”共同參加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簽訂了什么條約?該條約使哪國成為這次會議的最大獲益國?1993年A、B兩國與歐洲其它國家在原有的基礎上,正式結成什么組織?(2) A國《權利法案》的頒布為哪一政治制度的確立提供了法律依據?材料二的內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獻?該文獻成為1791憲法的重要組成部分,1791年憲法在該國歷史上有什么作用?(3) A、B兩國的這兩部法律文獻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主要趨勢是什么?1.【答案】A2.【答案】C3.【答案】D4.【答案】B5.【答案】D6.【答案】D7.【答案】B8.【答案】B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B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C20.【答案】C21.【答案】A22.【答案】C23.【答案】B24.【答案】C25.【答案】B26.【答案】【小題1】徐光啟、李時珍;《天工開物》。【小題2】以技術型、經濟型、實用型為主。【小題3】經典力學領域;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近代科學革命提供了重要社會條件,總結和發展了開普勒的天體力學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學成就。【小題4】古代中國統治者實行文化專制政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也使知識分子不務實際;而西方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高舉人文主義的旗幟,解放了人們的思想。27.【答案】【小題1】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小題2】進行了戊戌變法;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小題3】全民族參與(全民族的行動),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工商業者等幾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運動的浪潮。【小題4】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小題5】經濟迅速發展,民生顯著改善的重要成就;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28.【答案】【小題1】開國大典;開辟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小題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小題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小題4】“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演講比賽或征文比賽,紀念黨成立100周年的黑板報、圖片展覽、研學旅行等。29.【答案】【小題1】條約:《九國公約》;國家:美國;組織:歐洲聯盟。【小題2】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文獻:《人權宣言》;作用: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小題3】趨勢: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