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檢測卷(三)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等級得分一、填空題(26分)1.觀察氣溫計時,要等到液柱_____________后再讀數。2.塑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3.我國古代造紙的主要步驟有斬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蕩料入簾、_____________、透火焙干。4.小華和同學們來到了草地上想要唱歌,發現沒有樂器。于是他們自制了兩組打擊樂器(如下圖)。他們發現敲擊水量最_____________的瓶子,音調最高;敲擊最長的管子,音調最_____________。 5.云量是指_____________。6.番茄喜歡生長在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的地方。7.地上的花兒盡情地綻放,小華采摘了一朵小紅花,發現它由花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組成。(從外到內寫)8.沙拐棗的果實上有_____________,可以幫助它在沙漠中傳播種子。二、選擇題(30分)9.氣候是一定地域里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人們通過長期觀測和記錄天氣信息,發現不同的地區每年的氣象情況總是有些規律,如我們濰坊的氣候特點是( )。A.四季分明 B.四季如春 C.常年高溫 D.冬暖夏涼10.如圖所示,甲和乙是放置于不同環境中的氣溫計。此時甲、乙兩支體溫計的示數分別是( )。A.11℃、21℃ B.11℃、-21℃C.11℃、-19℃ D.-11℃、19℃11.將報紙、電光紙、餐巾紙、牛皮紙這四種不同的紙平鋪在桌子上,同時在每一張紙上滴等量的水滴,會發現( )上的水滴擴散得快。A.報紙 B.電光紙 C.餐巾紙 D.牛皮紙12.下列不是常青樹的是( )。A.大葉黃楊 B.雪松 C.楊樹 D.松柏13.蜜蜂在采蜜時,幫助花朵完成的重要過程是( )。A.光合作用 B.傳粉 C.吸收養分 D.開花14.健康生活從小事做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做實驗的時候不能隨意“聞”或“嘗”陌生物品,但可以用手觸碰觀察B.當外界聲音太大時可以捂住耳朵,同時張開嘴巴C.“食不言”可以在一定概率上避免食物進入氣管D.可以大聲播放音樂,因為音樂能夠陶冶情操,不屬于噪聲15.小軒在操場上測風向,結果如圖,這時刮( )。A.東風 B.南風 C.東北風 D.西風16.我們穿的衣服大多數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A.天然材料 B.人造材料 C.兩者都有 D.棉質材料17.高低和強弱變化混亂、聽起來嘈雜刺耳且不和諧的聲音,被稱為( )。A.噪聲 B.和聲 C.清聲 D.回聲18.我們耳朵里有一個接收各種聲音并產生振動的器官是( )。A.聽小骨 B.耳蝸 C.外耳道 D.鼓膜19.聲音因物體( )而產生。A.振動 B.顫動 C.震動 D.跳動20.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由此推測松樹的生長環境主要特點是( )。A.降水多 B.降水少 C.土壤貧瘠 D.土壤肥沃21.我們吃西紅柿時,吃的是它的( )。A.果實 B.根 C.葉子 D.莖22.在“綠豆苗生長”實驗中,若發現綠豆苗葉片發黃,可能的原因是( )。A.水分過多 B.光照不足 C.溫度過低 D.土壤過多23.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種子,不容易發芽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陽光 B.缺少空氣 C.水溫太低 D.缺乏水分三、判斷題(10分)24.制作水杯琴,敲水多的杯子的聲音比敲水少的杯子的聲音要低。( )25.有些聲波的振動是我們感受不到的。( )26.雨量器的口徑越大,測量的降水量越準確。( )27.風級歌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判斷風力大小。( )28.混凝土、瓷磚、水泥不屬于自然資源。( )29.金屬材料很容易被撕破。( )30.猴面包樹和芭蕉樹都適宜生長在熱帶沿海地區。( )31.生石花、蘆薈、仙人掌、金琥都是多肉植物,含有水分多,能生長在干旱地方。( )32.種子萌發時,先長出莖和葉,再長出根。( )33.所有植物的根都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四、連線題(5分)34.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人類是怎樣利用植物的呢?長絨棉 橡膠樹 貝母 甘蔗 玉米化痰止咳藥 全棉內衣 輪胎 乙醇汽油 糖五、簡答題(5分)35.怎樣讓鼓、鑼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立即停止?六、實驗題(10分)36.學校開展了一年一度的種植太陽花活動,探究小組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有的種子發芽,有的沒有發芽。實驗做法:探究小組準備了四個不漏水的瓶子,分別在瓶子底部墊上紙巾,在紙上各放10粒大小相同的太陽花種子,記錄的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瓶號 種子所處環境 實驗結果① 不放水,置于溫暖的窗臺上(25℃) 不發芽② 放適量水,置于溫暖的窗臺上(25℃) 發芽③ 放適量水,置于冰箱冷藏室中(4℃) 不發芽④ 加過量水淹沒種子,置于溫暖的窗臺上(25℃) 不發芽(1)如果想要研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水分?”這個問題,奇奇應選擇_____________號瓶和_____________。(2)如果選擇②號瓶和③號瓶進行研究,研究的問題是“種子萌發是否需要_____________ ?”。(3)④號瓶種子未萌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小組在實驗的過程中所用的實驗類型是_____________實驗。(5)奇奇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了節約實驗材料,提出了每個瓶子里邊都放一粒種子的建議,你同意他的想法嗎?如果不同意,請寫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綜合題(14分)37.早在夏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便開始制造各種各樣的青銅樂器,其中曾侯乙編鐘是至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被譽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跡”。請完成下面小題。(1)曾侯乙編鐘發出樂聲的部分是( )。A.天然材料 B.絕緣體 C.導熱性差的材料 D.一種合金(2)當樂師用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鐘時,它們振動的快慢不同,所以發出聲音的( )不同。A.音量 B.音調 C.音色 D.音質(3)樂師演奏結束,停止敲擊后仍“余音未止”,原因是( )。A.聲的回音 B.鐘還在振動C.聽者耳鳴 D.聲音從耳廓進入耳蝸需要一段時間,出現延時38.觀察各種各樣的花。幾位同學正在觀察各種各樣的花,其中有南瓜花、百合花、桃花等。(1)小明用放大鏡觀察到桃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他還發現雌蕊上有_____________,雄蕊上有_____________。(2)解剖百合花需要用_____________(填工具名稱),按_____________的順序解剖。(3)蜜蜂要給花傳粉,傳粉是指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_____________。(4)桃花會結出桃子,小華猜測發育成果實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穩定【解析】觀察氣溫計時,液柱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準確反映環境溫度。若提前讀數,可能因液柱仍在升降導致結果錯誤。因此,需等待液柱穩定(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平視刻度線讀數,確保數據準確。這是使用液體溫度計的基本操作規范。2.不易導電 不易腐爛【解析】塑料有多種特點,如輕便、絕緣不導電、耐腐蝕、不易分解、不易腐爛等。3.覆簾壓紙【解析】覆簾壓紙是古代造紙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覆簾壓紙可以擠出紙張中的水分,使紙張成型。4.少 低【解析】敲擊水量不等的瓶子,裝水越少,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敲擊長短不同的管子,管子越短,振動越快,音調越高。他們發現敲擊水量最少的瓶子,音調最高;敲擊最長的管子,音調最低。5.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比例【解析】云量是指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積比例,云遮蔽天空的情況。把觀察范圍內的天空均分為10份,估計云遮蔽的份數,就是云量。根據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氣分為晴、少云、多云和陰天。當云量小于1份時,是晴天;云量為1—3份時,是少云;云量為4—7份時,是多云;云量為8—10份時,是陰天。6.溫暖 潮濕【解析】番茄喜歡生長在溫暖且有點潮濕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陽光,60—100天可以成熟,適合在春季栽種,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種植。7.花瓣 雄蕊 雌蕊【解析】花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為:花萼:最外層,保護未開放的花蕾。花瓣:顏色鮮艷,吸引昆蟲傳粉。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產生花粉。雌蕊:位于最內層,包括柱頭、花柱和子房,接受花粉后發育成果實。8.刺毛或翅【解析】沙拐棗的果實上有刺毛或翅,可以幫助它在沙漠中傳播種子。這些刺毛或翅結構可以使得果實能夠被風吹動,從而在沙漠地面上滾動,或者被風吹到較遠的地方,這樣可以增加種子散布的范圍,提高植物繁殖的機會。9.A【解析】濰坊位于中國山東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A.該地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這與“四季分明”的選項A相符。B.“四季如春”通常指說全年氣候溫暖而無明顯季節變化,常見于一些熱帶或亞熱帶地區;C.“常年高溫”指全年氣溫較高的地區,多見于熱帶;D.“冬暖夏涼”則不符合濰坊的氣候特點,因為濰坊冬季較寒冷。10.C【解析】讀取氣溫計示數時,首先需要確定氣溫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液柱的位置讀取數值。如果液柱在零刻度以上,則讀數為零上,如果液柱在零刻度以下,則讀數為零下。若圖中沒有出現零刻度,則可根據刻度值的大小變化來進行判斷,若刻度值從下到上變大,則為零上,從下向上讀數;若刻度值從下到上變小,則為零下,從上向下讀數。本題中,甲乙氣溫計從10℃到20℃中間都有10個小格,所以每一小格都代表1℃。甲氣溫計從下到上刻度越來越大,所以為零上,且甲刻度處超過10℃一個小格,所以甲的讀數為11℃,乙氣溫計刻度從下到上越來越小,說明在零下,乙從10℃到刻度處一共有9個小格,所以乙的讀數為-19℃。故本題選C。11.C【解析】不同材料的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紙的吸水性跟紙纖維的疏密程度和是否有蠟質有關。報紙、電光紙、牛皮紙與餐巾紙相比,餐巾紙纖維更加疏松,容易吸水,它的吸水能力最好。將這四種不同的紙平鋪在桌子上,同時在每一張紙上滴等量的水滴,會發現餐巾紙上的水滴擴散得快。故選C。12.C【解析】常青樹是指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植物,如松柏、大葉黃楊,雪松等。秋天到了,楊樹、銀杏等闊葉樹的葉子漸漸衰老,隨著瑟瑟的秋風,枯黃的樹葉便悄然飄落了,楊樹不是常青樹。故選C。13.B【解析】蜜蜂在采蜜時身上會沾染花粉,有利于花的傳粉。蜜蜂與花的關系是一種共生關系,它們是互相依賴的。花產生的花粉和蜜誘惑著蜜蜂為其傳粉,花為蜜蜂提供食物,而蜜蜂則在采蜜的過程中,幫助植物傳粉,完成植物繁衍,所以B符合題意。14.C【解析】A.在實驗中,不僅不能“聞”或“嘗”陌生物品,而且通常也不建議直接用手觸碰,特別是如果物品可能具有腐蝕性、毒性或其他危險性。應使用適當的工具或防護措施。選項不符合題意;B.當外界聲音太大時,捂住耳朵可以物理阻擋部分聲音,減少對耳膜的沖擊。張開嘴巴可以幫助平衡耳內外的壓力,進一步保護耳朵。但是同時做不能起到減緩聲音對耳朵的沖擊,選項不符合題意;C.“食不言”意味著吃飯時不說話,這樣注意力更集中,咀嚼和吞咽更協調,從而減少食物誤入氣管的風險。選項符合題意;D.雖然音樂本身可以陶冶情操,但大聲播放音樂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干擾,成為噪聲。噪聲的定義不僅與聲音的內容有關,還與聲音的強度和對他人的影響有關。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5.A【解析】風向標是用于測定風吹來的方向的儀器。風向標的箭頭永遠指向風吹來的方向,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當時的風向。分析圖片可知,風向標箭頭指在東方,此時的風向為東風。故選A。16.C【解析】我們穿的衣服既有棉、麻、絲、毛等天然材料制成的,也有聚酯纖維、錦綸等人造材料制成的,所以兩者都有。故選C。17.A【解析】A.噪聲:指不規則的聲波振動,通常指令人不悅、嘈雜刺耳的聲音(符合題干描述)。B.和聲:多個音符按規律組合產生的和諧聲音(如音樂和弦),與“不和諧”矛盾。C.清聲:非聲學專業術語,通常指純凈的聲音(如“清脆”),與“刺耳”無關。D.回聲:聲音遇到障礙物反射形成的重復聲,與“混亂嘈雜”無直接關聯。故選A。18.D【解析】A.聽小骨:傳遞振動,但不直接接收聲音。B.耳蝸:將振動轉化為神經信號,屬于內耳結構。C.外耳道:傳導聲波,但不產生振動。D.鼓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間,是接收聲波并產生振動的薄膜結構,能將聲波的機械振動傳遞給聽小骨。故D符合題意。19.A【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例如,敲鼓時鼓面振動,琴弦被撥動時振動,這些振動會發出聲音。故選A。20.B【解析】松樹的葉子呈針狀,這種結構可以減少葉片的表面積,從而減少水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這是植物對降水較少或干旱環境的適應特征。例如,在寒冷或干燥地區,松樹通過針葉保存水分,保證生存。因此,松樹的生長環境主要特點是降水少,故選B。21.A【解析】西紅柿(番茄)在植物學分類中屬于果實,具體來說是植物的漿果。 果實:由花的子房發育而成,內含種子,西紅柿的食用部分正是其成熟的子房壁(果肉)。其他選項排除:根(如胡蘿卜)、莖(如土豆)、葉(如菠菜)均不屬于西紅柿的食用部位。 因此,吃西紅柿時吃的是它的果實。故選A。22.B【解析】A.水分過多可能導致爛根,影響整體生長。選項不符合題意;B.光照不足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葉綠素合成減少,葉片會因缺乏葉綠素而發黃、發白。選項符合題意;C.溫度過低會抑制植物的生長,但通常不會直接導致葉片發黃。低溫環境下,葉片可能會呈現暗綠色或紫紅色。選項不符合題意;D.土壤過多本身不會導致葉片發黃。土壤過多可能會導致排水不良,進而導致水分過多,這才會間接導致葉片發黃。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3.B【解析】種子發芽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空氣。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種子雖然水分充足(排除D),但水中溶解的氧氣含量較少,種子無法通過呼吸作用獲取足夠的氧氣。呼吸作用是種子發芽的關鍵過程,缺氧會導致能量不足,從而無法發芽。陽光并非所有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水溫題目未提及,故選B。24.√【解析】當敲擊水杯時,杯體和水共同振動發聲。水量越多時,整個振動系統的振動頻率越慢,因此發出的聲音音調越低;水量越少時,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故敲水多的杯子的聲音比敲水少的杯子的聲音要低。25.√【解析】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范圍是20到20000赫茲。低于20赫茲的次聲波和高于20000赫茲的超聲波,雖然都是聲波振動,但因為超出人類聽覺范圍,所以我們無法感受到。例如:蝙蝠發出的超聲波、地震前的次聲波都屬于這類情況。26.×【解析】雨量器的口徑大小不會影響測量的降水量準確性,并不是口徑越大就越準確。雨量器的準確性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設計、制造質量、安裝位置和保養狀況等。27.√【解析】風級歌通過描述不同風力等級對應的自然現象(如樹葉微動、樹枝搖晃等),幫助我們根據觀察到的環境變化快速判斷風力大小。例如,0級無風時煙直上,3級微風時樹葉晃動。28.√【解析】混凝土、瓷磚和水泥不屬于自然資源,因為它們都是經過人類加工制造的產品。29.×【解析】金屬以其強度和韌性而聞名,大多數金屬都需要極大的力量才能被撕裂或撕破。與紙張或布料等材料不同,金屬在受到拉力時通常會發生變形或斷裂,而不是被“撕破”。30.×【解析】猴面包樹主要生長在熱帶草原或干旱地區(如非洲),樹干粗大以儲存水分,適應干燥環境。而芭蕉樹喜溫暖濕潤的熱帶沿海地區。兩者對水分需求不同。31.√【解析】生石花、蘆薈、仙人掌和金琥都屬于多肉植物,它們具有適應干旱環境的特殊生理結構。這些植物能夠在干旱地區生長,主要是因為它們能夠在體內儲存大量的水分,以應對外界水分的稀缺。多肉植物的葉片或莖通常肥厚,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養分,這有助于它們在長時間沒有降雨的情況下生存。此外,多肉植物還通過其他方式適應干旱環境,例如減少葉片的表面積以減少水分蒸發,或者在夜間開放氣孔進行氣體交換以減少水分流失。32.×【解析】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生長,根的生長速度較快,每天約5毫米。33.√【解析】植物的根通常具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分的作用,同時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例如,樹木的根既能吸收水分又能穩固樹干。34.【解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生物的多樣性,長絨棉能夠制作全棉內衣,玉米可以制乙醇汽油,橡膠樹割出來的橡膠是造輪胎的材料,甘蔗能夠制糖,貝母具有平咳止喘的效果可以制造化痰止咳藥 。35.用手按住鼓面或緊緊抓住鑼,使它們停止振動。【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敲打鼓或鑼時,它們會持續振動發出聲音。如果用手按住鼓面或抓住鑼,振動會被迅速阻止,沒有振動后,聲音也就立即停止了。36.(1) ① ② (2)適宜的溫度 (3)沒有空氣 (4)對比 (5)不同意,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應該選用多粒種子。【解析】(1)研究“水分是否影響種子萌發”時,應選擇除水分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溫度等)均相同的兩組。①號(無水)和②號(適量水)均置于25℃環境,符合變量控制要求。(2)②號(25℃)和③號(4℃)的變量是溫度,其他條件相同,因此研究的問題是“種子萌發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3)種子萌發需要空氣。④號瓶中水過多,種子被淹沒,無法獲取氧氣,導致呼吸作用受阻,無法萌發。(4)實驗中通過改變單一條件(如水分、溫度),其他條件保持一致,屬于對照實驗(或對比實驗),目的是觀察變量對結果的影響。(5)科學實驗需通過重復實驗減少偶然因素影響,多粒種子能更準確地反映普遍規律。37.(1)D (2)B (3)B【解析】【小題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曾侯乙編鐘的用料是銅、錫、鉛合金,所以編鐘發出樂聲的部分是一種合金。故選C。【小題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調來描述,音調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的速度越快,產生的聲音越高;物體振動的速度越慢,產生的聲音越低。故選B。【小題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在停止對大鐘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止”,這是因為撞擊雖然停止,但大鐘仍在振動。故選B。38.(1) 黏液 花粉 (2) 鑷子 從外到內 (3)雌蕊的柱頭上 (4)雌蕊【分析】雌蕊可以分為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植物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解剖花時,要用鑷子細心地從外到內撕下花的各部分。【解析】(1)雌蕊可以分為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植物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解剖花時,要用鑷子細心地從外到內撕下花的各部分。(2)百合花是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解剖百合花需要用鑷子,按由外到內的順序解剖。(3)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所以蜜蜂要給花傳粉,傳粉是指雄蕊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4)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桃花會結出桃子,小華猜測發育成果實的結構是雌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