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注意罩項:1.本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答題時間75分鐘。2.將選擇題的答黛填涂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非選擇題的答蒙寫在答題卡的指定欄目內。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含題意。1.表1為蘇州龍南村落遺址考古發現的三個文化地層情況。據此可知,當地先民經歷了敦1崧澤文化晚期良潛文化早期良譜文化中晚期(距今5300-5200年)(距今5200-4700年)(距今4700-4200年)裁培稻占比30-40%65-70%85-90%家豬占比45%62%78%石器農具占比25%48%65%漁獵工具占比55%32%15%A.從原始養殖向稻作農業的過渡B,從原始聚居向定居生活的過渡C.從食物采集向食物生產的過渡D.從氏族社會向部落聯盟的過渡2.周人自稱“有夏”,并以夏人故地為中心建立了周政權。春秋時,齊、魯、晉等諸侯國自稱為“諸夏”,其地理范圍向黃河中下游乃至更廣泛的區域擴展。這一變化反映出A.華夏文化影響力擴大B.多元文明格局的形成C.血緣政治進一步發展D.大·統趨勢日益明顯3.圖1為唐天寶八年(749年)各道官倉儲糧數量(單位:萬石)情況。這折射出A,土地兼并導致了安史之亂B.盛世王朝隱藏著衰落危機C.兩稅法即將取代租席調制2000D.藩鎮割據制約著經濟發展91000a005200圖1i04,遼朝曾模仿中原的政治體制,針對不同的族群使用相應的法律處理糾紛;遼圣宗甚至直接以《貞觀政要》作為治國方路。這些做法A,增強了民眾對中原王朝的認同B,縮小了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C.開創了多民族國家的統治模式D.反映了民族交流交融的加強5.莊票是清朝前期私人錢莊簽發的一種作為現金流通的票據,不記名、不掛失,憑票即兌。莊票在晚清通商口岸城市中普遍使用,甚至參與餉銀的發放。據此可知,莊票的使用A,體現了貨幣信用的特質B.標志著借貸業務的出現C.減少了民間白銀的流通D.影響了金融秩序的穩定6.太平軍攻占南京后不久,曾頒發過一份《百姓條例》規定:“不要錢灌,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歸于天王收去,每月大口給米一擔,小口減半,以作養生之資。”這一規定A.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B.實現了普遍的社會救濟C.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體現了樸素的公有理想7.表2為部分學者對維新變法的認識。他們的研究,表明這場變法表2學者立論時間認識既缺從政經驗,又少顯官,僅有張蔭桓、徐致靖等數人,從正而進淺川具和(日)1898年行公然改革,勢單力薄,倖礙顏多,難以成寧。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內鏟除千余年之積驊,不知環境之阻力,偏陳恭祿1935年于理想,終則一無所成。戊戌變法是一場非常不成熟的變蘋,是由涉世未深的膏年皇帝與同蕭功秦2021年樣缺乏官場經驗的、充滿書生激情的少壯變法人士相結合而發動的激進變蘋。A.缺乏必要的社會基礎B.旨在推翻封建君主制C.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D.導致統治集團的分化8.1935年5月22日,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幫助鼻族人民建立了“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此后,紅軍順利通過彝區,并于5月25日搶渡大渡河。由此可知,這次結盟A.增加了紅軍的軍隊數量B.創造了長征勝利的條件C.實現了彝族的區域自治D.提高了民眾抗日的覺悟9.圖2是畫家馬三和于1954年繪制的宜傳畫《破土開工》。當時創作這幅宣傳畫意在圖2A.惱憬新民主主義國家的美好未來B.體現工農兵團結合作的集體意識℃.動員民眾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D.展示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巨大成就10,改革開放初期,蘇州地區開始出現社隊企業,允許農民和集體的資金自由流動,允許企業面向全國市場,形成別具特色的“蘇南模式”。社隊企業的異軍突起A.開創了農業多元發展的模式B.平衡了城鄉經濟發展的速度C,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D.改變了農民土地所有制形式11.古代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干早少雨,人們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長期的人工引流灌源導致地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