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準考證號長沙市一中2025屆模擬試卷(二)歷史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1.商朝與西周時代,文字掌握在王潮手中,對各地狀況我們并不清楚。到了春秋時代,漢字遠播各國,廣泛使用,對于各地的情況我們一下子了解得很清楚了。春秋時期漢字廣泛傳播在當時A.為官僚制與律法制形成創造條件B.方便了孔子創作《春秋》C.造成了三教九流競相發展的局面D.促成商周制度深入到地方2.西漢建立初期,內郡和邊郡在武官設置上差別不大。漢武帝以后,內地郡縣的郡發弩、郡司空、郡輕車等武職已不復存在;邊郡則在舊軍事體制以外,增加部都尉、屬國都尉和農都尉等。這一變化表明西漢政府A.重視邊疆民族地區治理B.打擊豪強地主勢力C.推行內地邊疆一體發展D.改革地方行政體制3.下表是王安石變法中青苗法的還納本息示意表。由此可知,這一政策借貸方式實際支給還貸數實際價值1200文(借錢還錢)1200文現錢例1000文120斗(借錢還糧)2400文A.強化了政府對民眾的控制B.放松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C.體現了賦稅征收的公平化D.有助于農產品商品化發展4.下圖是17一18世紀中國白銀購買力情況。這反映出當時中國合中國每公斤白銀購買大米數的3017世紀后半期17世紀前半期18世紀前半期18世紀后半期A.傳統重農抑商政策的松動B.賦役的貨幣化導致白銀貶值C.商業稅成為政府主要稅源D.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5.朱熹在《堯典》注中討論了天文學的歲差、置閏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討論了早期的渾天說、渾天儀的結構。朱熹對地質、天文、生物與人類起源、中醫、農業等問題都有自己的見解。據此可知A.朱熹堅持踐行“格物致知”理論B.儒家思想源自于久遠的歷史傳統C.科技發展為儒學發展提供理論依據D.理學思想極大地促進古代科技發展6.下圖是19世紀50一70年代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變化的趨勢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數額(單位:百萬兩)25◆田賦。關稅士厘金2015100寧的9的年注:清咸豐年間,“鹽引停運,關稅難征,地丁錢糧復間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緩征”。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在國內交通要道設立關卡,依商品數量或價值加征約百分之二的稅,稱為“厘金”。A.晚清小農經濟逐漸解體B.晚清經濟呈現半殖民地的特征C.清政府強化對關稅控制D.商品經濟發展和通商口岸增加7.下圖是國民革命時期的一幅宣傳漫畫。畫中兩個軍閥并排而坐,握手言和,背地里卻都用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