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浙江強基聯盟2025年5月高一聯考
歷史 試題
浙江強基聯盟研究院 命制
考生注意:
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考古發現,中國境內某處遺址墓葬分為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其中,大型墓葬隨葬品多達90件,出土成批的琮、璧、鉞等玉質禮器。據此判斷,該墓葬處于
A.舊石器時代早期 B.舊石器時代晚期
C.新石器時代早期 D.新石器時代晚期
2.為解決“財用不足,多寡不調”現象,有官員要求“開委府(商品倉庫)于京師,以籠貨物,賤即買,貴則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貿利”。該舉措
A.延續了漢初的施政方針 B.強化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C.杜絕了官員的腐敗現象 D.體現了工商皆本思想主張
3.下圖為古代中國某一時期的人口密度圖,該時期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4.《唐會要》載:“軍府之地,戶不可移。關輔之民,貫不可改?!钡搅怂纬瑒t出現了“釋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擇其所樂而居之”的現象。這一變化折射出
A.國家管理寬松化 B.社會觀念平民化
C.社會經濟商業化 D.成員身份平等化
5.有學者論及晚清時期的不平等條約時提到:“清政府簽署治外法權條款是出于以下權宜的想法,即這些說不同的語言并有著奇怪習俗的夷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清政府的這種認知反映了其
A.極力維護傳統的朝貢貿易體制 B.拋棄了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
C.努力想要走出天朝上國的幻夢 D.對司法主權完整性遭破壞懵懂無知
6.《申報》曾刊登一則上海中國明明眼鏡公司的聲明:“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該“聲明”最有可能刊登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0年 D.1915年
7.《中央關于徹底平分土地問題給中央工委的復示》中提到:“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將地主富農兩階級多余的糧食、耕牛、農具、房屋及其他財富拿出來······大規模的森林及水利工程不能分配者由政府管理。此外,同意即由土地會議通過土地法大綱,作為向各解放區政府的建議。”材料中所涉及的舉措
A.滿足了贛南、閩西農民對土地的渴望
B.進一步鞏固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適應了解放戰爭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
D.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掃除了障礙
8.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與此論斷相關的史實是
①深圳等經濟特區的設立
②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
④建設“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論及古希臘文明,有學者認為:“不論希臘的天才多么深刻,······我們沒有權利無視希臘天才的埃及父親和美索不達米亞母親?!毕铝许椫?,可論證這一觀點的是
A.世界上首部太陽歷 B.城邦的民主政治
C.史詩《吉爾伽美什》 D.希臘的洪水傳說
10.史載:“在日耳曼人社會的一開始,他們之間的關系就不是任命與被任命、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而是靠著忠誠與契約關系維持的相互平衡與制約的關系。”“他們”是
A.國王與教皇 B.將軍與武士
C.領主與農奴 D.封君與封臣
11.有學者認為:“只要政府開明,他倒不在乎政府的權力有多大。他所說的開明政府,是指向懶惰和愚蠢開戰,使教士處于從屬地位,允許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促進物質和技術進步事業的政府。”材料中的“他”是
A.伏爾泰 B.馬丁·路德
C.但丁 D.孟德斯鳩
12.有學者認為:“這場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毀若干世紀以來絕對統治歐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稱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簡單、以人人地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治秩序?!薄斑@場革命”爆發于
A.十六世紀 B.十七世紀
C.十八世紀 D.十九世紀
13.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提到:“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述文字重在介紹
A.唯物史觀 B.空想社會主義
C.進化史觀 D.剩余價值理論
14.列寧曾說:“我們計劃(說我們計劃欠周地設想也許較確切)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這里列寧所說的“辦法”是指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新經濟體制”改革 D.農業集體化
15.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漢語中的新詞匯是層出不窮?!耙苿又Ц丁薄肮I互聯”“數智化”“大數據”等新名詞主要反映了
A.世界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社會信息化 D.文化多樣化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6.孟子主張“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墨子認為“治天下之國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呂氏春秋》提出“亂莫大于無天子”。這些觀點反映了
A.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 B.華夷文化沖突的消失
C.對大一統的理想追求 D.封建地主階級的興起
17.下圖是古代中國某朝代政治機構示意圖(局部)。據此可知,該朝代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8.宋代,“川蜀茶園,本是百姓兩稅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種茶”;遂寧(今屬四川)很多地方“山前后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戶十之三”;兩浙路的嚴州是重要桑蠶產區,農民“惟蠶桑是務”。據此可知,宋代
A.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B.農業的專業化加強
C.農業經營模式單一 D.糧食危機日益加劇
19.1939年10月10日,《新華日報》發文:“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功,積極進行群眾工作,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徹底,沒有把廣大群眾真正動員起來,也是其重要原因之
一?!痹摽囊庠?br/>A.探尋辛亥革命失敗主要原因 B.肯定民眾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C.強調國共合作領導抗日戰爭 D.敦促國民政府實行全民抗戰
20.1985年,中共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提出“從今年起,除個別品種外,國家不再向農民下達農產品統購派購任務,按照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該文件旨在
A.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B.調整農村的種植結構
C.全面否定計劃經濟體制 D.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
21.有學者認為,某個政權是“傳承伊斯蘭文明的歷史載體,繼承了哈里發時代的宗教政治傳統,實行君主至上和教俗合一的政治體制,世俗權力與宗教權力錯綜交織,······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歷經600余年的滄桑,可謂亞非歐大陸中央地帶最后的封建國”。該政權是
A.波斯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奧斯曼帝國
22.“他們的目標不是占有領土,而是通過強迫商船??坑谖溲b貿易口岸并交納關稅,從而控制貿易路線。他們從事西非的奴隸貿易,販運印度的胡椒。16世紀前期的幾十年前,歐洲人消費的胡椒和香料中大約一半是他們運來的。”材料中的“他們”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人 B.西班牙人
C.荷蘭人 D.法國人
23.17世紀,英國某呢絨工場雇傭了近1100人,分屬梳毛、分揀、紡紗、織布、干燥和漂洗等多個部門。其中,織布又分為多道工序,其中壓印、繡花等通常由婦女承擔。這可用于說明
A.生產方式變革的條件漸趨成熟 B.機器生產強化對工人的管理
C.近代工廠制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D.工業革命促進女性地位提升
24.有學者說:“倘若去研究近代俄國,不必在議會制上多花精力;如果研究近代美國,無須考慮君主制問題;如果研究近代德國,不會有兩黨制問題。但一部近代英國政治制度史,就是議會逐步取代國王統治國家的歷史,離開議會制談不上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和兩黨制。”該學者意在強調近代英國
A.民眾參政議政意識的逐步增強 B.政治制度發展的漸進性和復合性
C.資產階級革命充斥軟弱與妥協 D.議會與專制王權的矛盾不可調和
25.某組織的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鼓勵各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及其它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該組織最有可能是
A.上海合作組織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亞太經合組織 D.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14分,27題14分,28題12分,共40分)
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秦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古典”時代。這個“古典”時代有若干特征可以進行深入探討,它們是:(1)在帝國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個人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之強化;(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礎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國家操控的、鞏固帝國存在的文學經典;(4)帝國內部的去軍事化,和對國家邊境的邊緣族群所開展的軍事活動······
-摘編自[加]卜正民《哈佛中國史》
材料二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簡表(部分)
朝代 宰相總人數 進士出身人數 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徑
唐朝 武則天 73 11 舉薦、行伍、門蔭
唐玄宗 34 7
唐肅宗 16 4
五代 46 24 吏職、幕僚、行伍、舉薦、門蔭等
宋朝 北宋 72 63 資蔭、攝官、特奏名、納粟、從軍、舉薦等
南宋 63 48
-摘編自王翠《從貴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徑的比較研究》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概述秦朝“以皇帝個人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之強化”的制度創新和“對國家邊境的邊緣族群所開展的軍事活動”,并分析秦朝上述創新和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7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的變化。結合所學,分析這一變化帶來的積極影響。(7分)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從1000年-1500年,威尼斯開拓了沿商旅之路至黑海港口之間的對中國商品的貿易,以及通過敘利亞和亞歷山大港進行的對印度和其他亞洲商品的貿易。在相當重要的程度上,威尼斯的海上擴張依賴于它造船技術上的進步、航海上羅盤的使用及其他方面的改進,也取決于銀行、會計、外匯和信用市場等一系列的創新。威尼斯開創了手稿收藏圖書館和書籍出版。它將希臘著作介紹給西方,帕多瓦大學是當時歐洲的主要學習中心。
-摘編自[英]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
材料二 19世紀后期,隨著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資本主義從自由向壟斷過渡,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開啟了從近代階段向現代國家職能的轉型。到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現代結構已初具規模。但這一時期國家職能的轉變是初步的,還不足以遏制資本主義的危機趨勢。當1929年經濟大危機襲來時,國家職能的缺失在客觀上放大了危機的破壞性。大危機也成為加大國家調控能力的強大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時體制的建立進一步拓展了國家職能的空間。二戰后,擴大國家職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共同特征······國家社會職能的擴大在戰后國家職能的發展中占據著顯著位置,各國加大了普惠式社會福利建設,更有部分國家以“福利國家”為奮斗目標。
-摘編自徐藍《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
(1)根據材料一,概括威尼斯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結合所學,分析其發展的歷史意義。(8分)
(2)根據材料二,列舉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50年代推動資本主義國家職能“從近代階段向現代國家職能的轉型”的重大事件。結合所學,以戰后“福利國家”建立為例,分析其“轉型”的局限性。(6分)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 商務印書館大事記(部分)
章節名稱 年份 發展概況
艱難歲月 1897 “列強劫盟(瓜分狂潮),清室變法圖強之際”,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辦,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已任
1904 響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率先編印《最新教科書》
1912 “政體既已革新,而為教育根本之教科書,亦不能不隨之轉移以應時勢之需要”,編纂《共和國新教科書》
1920 編輯出版“采用語體文(白話文)編輯的第一套教科書”
戰火洗禮 1932 商務印書館的總管理處和編譯所等因中彈起火,全部焚毀
1937 轉戰長沙、重慶等地,編印《抗戰小叢書》《戰時常識叢書》等
1949 經營每況愈下,入不敷出,瀕臨破產
走向新生 1954 總管理處遷至北京,全面實行公私合營
1959 以譯印外國哲學、社會科學名著為主,兼出中外語言工具書和一部分外語課本作為出版任務
-摘編自楊揚《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
根據材料,結合相關史實,圍繞“企業發展與時代變遷”主題,撰寫歷史小論文,題目自擬。(要求:立論正確,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
浙江強基聯盟2025年5月高一聯考
歷史卷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A D D C B D D A C A A C
1.D【解析】根據題干,大型墓葬隨葬品多達90件,遠超中小型墓葬,表明社會已出現顯著階層分化。這種等級制度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特征。故選擇D項。
2.B【解析】題干中官員主張通過設立官營倉庫(委府)調控市場,即“賤買貴賣”以平衡物價,確保官府掌控物資,限制商人暴利。通過行政手段調節供需、穩定物價,屬于典型的政府強化經濟管控的行為。故選擇B項。
3.B【解析】根據題干“疆域”和“人口密度”信息,該時期最有可能是唐朝。故選擇B項。
4.A【解析】題干唐代“戶不可移”“貫不可改”反映了嚴格的戶籍控制,宋代“擇其所樂而居之”則表明人口流動自由度顯著提高,農民可脫離土地遷徙他處,表明宋朝政府適當地放松了對社會的控制。故選擇A項。
5.D【解析】題目中提到的“權宜想法”表明,清政府允許外國人通過治外法權自行管理,認為讓其自治是“寬宏大量”的表現,這種認知本質上是對國際法中司法主權概念的完全無知。故選擇D項。
6.D【解析】題干中眼鏡公司極力否認商品為日貨,甚至斷言“中國全國眼鏡界絕無日貨”,反映了強烈的抵制日貨的社會氛圍。此外,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商業迎來短暫春天,商家更注重以“國貨”為賣點宣傳。故選擇D項。
7.C【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徹底平分土地”及《中國土地法大綱》的制定,是1947年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推進土地改革的核心內容。其核心目標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將地主、富農的土地及生產資料分配給農民,以充分動員農民支持解放戰爭。故選擇C項。
8.B【解析】結合所學,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村改革的突破口,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初期對外開放的標志性舉措;1957年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故選擇B項。
9.D【解析】題干強調古希臘文明受到埃及(“父親”)和兩河流域(“母親”)的影響,結合所學,古代西亞誕生了著名的洪水與方舟傳說,這個傳說故事被古代希伯來人繼承,并傳到古代希臘人那里,生動體現了希臘文明對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的吸收,符合題干中“埃及父親和美索不達米亞母親”的論斷,故答案為D項。
10.D【解析】題目強調日耳曼社會關系基于“忠誠與契約”的相互平衡,而非單向的服從。這指向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核心紐帶-封君與封臣的契約關系。故選擇D項。
11.A【解析】題目強調的“開明政府”需滿足以下條件:削弱教士權力(“教士處于從屬地位”);保障思想與宗教自由;推動科技與物質進步;不限制政府權力大小,但要求其“開明”。這一理念契合伏爾泰的“開明君主制”主張。故選擇A項。
12.C【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這場革命”是指法國大革命,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18世紀徹底推翻封建制度、確立平等社會秩序的標志性事件,故選擇C項。
13.A【解析】恩格斯在講話中強調,人類生存首先依賴物質生產(吃、喝、住、穿),這種“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構成社會的基礎,而政治、法律、藝術、宗教等上層建筑均由此基礎發展而來。這一邏輯直接對應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命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故答案為A項。
14.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等信息,可知列寧所說的辦法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故選擇A項。
15.C【解析】這些新詞匯集中反映了信息技術對社會運行方式的深刻影響,故選擇C項。
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D A D A A B A
16.C【解析】題干材料反映了戰國末期社會對結束分裂、實現大一統的強烈訴求。故答案為C項。
17.B【解析】根據材料中央政治機構“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門下”,以及地方行政區劃“道”“府州”“縣”等信息,可知該朝代最有可能是唐朝。故選擇B項。
18.B【解析】題干材料中不同地區專注于特定經濟作物,體現農業生產從“五谷雜糧”向專業化、商品化轉變,故選擇B項。
19.D【解析】1939年處于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中共主張全面抗戰路線(動員全體民眾),而國民黨存在依賴政府和軍隊的片面抗戰傾向?!缎氯A日報》作為中共在國統區的官方媒體,其言論具有明確的政治動員意圖。《新華日報》通過對比辛亥革命的成敗經驗,旨在警示國民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性,并敦促其吸取歷史教訓,實行全民抗戰策略。故選擇D項。
20.A【解析】1985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是中國農村改革深化的重要舉措。文件明確取消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強制收購農產品的政策),改為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這一改革旨在減少行政干預,賦予農民更多自主權,使其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直接目的是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故選擇A項。
21.D【解析】結合所學,奧斯曼帝國繼承了阿拉伯帝國宗教政治的遺產,其蘇丹一哈里發雙重身份強化了政教合一特性。1299-1923年,統治范圍橫跨亞非歐三大洲,是伊斯蘭文明中延續至近代的“最后封建國”。故選擇D項。
22.A【解析】達·伽馬1498年開辟印度航線后,葡萄牙迅速在印度洋建立貿易據點(如果阿、馬六甲),通過武裝商站(而非占領領土)控制香料貿易,強迫商船??坎⒗U稅。這與材料中“強迫商船??坑谖溲b貿易口岸”完全吻合。葡萄牙自15世紀起在西非(如埃爾米納堡)從事奴隸貿易,雖規模較小,但已形成雛形。16世紀前期,葡萄牙幾乎壟斷了歐洲的亞洲香料供應(如胡椒),材料中“歐洲消費的胡椒約一半由他們運來”與此一致。材料描述的貿易模式、時間節點和地理范圍均指向葡萄牙人在16世紀前期的活動。故選擇A項。
23.A【解析】17世紀英國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協作、規?;a及勞動力組織方式,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技術、組織和經濟條件,體現了生產方式從手工勞動向機器生產過渡的前期準備。故選擇A項。
24.B【解析】學者強調近代英國政治制度的獨特性在于其議會制的長期演變,并指出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兩黨制均以議會為中心逐步形成,且各制度相互依存、交織發展。這凸顯了英國政治制度發展的漸進性(長期、分階段演變)與復合性(多種制度要素疊加融合)。故選擇B項。
25.A【解析】題目強調“加強成員國間信任與睦鄰友好”“多領域合作(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以及“維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上海合作組織的核心目標正是以安全合作為基礎(如打擊“三股勢力”),同時推動經濟、能源、科技等領域的全面協作,契合題目描述的綜合性宗旨。故選擇A項。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14分,27題14分,28題12分,共40分)
26.(1)制度創新:確立皇帝制度;施行三公九卿制;推廣郡縣制(或答鄉、里、亭)。軍事活動:征服南越;擊退匈奴進攻。(制度創新3分,軍事活動2分,共5分)
意義: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促進了對各地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或答:所確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2分,任意2點即可)
(2)變化:進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門第、戰功為主到以科舉選拔為主;入仕途徑更多樣化。(3分)影響: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4分,任答四點即可)
27.(1)條件:地理位置優越;造船技術進步;航海技術發展;金融制度完善。(4分)
意義:使威尼斯成為東西方商業貿易的中心;有利于大學的興辦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為文藝復興運動奠定經濟基礎。(4分)
(2)事件: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大危機;兩次世界大戰;羅斯福新政。(4分)
局限性:加重國家財政負擔(或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沒有觸及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2分)
28.(12分)評分標準:(1)標題分(2分):有論點、有價值判斷2分,無價值判斷1分,價值判斷錯誤0分;(2)史論分(6分):每個史論2分,至少寫三個;(3)結構分(2分):總分、分總或總分總都可,1分;有總結升華,1分;(4)表述分(2分):表述成文1分,語句通順、書寫美觀可給1分。
示例: 企業發展需要順應時代變遷并推動社會變革
商務印書館發展歷程深刻反映了時代變遷對企業命運的塑造。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商務印書館始終順應時代需求,在變革中求生存,在轉型中謀發展,展現出企業與時代的緊密互動。
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中國先進分子尋求救國之道,發展教育。甲午戰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維新運動興起,商務印書館應運而生,出版西方社會科學著作。受清末新政廢科舉,建立新式學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專制,建立中華民國、新文化運動中文學革命推廣白話文等影響,編纂并不斷更新教科書。這一階段商務印書館的印書活動,有利于促進民眾的思想啟蒙和近代教育發展,推動社會變革。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戰亂和官僚資本的壓制使商務印書館發展遭遇困境??谷諔馉幤陂g,商務印書館損失慘重并被迫遷徙,仍堅持編印抗戰刊物,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的決心。解放戰爭期間,由于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和官僚資本的巧取豪奪,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艱難發展,商務印書館瀕臨破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商務印書館全面實行公私合營,獲得新生并逐步發展興盛。商務印書館出版任務以介紹國外學術著作為主,推動了新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商務印書館的興衰歷程,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縮影。商務印書館的成功在于順應時代需求,而它的困境亦源于時代的動蕩。這深刻說明,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時代的土壤,唯有與時俱進,方能生生不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湟源县| 遂平县| 博湖县| 安阳县| 桓仁| 方山县| 霍山县| 辽阳县| 滦平县| 黄龙县| 牟定县| 孟州市| 克拉玛依市| 河西区| 丹江口市| 常山县| 德昌县| 神农架林区| 额敏县| 兰西县| 南京市| 安溪县| 和林格尔县| 会理县| 酉阳| 黎平县| 万年县| 晋宁县| 沙田区| 红河县| 杭州市| 台湾省| 诸暨市| 元氏县| 曲靖市| 阳江市| 赤壁市| 西充县| 东安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