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項城三高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中考試高一歷史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所有答案都寫在答題卷上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8分)1.下表征引教材對各個古代帝國制度的部分表述,據此可知()波斯帝國繼承西亞地區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亞歷山大帝國宣布君權神授,將政治、軍事等大權集于一身阿拉伯帝國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A.帝國的疆域都非常遼闊B.帝國統治者實行專制統治C.帝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D.帝國建立成熟的管理制度2.《漢謨拉比法典》以“同態復仇”為原則,罪犯受到的懲罰應該與他給被害人所造成的傷害一樣,不過在施行這一準則的時候也顧及到社會等級不同:譬如一個自由民傷害了另一自由民的眼睛或骨頭就必須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頭作為懲罰。但是,倘使一個自由民傷害的是一個奴隸的眼睛或骨頭,那么他只需交納銀子作為罰金即可了事。這說明該法典()A.維護奴隸主私有財產B.建立了君權神授國家C.具有一定階級歧視性D.崇尚嚴刑峻法的思想3.古代某文明位于今尤卡坦半島,他們制造出精美的陶器,發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并采用20進制。該文明位于()高一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4.明治維新期間,日本政府制定相關法律制度以推進西方禮儀規范。各教科書根據文部省《指導要領》的規定,在教科書上明確“文明開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治政府還實行官派留學制度,直接學習西方禮儀等。這說明日本的“文明開化”()A.全面照搬西方文化B.由政府主導積極推進C.建立民主政治制度D.擺脫了封建殘余影響5.1493年,馬隨一位航海家的船隊登陸美洲。馬令印第安人感到異常驚恐,他們從未看見過這種高大而快捷的動物,這為歐洲人在與印第安人的戰斗中贏得了一定的軍事優勢。這位航海家應是()A.迪亞士B.達伽馬C.哥倫布D.巴倫支6.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了紐芬蘭島:16世紀,荷蘭航海家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了詳細的航行記錄和航海圖;1642-1643年,荷蘭人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這些航線的開辟()A.填補了偏遠海域的地理認知B.促使歐洲列強爭奪海上霸權C.加速了歐洲貴金屬掠奪進程D.導致歐洲商路貿易中心轉移7.牛頓用數學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運行的自然法則,為啟蒙思想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對啟蒙運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表明()A.自然界運行規律已被解釋預見B.自然科學發展助推社會思想解放C.科技進步顛覆了宗教神學統治D.牛頓數學研究全面影響歐洲社會8.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包括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這些措施()A.呈現出無產階級政權的特征B,踐行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構想C.直接推動立法和行政的合一D.進一步鞏固了工農之間的聯盟9.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展。下列對各國重大事件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高一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參考答案1.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提及“君主專制“大權集于一身”,“掌握大權”等內容,說明帝國統治者都建立起強有力的專制統治,B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及帝國疆域,無法體現帝國的噩域都非常遼闊,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對地方實施統治和中央集權的情視不能體現,排除C項:材料主要反映最高統治者情況,僅憑此不能斷定“成熟的管理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2,C【詳解】根據題干設問句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巴比倫王國。根據“不過在施行這一準則的時候也顧及到社會等級不同:譬如一個自由民傷害了另一個自由民的眼睛或骨頭就必須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頭作為懲罰。但是,倘使一個自由民傷害的是一個奴隸的眼睛或骨頭,那么他只需交納銀子作為罰金即可了事”可知,自由民與奴隸之間的懲罰不同,體現一定的階級歧視性,C項正確:材料主要講自由民與奴隸之間的懲罰不同,沒有提到奴隸主貴族,與維護奴隸主私有財產無關,排除A項;古巴比倫在《漢謨拉比法典》頒布前就己經建立了君權神授國家,《漢謨拉比法典》體現了君權神授思想,但是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材料中強調同罪但階級不同而不同罰,并不是處罰結果都很重,不能表明崇尚嚴刑峻法的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3,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瑪雅文明已經可以制造出精美的陶器,發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并采用20進制,瑪雅文明位于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伯利茲、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是材料中的②地區,B項正確;①位于北美洲東南地區,不屬于瑪雅文明的范圍,排除A項;③位于美國南部,墨西哥西北部,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④位于南美洲地區,不屬于瑪雅文明的范圍,排除D項。故選B項。4.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日本)。根據材料可知,日本政府制定相關法律制度以推進西方禮儀規范;各教科書根據文部省《指導要領》的規定,在教科書上明確“文明開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治政府還實行官派留學制度,直接學習西方禮儀,可見這場“文明開化”運動由政府主導積極推進,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中日本的“文明開化”政策,沒有全面照搬西方文化,而是部分吸收西方文化,排除A項:材料主要涉及日本明治維新中的文化政策,沒有涉及政治政策,無法得出“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的結論,排除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排除D項。故選B項。5,C【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493年的世界。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1493年,其船隊再次前往美洲,馬很可能就是在這一時期隨船隊登陸美洲的,C項正確:1487年,迪亞士率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好望角,并未到達美洲,排除A項;1497一1498年,達·伽馬率領船隊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開辟了從歐洲到印度的新航線,沒有前往美洲,排除B項:巴倫支是荷蘭航海家,主要在北極地區進行航海探險,答案第1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下期期中歷史試題.pdf 高一歷史期中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