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20 金字塔(第一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本課由兩篇短文組成,第一篇節選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寫了夕陽下金字塔的雄渾之美及作者由此引發的萬千思緒。第二篇則是一個非連續性文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介紹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遠、外觀的雄偉、精湛的工藝及巧妙的設計等,還對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簡要的補充。這兩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紹金字塔,風格迥異,互為印證,又構成了一組非連續性文本,讓讀者對金字塔這一世界奇跡有了更為全面、豐富的了解。學習者分析五年級學生對金字塔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建筑一般都會有極高的興趣,只不過由于知識水平有限,在學習本課之前不會有太深的了解。這就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對于埃及金字塔資料有所收集和了解。而教師本身也要結合課本,搜集有關知識,為學生開拓眼界,提高他們更深一層的興趣。升騰起了解埃及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內部的神秘。學習目標確定文化自信:在學習中感受中國語言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思維能力:培養想象力,通過想象感受金字塔的雄渾之美。 語言運用:能結合兩篇短文的內容,說出對金字塔的了解。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 審美創造: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從此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學習重點難點重點:能結合兩篇短文的內容,說出對金字塔的了解。 難點: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學習評價設計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了解金字塔,激發興趣教師活動1 1.圖片導人,欣賞金字塔。 (1)出示埃及金字塔圖片,配上音樂,渲染氣氛。 (2)仔細觀察圖片,思考:金字塔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2.視頻介紹,了解金字塔。 (1)認真觀看視頻。 (2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初步說說自己對金字塔的了解。 出示課件,介紹金字塔。板書并齊讀課題《金字塔》。學生活動1 學生思考交流 認真觀看視頻 齊讀課題 活動意圖說明:用胡夫金字塔的圖片導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視頻介紹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初步感受了金字塔迷人的金色之美,為后文的學習做鋪墊。環節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教師活動2 1.趣味游戲,掃清字詞障礙。 2.自主讀文,比較不同之處。 (1)說一說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相比有什么不同之處。 (2)預設學生的回答: 3.快速瀏覽,概括主要內容。 (1)預設: (2)小結:這兩篇短文風格迥異,互為印證,又構成了一組非連續性文本,讓讀者對金字塔這一世界奇跡有了更為全面、豐富的了解。 4.自學課文,完成閱讀提示。 (1)生自讀自學課文,自己搜集關于金字塔的資料。 (2)小組討論交流閱讀提示中的兩個問題。下面的兩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紹金字塔,讀一讀,說說你對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兩篇短文介紹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種 說說理由。 學生活動2 學生思考并回答 學生自讀自學課文 小組討論交流活動意圖說明: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兩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紹金字塔,概括兩篇短文的主要內容,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環節三:交流匯報,品讀夕照之美教師活動3 導語:埃及,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國,金字塔又藏 著什么秘密呢 我們先來交流一下《金字塔夕照》的學習成果。 1.品短文題目美。 (1)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呢 (2)文章寫的是夕陽照耀下的金字塔的美景。 2.品表達方式美。 思考:《金字塔夕照》這篇短文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紹金字塔 3.品語言文字美。 (1)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九月的開羅是金色的 (2)出示: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連尼羅 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再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象畫面。從這句 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金字塔是用許多巨石建造的,怎么是金色的呢 過渡:從視覺的角度,描寫了夕陽映照下的景物,加上光與影的 刻畫,呈現出一種立體的極具色彩的美。“古老"說明了金字塔有著悠久的歷史。 出示:遠遠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 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從它們那里放射出來的。你看,天上地下,黃澄澄,金燦燦,一片耀眼的色調,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 ①小組內自由地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從這段話中 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過渡:作者由遠及近,把對壯麗景色的描繪與自己的聯 想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內心的強烈震撼。 4.品名字由來美。 (1)出示:我不知道“金字塔”這個譯名中的“金”,最早 是怎么得來的。不管出于什么考慮,我認為都是絕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個“金”的漢字。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2)思考:從這段話中,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體會到了什么 (3)小結:贊嘆金字塔閃耀著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 芒,肯定了金字塔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5.品無限遐想美。 指名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展開想象,你體會到什么?學生活動3 學生思考交流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再全班齊讀 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思考交流體會 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思考交流體會活動意圖說明:在略讀課文和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交流、品讀、感悟夕陽下金字塔之美。環節四:回顧短文,小結閱讀感受教師活動4: 你從第一篇閱讀材料《金字塔夕照》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夕照》。 3.小結:《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抒情散文,用生動的筆觸描寫了外陽下金字塔的雄渾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發的萬千思緒,抒發了作者對金字塔的喜愛與贊嘆之情。 4. 課后拓展:摘抄喜歡的語句。搜集金字塔的相關資料。學生活動4 學生互相交流 活動意圖說明:略讀課文以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無須過多分析,最后環節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回顧全文,就是要讓學生在文中多走幾個來回,這樣才能更進一步升華感悟。 20 金字塔(第二課時)環節一:激情導入,再次走進課文教師活動1: 導語:上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金字塔夕照》的美,今天我們將再次走近金字塔,接著學習《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默讀課文。 2.對比兩篇短文介紹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老師小結:學生活動1: 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交流 活動意圖說明:溫故而知新,引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環節二:自讀自悟,初步感知文本教師活動2: 1.為什么說金字塔不可思議 讓我們帶著疑惑,快速瀏覽課文。可借助課文旁邊的批注讀懂課文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自讀感受,小組合作探究,說說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3.本文由哪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第二部分: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 4.說說你對金字塔有哪些了解。學生活動2: 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交流 小組探究合作活動意圖說明:用質疑的方法進行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為深入探究金字塔的不可思議做鋪墊。環節三:抓關鍵詞,感受不可思議教師活動3: 1.讀非連續性文本,要注意讀圖和篩選信息。說一說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匯報交流探究成果,說說金字塔的不可思議表現在哪里。 2.生匯報交流,師相機指導。 3.從塔的重量、面積、體積,感受不可思議。 (1)作者介紹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你體會到了什么 (2)介紹相關數據時,都用到了“約”字,這個字能去掉嗎 4.從塔的高度和建筑時間感受不可思議。 (1)從“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幾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現比它更高的建筑”這段話中,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2)了解到金字塔有如此精湛的工藝,你有什么想法 5.從建造工程未解之謎,感受不可思議。 (1)出示:用約 230 萬塊石材砌成 平均每塊重 2.5 噸左右。整個胡夫金字塔大概有 50層樓高,塔基面積相當于 126 個籃球場那么大。 (2)這段話中作者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議呢 (3)出示:塔身是由一塊一塊的石頭疊加而成的,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難用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4)這段話中作者運用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議 6.從數據未解之謎,感受不可思議。 (1)金字塔的數字之謎是不是巧合呢 (2)拓展延伸: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數字巧合還在不斷出現,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x101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x10億=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積 這一系列的數字僅僅是巧合嗎 這巧合又說明了什么呢 7.從古埃及其他的文明成就。感受不可思議。 (1)金字塔建在尼羅河岸。(尼羅河岸土壤肥沃,農業發達,剩余勞動力可以投人到其他領域,比如:建造金字塔。) (2)在天文學、數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術。 (4)還有采石技術、造屋技術石窟陵墓、神廟等建筑成就,無不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8.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借助課文內容,大膽推測。(生暢所欲言)學生活動3: 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思考交流活動意圖說明: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全直交流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發現金字塔的不可要說之處,了解會字塔是怎樣比成的,鼓勵學生活助課文內容,大膽推測,發散思雄。環節四:內容對比,體會相互印證教師活動4: 1.建造的位置。 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調野,全色的沙漠,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金字塔夕照》) 金字塔就建在尼羅河的西岸。(《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2.周圍的環境。 選遠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金宇塔夕照》) 這些船能在尼羅河上航行。(《不可思議的金宇塔》) 3.智慧的結品。 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日中,它不愧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金字塔夕照》) 整個胡夫金字塔大概有 50層樓高,塔基面積相當于126 個賢球場那么大。((不可思說的金字塔》) 4.不解之謎。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簡直把你融進一個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滿豪邁的感受和無邊的退想……(《金字塔夕照》) 塔高的10億倍約等于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總結:今天我們通過學習《金字塔夕照》,感受到金字塔的雄渾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發的萬千思緒。我們通過學習《不可思議的金字塔》,感嘆金字塔的種種不可思議之處。 5.兩篇短文運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描寫金字塔,你更喜歡哪一種 說說你的理由。學生活動4: 學生朗讀句子 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暢所欲言活動意圖說明:不要求學生達成統一的認識,主要目的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暢所欲言,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兩篇短文最主要的交際功能的差異。環節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教師活動5: 1.根據兩篇短文介紹的金字塔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1)小組討論交流。 (2)小組派代表匯報發言。 2.小結: 3.課后拓展: (1)繼續搜集有關金字塔的相關資料 (2)嘗試著回答文中提出的疑問。學生活動5: 學生討論交流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介紹以及搜集資料,使學生對金字塔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板書設計20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散文 優美抒情 人間奇跡 不可思議的金字塔--非連續性文本 準確 圖文結合 題材形式 語言內容(不同)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20 《金字塔》(第一課時作業)作業目標1.能正確認讀本課課后的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能結合課文內容,對金字塔有初步的了解。 作業層次作業內容設計意圖評價設計時長 基 礎 性 作 業1.小游客們,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選出下列下劃線字讀音有誤的一項( )。 A.泛濫 (làn) 潤澤(zé) 慚愧(kuì) B.遐想(xiá) 埃及(āi) 黏著(nián) C.著想(zhuó) 刀刃(rèn) 澄澈(dèng) D.淤泥(yū) 湛藍(zhàn) 埃菲爾(fēi) 2.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金字塔的雄渾之美,請你品讀課文,完成練習。 (1)“遠遠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這句話中,作者把“ ”比作成“三座金山”,描繪了金字塔在 的美。 站在這幅“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里,作者看到了夕陽、 、 、 和金字塔等景物。 “望著這人間的奇跡”,作者產生了奇妙的聯想:① ; ② 。本題引導學生通過朗誦,幫助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對課文進行復習。其次,通過辨別字音來考查學生對本課生字的掌握情況。 本題讓學生品讀課文、想象畫面,體會金字塔在夕陽下的特點,感受作者看到金字塔后產生的無限遐想和向往之情。 評價角度: 答題正確 書寫美觀 評價標準: 正確 美觀 1 分 鐘 3 分鐘 提 升 性 作 業3.小游客們,金字塔在金色夕陽的映照下,真美!請你讀讀下面的句子,完成練習。 例: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灘,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簡直是用純金鑄成的。 這句話反復出現“ ”一詞,突出了夕陽下的金字塔及周圍景象的 美。 (2)請你照樣子寫一寫雪后的美麗景象。 本題與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相結合,引導學生體會集中強調一種顏色的表達方法,并進行仿寫。引導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評價角度: 答題正確 書寫美觀 表達流暢 評價標準: 正確 美觀 表達 5 分 鐘 20 《金字塔》(第二課時作業)作業目標1.體會說明文說明方法的表達運用。 2.能簡單了解兩篇短文的不同表達方式。 3.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4.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作業層次作業內容設計意圖評價設計時長基 礎 性 作 業1.小游客們,我們在介紹金字塔時用了很多精彩的句子,你能判斷出這些句子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 (1)遠遠望去,金字塔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 ) (2)古埃及人在天文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歷法方面,他們將一年定為365天,并規定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余5天作為節日。( ) (3)整個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層樓高,塔基面積相當于126個籃球場那么大。 ( )( ) 小游客們,這兩篇文章用不同的方式介紹了金字塔,請你找出他們的異同吧! 《金字塔夕照》 《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本題利用新舊知識的承接,通過復習五年級上冊所學的說明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課文的能力,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方法的運用。 本題通過對比填寫,引導學生發現本課兩篇短文的異同,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評價角度:答題正確 評價標準: 正確 評價角度:答題正確 書寫美觀 評價標準: 正確 美觀 1 分 鐘 4 分 鐘 提 升 性 作 業3.尼羅河的西岸,不僅有金字塔,還有世界聞名的獅身人面像。請你仔細閱讀材料,完成練習。 [材料一]獅身人面像的面部保持完好,但幾千年來經歷風化和人為破壞,鼻子完全損毀。根據1402年一位阿拉伯歷史學家的記載,一名蘇菲派狂熱分子曾故意毀其容,目的是“修正宗教上的謬誤”。然而,仍有很多線索能推想石像最初是什么樣子的。19世紀早期,人們挖掘出脫落的石雕胡子和代表埃及王權的眼鏡蛇頭飾,石像臉上至今還有殘留的紅色染料,這讓考古學家推測 ,而其他部位同樣發現了黃色和孔雀藍顏料,這讓雷納爾懷疑,最初雕像 。 [材料二]多家媒體報道,一座按1:1比例高仿的山寨版埃及獅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莊“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圖”,引起埃及文物部門的關注,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投訴:高仿的獅身人面像涉嫌觸犯國際公約。 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人們對文化遺產的破壞方式是 和 。 (2)聯系短文內容,將材料一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3)材料二中,河北石家莊“影視動漫旅游創意園”的負責人認為此舉是為了推廣世界的文化。你同意負責人的說法嗎 說明理由。 請你為保護文化遺產設計一條宣傳語: 本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材料,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中獲得對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得出有意義的結論。既提高了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識,體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 評價角度:答題正確 書寫美觀 表達準確 評價標準: 正確 美觀 表達 10分鐘綜 合 性 作 業小游客們,這兩本書分別介紹了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世界文化遺產,資料詳實,圖片精美,可以讓你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你可以制定一個閱讀計劃,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還可以與同學分享閱讀心得,讓我們繼續暢游在世界各地吧! 本題通過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意在激發學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興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評價角度:認真觀看 樂于分享 評價標準: 觀看 分享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1.在課前預習時,要借助手機進行掃碼,進行預習。 2.在第一課時綜合性作業中,學生要通過手機掃碼閱讀楊朔的散文《金字塔夜月》。 3.在第二課時的綜合性作業中,學生要閱讀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 4.學生課前要借助網絡查閱和金字塔相關的資料。教學反思與改進《金字塔》著重介紹世界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在教學和作業設計中,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讀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點語句并進行訓練。同時在教學中能夠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語言的魅力內涵。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要點,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并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和作業練習中,在閱讀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進行思想情感的激發。再通過教師的點撥指導,認識上就更深一層次,對今后的閱讀幫助很大。1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