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九章第一節 日本第2課時說明日本經濟發達的表現(高科技產業、制造業等)。理解日本工業分布特點(太平洋沿岸工業帶)及原因(港口、交通、市場)。了解農業、漁業的發展條件(耕地少、漁業資源豐富)。學習目標舊知回顧日本位置及組成:亞洲________,__________西北部東部太平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島及附近一些小島組成。北海道島本周島四國島九州島地形特征:以___________為主。平原分布在___________,地勢_______________山地,丘陵沿海地區中部高,四周低。氣候特征: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_________特征顯著海洋性二戰后,至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就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思考:二戰后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①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②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和管理經驗③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再加上④美國的戰略扶持,經濟快速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長期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情況。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工廠產品大量銷售到海外市場。對外貿易主要面向美國,中國及歐洲各國。日本礦產資源特點:讀圖9-6,說一說,日本進口的鐵礦石、石油、煤炭主要來自哪些國家和地區。鐵礦石: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石油:西亞,東南亞,俄羅斯等煤炭:中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進口比例石油99.7%原料燃料棉花100%天然氣94.3%煤炭90.9%鐵礦石99.8%銅礦石92.3%找出主要的工業城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想一想:日本工業為什么大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交通便利,節約成本人口集中,市場廣闊日本工業高度發達,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具備節能節材,高科技的特征。主要部門有電子電器、汽車、機械制造、造船、鋼鐵、化學和醫藥行業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AVEX株式會社20世紀80年代以來,面對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土地緊張、國內需求減少、貿易摩擦等一系列問題,日本依靠資金,技術等優勢,通過海外投資,利用世界各地自然資源、勞動力等,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活動簡要分析日本發展對外貿易對本國和其他國家的影響。對日本:彌補國內資源不足,市場狹小等問題,降低產品生產成本,拓展國際市場,提高經濟效益;一定程度上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對其他國家:引進資金和技術,拓展國際市場,增加外匯收入;大量資源的開發,對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日本發達的交通運輸保障了原料的輸入和工業產品的輸出,已形成以海運為主,海陸空密切結合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閱讀日本四大島之間有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相聯結,本州島與北海道島之間的津輕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日本海的重要通道。瀨戶大橋是本州島與四國島之間的鐵路和公路兩用橋。“新干線”日本第一條高速鐵路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填海造陸海上機場農業特點:日本農業現代化程度高,實行專業化分工、工廠化生產,重視農業科技,以使用小型農機具為主,精耕細作。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占其國土總面積的80%,耕地面積約430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1.5%,人均耕地0.52畝,是世界上耕地最緊張的國家之一。日本海洋漁業資源分布日本是世界主要的漁業國家,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都比較發達。日本著名漁場:北海道漁場形成原因: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匯,餌料充足,魚類資源豐富東西方交融的文化古代日本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東方傳統文化特色濃郁;近現代,又受到西方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等影響,具有東西方文化兼容的特征。人口與主要城市2021年日本總人口1.26億人,城市人口約占總人口的92%。居民絕大部分為大和民族,通用日語,多信奉神道教或佛教。東京地處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西北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東京東北筑波,是日本著名科學城,科研機構云集。京都,奈良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課后小結第32屆夏季奧運會于2021年7月在日本東京開幕。圖為“日本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據報道,此次奧運會的獎牌所用金屬是從淘汰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小家電中提煉而成。這體現了( )A.日本經濟落后,人們生活節儉B.循環利用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C.日本國內礦產資源豐富D.日本工業產品質量差2.觀察圖中日本工業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 )A.內陸地區B.日本海沿岸C.北方沿海D.太平洋沿岸BD課后練習3.日本島嶼:A 島、B 島、C 島、D 島鄰國:① ② ③ ④ 海峽:G 海峽 M 海峽地形區:K 平原 H 山城市:⑤ ⑥ ⑦ ⑧ 海洋:E F L N 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俄羅斯中國朝鮮韓國朝鮮津輕關東富士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太平洋日本海東京灣瀨戶內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