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1張PPT)教材梳理第九章 壓 強第二課時 液體的壓強 大氣壓強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 探究并了解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大氣壓強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2.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必做實驗)課程標準考點梳理液體的壓強1. 液體壓強的產生:由于液體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且具有__________,所以液體內部向_______________都有壓強。2. 液體壓強的特點:(1)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________。(2)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__________。(3)同一深度的不同液體,__________越大,壓強越大。重力流動性各個方向相等大液體密度3. 液體壓強公式:p=__________。其中,深度h是研究點到液面的豎直距離,單位為__________。注意: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液體的體積、容器的底面積、容器的形狀等無關。ρghm4.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與液體的重力G液的關系:容器類型F與G液的關系 F________G液 F________G液 F_______G液=<>5. 連通器:上端__________,下端__________的容器。(1)特點:連通器里裝同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__________。(2)生活實例: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開口連通相平1. 大氣壓的產生:空氣具有__________,同時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2.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__________,而且還說明了大氣壓強很__________。3. 氣壓的變化:(1)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流動性大氣壓強重力存在大減小(2)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液體的沸點隨液體表面氣壓的增大而__________。如高山上飯菜不容易燒熟,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利用大氣壓強的事例有活塞式抽水機、離心式水泵、用針筒吸取藥液、拔火罐、塑料吸盤等。升高高山上氣壓較低,水的沸點較低1. 托里拆利實驗:(1)如圖1-8-22所示,1個標準大氣壓p0=__________mmHg=__________cmHg=________________Pa。(2)實驗方法:將大氣壓轉化為液體壓強,即p0=__________=__________。760大氣壓的測量761.013×105p液ρgh(3)注意事項:a. 實驗前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的目的: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__________;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__________;b. 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更__________;c. 將玻璃管稍上提、下移或慢慢傾斜(管口均未離開水銀液面),管內外的水銀面高度差__________。真空小長不變2. 粗略測量大氣壓:(1)實驗器材:塑料吸盤、刻度尺、彈簧測力計、玻璃。(2)實驗步驟:a. 用刻度尺測出塑料吸盤的直徑D;b. 把塑料吸盤內的空氣全部擠壓出來讓其吸附到玻璃上,用彈簧測力計拉塑料吸盤,記下塑料吸盤剛脫離玻璃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c. 則p0=__________。1. 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________;流體流速小的地方,壓強________。2. 飛機的升力:飛機機翼的橫截面的形狀是上_______下_____的。飛機前進時,氣流被機翼分成上、下兩部分,上方氣體流速________,下方氣體流速________。上方氣體壓強_________下方氣體壓強, 于是機翼的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因而有壓力差,所以就產生了向_________的升力。小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大凸平大小小于上課本簡練1. (八下P33圖9.2-1改編)如圖1-9-23所示,小華把一個可樂瓶的側壁開了A、B兩個小孔,瓶中注滿水,水從小孔流出,說明液體對容器__________有壓強;B孔比A孔流出的水噴得更遠,說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如果將瓶內的水換成酒精,則從A孔流出的酒精要比水__________(填“近”或“遠”),說明液體的壓強大小與_______________有關。側壁增大近液體的密度2. (八下P35圖9.2-4改編)潛水員要穿堅固的潛水服才能潛入深水中,這是因為水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如果潛水員穿著某型號的潛水服在淡水里作業時,允許下潛的最大深度是200 m,則他穿同樣的潛水服在海水里作業時,下潛深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0 m。增大小于3. (八下P36想想議議改編)如圖1-9-24所示,茶壺與壺嘴構成__________,當茶壺內的液體不流動時,壺身與壺嘴的液面________;壺蓋上鉆有小孔,是為了利用__________,讓茶水順利被倒出來。連通器相平大氣壓4. (八下P40圖9.3-3改編)托里拆利實驗的操作過程如圖1-9-25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實驗中玻璃管倒置時,管中水銀面的上方會出現少量空氣B. 水銀柱不會完全下落是因為受到大氣壓的支持C. 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D. 玻璃管傾斜不影響實驗的測量結果A5. (八下P46動手動腦學物理1改編)如圖1-9-26所示,高鐵站臺上都會有一條安全線,乘客都必須站在安全線外等候列車進站,這是因為列車進站時,列車與站在站臺上的乘客間空氣流動速度_________,壓強__________,而離站臺較遠的地方氣體流速相對較慢,壓強較大,人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會被推向列車,容易發生事故,隨著列車的提速,應該__________安全線與列車的距離。變大變小增大易錯精講【例1】如圖1-9-27所示,一個魚缸用隔板隔成兩部分,一部分裝海水,另一部分裝淡水,圖中液體的壓強最大的是(ρ水=1 g/cm3,ρ海水=1.1 g/cm3)( )A. a B. bC. c D. d易錯點1液體深度的判斷B思路點撥:公式p=ρgh中的h表示深度,而非高度。深度是從自由液面向下到被測處的豎直距離。“自由液面”是指液體跟大氣直接接觸的液面。【變式1】如圖1-9-28所示,容器內裝有水,A點深度為__________cm,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____Pa。(ρ水=1 g/cm3,g取10 N/kg)606×103【例2】如圖1-9-29所示,將底面積為50 cm2、質量為0.2 kg的容器放在表面積為1 m2的水平桌面上,容器內裝有重為32 N、深為60 cm的水。求:(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計,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1)A點水的壓強。(2)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3)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易錯點2 解:(1)容器內的水深h=60 cm=0.6 m,A點水的深度hA=0.6 m-10×10-2 m=0.5 m,A點水的壓強pA=ρ水ghA=1.0×103 kg/m3×10 N/kg×0.5 m=5×103 Pa。 【變式2】如圖1-9-30所示,甲、乙、丙是三個形狀不同但底面積相同且質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計的容器,分別裝有同種液體,且液體深度均相同,放在水平桌面上。則:(以下均填“>”“<”或“=”)(1)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__________p乙_________p丙。(2)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__________F乙__________F丙。(3)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________F乙________F丙。(4)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_______p乙________p丙。====>>>>【變式3】如圖1-9-31所示,密封的圓臺容器里裝滿水,若把該容器倒置后,水對容器底的( )A. 壓強增大,壓力不變B. 壓強不變,壓力減小C. 壓強減小,壓力減小D. 壓強不變,壓力增大B【例3】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如圖1-9-32所示,在長約1 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將玻璃管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1)當時大氣壓與__________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值相當。如果將此裝置拿到比地面低得多的礦井底部,則觀察到管中水銀面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易錯點3大氣壓的測量750上升(2)某同學也利用此裝置,把水銀換成水,將玻璃管灌滿水后倒插在水槽內時,管中的水柱__________下降,如果這時在管頂開一個小孔,水柱__________向上噴出。(均填“會”或“不會”)若換成長度足夠長的玻璃管,則穩定后管內外水面的高度差為__________m。(ρ水銀=13.6×103 kg/m3,ρ水=1.0×103 kg/m3,g取9.8 N/kg)不會不會10.2思路點撥:托里拆利測量大氣壓強值的方法是將大氣壓強轉換為液體壓強。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h指的是玻璃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變式4】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A.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 如圖1-9-33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C. 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為V;D. 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1)實驗時同學們發現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果_____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2)上述步驟測出大氣壓的值p=__________(用V、L和F表示)。偏小 實驗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10年0考)重點實驗實驗名稱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器材 壓強計、燒杯、紅墨水等考點歸納 (1)壓強計:壓強計上的U形管不是連通器,因為沒有保證兩端開口,使用前用手指按探頭的橡皮膜,檢查壓強計的氣密性,若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不相平,則應拆除后重新安裝;實驗時,通過比較U形管中兩側液面高度差來比較液體壓強大小,液面高度差越大,壓強越大(轉換法)考點歸納 (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①若探究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時,控制液體的密度和深度一定(圖②和圖③)②若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時,控制深度一定(圖②和圖④)③若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時,控制液體的密度一定(圖①和圖②)實驗結論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同種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例】【科學探究】圖1-9-34是小華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時的六個場景。【實驗器材】(1)壓強計的U形管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連通器。某次實驗進行時,小華把壓強計的探頭壓入液體的不同深度后發現,U形管兩端的液面總保持相平,如圖①所示,則該實驗裝置可能出現的問題是__________,改進的措施是__________。不是漏氣拆下重裝【實驗分析及結論】(2)實驗時通過觀察壓強計U形管左右液面__________的變化而知道壓強大小的變化。高度差【實驗結論】(3)比較圖②和圖③,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較圖__________和圖__________,可以得出: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跟方向無關。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③④(5)比較圖③和圖⑤,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實驗拓展】(6)第⑤次實驗中,探頭所處的深度是__________cm。(7)小華的同桌李安認為比較圖②和圖⑤得出了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內部的壓強越大。請你對李安的結論作出簡要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沒有控制深度相同,無法判斷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8)要探究液體壓強與盛液體的容器形狀是否有關,應選擇圖__________和圖__________進行對比,結論是液體壓強與盛液體的容器形狀__________。⑤⑥無關考點1 液體的壓強[10年5考:2015年(綜合)、2017年(選擇)、2019年(綜合)、2021年(實驗)、2022年(綜合)考查]考點精練1. 使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時,如圖1-9-35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手按橡皮膜,兩側液面出現高度差,說明此時橡皮膜的氣密性很差B. 該實驗裝置中的U形管是一個連通器C. U形管兩側液面的位置穩定后,右管中的液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 橡皮膜伸入液體越深,兩側液面高度差越大,則液體壓強越大D2. 裝有一定量水的細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1-9-36所示,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則此時水對玻璃管底部的壓強為( )A. 1.6×103 Pa B. 2.0×103 PaC. 1.6×104 Pa D. 2.0×104 PaA3. 【科學思維】如圖1-9-37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液體中的a、b兩點處于同一水平高度,a、b兩點的液體壓強相等。則兩種液體的密度和質量的關系分別是( )A. ρ甲<ρ乙,m甲>m乙B. ρ甲<ρ乙,m甲<m乙C. ρ甲>ρ乙,m甲>m乙D. ρ甲>ρ乙,m甲<m乙B4. 如圖1-9-38所示,杯子中裝滿水,現向杯中輕輕放入一個小木塊,小木塊漂浮在水面,則放入木塊后( )A. 水對杯底的壓強增大B. 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C. 水對杯底的壓力增大D. 水對杯底的壓力減小B5. (2022廣東節選)我國自主研制的載人深潛器下潛深度已突破10 000 m,在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深潛器可進入更深的水域,在10 000 m的深處,海水產生的壓強為_____________Pa。(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1.03×1086. (創新題)小華用圖1-9-39中的裝置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已知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在容器左側注入適量的待測液體,右側注入少量的水。(1)當注入的水較少時,水產生的壓強小于待測液體產生的壓強,橡皮膜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凸。右(2)繼續向右側注水,使橡皮膜不發生形變時,橡皮膜左右兩側受到的壓強__________。(3)用__________分別測出橡皮膜左右兩側的液體和水的深度為h1和 h2,水的密度為ρ水,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得到待測液體的密度為ρ=__________。相等刻度尺考點2 大氣壓強[10年6考:2015年(實驗)、2016年(填空)、2017年(填空)、2020年(選擇)、2022年(選擇)、2023年(填空)考查]7.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A. 護士給病人注射肌肉針B. 用膠頭滴管吸取藥液C. 用力壓打氣筒的活塞,把氣充進輪胎D. 用壓力鍋做飯B8. 如圖1-9-40所示,將壓水泵插入水桶中,從上端向下按壓,水就會從出水口流出。按壓的作用是使桶內氣壓( )A. 大于大氣壓 B. 等于大氣壓C. 小于大氣壓 D. 變為零A9. (2015廣東)水沸騰時溫度沒有達到100 ℃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的大氣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10. (2023廣東)如圖1-9-41所示,用兩個吸盤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將兩個吸盤對接,用力擠壓出空氣后難以將其分開,說明吸盤內部氣體壓強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氣壓。若在吸盤上戳一個小孔,吸盤內部氣體壓強會變_________。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樣的實驗,將其分開所需的力更小,說明海拔越高,大氣壓越__________。小于大小11. 【物理觀念】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娟同學拿著自制氣壓計從峨眉山腳的報國寺爬到山上的金頂時,如圖1-9-42所示,發現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h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減小增大考點3 大氣壓的測量[10年0考]12. 為測量大氣壓強的數值,某同學將帶有塑料掛鉤的吸盤按壓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下面,擠出吸盤內的空氣,測出吸盤壓在玻璃板上的面積S;將裝有適量細沙的小桶輕輕地掛在吸盤下面的塑料掛鉤上,如圖1-9-43所示;用小勺輕輕地向桶內加細沙,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測出此時塑料掛鉤、小桶和細沙的總重力G。吸盤脫離玻璃板(1)吸盤即將脫離玻璃板時,空氣對吸盤的壓力大小是__________,所測大氣壓強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用G、S表示)。(2)用該方法測得的大氣壓強值往往比真實值要小一些,你認為產生這一誤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G吸盤內的空氣沒有完全都被擠出考點4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10年5考:2017年(綜合)、2018年(綜合)、2020年(選擇)、2021年(填空)、2024年(填空)考查]13. (2020廣東)如圖1-9-44所示,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A. 圖甲中,向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張向中間靠攏B. 圖乙中,用吸管吸飲料C. 圖丙中,向B管吹氣,A管中的水面上升D. 圖丁中,飛機產生升力的原因B14.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打一把傘步行在雨中,一陣大風吹來,雨傘會被向上抬起來,如圖1-9-45所示。這是由于傘面向上高高凸起,空氣經過傘上方比經過傘下方需要通過的路程長,這個傘上方空氣流速就比傘下方空氣流速__________,導致傘上下兩個面產生了一個向__________的壓強差。大上15. 如圖1-9-46所示,自來水管中的水正在流入水槽中,在同一時間內,通過粗、細管子的液體總量是相同的,根據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1)流過A管下方水的速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流過B管下方水的速度。小于(2)請畫出B管中水面大致的位置。如答圖1-9-4所示。考點5 綜合真題16. (2017廣東節選)圖1-9-47是演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實驗裝置,U形管中裝有水,直徑相同的a、b兩管中的水靜止時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處往裝置里急吹氣,導致b管上方的氣流速度________a管上方的氣流速度,b管與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氣壓差,U形管中________(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來升高了2 cm,則此時U形管底部d處左右兩側液體壓強差為__________Pa。(g取10 N/kg)小于a4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