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標準押題卷
歷史
(全卷兩個大題,共29個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注意事項:
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 在歷史項目式探究學習中,小華所在小組分配到的任務是探究北京人的生活,通過探究他們得出結論: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下列最能支持這一結論的是北京人遺址中發現的( )
A. 動物化石 B. 頭蓋骨、牙齒化石
C. 打制石器 D. 灰燼、燒石和燒骨
2. 某校七年級(1)班同學在學習某一專題時搜集了以下三幅圖片。據此推斷,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
A. 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 B. 原始先民使用的生產工具
C. 半坡居民的生產與生活 D. 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狀況
3. 海內外華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 )
A. 華人是黃色皮膚 B. 華夏族是由炎黃部落聯盟發展而來的
C. 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D. 我國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
4. 下列是古代亞非地區代表性文明成果圖,據此可知,人類早期文明具有( )
A. 一致性 B. 開放性 C. 多樣性 D. 交融性
5. 某班學習小組查閱了有關“二里頭遺址”“牧野之戰”“諸侯爭霸”“戰國七雄”“商鞅變法”等歷史資料進行主題探究。據此可知,他們探究的歷史主題是( )
A. 原始社會和中華文明的起源
B.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
C. 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D.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
6. 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假如你生活在兩宋時期,可能經歷的事情有( )
①在勾欄里聽當時流行的散曲和看《水滸傳》②在瓦子里聽說書
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在草市購買日用百貨
⑤用交子在酒店換酒喝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7. 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史實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 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會”,發動金田起義
B.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C. 洋務派先后創辦了軍事和民用工業
D. 《天津條約》規定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8. 中國近代前期抗擊外來侵略的戰爭大多以失敗告終。從歷史的發展趨勢而言,這突出表明的實質問題是( )
A. 經濟總量決定戰爭的勝負 B. 武器裝備是戰爭勝負的關鍵
C. 腐朽的社會制度不敵先進的社會制度 D. 兵力多少影響戰爭的結局
9. 《辛丑條約》簽訂后,中華民族的危機更加嚴重了。陳天華在《猛回頭》中寫道:“這中國,哪一點我還有份?這朝廷,原是一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下列條款中,最能體現清政府成為“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的是( )
A 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
B.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C. 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D. 準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10. 下列選項有直接因果聯系的是( )
A. 《馬關條約》的簽訂——公車上書
B. 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洋務運動
C. 收復新疆建立行省——戊戌變法
D. 太平天國起義失敗——辛亥革命
11. 唐德剛在《從晚清到民國》中指出,康有為是近代中國“現代化運動”這場“接力賽”中第一個“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將”(如下圖)。其中“第二段”短跑的鮮明特點是( )
A. 謀求技術革新 B. 謀求教育革新
C. 謀求思想觀念革新 D. 謀求制度革新
12. 1915年,曾是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啟超,在《京報》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闡述了反對變更共和政體的觀點,對袁世凱意欲復辟帝制的行徑進行猛烈抨擊。這一事件表明( )
A. 梁啟超轉變為共和派的領袖人物
B. 沒有任何勢力支持袁世凱復辟
C. “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D. 民國初年廣大人民關心國事
13. 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落入北洋軍閥的手中。將下列事件按其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袁世凱稱帝 ②護國戰爭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 ④③①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①②④
14. 下圖巧妙地以一個“轉”字串起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某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是指( )
A. 人民軍隊創建 B.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C.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D.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15.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下列有關抗日戰爭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②中國的抗日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③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
④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全勝利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6. 1945年9月20日,蔣介石在給各戰區司令長官的密電中指出:“目前與奸黨談判……以拖延時間,緩和國際視線,俾國軍抓緊時機,迅速收復淪陷區中心城市。”這說明蔣介石舉行重慶談判的真實目的是( )
A. 蔣介石有和平建國的誠意 B. 蔣介石借談判拖延時間準備內戰
C. 和平建國愿望徹底破滅 D. 重慶談判為抗戰勝利準備了條件
17. 《人民日報》國慶社論是每年國慶節期間發表重要文章,旨在總結過去一年的成就,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向,凝聚民族精神和國家力量。據此判斷,2013年《人民日報》國慶社論高頻詞可能包括( )
A. 新紀元、鞏固、探索 B. 復興、夢想、征程
C. 改革、開放、市場經濟 D. 改造、工業、探索
18.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增強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主要辦法是( )
①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②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
③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④開始邁出對外開放的步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①都是亞洲文明古國 ②文明的產生都與大河流域相關 ③都曾經創立了本土的宗教 ④都因外敵入侵,文明中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0. 下圖所示是歐洲13世紀生產關系出現的新現象。它說明當時( )
A. 租地農場開始出現 B. 資本原始積累血腥性
C. 封建莊園的生產形式 D. 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化
21. 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下面的史料反映了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影響是( )
從1770年到1840年,英國工人的日生產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從1800年的5200萬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億磅。生鐵產量1720年為2.5萬噸,1840年增至139.64萬噸。煤產量1700年為260萬噸,1836年增至3000萬噸。
A. 引起了社會結構變化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質量
C. 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 D. 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組織形式
22. 下表反映的是19世紀中期的一部文獻對工人階級問題做出的回答。這部文獻最有可能是( )
工人階級問題 回答
社會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產資料私有制
如何改變不公平的現狀 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A. 《神曲》 B. 《人權宣言》
C. 《共產黨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23.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委員朗維耶宣布:我以人民的名義,宣告公社成立了。公社規定,“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將逃亡工廠主的企業交工人合作社管理”。據此可知,巴黎公社( )
A.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 推動了國際工人協會成立
C. 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D. 宣告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24. 下面是一場知識競賽中某一模塊的主要內容,與該模塊內容相匹配的主題是( )
·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簽署 ·1944年6月,美、英等盟國軍隊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 ·1945年春,蘇軍與英、美軍隊分別從東西兩面進入德國本土作戰 ·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參加對日作戰
A.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B. 反法西斯國家聯合作戰
C. 協約國集團的相互配合 D. 法西斯政權的相互勾結
25. 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宣稱:“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此后,美國實行的政策包括( )
①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②在歐洲推行馬歇爾計劃
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④組建“華沙條約組織”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4分,共50分)
26. 外交是政治的延續,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加強對外交往有利于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7月2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時強調:中意兩國要秉持源遠流長的絲路精神,從歷史維度、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系,推動國際社會求同化異、擴大共識,讓古絲綢之路構筑的東西方交流之橋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材料二 鄭和下西洋同歐洲航海家遠航比較
航海家 鄭和 哥倫布 達·伽馬
活動 下西洋 到達美洲 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
時間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數 7次 4次 1次
人數 27800人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數 最多時200多艘,最少時60余艘 17艘 4艘(一說3艘)
船只大小 長151.8米,寬61.6米 旗艦100噸,長24.5米,寬6米 120噸、100噸、50噸
材料三 2024年12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指出,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帶一路”始終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范圍不斷擴大、合作層次不斷提升,國際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取得了重大成就,為增進同共建國家友誼、促進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
——摘自《人民日報》
(1)根據所學知識,寫出西漢時兩次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基礎的歷史人物。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你認為鄭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歐洲航海家遠航”在歷史上被稱為什么?
(4)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什么是“一帶一路”?
(5)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一帶一路”建設適應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而世界政治發展的趨勢又是什么?
27. 民主政治是人類重要文明成果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要說,我們的政治制度不是從我們鄰人的制度中模仿得來的。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而不是我們模仿任何其他人。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
——摘編自伯里克利《論雅典之所以偉大——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材料二 下圖為A、B兩國政治體制結構示意圖。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不能割斷歷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行不通,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
——摘編自2014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分析“雅典的民主制度”對古希臘發展的作用。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A國的政治體制的名稱是什么?確立該政治體制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3)材料二中B國政治體制有什么特點?確立該政治體制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4)材料三中所說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何時確立的?概括這一政治制度的優勢。
(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民主政治建設的認識。
28. 發展、改革與創新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命題之一。歷史上的一些重要探索和改革,對所在國家和地區產生了重大影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37年蘇聯重要工業在世界和歐洲的地位
項目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歐洲 世界 歐洲
工業總產值 5 5 3 2 2 1
機器制造業 4 4 2 1 2 1
電力 15 10 7 4 3 2
煤 6 6 4 3 4 3
鋼 5 5 5 4 3 3
材料二 20世紀資本主義的第一次調整是在資本主義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危機,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勢下開始的……羅斯福新政造成了資本主義的一次深刻變革……開啟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
——摘編自許平《自由與平等的博弈:解讀20世紀資本主義的三次調整》
材料三 “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坦率地說,我們過去照搬蘇聯搞社會主義的模式,帶來了很多問題。我們很早就發現了,但是沒有解決好。我們現在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要建設的是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
——摘自《鄧小平文選》
材料四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2月7日的講話
(1)指出材料一中1928—1937年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3)材料三中“列寧的思路”是指什么?蘇聯僵化的“模式”主要表現為什么?
(4)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我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行的成功探索。
(5)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兩個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
29. 解放思想是指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思想觀念沖破舊習慣勢力的禁錮和束縛,把主觀世界的思維意識與變化了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成為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產生了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材料二 14—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新興的資產階級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現世幸福,從而使自由冒險成為一種時代追求。
材料三 18世紀,在法國舊制度衰敗的時候,法國出現了一批進步思想家,他們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宣傳自由、平等的思想,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材料四 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1)材料二敘述的是哪場運動?
(2)材料三中提到的“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是哪一歷史事件?
(3)請從上面材料中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選取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不少于120字)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標準押題卷
歷史
(全卷兩個大題,共29個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注意事項:
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題答案】
【答案】D
【2題答案】
【答案】A
【3題答案】
【答案】B
【4題答案】
【答案】C
【5題答案】
【答案】C
【6題答案】
【答案】D
【7題答案】
【答案】B
【8題答案】
【答案】C
【9題答案】
【答案】B
【10題答案】
【答案】A
【11題答案】
【答案】D
【12題答案】
【答案】C
【13題答案】
【答案】A
【14題答案】
【答案】B
【15題答案】
【答案】D
【16題答案】
【答案】B
【17題答案】
【答案】B
【18題答案】
【答案】A
【19題答案】
【答案】D
【20題答案】
【答案】D
【21題答案】
【答案】C
【22題答案】
【答案】C
【23題答案】
【答案】C
【24題答案】
【答案】B
【25題答案】
【答案】A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4分,共50分)
【26題答案】
【答案】(1)歷史人物:張騫。
(2)目的:宣揚國威,擴大明朝的政治影響。
(3)事件:探尋新航路(或新航路的開辟)。
(4)“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5)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世界政治發展趨勢: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27題答案】
【答案】(1)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
作用:有利于雅典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人才輩出。
(2)政治體制:君主立憲制
法律依據:《權利法案》。
(3)特點:三權分立。
法律依據:美國1787年憲法。
(4)時間:1954年。
優勢: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證社會主義方向。
(5)認識:民主具有漸進性,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要有利于國家政權的鞏固和安定,有利于社會發展;要有利于人類進步;依法治國是歷史發展的必須趨勢;民主政治建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要走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28題答案】
【答案】(1)主要原因: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先后進行了兩個五年計劃的建設。
(2)特點: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3)列寧的思路:實行新經濟政策。表現: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4)成功探索:1978年以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世紀80年代,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中共十四大召開,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等等。
(5)特點: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29題答案】
【答案】(1)運動:文藝復興。
(2)歷史事件: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3)示例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
論述: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宋元時期文化教育的發展為科技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們的創造力,導致科技逐漸走下坡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世界近代史上兩次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新興資產階級取得政治、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準備。文藝復興對后來的啟蒙運動有直接影響,啟蒙運動在政治上產生的巨大影響是世界性的,其直接后果就是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潮流,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動員。
綜上所述,思想解放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要解放思想,要重視教育的發展,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刚察县| 姜堰市| 新乐市| 山丹县| 志丹县| 武乡县| 桃园市| 永仁县| 长顺县| 嘉善县| 彩票| 本溪| 新乡县| 财经| 锡林浩特市| 栖霞市| 靖远县| 工布江达县| 渝北区| 广西| 格尔木市| 阳朔县| 苍梧县| 绥宁县| 武义县| 壶关县| 边坝县| 巴里| 井冈山市| 德清县| 资中县| 惠来县| 乌鲁木齐县| 富宁县| 肃南| 怀宁县| 许昌县| 隆安县| 东源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