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黃山奇石教案【教學目標】①文化自信: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處。②語言運用:學會本課中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③思維能力:教師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用自學與小組合作的方式識記生字,理解字詞,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真切地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④審美創造: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把課文中描寫的畫面想象出來。【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陡峭”等詞語的意思。【課前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認讀詞語。指名讀。2.提問:課文詳寫了哪些奇石?略寫了哪些奇石?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預設:詳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在第2-5自然段。略寫了“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在第6自然段。二、品詞析句,感悟理解1.過渡: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仙桃石”“猴子觀海”,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幾塊奇石。2.學習第4自然段。(1)思考問題:同學們快讀一讀第4自然段,說一說“仙人指路”是什么樣子的。(板書:“仙人指路”)預設: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教師小結:作者把這塊石頭比作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怪不得作者說,“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2)提出要求: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一自然段,讀出“仙人指路”的有趣。3.學習第5自然段。(1)分享交流:讀第5自然段,說說“金雞叫天都”名字的由來。(板書:“金雞叫天都”)預設: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出示“金雞叫天都”圖片,讓學生感受用“金雞”比喻石頭的形象和巧妙之處。(2)提問:“金雞叫天都”這塊巨石是什么形狀的?坐落在什么地方?形狀: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地點:山峰上。(3)教師小結:在山峰上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作者寫得可真是惟妙惟肖啊!(4)提出要求:讓我們齊讀第5自然段。4.學習第6自然段。(1)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自讀第6自然段,說說這段話寫了哪些怪石,有什么作用。預設:這段話寫了“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奇石。(相機板書:“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教師總結:這段話是略寫,簡單地描寫了黃山上其他的奇石,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偉大,表達了對黃山奇石的贊美。(板書:奇形怪狀 聞名中外)(2)提出要求:黃山上的奇石不僅奇特,數量還多,這可真是有趣極了!讓我們齊讀第6自然段。三、積累詞語,口語表達1.提出要求: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說說圖片里的石頭,再選一張圖片寫下來。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3.提出要求:同學們剛才說得可真棒啊,讓老師看到了更多的奇石!相信同學們也去過很多的地方,看到過很多景物,請同學們選幾個詞語,分別說說“桂林山水”和“廬山瀑布”。(1)出示兩組詞語:風景 景色 風景如畫 秀麗 秀美 一枝獨秀著名 名字 名不虛傳 聞名 新聞 百聞不如一見(2)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把意思表達清楚,并注意發現學生是否學會運用“秀麗、秀美”。(3)教師范例: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詩如畫的秀麗風景,宛若一幅山水畫卷。著名的廬山瀑布,果然名不虛傳,特別壯觀。四、教師示范,指導書寫1.分享交流:請同學們觀察“巨、真、位、每、升、閃、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2.教師依次講解并進行范寫。巨:先寫橫,居上居中,再寫橫折、橫,最后寫豎折。要注意筆順。3.抄寫詞語表中本課的“一動不動、云海、巨石、前方”等11個詞語。五、總結歸納,布置作業1.課文小結。課文主要具體介紹了四種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表達了作者對黃山奇石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課堂演練。3.課后作業。課下查找資料或上網觀賞黃山的其他奇石,感受黃山石頭之奇。【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