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C2025年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4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筆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道選擇題,每題2分,計24分)1.秦王朝建立起這套地方行政制度后,國家權力乃自上而下延伸到社會最底層,又自下而上逐級集中到皇帝手中,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該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縣制 C.郡國并行制 D.行省制2.下列兩則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區發生的變化,其原因是( )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 ——《史記·貨殖列傳》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A.東晉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B.南宋時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C.秦朝修筑了貫通全國的道路D.元朝建立了四通八達的驛站3.1771年正月,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蒙古族3.3萬余戶,16.9萬人,持家帶口,趕護牲畜,攜運輜重,自伏爾加河下流起程歸國,沿途克服長途跋涉、疾病饑餓、多次戰爭等困難,用了半年時間,以近十萬人傷亡代價回到祖國。他們憑著果敢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完成世界史上的偉大壯舉。所以土爾扈特部回國 ( )有利于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促進了西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疆地區管轄范圍的不斷增大D.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政治版圖基礎4.近代史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按照“精神”孕育的先后順序,補全下列示意圖( )A.遵義精神 抗戰精神 B.建黨精神 長征精神C.五四精神 建黨精神 D.遵義精神 抗戰精神5.1928年,毛澤東說:“我們鬧革命,光是跑來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個家,不然就很困難。有了這個家,就可以作為同敵人進行革命斗爭的根據地。”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家”是( )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鄂豫皖革命根據地C.中央革命根據地 D.左右江革命根據地6.毛澤東評價七屆二中全會:“此次會議是城市工作會議,是歷史的轉折點。”此次會議( )A.加速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B.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C.總結了民主革命的經驗 D.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7.習近平總書記贊揚道: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習總書記贊揚的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A. B. C. D.8.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中央政府還宣布了多項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這得益于( )A.“一國兩制”的構想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9.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出現在兩河流域.以下圖片代表兩河流域文明的是( )A. B.C. D.10.下面是九年級(1)班同學繪制的結構示意圖,據此判斷他們的學習主題是( )A.社會主義運動 B.科技文化成就C.資本主義發展 D.民族解放運動11.對圖中甲-乙段和乙-丙段數據變化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經濟大危機 羅斯福新政 B.美國內戰 羅斯福新政C.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工業革命12.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請根據下圖判斷這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哪種變化( )A.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向兩極格局演變 B.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向多極化趨勢演變C.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趨勢演變 D.由多極化趨勢向兩極格局演變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36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計36分)1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A 《齊民要術》書影 圖B 曲轅犁(1)材料一圖A著作是北朝________(人物)撰寫的,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1分)圖B農業生產工具發明于________(朝代),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1分)徐光啟所著的《____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1分)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莊園中由領主自己直接經營的耕地稱為“______”。(1分)材料二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馬鈴薯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不與五谷爭地。明清時期,在江南等經濟發達地區,傳統的農業單一經營方式已被突破,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種植日益廣泛,農民在種植經濟作物時還往往進行一些初級加工,或兼營相關副業,獲取更多的收入,以彌補糧食生產之不足。——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2)依據材料二,概括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2分)(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從古代農業的發展歷程中獲得的認識。(2分)14.(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早期的黑奴貿易,主要集中在非洲沿岸……1501年,伊斯帕尼奧拉島從葡萄牙運進了第一批黑奴。這是美洲實行黑人奴隸制的開端。1518年,第一艘來自非洲的販奴船到達西印度,開始了非洲與美洲之間直接的黑奴貿易。從此,在大西洋航線上,一船又一船的黑人奴隸被運往美洲,他們大部分被送往美洲的甘蔗種植園。——摘編自【特多】埃里克·威廉斯《資本主義與奴隸制度》(1)材料一圖中航行路線①是哪位航海家開通的?(1分)根據材料一文字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黑奴貿易”產生的影響。(1分)材料二 大事年表 14—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1640—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英國工業革命1848年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61—1865年美國內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1922年蘇聯成立——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下冊》(2)請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找出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提出的新文化運動的口號。(1分)(3)請從下列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用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選擇相互關聯的史事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觀點:①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科學理論推動社會實踐發展 我選擇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史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闡述或說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5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此開展了一場相關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引領潮流探新路】材料一 下列是青年李大釗的部分社會活動:時間 活動1913年 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 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1918年 在北大紅樓里,團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師生,建立了第一個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1920年 領導成立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0年 中國共產黨上海早期組織成立前,關于黨的名稱問題,陳獨秀征求李大釗的意見,李大釗主張定名為“共產黨”,陳獨秀表示同意——摘自人民網及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中的紅色基因》(1)依據材料一,歸納李大釗在時代洪流中扮演的主要角色。(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李大釗的活動有什么重要影響?(2分)【奮起擔救國使命】材料二圖A 周恩來(1898—1976) 圖B 反動軍警鎮壓北平愛國學生(1935年)(2)圖A人物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合作的哪些友好瞬間?(1分)列舉圖B事件中學生的斗爭口號。(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B事件對當時時局的影響。(2分)【奉獻履興國責任】材料三(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勞模精神的內涵。(2分)從材料三中的勞模中任選一個(填寫序號即可),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能夠成為勞模的理由。(2分)【許下青春之諾言】材料四中國青年和中國青年運動,從來都是在擔當時代使命中彰顯青春的使命,在推動時代進步中實現自身的進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中心任務,也是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和青年工作的鮮明主題。廣大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挺膺擔當,繼續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新的青春業績。——摘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蔡奇代表黨中央致詞》(4)依據材料四,概括“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給青年提出了哪些時代要求?(2分)請用一句話為本次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名稱。(1分,要求:主題鮮明、語言凝練)2025年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中考一模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A A B C D B A B D A C13.(1)賈思勰;唐朝;農政全書;自營地。(4分)(2)表現:高產作物的引進;經濟作物大量種植;農業經營方式多樣;對農業產品進行簡單加工。(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影響:提高了糧食產量,為明清時期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推動了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3)認識:農業的發展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農業的發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農業工具的革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等。(符合題意,觀點正確,言之有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14.(1)航海家:哥倫布。(1分)影響:給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動力,造成非洲長期的貧困與落后;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促進了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助于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轉型。(1分)(2)新文化運動;(1分)歐洲文藝復興。(1分)口號:民主與科學。(1分)(3)【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2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闡述或說明:1640—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使法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總之,英法等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4分)【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史事:(2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俄國十月革命。闡述或說明: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1917年,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成功實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總之,科學理論推動社會實踐發展,也指引著社會發展的進程。(4分)闡述或說明觀點的賦分標準:水平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4 緊扣觀點,結合選擇的史事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3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選擇的史事,條理基本清楚2 有論述和說明,但史論結合不充分1 觀點、論述與史事無關,或僅僅重復所選擇的史事15.(1)【答案】主要角色: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中國社會主義思潮研究的先行者;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建設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探索者。(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重要影響: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2)見證史實:1924年5月,“黃埔軍校”創立,周恩來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隨后的北伐戰爭作了準備。(1分)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影響: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也為學生運動奠定了組織基礎。(2分)(3)內涵:自強不息、艱苦創業、愛國敬業、求實奉獻等。(2分)選擇①。理由:在石油大會戰中,他為國家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他以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中國工業戰線一面火紅的旗幟。選擇④。理由:為了發展國防科研事業,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他夜以繼日地為研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工作。他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黨和祖國的偉大事業,直到逝世后名字才廣為人知。(符合題意,觀點正確,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4)要求: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勇敢地承擔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重任。(2分)名稱:青年的使命與擔當;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符合題意,觀點正確,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