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溪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滿分70分道德與法治和歷史考試時間共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某歷史小組要研究“中國境內早期的人類”,下列圖片可以入選的是A.山頂洞人使用的骨針和裝飾品B.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罐C.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相D.河南三門峽出土的彩陶盆2.秦孝公年間,秦國開啟了空前絕后的“商鞅變法”,這使得秦國從此踏上振興之路,四分五裂的諸侯割據得以“大一統”。材料意在強調商鞅變法A.使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B.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C.因損害舊貴族的利益而失敗D.無法適應當時社會變化需要3.成語典故是了解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切入點之一。以下典故描述的戰役是風聲鶴唳投鞭斷流草木皆兵東山再起A.桂陵之戰B.長平之戰C.赤壁之戰D.淝水之戰4.某班歷史課上,教學課件展示如下信息,意在說明唐的心刺是日本奈良招提寺內的鑒真像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大食人俑A.開明民族政策B.文化繁榮發展C.對外交往廣泛D.市民生活豐富5.“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辈牧媳硎龅氖侵袊鹚幇l明的A.背景B.原因C.過程D.影響6.某歷史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內容如下。該公眾號推送的文章主要研究的歷史事件是直接原因“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時間1856年10月一1860年10月結果清政府戰敗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日俄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我們穿越時光,置身歷史現場,感受歷史人物發揮的時代作用。根據下列信息判斷,與此相關的歷史人物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培育了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歷史人物:創建了共產黨在北京的早起組織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推動了新文化運動A.李大釗B.林則徐C.孫中山D.丁汝昌8.依靠可信史料認識歷史是學習歷史應具備的重要能力。我們在研究“北伐戰爭”的史實時,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A.關于北伐戰爭的漫畫B.戰地記者拍攝的北伐時的照片C.以北伐戰爭為主題的電影D.反映北伐戰爭題材的雕塑9.“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歷史的證明,概括來說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做了兩件大事:建立新中國、開創社會主義。這兩件大事實現的標志分別是A.開國大典、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改革開放的實踐C.開國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計劃的實施、改革開放的實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