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必修4 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 第2課時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必修4 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 第2課時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2026屆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系統知識(一) 真理的特征
[基本理論·整理強化]
                
1.真理的含義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理解真理的特征
特征 解讀 方法論
客 觀 性 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②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內容客觀,真理的內容來自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律;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     。③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 承認真理的客觀性,應當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條 件 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   ,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相對于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強調橫向的變化) 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正確對待謬誤
具 體 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   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相對于特定的過程,強調縱向的變化)
3.正確理解真理與謬誤
(1)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雙方: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二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真理和謬誤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認識就是謬誤。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超出了真理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              ?br/>[即時評價·澄清微點]
1.(2024·湖南衡陽三模)近年來,有理論預言,凝聚態物質中可能存在一種“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引力子”。為了找到這種引力子,我國某大學科研團隊自主設計、集成組裝了一套實驗裝置,經過反復實驗,終于在砷化鎵半導體量子阱中成功觀察到了這種引力子,并分別從自旋、動量、能量三個角度確認了相關實驗證據。這一成功實驗佐證了 (  )
①人們對未來事物發展的預測是有科學依據的
②人們通過實踐創造的認識工具推動認識發展
③人們可以通過實踐改變事物性能而獲取認識
④任何真理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天津市河東區二模)漫畫往往蘊含深刻的道理。該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重視量的積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B.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堅信新事物不可戰勝
C.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永遠落后于社會存在
3.(2025·福建泉州一模)對下圖漫畫《沒有你所說的容易》 (作者:追光者)理解正確的是 (  )
①困難是絕對的,容易是相對的?、趯ⅰ半y”與“易”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③既要看到事物的實在性,又要看到其生成性?、苋藗兊牧?、觀點和方法不同,導致認識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系統知識(二) 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基本理論·整理強化]
                
1.認識過程的特點
(1)認識具有反復性(道路曲折)
含 義 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   才能完成
原 因 ①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     的限制,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 ②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   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圖 示
(2)認識具有無限性(前途光明)
含義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     的過程
原 因 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
圖 示
(3)認識具有上升性(途徑)
含 義 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   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圖 示
[強調] 正確理解和把握幾個不等于
(1)認識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人類沒有認識世界的能力。
(2)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無法正確認識事物≠認識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圓圈運動。
(3)單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整個人類的認識能力也是有限的,認識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
(4)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真理不斷被推翻。
2.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的方法論要求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認識與真理
(1)含義: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   (主客體)的正確反映(主客觀),真理的內容客觀、形式主觀。
(2)影響追求真理、認識發展的因素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②認識主體的主觀因素:人們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結構、知識水平、認識能力、思維能力、生理素質、具體實踐水平等條件的限制,但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
③認識客體的客觀因素: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④主客觀聯系的因素:處于主客觀交匯點上的     是不斷發展的。
(3)要求:在主客觀交匯點的實踐中,認識和發現、檢驗和發展真理,推動認識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促進真理不斷地向前發展。
[辨析] 意識、認識、真理、科學理論
(1)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于唯物論范疇。
(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它們都屬于認識論范疇。
(3)真理的系統化、理論化,就是科學理論。
(4)意識、認識、理論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和科學理論都是正確的。
(5)四者在形式上都是主觀的,內容上都是客觀的;都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即時評價·澄清微點]
                
1.(2024·全國甲卷)官廳水庫是新中國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曾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被視作中國人向水患“抗爭”的杰作。20世紀80年代后期,官廳水庫庫區嚴重污染,1997年退出了北京市飲用水體系。2007年,官廳水庫恢復北京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功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官廳水庫華麗轉身為國家濕地公園,被譽為“一泓碧水,生態明珠”。官廳水庫功能變遷折射的認識論道理是 (  )
①真理是客觀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認識的根本目的是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
③認識和實踐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曲折發展過程
④任何真理都是認識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圖示理解] 認識運動的規律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2.(2025年1月·四川適應性演練)“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神舟十七號在187天的太空“出差”期間,開展了84項空間應用在軌實(試)驗;返程時帶回的200多項實(試)驗樣品,承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為未來深空探索提供寶貴經驗。這表明 (  )
①實踐為深化認識提出新問題、提供新工具
②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其向人類展現的程度
③掌握真理是人類不斷親歷太空實踐的目的
④人類關于宇宙的認識與實踐在互動中趨向無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貴州貴陽市三模)為了進一步摸清火星大氣離子的逃逸規律,科研人員利用MAVEN飛船提供的數據對火星磁尾電流片中的逃逸離子流開展了深入研究。2024年3月,發現在磁尾電流片中的火星大氣離子有時會呈現出高能量、高通量的高速逃逸現象,更新了對火星離子逃逸的認識,并豐富了對太陽風與火星相互作用機制的理解,對分析和研究中國“天問一號”任務中收集的磁場和等離子體數據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啟示。由此可見 (  )
①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诳茖W實驗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實踐活動?、蹖嵺`可以突破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苷_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反復過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024·重慶高考)“耳聽為虛,眼見未必為實?!盨ora等文生視頻大模型能生成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視頻(如圖)。這種技術的快速迭代和廣泛應用,將深刻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關于Sora,說法正確的是 (  )
A.Sora根據人的主觀要求生成的視頻,不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
B.歸根結底,Sora等大模型生成的視頻仍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C.Sora能生成“以假亂真”視頻,說明真與假的對立性是相對的
D.Sora廣泛應用于“深度造假”,將導致世界真實面目不可認識
[涉及知識: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2.(2024·山東高考)1979年,互花米草作為保灘護堤的“衛士”被引入我國,對固灘、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強,搶占了鹽地堿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間;根系發達,將底棲生物困死其中。鳥兒因無處覓食而飛走。2022年,我國啟動全國范圍內互花米草的防治專項行動。從引入到防治,說明 (  )
①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③認識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涉及知識:聯系的特征+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探索認識的奧秘]
[解題技法] 細審題肢,速排顛倒關系
  有些選擇題往往把一些概念之間的關系設置成錯誤題肢,如: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等,需要學生牢牢把握教材知識。
3.(2024·湖北高考)下面漫畫(作者:鄭辛遙)揭示的哲理是 (  )
①實踐與認識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
②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
③認識都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涉及知識: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4.(2023·全國新課標卷)據中國科學院發布的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輕”玄武巖年齡為20億年,表明月球在20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比以往月球樣品限定的巖漿活動時間延長了約8億年。該成果深化了人類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可見 (  )
①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認識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推翻前人認識的過程
③在繼承基礎上不斷超越是真理發展的客觀規律
④科學理論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夠檢驗認識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涉及知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5.(2024·江蘇高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作為一項試圖改造人類自身、增強人類能力的新興生命技術,基因編輯、輔助生殖、生命延展等人類增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如何在技術發展中找到一劑既不至于承擔較大風險又可以汲取技術福利的良方,是當前新興生命技術發展的核心問題。
有學者提出要以“負責任停滯”的創新范式發展人類增強技術。這一范式主張在道德責任的約束下,放緩或暫停不可預見和可能帶來危險后果的創新活動,待其融入社會的效果擴散和呈現后,進行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對技術加以改進和完善。“停滯”不是停止創新的步伐,而是要給人類增強技術發展系上“安全帶”,讓人類增強技術得到更為妥善的應用。
某班同學圍繞“人類增強技術:不確定的未來與‘負責任停滯’”展開討論。請結合上述材料,以“審慎對待人類增強技術”為主題寫一篇短文。
要求:①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相關知識。
②緊扣主題,邏輯清晰,結構合理。
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字數260左右;不得出現個人信息。
第2課時
系統知識(一)
[基本理論·整理強化]
2.社會實踐 范圍 理論
[即時評價·澄清微點]
1.選D 人們對未來事物發展的預測不一定都是有科學依據的,①錯誤。我國某大學的這一成功實驗佐證了人們通過實踐創造的認識工具推動認識發展,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②正確。事物性能是客觀的,不能被改變,③錯誤。這一成功實驗佐證了任何真理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④正確。故本題選D。
2.選C “站得高望得遠,可一味地好高騖遠就什么也看不見”,從“一味地”可以看出漫畫并非強調重視量的積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A不符合題意?!翱梢晃兜睾酶唑\遠就什么也看不見”,不能體現發展的觀點,且漫畫也未涉及堅信新事物不可戰勝,B不符合題意。“站得高望得遠,可一味地好高騖遠就什么也看不見”,這說明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C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可能先于社會存在,也可能落后于社會存在,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3.選D 困難和容易作為矛盾的雙方,其之間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①錯誤。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錯誤。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站在臺階上的人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走上領獎臺的,但是下面的人只看到了其成功,而沒有看到其背后付出的努力,這告訴我們,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導致認識不同,啟示我們既要看到事物的實在性,又要看到其生成性,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系統知識(二)
[基本理論·整理強化]
1.(1)反復 實踐水平 本質 (2)永無止境
(3)前進 3.(1)規律 (2)④社會實踐 
[即時評價·澄清微點]
1.選D?、俦硎稣_,但與題干內容無關,不是題干折射出的認識論道理,排除。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只有把真理性認識用于指導實踐,才能達到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因此,②不正確。實踐是不斷發展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因此,③正確。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不存在超歷史的絕對真理,因此,④正確。所以,正確答案為D。
2.選B 神舟十七號開展多項空間應用在軌實(試)驗并帶回有科學價值的樣品,這些實踐活動為深化對宇宙的認識提供了新的內容,提出了新的研究問題,也提供了新工具,①正確。 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人類的實踐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宇宙向人類展現的程度,②錯誤。 人類不斷親歷太空實踐的目的是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人類,而不是掌握真理,③錯誤。神舟十七號的太空探索活動體現了人類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宇宙的認識,同時認識的發展又推動人類進行更多的太空探索實踐,這種認識與實踐的互動是不斷發展、趨向無限的,④正確。故本題選B。
3.選B 科研人員利用飛船提供的數據對火星展開深入研究,更新了對火星離子逃逸的認識,并豐富了對太陽風與火星相互作用機制的理解,對分析和研究中國“天問一號”任務中收集的磁場和等離子體數據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啟示→①④正確。科學實驗是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實踐活動,②錯誤。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不能突破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③錯誤。故本題選B。
隨堂綜合訓練
1.選B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Sora等大模型生成的視頻仍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B正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因此Sora生成的視頻,歸根結底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A錯誤;真與假的對立性是絕對的,統一性是相對的,C錯誤;世界是可知的,雖然Sora廣泛應用于“深度造假”,但世界的真實面目仍可認識,D錯誤。故答案選B。
2.選C “1979年,互花米草作為保灘護堤的‘衛士’被引入我國,對固灘、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強,搶占了鹽地堿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間;根系發達,將底棲生物困死其中”,說明聯系是多種多樣的,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才能正確認識事物,②正確?!?022年,我國啟動全國范圍內互花米草的防治專項行動”,說明認識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③正確。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①錯誤。真理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④錯誤。
3.選A “道理是直的,道路卻是彎的”是說實踐和認識是對立統一的,兩者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也說明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①②符合題意。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錯誤。漫畫強調的是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沒有體現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④不選。
4.選B 中國科學院發布的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研究成果,深化了人類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由此可見,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也說明在繼承基礎上不斷超越是真理發展的客觀規律,①③符合題意。認識的發展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并不是一個用新認識否定、代替已有認識的過程,而是對已有認識的超越?!安粩嗤品叭苏J識”說法錯誤,②排除。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科學理論不能夠檢驗認識的真理性,④錯誤。
5.解析:設問中同學們圍繞“人類增強技術:不確定的未來與‘負責任停滯’”展開討論,可見需要論述人們如何對人類增強技術進行全面深刻的認識,進而指導該項技術的順利發展。本題知識范圍限定為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根據材料信息,人類增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聯系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放緩或暫停不可預見和可能帶來危險后果的創新活動,待其融入社會的效果擴散和呈現后,進行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可聯系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以及認識的特征。本題作為開放性試題,作答時需緊扣主題,邏輯清晰,結構合理,學科術語使用規范,注意字數要求。
答案示例: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人類增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對其進行定性,而是要審慎對待,用實踐來證明。
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我們需要等待這一技術融入社會的效果擴散和呈現后,進行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進而在實踐的基礎上對這項技術加以改進和完善。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人們對人類增強技術的認識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持續深化對該項技術的真理性認識,指導人類增強技術真正地造福全人類。只有審慎對待人類增強技術,才能讓這一技術走向更加確定的、美好的未來。
7 / 7(共74張PPT)
第2課時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一、
二、
系統知識(一) 真理的特征
目 錄
課時質量評價
三、
四、
隨堂綜合訓練
系統知識(二) 追求真理是
一個過程
系統知識(一) 真理的特征
輸入你的標題
基本理論·整理強化
1.真理的含義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特征 解讀 方法論
客 觀 性 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②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內容客觀,真理的內容來自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律;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 。③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 承認真理的客觀性,應當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理解真理的特征
社會實踐
條 件 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 ,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相對于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強調橫向的變化) 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正確對待謬誤
具 體 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 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相對于特定的過程,強調縱向的變化) 續表
范圍
理論
3.正確理解真理與謬誤
(1)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雙方: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二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真理和謬誤之間有著嚴格的界限。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認識就是謬誤。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超出了真理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
輸入你的標題
即時評價·澄清微點
1.(2024·湖南衡陽三模)近年來,有理論預言,凝聚態物質中可能存在一種“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引力子”。為了找到這種引力子,我國某大學科研團隊自主設計、集成組裝了一套實驗裝置,經過反復實驗,終于在砷化鎵半導體量子阱中成功觀察到了這種引力子,并分別從自旋、動量、能量三個角度確認了相關實驗證據。這一成功實驗佐證了 (  )
①人們對未來事物發展的預測是有科學依據的 ②人們通過實踐創造的認識工具推動認識發展 ③人們可以通過實踐改變事物性能而獲取認識 ④任何真理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人們對未來事物發展的預測不一定都是有科學依據的,①錯誤。我國某大學的這一成功實驗佐證了人們通過實踐創造的認識工具推動認識發展,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②正確。事物性能是客觀的,不能被改變,③錯誤。這一成功實驗佐證了任何真理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④正確。故本題選D。

2.(2024·天津市河東區二模)漫畫往往蘊含深刻的道理。該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
A.重視量的積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B.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堅信新事物不可戰勝
C.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永遠落后于社會存在
解析: “站得高望得遠,可一味地好高騖遠就什么也看不見”,從“一味地”可以看出漫畫并非強調重視量的積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A不符合題意?!翱梢晃兜睾酶唑\遠就什么也看不見”,不能體現發展的觀點,且漫畫也未涉及堅信新事物不可戰勝,B不符合題意?!罢镜酶咄眠h,可一味地好高騖遠就什么也看不見”,這說明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C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可能先于社會存在,也可能落后于社會存在,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3.(2025·福建泉州一模)對下圖漫畫《沒有你所說的容易》(作者:追光者)理解正確的是 (  )
①困難是絕對的,容易是相對的?、趯ⅰ半y”與“易”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③既要看到事物的實在性,又要看到其生成性?、苋藗兊牧觥⒂^點和方法不同,導致認識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困難和容易作為矛盾的雙方,其之間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①錯誤。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錯誤。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站在臺階上的人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走上領獎臺的,但是下面的人只看到了其成功,而沒有看到其背后付出的努力,這告訴我們,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導致認識不同,啟示我們既要看到事物的實在性,又要看到其生成性,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系統知識(二) 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輸入你的標題
基本理論·整理強化
1.認識過程的特點
(1)認識具有反復性(道路曲折)
含義 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對一個事物的
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
才能完成
反復


原因 ①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 的限制,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
②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
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圖示
實踐水平
本質
(2)認識具有無限性(前途光明)
含義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 的過程
原因 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
圖示
永無止境
(3)認識具有上升性(途徑)
含 義 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 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圖 示
前進
[強調] 正確理解和把握幾個不等于
(1)認識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人類沒有認識世界的能力。
(2)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無法正確認識事物≠認識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圓圈運動。
(3)單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整個人類的認識能力也是有限的,認識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
(4)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真理不斷被推翻。
2.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的方法論要求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認識與真理
(1)含義: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
(主客體)的正確反映(主客觀),真理的內容客觀、形式主觀。
(2)影響追求真理、認識發展的因素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規律
②認識主體的主觀因素:人們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結構、知識水平、認識能力、思維能力、生理素質、具體實踐水平等條件的限制,但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
③認識客體的客觀因素: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④主客觀聯系的因素:處于主客觀交匯點上的 是不斷發展的。
(3)要求:在主客觀交匯點的實踐中,認識和發現、檢驗和發展真理,推動認識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促進真理不斷地向前發展。
社會實踐
[辨析] 意識、認識、真理、科學理論
(1)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于唯物論范疇。
(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它們都屬于認識論范疇。
(3)真理的系統化、理論化,就是科學理論。
(4)意識、認識、理論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和科學理論都是正確的。
(5)四者在形式上都是主觀的,內容上都是客觀的;都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現場小測試
基礎知識的隨機抽查
輸入你的標題
即時評價·澄清微點

1.(2024·全國甲卷)官廳水庫是新中國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曾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被視作中國人向水患“抗爭”的杰作。20世紀80年代后期,官廳水庫庫區嚴重污染,1997年退出了北京市飲用水體系。2007年,官廳水庫恢復北京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功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官廳水庫華麗轉身為國家濕地公園,被譽為“一泓碧水,生態明珠”。官廳水庫功能變遷折射的認識論道理是 (  )
①真理是客觀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認識的根本目的是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 ③認識和實踐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曲折發展過程
④任何真理都是認識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表述正確,但與題干內容無關,不是題干折射出的認識論道理,排除。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只有把真理性認識用于指導實踐,才能達到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因此,②不正確。實踐是不斷發展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因此,③正確。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不存在超歷史的絕對真理,因此,④正確。所以,正確答案為D。
[圖示理解] 認識運動的規律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2.(2025年1月·四川適應性演練)“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鄙裰凼咛栐?87天的太空“出差”期間,開展了84項空間應用在軌實(試)驗;返程時帶回的200多項實(試)驗樣品,承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為未來深空探索提供寶貴經驗。這表明 (  )
①實踐為深化認識提出新問題、提供新工具 ②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其向人類展現的程度 ③掌握真理是人類不斷親歷太空實踐的目的
④人類關于宇宙的認識與實踐在互動中趨向無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神舟十七號開展多項空間應用在軌實(試)驗并帶回有科學價值的樣品,這些實踐活動為深化對宇宙的認識提供了新的內容,提出了新的研究問題,也提供了新工具,①正確。 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人類的實踐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宇宙向人類展現的程度,②錯誤。 人類不斷親歷太空實踐的目的是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造福人類,而不是掌握真理,③錯誤。神舟十七號的太空探索活動體現了人類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宇宙的認識,同時認識的發展又推動人類進行更多的太空探索實踐,這種認識與實踐的互動是不斷發展、趨向無限的,④正確。故本題選B。
3.(2024·貴州貴陽市三模)為了進一步摸清火星大氣離子的逃逸規律,科研人員利用MAVEN飛船提供的數據對火星磁尾電流片中的逃逸離子流開展了深入研究。2024年3月,發現在磁尾電流片中的火星大氣離子有時會呈現出高能量、高通量的高速逃逸現象,更新了對火星離子逃逸的認識,并豐富了對太陽風與火星相互作用機制的理解,對分析和研究中國“天問一號”任務中收集的磁場和等離子體數據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啟示。由此可見 (  )
①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 ②科學實驗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實踐活動?、蹖嵺`可以突破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苷_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反復過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科研人員利用飛船提供的數據對火星展開深入研究,更新了對火星離子逃逸的認識,并豐富了對太陽風與火星相互作用機制的理解,對分析和研究中國“天問一號”任務中收集的磁場和等離子體數據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啟示→①④正確??茖W實驗是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實踐活動,②錯誤。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不能突破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③錯誤。故本題選B。
生活廣角鏡
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問題

1.(2024·重慶高考)“耳聽為虛,眼見未必為實?!盨ora等文生視頻大模型能生成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視頻(如圖)。這種技術的快速迭代和廣泛應用,將深刻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關于Sora,說法正確的是 (  )
A.Sora根據人的主觀要求生成的視頻,不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
B.歸根結底,Sora等大模型生成的視頻仍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C.Sora能生成“以假亂真”視頻,說明真與假的對立性是相對的
D.Sora廣泛應用于“深度造假”,將導致世界真實面目不可認識
[涉及知識: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解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Sora等大模型生成的視頻仍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B正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因此Sora生成的視頻,歸根結底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A錯誤;真與假的對立性是絕對的,統一性是相對的,C錯誤;世界是可知的,雖然Sora廣泛應用于“深度造假”,但世界的真實面目仍可認識,D錯誤。故答案選B。
2.(2024·山東高考)1979年,互花米草作為保灘護堤的“衛士”被引入我國,對固灘、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強,搶占了鹽地堿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間;根系發達,將底棲生物困死其中。鳥兒因無處覓食而飛走。2022年,我國啟動全國范圍內互花米草的防治專項行動。從引入到防治,說明 (  )
①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③認識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涉及知識:聯系的特征+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探索認識的奧秘]

解析: “1979年,互花米草作為保灘護堤的‘衛士’被引入我國,對固灘、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強,搶占了鹽地堿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間;根系發達,將底棲生物困死其中”,說明聯系是多種多樣的,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才能正確認識事物,②正確。“2022年,我國啟動全國范圍內互花米草的防治專項行動”,說明認識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③正確。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①錯誤。真理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④錯誤。
[解題技法] 細審題肢,速排顛倒關系
  有些選擇題往往把一些概念之間的關系設置成錯誤題肢,如: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等,需要學生牢牢把握教材知識。

3.(2024·湖北高考)下面漫畫(作者:鄭辛遙)揭示的哲理是 (  )
①實踐與認識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
②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
③認識都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涉及知識: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解析: “道理是直的,道路卻是彎的”是說實踐和認識是對立統一的,兩者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也說明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①②符合題意。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錯誤。漫畫強調的是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沒有體現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④不選。

4.(2023·全國新課標卷)據中國科學院發布的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輕”玄武巖年齡為20億年,表明月球在20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比以往月球樣品限定的巖漿活動時間延長了約8億年。該成果深化了人類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可見 (  )
①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認識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推翻前人認識的過程 ③在繼承基礎上不斷超越是真理發展的客觀規律 ④科學理論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夠檢驗認識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涉及知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解析:中國科學院發布的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研究成果,深化了人類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由此可見,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也說明在繼承基礎上不斷超越是真理發展的客觀規律,①③符合題意。認識的發展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并不是一個用新認識否定、代替已有認識的過程,而是對已有認識的超越?!安粩嗤品叭苏J識”說法錯誤,②排除。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科學理論不能夠檢驗認識的真理性,④錯誤。
5.(2024·江蘇高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作為一項試圖改造人類自身、增強人類能力的新興生命技術,基因編輯、輔助生殖、生命延展等人類增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如何在技術發展中找到一劑既不至于承擔較大風險又可以汲取技術福利的良方,是當前新興生命技術發展的核心問題。
有學者提出要以“負責任停滯”的創新范式發展人類增強技術。這一范式主張在道德責任的約束下,放緩或暫停不可預見和可能帶來危險后果的創新活動,待其融入社會的效果擴散和呈現后,進行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對技術加以改進和完善?!巴辈皇峭V箘撔碌牟椒?,而是要給人類增強技術發展系上“安全帶”,讓人類增強技術得到更為妥善的應用。
某班同學圍繞“人類增強技術:不確定的未來與‘負責任停滯’”展開討論。請結合上述材料,以“審慎對待人類增強技術”為主題寫一篇短文。
要求:①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相關知識。
②緊扣主題,邏輯清晰,結構合理。
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字數260左右;不得出現個人信息。
解析:設問中同學們圍繞“人類增強技術:不確定的未來與‘負責任停滯’”展開討論,可見需要論述人們如何對人類增強技術進行全面深刻的認識,進而指導該項技術的順利發展。本題知識范圍限定為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根據材料信息,人類增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聯系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放緩或暫停不可預見和可能帶來危險后果的創新活動,待其融入社會的效果擴散和呈現后,進行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可聯系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以及認識的特征。本題作為開放性試題,作答時需緊扣主題,邏輯清晰,結構合理,學科術語使用規范,注意字數要求。
答案示例: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人類增強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對其進行定性,而是要審慎對待,用實踐來證明。
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我們需要等待這一技術融入社會的效果擴散和呈現后,進行更加準確的風險評估,進而在實踐的基礎上對這項技術加以改進和完善。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人們對人類增強技術的認識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持續深化對該項技術的真理性認識,指導人類增強技術真正地造福全人類。只有審慎對待人類增強技術,才能讓這一技術走向更加確定的、美好的未來。
據情靈活自選的隨堂訓練
(題目設計: 鮮活素材原創命題)
課時質量評價
(標 的為推薦講評題目,配有精品課件)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一、選擇題
1.以前,人們認為一切生物的生長都依靠陽光。現在科學家發現,在水深超過4 000米可見光不能到達的海底,在高溫、高壓、劇毒、缺氧的環境里,仍然存在著大量海底熱液生物,它們靠海底熱液帶出的能量進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機質而生存。這表明(  )
①真理是標志客觀實在性的哲學范疇,其內容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 ②追求真理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堅持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與實踐的社會歷史性是認識具有反復性的重要原因?、苋说恼J識要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海底熱液生物的發現從一個側面表明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因此人們對其本質的認識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但人們追求真理的腳步不會停止,人們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做到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②③符合題意;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①說法錯誤;認識始終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④說法錯誤。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2.(2025·湖北武漢市武昌區質檢)下列選項與漫畫《不同的風景》(作者:馬納茲·亞茲達尼)的哲學寓意最貼切的是 (  )
①認識結果取決于主體擁有的客觀條件
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
③矛盾的基本屬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而不僅僅取決于客觀條件,①說法錯誤。換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漫畫體現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也表明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④符合題意。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二者無法相互轉化,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3.(2024·浙江紹興上虞區二模)近期,一項實驗驗證了量子糾纏的信息傳遞速度是無限快的。這一結果挑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顛覆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為未來量子通信和計算提供了重要的啟示。由此可見 (  )
①人的真理性認識具有相對性?、谡胬砭哂蟹磸托?,會不斷地發展?、廴说恼J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苷胬頃S著實踐的發展而被推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認識具有反復性,②不當選;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④錯誤。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4.(2024·山東淄博二模)“一個人要發現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萬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這句話說明了 (  )
A.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和謬誤相對立
B.在批判謬誤中發展真理是謬誤向真理轉化的一種形式
C.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它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D.真理和謬誤相伴而行,謬誤中包含真理,真理中包含謬誤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耙粋€人要發現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萬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這表明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在批判謬誤中發展真理是謬誤向真理轉化的一種形式,B正確。材料未涉及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也沒有體現真理要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A、C排除。真理是客觀的,真理與謬誤有嚴格界限,D錯誤。故本題選B。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5.(2024·河北秦皇島二模)2024年2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表示,“數字人民幣”會在香港擴大試點范圍,市民將可便捷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并通過“轉數快”進行增值,進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用戶體驗。擴大試點范圍,是因為 (  )
①事物聯系的復雜性決定實踐活動的多樣性 ②通過增加個例有助于提高經驗的可靠性 ③對復雜事物的認識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④真理具有條件性,獲取真理必須突破條件的制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解析:擴大試點范圍是為了在更多的試點中總結出更具普遍性的經驗,是因為對復雜事物的認識難以一次完成,通過增加個例有助于提高經驗的可靠性,②③當選。擴大試點范圍,沒有涉及實踐的多樣性,排除①。人不能突破客觀條件的制約,④錯誤。故本題選C。
12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6.(2025·湖北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模擬)近年來,AI(人工智能)正通過深刻變革人類社會信息處理方式而影響各行各業。關于AI在藝術領域的應用,有人認為AI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應進一步開拓AI在藝術創作領域的應用空間;也有人認為AI不利于人類想象力的培養,藝術不應被AI入侵。從認識論角度看,產生這一爭論的原因是 (  )
①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差異性 ②人的認識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③人工智能具有多種屬性和復雜的本質 ④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從認識論角度看,關于AI產生這一爭論的原因在于人的認識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人工智能作為客觀事物具有多種屬性和復雜的本質,②③正確。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差異性,不是產生爭論的原因,而是表現,①排除。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不屬于認識論的范疇,④排除。故本題選B。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7.(2024·湖南雅禮中學二模)位于智利的維拉·C·魯賓天文臺計劃于2024年底開始運行部分儀器,借助天文臺8.4米望遠鏡和3 200兆像素的巨型相機,計劃對整個南半球天空進行為期十年的調查。該研究面臨的挑戰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衛星升空,衛星會對夜空造成一定的光污染,從而會對觀測條件造成一定阻礙。由此可知 (  )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拓展了人們實踐的廣度和深度 ②面對茫茫宇宙,每一代人的認知都具有無限性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包含利、弊兩個方面 ④征途漫漫,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借助天文臺的望遠鏡和巨型相機,計劃對整個南半球天空進行為期十年的調查,表明科學技術的進步拓展了人們實踐的廣度和深度,①正確。每一代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但人類的認識具有無限性,②錯誤。矛盾具有普遍性,但不能用利、弊兩個方面代替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雙方,③錯誤。該研究面臨著挑戰,說明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④正確。故本題選B。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8.(2024·遼寧葫蘆島二模)據多家媒體報道,為了確定月球的形成時間,研究人員分析了宇航員在1969年至1972年間從月球表面帶回的樣本,在對樣本進行分析后,研究人員推算月球至少有44.6億年的歷史。而此前科學家估計月球的年齡大約為44.2億年,新的發現將月球誕生時間提早4 000萬年。這表明 (  )
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②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具有反復性 ③追求真理要經歷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苷J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材料沒有體現真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①不符合題意。在對樣本進行分析后,研究人員推算月球至少有44.6億年的歷史,體現了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具有反復性,②正確。追求真理要經歷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③錯誤。而此前科學家估計月球的年齡大約為44.2億年,新的發現將月球誕生時間提早4 000萬年,這體現了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④正確。故本題選D。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9.(2024·北京昌平二模)科學膳食是一門復雜的學問。下面是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展歷程。
·1989年,我國發布了第一版《我國的膳食指南》,提出了營養理念,給出了膳食指南八條營養建議。
·1997年,第二版指南首次出現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以更具體的方式指導居民實踐膳食指南的建議。
·2008年增加了薯類和雜豆類。
·2016年發布的指南更注重實踐部分和膳食模式,以及健康飲食文化倡導。
·2022年,對核心信息進行了4方面修改……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通過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展歷程,可以看出 (  )
A.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就可以把健康理念變為健康中國的現實
B.人們在探究科學合理膳食的實踐中,推動認識不斷深化
C.國家抓住主要矛盾,統籌規劃,實現了我國居民營養均衡發展
D.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變化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過程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把健康理念變為健康中國的現實需要通過實踐,而不僅僅是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A錯誤??茖W膳食是一門復雜的學問,三十多年來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展歷程表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人們在探究科學合理膳食的實踐中,推動認識不斷深化,B正確??茖W膳食并不是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C錯誤。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過程,D錯誤。故本題選B。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10.(2025·浙江諸暨適應性考試)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將秒定義為:銫13原子振蕩9 192 631 770次為1秒。此后,原子鐘便成了世界上通行的精準計時工具。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結合銫和反銫原子振蕩并取平均值,對秒進行測量并定義為:銫13原子振蕩8 846 157 280次為1秒。這是迄今最精確一秒時間的測量值。這一進步佐證了 (  )
①把握事物的本質需要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诳蒲谐晒闹卮笸黄迫Q于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劭茖W研究過程往往是一個追求和發展真理的過程 ④任何科學研究都不可能終結對特定事物的真理性認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經過科研專家的努力,發現迄今最精確一秒時間的測量值,說明把握事物的本質需要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①當選;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取決于是否符合客觀實際,②錯誤;“這是迄今最精確一秒時間的測量值”,說明科學研究過程往往是一個追求和發展真理的過程,③當選,答案為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但材料未反映,④不當選。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二、非選擇題
1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鮮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科學指南。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結合材料,運用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新時代堅持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正確性。
解析:本題知識限定具體,切口較小,學生可以具體的知識回扣材料答題,具體可從實踐決定認識的角度回答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性,從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的角度回答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價值。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答案示例: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推動實踐的發展。②習近平經濟思想應時代之需,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接受其反復檢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科學的理論。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彰顯力量。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12.(9分)(2024·福建寧德三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新質生產力就曾出現在學術界的討論中,但多停留在“舊的生產力”或“原生產力”“傳統生產力”的對立面進行描述,缺乏系統的概括與闡釋。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趨勢,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論斷,闡明其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路徑和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科學方法論,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新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積極探索,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
結合材料,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的知識,談談你對新質生產力理論的認識。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解析:關鍵詞①: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論斷→可聯系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真理是客觀的。關鍵詞②: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新與發展……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可聯系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2
答案示例:①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真理是客觀的。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新質生產力從提出到完善是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的。③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對新質生產力理論的總結概括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檢驗和發展,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課時質量評價(二十三)|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一、選擇題
1.以前,人們認為一切生物的生長都依靠陽光?,F在科學家發現,在水深超過4 000米可見光不能到達的海底,在高溫、高壓、劇毒、缺氧的環境里,仍然存在著大量海底熱液生物,它們靠海底熱液帶出的能量進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機質而生存。這表明 (  )
①真理是標志客觀實在性的哲學范疇,其內容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谧非笳胬硪趯嵺`的基礎上堅持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與實踐的社會歷史性是認識具有反復性的重要原因?、苋说恼J識要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湖北武漢市武昌區質檢)下列選項與漫畫《不同的風景》(作者:馬納茲·亞茲達尼)的哲學寓意最貼切的是 (  )
①認識結果取決于主體擁有的客觀條件
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
③矛盾的基本屬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浙江紹興上虞區二模)近期,一項實驗驗證了量子糾纏的信息傳遞速度是無限快的。這一結果挑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顛覆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為未來量子通信和計算提供了重要的啟示。由此可見 (  )
①人的真理性認識具有相對性 ②真理具有反復性,會不斷地發展?、廴说恼J識有待于進一步發展?、苷胬頃S著實踐的發展而被推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山東淄博二模)“一個人要發現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萬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這句話說明了 (  )
A.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和謬誤相對立
B.在批判謬誤中發展真理是謬誤向真理轉化的一種形式
C.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它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D.真理和謬誤相伴而行,謬誤中包含真理,真理中包含謬誤
5.(2024·河北秦皇島二模)2024年2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表示,“數字人民幣”會在香港擴大試點范圍,市民將可便捷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并通過“轉數快”進行增值,進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用戶體驗。擴大試點范圍,是因為 (  )
①事物聯系的復雜性決定實踐活動的多樣性
②通過增加個例有助于提高經驗的可靠性
③對復雜事物的認識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④真理具有條件性,獲取真理必須突破條件的制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湖北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模擬)近年來,AI(人工智能)正通過深刻變革人類社會信息處理方式而影響各行各業。關于AI在藝術領域的應用,有人認為AI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應進一步開拓AI在藝術創作領域的應用空間;也有人認為AI不利于人類想象力的培養,藝術不應被AI入侵。從認識論角度看,產生這一爭論的原因是 (  )
①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差異性 ②人的認識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③人工智能具有多種屬性和復雜的本質 ④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4·湖南雅禮中學二模)位于智利的維拉·C·魯賓天文臺計劃于2024年底開始運行部分儀器,借助天文臺8.4米望遠鏡和3 200兆像素的巨型相機,計劃對整個南半球天空進行為期十年的調查。該研究面臨的挑戰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衛星升空,衛星會對夜空造成一定的光污染,從而會對觀測條件造成一定阻礙。由此可知 (  )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拓展了人們實踐的廣度和深度
②面對茫茫宇宙,每一代人的認知都具有無限性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包含利、弊兩個方面
④征途漫漫,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遼寧葫蘆島二模)據多家媒體報道,為了確定月球的形成時間,研究人員分析了宇航員在1969年至1972年間從月球表面帶回的樣本,在對樣本進行分析后,研究人員推算月球至少有44.6億年的歷史。而此前科學家估計月球的年齡大約為44.2億年,新的發現將月球誕生時間提早4 000萬年。這表明 (  )
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②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具有反復性 ③追求真理要經歷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④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北京昌平二模)科學膳食是一門復雜的學問。下面是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展歷程。
·1989年,我國發布了第一版《我國的膳食指南》,提出了營養理念,給出了膳食指南八條營養建議。
·1997年,第二版指南首次出現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以更具體的方式指導居民實踐膳食指南的建議。
·2008年增加了薯類和雜豆類。
·2016年發布的指南更注重實踐部分和膳食模式,以及健康飲食文化倡導。
·2022年,對核心信息進行了4方面修改……
通過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展歷程,可以看出 (  )
A.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就可以把健康理念變為健康中國的現實
B.人們在探究科學合理膳食的實踐中,推動認識不斷深化
C.國家抓住主要矛盾,統籌規劃,實現了我國居民營養均衡發展
D.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變化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過程
10.(2025·浙江諸暨適應性考試)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將秒定義為:銫13原子振蕩9 192 631 770次為1秒。此后,原子鐘便成了世界上通行的精準計時工具。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結合銫和反銫原子振蕩并取平均值,對秒進行測量并定義為:銫13原子振蕩8 846 157 280次為1秒。這是迄今最精確一秒時間的測量值。這一進步佐證了 (  )
①把握事物的本質需要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②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取決于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
③科學研究過程往往是一個追求和發展真理的過程
④任何科學研究都不可能終結對特定事物的真理性認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鮮活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科學指南。
結合材料,運用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新時代堅持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正確性。
12.(9分)(2024·福建寧德三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新質生產力就曾出現在學術界的討論中,但多停留在“舊的生產力”或“原生產力”“傳統生產力”的對立面進行描述,缺乏系統的概括與闡釋。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趨勢,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論斷,闡明其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路徑和科學方法論,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新與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積極探索,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
結合材料,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的知識,談談你對新質生產力理論的認識。
課時質量評價(二十三)
1.選C 海底熱液生物的發現從一個側面表明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因此人們對其本質的認識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但人們追求真理的腳步不會停止,人們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做到了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②③符合題意;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①說法錯誤;認識始終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④說法錯誤。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2.選C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而不僅僅取決于客觀條件,①說法錯誤。換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漫畫體現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也表明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④符合題意。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二者無法相互轉化,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3.選A 認識具有反復性,②不當選;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④錯誤。
4.選B 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耙粋€人要發現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萬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這表明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在批判謬誤中發展真理是謬誤向真理轉化的一種形式,B正確。材料未涉及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也沒有體現真理要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A、C排除。真理是客觀的,真理與謬誤有嚴格界限,D錯誤。故本題選B。
5.選C 擴大試點范圍是為了在更多的試點中總結出更具普遍性的經驗,是因為對復雜事物的認識難以一次完成,通過增加個例有助于提高經驗的可靠性,②③當選。擴大試點范圍,沒有涉及實踐的多樣性,排除①。人不能突破客觀條件的制約,④錯誤。故本題選C。
6.選B 從認識論角度看,關于AI產生這一爭論的原因在于人的認識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人工智能作為客觀事物具有多種屬性和復雜的本質,②③正確。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差異性,不是產生爭論的原因,而是表現,①排除。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不屬于認識論的范疇,④排除。故本題選B。
7.選B 借助天文臺的望遠鏡和巨型相機,計劃對整個南半球天空進行為期十年的調查,表明科學技術的進步拓展了人們實踐的廣度和深度,①正確。每一代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但人類的認識具有無限性,②錯誤。矛盾具有普遍性,但不能用利、弊兩個方面代替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雙方,③錯誤。該研究面臨著挑戰,說明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④正確。故本題選B。
8.選D 材料沒有體現真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①不符合題意。在對樣本進行分析后,研究人員推算月球至少有44.6億年的歷史,體現了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具有反復性,②正確。追求真理要經歷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③錯誤。而此前科學家估計月球的年齡大約為44.2億年,新的發現將月球誕生時間提早4 000萬年,這體現了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④正確。故本題選D。
9.選B 把健康理念變為健康中國的現實需要通過實踐,而不僅僅是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A錯誤??茖W膳食是一門復雜的學問,三十多年來我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展歷程表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人們在探究科學合理膳食的實踐中,推動認識不斷深化,B正確??茖W膳食并不是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C錯誤。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過程,D錯誤。故本題選B。
10.選B 經過科研專家的努力,發現迄今最精確一秒時間的測量值,說明把握事物的本質需要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①當選;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取決于是否符合客觀實際,②錯誤;“這是迄今最精確一秒時間的測量值”,說明科學研究過程往往是一個追求和發展真理的過程,③當選,答案為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但材料未反映,④不當選。
11.解析:本題知識限定具體,切口較小,學生可以具體的知識回扣材料答題,具體可從實踐決定認識的角度回答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性,從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的角度回答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價值。
答案示例: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推動實踐的發展。②習近平經濟思想應時代之需,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接受其反復檢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科學的理論。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彰顯力量。
12.解析:關鍵詞①: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論斷→可聯系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真理是客觀的。關鍵詞②: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新與發展……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可聯系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答案示例:①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真理是客觀的。新質生產力理論是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新質生產力從提出到完善是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的。③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對新質生產力理論的總結概括要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檢驗和發展,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平舆县| 股票| 康马县| 乌拉特前旗| 聊城市| 观塘区| 双城市| 民勤县| 阿拉善左旗| 滁州市| 彩票| 明溪县| 商河县| 凉山| 濉溪县| 伊吾县| 陇西县| 防城港市| 房产| 乌鲁木齐县| 七台河市| 海丰县| 玉龙| 高邮市| 安陆市| 凤山县| 河池市| 沅陵县| 宜丰县| 道孚县| 改则县| 库车县| 德钦县| 辽源市| 吴川市| 丹寨县| 商南县| 饶河县| 梅河口市|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