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歷史(三)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考試形式為閉卷。中3.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汕4.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5.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文物是凝固的歷史,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觀察下列出土于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歷史文物,它們最能體現中華文明的哪一特性?(製半坡遺址人面魚紋彩陶盆河姆渡遺址骨耜大禹治水畫像石A.地域性B.多樣性紫將C.多元一體特性D.開放包容特性2.中國古代農業高度發達,請你觀察以下幾張圖片資料,你認為中國古代農業生產中主要耕作方式是(唐代《雨中耕作圖》宋代《耕獲圖》清代《耕織圖》A.刀耕火種B.筒車翻車C.鐵犁牛耕D.麥稻套作3.“自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一些地方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如徽商和晉商。在交通要沖,興起一些工商業市鎮,商業活躍。”對此材料解釋正確的是()A.明朝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B.明朝后期商品經濟進入新的繁榮期部C.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失去主導地位D.日益僵化的專制統治阻礙社會轉型4.“以英國為火車頭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將全世界納人自己的勢力范圍,西方資本主義的列車高速行進,中國卻只是提供原料和服務而已,并未搭上發展的快車。”這種現象開始于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歷史(三)第1頁(共6頁)5.報刊作為大眾傳媒的核心載體,其發展始終與時代背景緊密交織,既是社會變遷的記錄者,也是思想變革的推動者。下列報刊反映的時代呼聲,排序正確的是(時到款閣年新B0.路PA0報到紅aet10g0報飄圖一圖二圖三圖四A.自強求富變法圖存—民主科學民主共和B.自強求富變法圖存民主共和民主科學C.變法圖存自強求富—民主共和一社會主義D.變法圖存—民主共和民主科學—社會主義6.思維導圖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展示信息層級,使復雜內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記憶。下面思維導圖反映的主題是(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中共一大提出黨的最高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井岡山根據地是第一塊農村蘋命根據地A.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B.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C.中國近代化發展歷程D.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7.下面時間軸上屬于b時期成就的有(a.走向社會主義b社會主義探索時期c.改革開放時期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1949年1956年1978年2012年①“兩彈一星”②袁隆平“秈型雜交”水稻③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1993年鄧小平提出:“十二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分配不公會導致兩極分化,到一定時候問題就會出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中國要不斷深化改革開放B.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C.中國已完全實現脫貧攻堅D.要堅定地走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道路9.下面是九年級學生整理出的關于世界文明的知識點,該表格反映出(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太陽歷,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漢漠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陰歷,60進制。印度河流域古印度文明阿拉伯數字,佛教,種姓制度,梵文。愛琴海古希臘文明小國寡民,雅典的民主政治,帕特農神廟,原子論。地中海古羅馬文明《十二銅表法》,引水道工程,萬神廟,大競技場。A.人類文明的相互影響性B.人類文明多元一體化C.人類早期文明的多樣性D.人類文明的友好交流歷史(三)第2頁(共6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4 分,每小題 2 分) 1-5: C C B A B 6-10: A A B C D11-12: B C二、材料解析題(36 分)13.(10 分)(1)①人文初祖;②221;③臺灣府;④羅馬帝國(4 分)(2)變化:地域意義突破九州,人民意義包含多民族,文化意義兼有農耕與草原文化,主權行使者可為多民族聯合政權。(2 分)因素:元朝統一全國;民族交融加強;農耕與草原文化交流。(2 分)(3)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各民族共同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2 分)14.(11 分)(1)特征:生產面向市場,商人控制生產環節,手工業者失去生產資料所有權。(2 分)史實: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政治保障。(1 分)(2)因素:跨國公司發展;世界貿易組織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1 分)舉措: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 分)(3)示例:選擇觀點①,史事:不結盟運動興起、歐洲共同體成立、日本經濟崛起。(2 分)闡述:不結盟運動標志第三世界崛起,歐共體與日本經濟發展沖擊美蘇兩極格局,說明兩極格局中多極化趨勢顯現。(4 分)15.(15 分)(1)意義: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指導。(1 分)原因:體現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表達推翻舊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1 分)國內背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國共對峙,需凝聚革命力量。(2 分)(2)歷史價值:借愚公移山精神鼓舞民眾抗日斗志,宣傳抗日思想。(2 分)主要原因:全民族抗戰,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力量。(2 分)(3)背景:紅軍長征途中,歷經艱難險阻。(1 分)時代精神:體現紅軍不怕困難、革命樂觀主義精神。(1 分)成就:武漢長江大橋建成。(1 分)(4)深圳拓荒牛:深圳是經濟特區代表,象征改革開放初期開拓精神。(1 分)意義:小崗村大包干拉開農村改革序幕,推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2 分)主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族復興之路。(1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中考三模歷史試題.pdf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