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照秘密級管理★啟用前2025年高三仿真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表1為山西運城盆地東部新石器時代各時期聚落發展情況統計表。同-一遺址相鄰時期聚落均有者為具有疊置聚落關系,某一區域上覆有后期聚落的前期聚落數與前期聚落總數的比率為聚落疊置率。由此可見,當時這一地區表1仰韶文化仰部文化仰韶文化廟底溝歷史時期早期中期晚期二期文化聚落數246681117疊置聚落8274551疊置率33.3%40.9%55.6%43.6%聚落總面積1021249609546(萬平方米)A,聚落間經濟交流頻繁B.等級分化程度日趨明顯C.文明發展具有承襲性D.社會組織能力不斷增強2.據考古發據,在秦始皇陵秦俑坑發現的墓志瓦文中,明確了每一個勞工各自的籍貫,但在姓名處只有名,沒有姓。居延漢簡中對鄉里編戶民的記載,出現“多姓均勢雜居”的現象。這表明秦漢時期A.編戶齊民實現分類管理B.宗族觀念淡化促進了階層流動C.地緣政治取代血緣政治D.政府對傳統杜會秩序進行改造高三歷史試恩第1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3.、唐朝對法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非常重視,在中央設立了專門的法學教育機構一律學館,在科舉考試中首創明法科,向全社會公開選拔優秀法律人才,但史料記載刑部尚書卻無一人由此途徑入仕。這是因為當時A.社會風氣影響官員選用B.科舉制度不夠健全C.門閥政治影響不斷增大D,司法程序相對簡單4.北京在宋朝時被視為“夷狄之域”,元朝時稱為“天下之中”,明人認為北京居于《禹貢》九州北方,《明一統志》就別去了“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這一句,而清初以后各種公私文獻多將該句補回。這一變化緣于A.傳統禮制的影響B.農牧分界線北移C.民族交融的發展D.王朝疆域的變遷5.買辦是中國近代興起的一批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商人,他們依附于洋行而存在。據統計,晚清買辦中,廣東籍買辦有146人,但在廣東任職的僅36人。上海籍買辦僅有5人,在上海任職的買辦卻有148人。這一現象反映了A.經濟區域性分工逐漸成熟B.列強侵略引發經濟格局變動C.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展D.沿海地區的半殖民地化加深6.表2為《新青年》部分年份高頻詞統計表。影響這一時期高頻詞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表2卷別第一卷第二卷第八卷第九卷年份1915—1916191619171920-19211921-1922國家(520)青年(408)社會(1691)社會(2017)高頻社會(302)社會(315)現在(879)現在(669)詞及政府(297)世界(299)俄國(600)自由(640)出現自由(274)國家(287)生活(548)蘋命(624)次數青年(221)人類(277)組織(509)階級(586)A.國內的主要矛盾出現變化B.思想啟蒙成為社會共識C.民主革命道路的不斷探索D.對社會問題的認識趨同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某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漢口發布《為英代表到鄂交涉告各界書》,呼吁民眾“應與政府取一致的態度,不要妥協,不要暴動”,“一方面要堅持反英運動,為政府后援”,“一方面要嚴守秩序,以喚起各國的同情”。在這一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A,形成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B.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C.爭取與反法西斯國家合作D.積極推進國民革命運動高三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瑞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