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中考浙教版科學復習測試卷11--化學變化(含新課標的內容要求+答案+答題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中考浙教版科學復習測試卷11--化學變化(含新課標的內容要求+答案+答題卷)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課標·新中考·復習測試卷11
【核心概念】
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
【內容要求】
2.3 物質變化的特征
⑦了解物質變化存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描述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并存在能的轉化;化學變化還會伴隨沉淀、產生氣體、顏色變化、發光、吸熱或放熱等現象。
⑧認識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條件,如燃燒的條件、催化劑的重要作用等,
⑨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變;化學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⑩了解氧化反應及燃燒,知道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的過程;具有安全意識,了解火災自救的一般方法。
知道常見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
2.4 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并用它解釋常見的現象;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
知道化學反應可以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了解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及書寫規則,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1.陶瓷是中華民族在人類科技史上的偉大發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藝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燒結
2.鎂帶燃燒過程中伴隨的一些現象,其中能作為“鎂帶燃燒”屬于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
A.發出耀眼的白光 B.鎂帶消失 C.放出大量的熱 D.生成一種白色粉末狀固體
3.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吹滅蠟燭”滅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B.只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可燃物就一定燃燒
C.圖書、檔案失火,通常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
D.身上的衣物著火,可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4.某同學用干冷的燒杯罩在點燃著的蠟燭火焰上方,如圖所示。下列能作為蠟燭燃燒發生了
化學變化的證據是( )
A.出現“蠟燭油” B.蠟燭變軟 C.聞到了蠟燭油的氣味 D.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5.有科學家研究發現,氧氣可通過高能真空紫外線照射二氧化碳直接產生,該化學反應模型
如圖所示。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為制取氧氣提供了新方法
6.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規律之一,下列裝置及實驗(天平未畫出)能用來驗證質量
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7.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升溫至60 ℃的過程中,僅①燃燒;繼續升溫至260 ℃的過程
中,僅③燃燒。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燃燒,說明白磷是可燃物
B.對比①③,可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
C.對比②③,可驗證燃燒需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D.④未燃燒,說明無煙煤不是可燃物
8.在以下四個圖示的反應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都是氧化反應 B.都是緩慢氧化 C.都生成了氧化物 D.都是氧氣參加
9.伏打電堆于1800年問世,它利用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其中的一個化學反應是
2Zn+O2+2H2O=2Zn(OH)2,該反應屬于(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10.如圖為小柯做的創新實驗:將銅絲繞在電烙鐵上,電烙鐵用支架固定在密閉的硬質玻璃管
中,玻璃管置于靈敏電子臺秤上。接通電路,電烙鐵開始工作,可以觀察到銅絲表面逐漸變
黑,電子臺秤讀數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O2 = CuO
B.加熱過程中,玻璃管內空氣的質量保持不變
C.加熱過程中,銅絲的質量保持不變
D.硬質玻璃管內物質在反應前后總質量保持不變
11.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
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以下就能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微觀模型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種反應物均為氧化物
B.催化劑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C.金原子對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D.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12.潛艇供氧的一種反應原理為2X+2CO2 = 2Na2CO3+O2,其中X的化學式是(  )
A.Na B.Na2O C.Na2O2 D.NaOH
13.科學上常用燃燒法測定有機物的組成.現取2.3g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
CO2和2.7g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B.實驗中所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8g
C.該化合物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6:1 D.該化合物可能為乙烯(C2H4)
14.在反應2A+5B=2C+4D中,C、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9:22。若2.6 gA與B完全反應后,
生成8.8 gD。則在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為( )
A.4:9 B.8:11 C.10:11 D.31:44
15.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
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 X Y Z W
反應前的質量/g 2 1 16 16
反應后的質量/g 17 m 6 11
A.該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3X+Y==2Z+W
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C.m=1
D.反應后容器中Z與Y的質量比為1∶6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
16.從微觀的角度來認識物質的構成和物質的變化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某密閉容器中
物質變化過程中的微觀示意圖如圖:
(1)上述變化Ⅰ、Ⅱ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從微觀角度解釋判斷依據   。
(2)依據此圖,從微觀角度揭示了化學反應的實質是   。
17.火是文明的起源,人類取火的方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1)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
主要是它的________,因而容易點燃。
(2)1830年發明了火柴。原理是將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
等系列反應,引燃火柴桿。推測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使燃燒更劇烈。
18.我國鐵路進入“高鐵”時代,為將短軌連成長軌,常用下列反應進行焊接:
8Al+3X======4Al2O3+9Fe,該反應發生后,不需要再持續加熱就可保持高溫繼續進行,方
便野外操作。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該反應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反應時
會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19.李老師在《燃燒條件》教學中,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如圖所示,在銅片上罩上燒杯。
(1)罩上燒杯的作用是  。
(2)能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的實驗現象
是  。
(3)熱水的作用是   。
20.同學對鎂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進行研究,如圖。
(1)實驗時需將鎂條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
(2)反應中試管外壁發燙,說明鎂與稀鹽酸反應是 反
應(填“吸熱”或“放熱”),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
(3)實驗測得鎂片產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
系如圖所示,則t1~t2時間內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主
要原因是 。
21.小敏設計了一種填空游戲。請按要求在方框內填入物質的化學式或反應類型。規則是:
①豎列必須符合物質分類要求;②橫行必須符合基本化學反應類型;③所填物質的組成
元素在 H、O、S、Cu 中選擇。
則 1 是 、3 是 。
22.小慧同學在一次實驗中誤把高錳酸鉀當成了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中,加熱時,氯酸鉀
的分解速率明顯加快。于是她驚奇地告訴同學小華:高錳酸鉀也可以作為氯酸鉀分解的催
化劑。小華同學經過思考后,認為小慧同學得出的結論不科學。
(1)小華的理由是 。
(2)如何證明高錳酸鉀不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錳酸鉀能加快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與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
23.燃燒是我們熟悉的現象。某實驗小組用如圖實驗方法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1)如圖一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 ,水中白磷不
能燃燒是因為 。
(2)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點是 。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
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脫脂棉包裹好
過氧化鈉(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觀,因為過氧化鈉遇
到水生成O2和另一種物質,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該反應
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為滴水過多卻沒有
成功,他沒有成功的原因是 。
24.探究“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實驗方法如下:
①向圖1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
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
②向圖2試管內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把帶火星木條伸入
試管,觀察現象。
③待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重復進行①的實驗操作,
觀察現象。
(1)根據圖1和圖3中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錳可使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
(2)如果實驗前用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過濾并將二氧化錳洗滌、干燥、再
稱量,發現二氧化錳的質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僅憑上述實驗 (填“能”或“不能”)說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
劑,原因是 。
25.某研究小組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探究制取氧氣的適宜催化劑。實驗方案如下:在錐
形瓶中加入20ml5%H2O2溶液,分別取等量的K2Cr2O7、CuO、Fe2O3三種催化劑,采用如圖
裝置進行實驗,記錄錐形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1)從實驗曲線看,反應速度適中,便于氧氣收集的催化劑是 。
(2)若用P1、P2、P3表示分別以K2Cr2O7、CuO、Fe2O3作為催化劑時錐形瓶內的最終壓強大
小,請寫出P1、P2、P3的大小關系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前小明觀察到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為橙黃色,但實驗過程中,加入H2O2溶液
后有顏色迅速變成棕綠色的現象,查閱資料發現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為橙黃色,
由此小明判定K2Cr2O7不是催化劑。但小紅堅持認為K2Cr2O7是催化劑,她需要收集的
證據有 。
26.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部分操作流程如下:
(1)裝置可以設計成“敞口裝置”和“封閉裝置”兩種。現有鐵片、硫酸銅溶液、稀鹽
酸,請選擇合適的藥品,用化學方程式寫出一種能用“敞口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
律的化學反應。 。
(2)某科學小組想用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設計了圖1 中的兩種
裝置,其中熱管能較快地將熱量從受熱端傳
遞至另外一端。
①相比于A 裝置,B裝置的優點有 。
②用 B裝置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觀察
到氣球皺縮,為減小誤差,反應開始前
氣球應處于 (填“皺縮”或“擴
張”)狀態。
③小組同學用 B裝置正確操作后,從宏
觀上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接著繪制了如圖2所示的微觀模型,則X的化學式
是 。
27.以下是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曾開展的實驗:
①先用天平稱取質量為m1的金屬錫粉。
②將這些錫粉放在密閉容器里進行完全燃燒,生成了白色固體物質。稱量容器的總質量
為m2。
③打開容器,聽到了空氣進入容器發出的“咝咝的聲響”,稱量所得白色物質的質量為m3。
④把白色物質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氣的組成恢復到初始狀態),重新稱量容器的總質
量為m4。
(1)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錫的燃燒是 變化。
(2)羅蒙諾索夫分析數據后發現,生成白色物質的質量m3= ,于是提出了“參加
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產物的總質量”的觀點。
(3)后經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最終確立了質量守恒定律。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該定律:

四、綜合題(共35分)
28.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合成了單原子鉑催化劑,率先提出“單原子催化”概念。下圖是單原
子催化劑用于合成氣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觀示意圖。
(1)根據圖物質轉化的微觀示意圖,判斷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使用單原子催化劑能提高生成物的產量 B.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
C.生成物甲醇屬于有機物 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構成
(2)合成氣(CO和H2)在不同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質,如果僅用合成氣
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質是 (填字母序號)。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29.過氧化氫溶液保存時,因緩慢分解導致質量分數變小(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
為探究酸堿性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小明利用圖甲裝置,每次實驗往錐形瓶中加
10克30%過氧化氫溶液,再滴加調節劑,使其pH分別從3依次調至13,在60℃反應溫
度下進行實驗,獲得數據如圖乙。
(1)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 。
(2)根據本實驗結果,對實驗室常溫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議: 。
(3)某次實驗中,當1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產生0.32克氧氣時,
剩余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滴加的試劑對溶液質量的影響忽略
不計,計算結果精確到1%)
30.某校學生在研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時,進行了以下實驗:點燃一支蠟燭,豎直放在桌面上,
用燒杯罩住(如圖1所示)。請依據此實驗回答問題:
(1)蠟燭燃燒時,觀察到燒杯內壁產生水霧,說明石蠟中含有________元素。
(2)當蠟燭火焰接觸到燒杯底部,燒杯底會產生黑色固體,這是因為石蠟發生了 (填
“完全”或“不完全”燃燒。
(3)過一段時間,蠟燭熄滅了,這種熄滅蠟燭的方法,其原理是 。
(4)蠟燭熄滅的瞬間,觀察到燭芯上方產生一縷白煙,白煙的主要成分是 。
(5)實驗后,有學生提出疑問:蠟燭熄滅時,燒杯內的氧氣是否已經被耗盡?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利用氧氣傳感器測定了蠟燭燃燒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情
況,設計并完成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得出了如圖3所示的氧氣含量的變化曲線。根據
圖3所示的曲線圖,同學們得出了以下結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只有當氧氣耗盡時,蠟燭才會熄滅
B.蠟燭熄滅時,集氣瓶內仍有氧氣
C.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31.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稱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裝入氣球,將氣球套在
錐形瓶上。將藥品全部倒入裝有足量稀鹽酸的錐形瓶中,氣球迅速脹大。稱量反應前后
裝置的總質量,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 1 2 3
碳酸鈉質量/克 0.53 1.06 2.12
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 66.19 66.62 67.42
(1)計算第1次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分析數據發現每次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均不相等,請以第1次反應為例,通過計
算說明該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空氣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
2.0克/升,結果精確到0.01)
32.將12.9 g NaCl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將75 g CaCl2溶液分5
次加入到該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質量/g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總質量/g 3 m 9 10 10
(1)表格中m的數值是    。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應是在第    次實驗。
(3)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11
答題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4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
17. (1) ; (2) 。
18. ; 。
19.(1) ; (2) ;
(3) 。
20.(1) ; (2) 。
(3) 。
21.(1) ;(2) 。
22.(1) ;
(2) ;
(3) 。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1) ;(2) ;
(3) (4) 。
24.(1) ;(2) ;
(3) ,
25.(1) ; (2) ;
(3) 。
26.(1) ; (2) ; 。
27.(1) ; (2) ; (3) 。
四、綜合題(本題共5小題,共35分)
28.(1) ;(2) 。
29.(1) ; (2) ;
(3)
30.(1) ;(2) ;(3) (4) (5) 。
31.(1) ;
(2)
32.(1) ; (2) ;
(3)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中考復習測試卷11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DDDB 6-10ADBAD 11-15CCBCC
二、填空題
16.(1)II 分子間的間隙改變,分子種類不變 (2)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17.(1)著火點低 (2)提供氧氣
18.Fe3O4 置換反應 放出
19.(1)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
(3)升高溫度和隔絕空氣
20.(1)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放熱 復分解反應 (3)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加快
21.H2O2 置換反應
22.(1)未驗證反應前后高錳酸鉀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2)單獨加熱KMnO4能產生O2
(3)因為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二氧化錳對氯酸鉀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三、實驗與探究題
23.(1)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沒有與氧氣接觸(2)產生P2O5不污染環境 (3)氧氣
(4)放熱 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24.(1)加快(2)不變(3)不能 未驗證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是否發生改變
25.(1)CuO (2)P1=P2=P3
(3)K2Cr2O7的顏色由棕綠色又變回橙黃色,且 K2Cr2O7的質量保持不變
26.(1)Fe+CuSO4=FeSO4+Cu (2)能在密閉容器中點燃白磷,緩沖瓶內氣壓,防止五氧化二磷散失到空氣中 皺縮 P2O5
27.(1)化學 (2)m4-m2+m1(3)因為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總個數不變,原子質量不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
四、綜合題
28.(1)A (2)A
29.(1)氧氣不易溶于水 (2)在pH約為3~5的酸性條件下保存 (3)24%
30.(1)氫;(2)不完全;(3)隔絕氧氣;(4)石蠟顆粒;(5)BC;
31.(1)0.22g (2) 氣球排開空氣質量0.14g 反應前后裝置減輕的質量0.14g 所以符合
32.(1)6 (2)4 (3)Na2CO311.7克 82.2%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临湘市| 龙泉市| 彭州市| 肃宁县| 广州市| 昌图县| 香港 | 汶川县| 河东区| 宜都市| 玛纳斯县| 高安市| 广德县| 澎湖县| 长治市| 太仆寺旗| 新民市| 张北县| 天祝| 五华县| 刚察县| 衡东县| 洞头县| 加查县| 固始县| 通江县| 五大连池市| 阜宁县| 和政县| 耿马| 巴彦县| 柘城县| 曲水县| 绥中县| 博客| 桂林市| 株洲市| 连云港市| 石景山区|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