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6張PPT)第1章 靜電力與電場強度第3節 電場與電場強度核心素養:1.知道電場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 2.理解電場強度及其定義式,并 能用該公式進行有關計算(難點). 3.知道電場線的概念,了解幾種典型電場線分布 特點(重點).第*頁研習任務一 電場及電場力合作 討論1. 萬有引力、庫侖力、磁極間的磁力,對于相互作用的物體,這些力都是沒有 直接接觸而產生的,這樣如何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提示:萬有引力、庫侖力、磁極間的磁力是通過“場”發生作用的.場是物質存 在的另一種形式.2. 電場是如何產生的?有什么特性?提示:電場存在于電荷的周圍,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電荷 電場 靜電場 力 A. 只要有電荷存在,電荷周圍就一定存在著電場B. 電場不是客觀存在的,是人們虛構的C.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產生的,電場最基本的性質是對放在其中的電荷有 力的作用D. 電場只能存在于真空和空氣中,不可能存在于物體中[解析] 電荷周圍存在著電場,電場對放在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電荷之間的相互 作用是通過電場發生的,A、C正確;電場是一種物質,它與其他物質一樣,不依賴 于我們的感覺而客現存在,在真空和導體中都能存在,B、D錯誤.ACA. 該點場強大小為2E,方向與E相同B. 該點場強大小仍為E,但方向與E相反C. 試探電荷q'在該點所受電場力大小為2F,方向與E相反D. 試探電荷q'在該點所受電場力大小仍為F,方向與E相同解析: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電場本身的性質決定的,與試探電荷無關,因此該 點場強大小仍為E,但方向與E相同,根據F=Eq可知試探電荷q'在該點所受電場力大 小為2F,方向與E的方向相反.C第*頁研習任務二 電場強度的理解合作 討論在空間中有一電場,把一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在電場中的A點,該電荷受到的 靜電力為F. 若把帶電荷量為2q的點電荷放在A點,則它受到的靜電力為多少?若把帶 電荷量為nq的點電荷放在該點,它受到的靜電力為多少?電荷受到的靜電力F與電荷 量q有何關系?提示:2F,nF. F與q成正比,即F與q的比值為定值.很小 激發電場 電場力F 電荷量q 正電荷 負電荷 3. 電場力(1)公式:F=qE.(2)電場強度E從 的角度描述了電場的性質.力 √×××[思考]1. 在電場中的同一點放入不同試探電荷,電場強度是否相同?為什么?不放電 荷呢? 提示:相同.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由電場本身所決定的,與試探電荷無關. 不放電荷,此位置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依然不變.AD[解析] 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由電場本身所決定的,與試探電荷無關,故該點 電場強度是個定值,故A正確,B錯誤;根據F=Eq可知,F-q圖像是正比例函數圖 像,故C錯誤,D正確.[訓練2] 如圖所示,在一帶負電荷的導體A附近有一點B,如在B處放置一個q1=- 2.0×10-8 C的電荷,測出其受到的靜電力F1大小為4.0×10-6 N,方向如圖,則:(1)B處場強多大?方向如何?200 N/C 方向與F1方向相反解析:(2)q2在B點所受靜電力大小F2=q2EB=4.0×10-7×200 N= 8.0×10-5 N,方向與場強方向相同,也就是與F1方向相反.此時B處場 強大小仍為200 N/C,方向與F1方向相反.(3)如果將B處電荷拿走,B處的場強是多大?200 N/C解析:(3)某點場強大小與有無試探電荷無關,故將B處電荷拿走,B處場強大小仍 為200 N/C.(2)如果換成一個q2=+4.0×10-7 C的電荷放在B點,其受力多大?此時B處 場強多大?8.0×10-5 N 200 N/C第*頁研習任務三 電場線合作 討論 某一區域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A、B、C是電場中的三個點.(1)哪一點的電場強度最強?哪一點的電場強度最弱?提示:(1)電場線疏密表示電場強弱,B點的電場強度最強,C 點的電場強度最弱.(2)畫出各點電場強度的方向.(3)把負的點電荷分別放在這三個點,畫出它所受靜電力的方向.提示: (2)(3)如圖所示(4)把正的點電荷從A點靜止釋放,它在靜電力作用下運動的軌跡是否與電場線 一致?提示:(4)不一致.正電荷剛開始運動時初速度為0,加速度方 向與A點場強方向一致;開始運動后速度方向與場強方向不一致,則 正電荷運動軌跡與電場線不一致.切線方向 線 疏密 切線方向 正電荷 無窮遠處 無窮遠處 負電荷 3. 電場真實存在,電場線是 的線,實際電場中并不存在.假想 ×√AA. M點的電場強度大于N點的電場強度B. 坐標原點附近未畫電場線的區域場強均為0C. 將一正電荷由P點靜止釋放,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可沿PM電場線運動到M點D. 將一負電荷由O點靜止釋放,可能沿圖中虛線移到M點[解析] 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由圖可知M點電場線比N點的密,所以M點的場 強大于N點的場強,故A正確;電場線只是大體形象描述電場,不畫電場線的區域也 有電場,故B錯誤;一正點電荷從P點由靜止釋放,該電荷所受的電場力是變力,方 向與電場線相切,根據曲線運動的條件知該電荷并不能沿電場線運動到M點,故C錯 誤;在第一象限區域,電場中不可能存在一條沿OM方向的直線電場線,則將一負電 荷由O點靜止釋放,不可能沿圖中虛線運動到M點,故D錯誤.故選A.A. 小球A帶負電、小球B帶正電,且mA>mBB. 小球A帶負電、小球B帶正電,且mA=mBC. 小球A帶正電、小球B帶負電,且mA>mBD. 小球A帶正電、小球B帶負電,且mA=mBB第*頁研習任務四 幾種常見的電場線 教材 認知認真觀察常見的幾種電場線的分布情況,完成下面填空.電場 電場線 簡要描述點電荷 (1)電場線為直線(2)方向由(正)點電荷指向無窮遠處或從無窮 遠處指向(負)點電荷(3)離電荷近處電場線密,場強大;離電荷遠處 電場線疏,場強小(4)以點電荷為球心作一球面,電場線處處與球 面垂直,球面上場強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電場 電場線 簡要描述等量同 種點電 荷 (1)由左向右,兩點電荷連線上的電場強度先 變 后變 .連線中點O電場強度 為 (2)兩點電荷連線中點O沿中垂線到無限遠,電 場強度先變 后變 (3)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電場強度 (填“等大同向”或“等大反向”)小 大 零 大 小 等大反向 電場 電場線 簡要描述等量異 種點電 荷 (1)由左向右,兩點電荷連線上的電場強度先 變 后變 (2)從兩點電荷連線中點O沿中垂線到無限遠, 電場強度逐漸變 (3)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電場強度 (填“等大同向”或“等大反向”)小 大 小 等大同向 A. A、B兩點電場強度相同B. 兩個電荷連線(直線)上的電場強度,連線中點電場強度最小C. 將一正點電荷(僅受電場力)從A點無初速度釋放一定會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D. 兩個電荷連線(直線)的中垂線上各點電場強度方向相同,大小相等B[解析] 電場線的切線方向表示電場強度的方向,因此A、B兩點電場強度方向不同, 故A錯誤;依據電場線的疏密,來體現電場強度強弱,因此兩個電荷連線(直線)上 的電場強度,連線中點電場強度最小,故B正確;若將一僅受電場力的正點電荷從A 點無初速度釋放,假設正點電荷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則該電荷做曲線運動,而正點 電荷的受力時刻沿電場線的切線即軌跡的切線,與正點電荷做曲線運動受力指向軌跡 凹側相矛盾,因此運動軌跡不會沿著電場線從A到B,故C錯誤;依據電場線的疏密, 來體現電場強度強弱,因此兩個電荷連線(直線)的中垂線上,從兩個電荷連線中點 到無窮遠,電場強度越來越小,電場線的切線方向表示電場強度的方向,因此中垂線 上各點電場強度方向一致,故D錯誤.ADA. 速度先增大,再減小B. 速度一直增大C. 加速度先增大再減小,過O點后,加速度先減小再增大D. 加速度可能先減小,再增大解析:根據等量負點電荷的電場線分布可知,在A、B連線的中垂線上,從無窮 遠到O點,電場強度先變大后變小,到O點變為零,電場強度方向沿中垂線指向 O點.若M、N相距較遠,則小球C受庫侖力從M向O運動時,小球C的速度不斷增 大,加速度先變大后變小,在O點時加速度變為零,速度達到最大,從O向N運 動時,小球C的速度不斷減小,加速度先變大后變小(具有對稱性).如果M、N 相距較近,則小球C受庫侖力從M向O運動時,小球C的速度不斷增大,加速度越 來越小,在O點時加速度變為零,速度達到最大,從O向N運動時,速度不斷減 小,加速度越來越大,故A、D正確.第*頁課后提素養√××√A. 若在A點換上電荷量為-q的電荷,A點場強方向發生變化B. 若在A點換上電荷量為2q的電荷,A點的場強將變為2EC. 若在A點移去電荷q,A點的場強變為零D. A點場強的大小、方向與q的大小、正負、有無均無關DA. 該定義式只適用于點電荷產生的電場B. F是試探電荷所受到的力,q是產生電場的電荷的電荷量C. 場強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D. 由該定義式可知,場中某點電荷所受的靜電力大小與該點場強的大小成正比DA. 電場線是電場中實際存在的曲線B. 電場線實際就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C. 電場線在電場中不能相交D. 電場線越密的地方電場強度越大解析:電場線是為了描述電場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線,實際上并不存在,因此A項錯 誤;電場線是假想的曲線,并不是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因此B項錯誤;電 場線在電場中不能相交,因為在電場中同一地點不可能存在兩個場強方向,因此C項 正確;電場線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電場線越密集,電場強度越大,電場線越 稀疏,電場強度越小,因此D項正確.CDA. 該點電荷帶正電B. 該點電荷帶負電C. a點和b點電場強度的方向相同D. a點的電場強度Ea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Eb解析:由題圖可知,電場線指向該點電荷,故該點電荷是負點電荷,A錯誤,B正 確;因a、b兩點的電場線的方向不同,故a點和b點電場強度的方向不同,C錯誤;a 點處的電場線比b點的密,故Ea>Eb,D正確.BD第*頁課時作業A. 電場強度E跟F成反比,跟q成正比C. 如果電荷在電場中某點所受的靜電力大,則該點的電場強度就強D. 一個小球在P點受到的靜電力為0,P點的場強一定為0B1234567891011A. 大小為3E,方向和E相反B. 大小為E,方向和E相同C. 大小為3E,方向和E相同D. 大小為E,方向和E相反解析:電場強度由電場本身決定,與試探電荷的有無、電性、電荷量的大小無關,故 B正確,A、C、D錯誤.B1234567891011A. 場源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位置在點a左側B. 場源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位置在點b右側C. 場源電荷可能是負電荷,位置在點a左側D. 場源電荷可能是負電荷,位置在點b右側AC1234567891011A. M點的電場強度與N點相等B. M點的電場強度比N點的強C. M點的電場強度比N點的弱D. 帶電荷量相同的電荷在M、N兩點受到的電場力大小相等解析:由題圖可知,M點處電場線較密,N點處電場線較疏,則M處電場強度大于N處 電場強度,故B正確,A、C錯誤;由F=Eq知帶電荷量相同的電荷在M點受到的靜電 力大于在N點受到的靜電力,故D錯誤.B1234567891011A. 甲圖中M、N兩點電場強度相同B. 乙圖中M、N兩點電場強度相同C. 丙圖中M、N兩點電場強度不同D. 丁圖中M、N兩點電場強度不同D1234567891011解析:題圖甲中M、N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錯誤;題圖乙中M、 N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故B錯誤;題圖丙中,M、N兩點電場強度等 大同向,故C錯誤;題圖丁中,M、N兩點電場強度等大反向,故D正確.1234567891011A. M點沒有電場線則電場強度為零B. M點電場強度等于N點電場強度C. 負電荷在M點所受的靜電力小于在N點所受的靜電力D. 將電子從M點由靜止釋放,電子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解析:M點電場線沒有畫出,不是沒有電場線,電場強度也不為0,故A錯誤;電場線 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則N點電場強度大,故B錯誤;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 由靜電力公式F=Eq可知電場強度越大,靜電力越大,故在N點所受靜電力大,C正 確;電子為負電荷,逆著電場線方向移動,故D錯誤.C1234567891011A. 在兩個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e、f處場強相同B. 在兩電荷的連線上,O處場強大小最大C. ad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各點的場強大小不相等、方向也不相同D. ad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各點的場強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解析:由等量異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線的分布特點可知,e、f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相 等,方向不相同,故A錯誤;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場中,在兩點電荷的連線上,O處場 強大小最小,故B錯誤;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各點電場強度方向均相 同,但大小不相等,故C錯誤,D正確.D1234567891011B解析:由v-t圖像可知,電荷從A到B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由“加速”可知電荷 受到的靜電力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同,而所帶電荷電性為負,則電場方向由B到A,由 “加速度減小”可知電場強度變小,即電場線變疏,即由A到B電場線變疏,故選B.1234567891011A. A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2×103 N/CB. 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2×103 N/CC. 點電荷Q在A、B之間D. 點電荷Q在O、B之間AC解析:由F=Eq可知,在F-q圖像中,斜率大小表示電場強度大小,由題圖乙知,A 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2×103 N/C,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500 N/C,故A對,B錯;A、 B兩點放置正、負不同的試探電荷,受力方向總為正,說明A、B兩點的電場強度方向 相反,點電荷Q只能在A、B之間,故C對,D錯.1234567891011A. 負點電荷在從P點到O點的過程中,加速度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 大B. 負點電荷在從P點到O點的過程中,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C. 負點電荷運動到O點時加速度為零,速度達到最大值D. 負點電荷在從O點到G點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 大C1234567891011解析:負點電荷在從P點到O點的過程中,所受的電場力方向豎直向下,做加速運 動,所以速度越來越大,因為從O點向上到無窮遠,電場強度先增大后減小,負點電 荷在P點到O點的過程中,電場強度大小變化不確定,所以其所受電場力的大小變化 無法確定,加速度的大小變化不能確定,A、B錯誤;負點電荷運動到O點時,其所受 的電場力為零,加速度為零,然后向下做減速運動,所以在O點時負點電荷的速度達 到最大值,C正確;負點電荷在從O點到G點的過程中,做減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小, 同理,加速度的大小變化無法確定,D錯誤.1234567891011A1234567891011解析: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場的電場線如圖所示,在它們連線的中垂線上,從連線上 的中點O到無窮遠處的電場強度逐漸減小,方向不變.故選A.12345678910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