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第2章 電勢能與電勢差第5節 科學探究:電容器核心素養:1.觀察電容器,知道電容器的構造和用途. 2.理解電容的概念、定義式和 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式. 3.理解電容的定義式及決定式,并會應用其討論問題, 獲得結論. 4.養成觀察、比較、歸納、分析的良好習慣.第*頁研習任務一 電容器的充電與放電教材 認知電容器是怎樣充電和放電的呢?閱讀課本,完成以下內容.實驗:(1)按照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連接電路,觀察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中電 流計和電壓表指針偏轉情況.(2)當開關撥到位置“1”時,電源E對電容器充電,觀察并記錄到表中:電流計中電流方向 電流計中電流大小 電壓表示數變化 電路中的能量變化 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變化 從上向下 通過電流表 先快速變 大,后逐漸減小為零 偏轉角變 大,達到某一值后保持不變 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場能 逐漸增大到某一值不變 電流計中電流方向 電流計中電流 大小變化 電壓表示數變化 電路中的能量變化 電容器極板上 的電荷量變化 從下向上通過電流表 先快速變大,后逐漸減小為零 偏角變小成為零后保持不變 電場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逐漸減小為零 當開關撥到位置“2”時,電容器放電,觀察并記錄到表中:A. S接1瞬間,R上電流方向從A到BB. S接1一段時間后,R上電流方向從A到BC. S接1一段時間后再接2的瞬間,R上有從B到A的電流D. S接1一段時間后再接2的瞬間,R上無電流AC[解析] S接1瞬間,盡管電流無法通過電容器,但電源給電容器充電,即給上極板充 正電荷,給下極板充負電荷,故R上有從A到B的電流,選項A正確;待充電完畢后, 電路中不再有電流,選項B錯誤;S接1一段時間,電容器充電,再接2的瞬間,電容 器放電,由于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因此R上有從B到A的電流,選項C正確,D錯誤.第*頁研習任務二 電容器、電容合作 討論照相機的閃光燈能發出強烈的閃光,這時通過閃光燈的電流相當大,有時可達幾 千安;照相機的電源能夠提供的電流卻非常小,為何閃光燈能發出強烈的閃光?提示:由于電容器放出巨大的電流.電荷 電荷量Q 電勢差U 法拉 106 1012 研習 經典[典例2] 一個平行板電容器,使它每個極板的電荷量從Q1=30×10-6 C增加到Q2= 36×10-6 C時,兩板間的電勢差從U1=10 V增加到U2,求:(1)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多大?3 μF(3)如要使兩極板電勢差從10 V降為U2'=6 V,則每個極板需減少多少電荷量?1.2×10-5 C(2)U2為多少?12 VA. 電容器可以儲存電荷,儲存的電荷越多電容越大B. 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低于2.7 V時就不能正常工作C. 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為1.35 V時,它的電容是1 500 FD. 電容器兩端電壓每增加1 V,它的帶電量將增加3 000 CD第*頁研習任務三 平行板電容器、常見電容器及其應用合作 討論在研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連入了靜電計.(1)靜電計的作用是什么?提示:(1)用靜電計測量已經充電的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間 的電勢差U,從指針偏轉角度的大小可推知U的大小. (2)d改變時,極板上電荷量有何特點?提示:(2)保持不變.教材 認知1. 平行板電容器(1)決定電容的因素: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與正對面積S成 ,與極板間的 距離d成 ,與極板之間電介質的介電常數εr成 .正比 反比 正比 [思考1] 如圖所示是一個標有容積刻度的水杯,其容積由水杯的構造決定.同樣,作 為儲存電荷的容器——電容器,其容納電荷的本領的大小由其自身構造決定,還是由 外界因素決定? 提示:與水杯容納水的多少由自身構造決定相同,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大小與 外界因素無關.由電容器本身構造決定.陶瓷電容器 電解電容器 可變電容器 固定電容器 耐壓 導通 增大 減小 [思考2] 如圖所示是我們常見的形形色色的電容器,思考最后一個電容器上所標注 的“50 V”,指的是電容器的什么電壓? 提示:額定電壓.核心 歸納公式公式特點 定義式 決定式意義聯系2. 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典型問題(1)兩類基本問題①電容器始終與電池兩極相連,讓電容器的某一物理量發生變化,求其他物理量的變 化.處理原則:電容器上的電壓不變.②電容器和電源連接后再斷開,電容器不充、放電而讓某一物理量發生變化,求其他 物理量的變化.處理原則:電容器上的電荷量不變.(2)平行板電容器動態問題的分析方法抓住不變量,分析變化量,緊抓三個公式:(3)平行板電容器的兩類典型問題基本分析思路①U不變的情形②Q不變的情形DA. A、B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減小B. A、B兩板間的電場強度增大C. A、B兩板上的電荷量變小D. 有電流從a向b流過靈敏電流計AA. 將A板稍微上移B. 減小兩極板之間的距離C. 將玻璃板插入兩板之間D. 將云母板插入兩板之間名師點評 若平行板電容器帶電量不變,討論的物理依據主要有三個:第*頁課后提素養××√√√A. 若電容器不帶電,則電容C為零B. 電容C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成正比,與電壓U成反比C. 電容C與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的多少無關D. 電容器的帶電量與兩板電勢差成正比CDA. 電容器的電容C變大B. 電容器極板的帶電荷量Q變大C. 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變大D. 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場強度E變大ABDA. 為使它的兩極板間的電壓增加1 V,所需要的電荷量是3×10-5 CB. 給電容器1 C的電荷量,兩極板間的電壓為3×10-5 VC. 該電容器能容納的電荷量最多為6×10-3 CD. 該電容器兩極板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為200 VAA. 指紋的凹點處與小極板距離遠,電容小B. 指紋的凸點處與小極板距離近,電容小C. 手指擠壓基板的絕緣表面,電容器帶電荷量增大D. 手指擠壓基板的絕緣表面,電容器帶電荷量減小ACA. M板向下平移 B. M板向上平移C. 電介質向左移 D. M板向左移BCDA. 斷開開關S,并使A、B兩極板分開些B. 斷開開關S,并使A、B兩極板正對面積錯開些C. 保持開關S閉合,使A、B兩極板靠近些D. 保持開關S閉合,使A、B兩極板正對面積錯開些AB第*頁課時作業[基礎訓練]B. 對于確定的電容器,其所帶電荷量與兩板間的電壓成正比C. 無論電容器的電壓如何變化(小于擊穿電壓且不為零),它所帶的電荷量與電壓 的比值都恒定不變D. 電容器的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其大小與加在兩板間的電壓 無關解析:電容器的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是電容器的一種特性.一 個電容器對應唯一的電容值,不能說電容器的電容與其所帶電荷量成正比,與兩極板 間的電壓成反比,故A錯誤,C、D正確.由于電容是定值,由Q=CU知,其所帶電荷 量與兩板間的電壓成正比,故B正確.BCD1234567891011A. 是充電過程B. 是放電過程D. 該電容器所帶電荷量的變化量為0.20 CB1234567891011A. 使A板向左平移以增大板間距離B. 在A、B兩板之間插入一塊陶瓷板C. 斷開S后,使B板向左平移以減小板間距離D. 斷開S后,使B板向上平移以減小極板正對面積D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A. 電容器帶電荷量不變B. 電源中將有電流從正極流出C. 塵埃仍靜止D. 電流計中將有電流流過,電流方向為b→a解析:電容器與電池組連接,其電壓不變,帶電塵埃靜止,靜電力與重力平衡,qE= mg,兩極板錯開時,電場強度不變,故C正確;因電容減小,由Q=CU知,電荷量Q 減小,電容器放電,電流方向為a→b,A、B、D錯誤.C1234567891011A. 電容增大,兩極板間電壓增大B. 電容增大,兩極板間電壓不變C. 電容不變,兩極板間電壓增大D. 電容不變,兩極板間電壓減小D1234567891011A. 保持開關S閉合,將A板向右平移,θ不變B. 保持開關S閉合,將A板向左平移,θ變小C. 斷開開關S,將A板向右平移,θ不變D. 斷開開關S,將A板向右平移,θ變小BC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A. 導體芯A所帶電荷量在增加,液體的深度h在增大B. 導體芯A所帶電荷量在減小,液體的深度h在增大C. 導體芯A所帶電荷量在增加,液體的深度h在減小D. 導體芯A所帶電荷量在減小,液體的深度h在減小D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A. 若將A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則油滴仍然靜止,G表中有b→a的 電流B. 若將A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則油滴向下加速運動,G表中有 a→b的電流C. 若將S斷開,則油滴將做自由落體運動,G表中無電流D. 若將S斷開,A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則油滴仍然靜止,G表中 無電流AD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A. 電容器的電容減小B. P上的電量保持不變C. 有從M到N的電流流過D. 點M的電勢比點N的低D1234567891011A. U變小,E不變 B. E變大,EP變大C. U變小,EP不變 D. U不變,EP不變AC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11. 如圖所示,一平行板電容器的兩個極板豎直放置,在兩板之間有一個帶電小球, 小球用絕緣細線連接懸掛于O點.現給電容器緩慢充電,使兩極板所帶電荷量分別為 +Q和-Q,此時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再給電容器緩慢充電,直到懸線與豎 直方向的夾角增加到60°,且小球與兩板不接觸.求第二次充電使電容器正極板增加 的電荷量是多少?2Q12345678910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