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二節 巴西【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地理位置】巴西,這個南美洲面積遼闊的熱帶大國,不僅因其狂熱的足球文化享譽全球,更因其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著稱于世,玲玲和貝貝也對這個美麗的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試與他們一起,走進巴西,探究巴西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在區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走進巴西任務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任務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任務三 了解巴西的經濟發展特征任務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地理位置】走進巴西P98:任務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判斷:說出巴西的經緯度范圍,判斷巴西主要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哪一帶。大部分位于熱帶巴西:4°N-33°S描述:找出巴西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描述巴西的海陸位置特點。位于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0°30°S70°W40°W23.5°S【地理位置】走進巴西巴西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低緯度、熱帶南美洲東部和中部,東臨大西洋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自然地理特征】走進巴西P98:任務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巴西地形分布描述: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區、主要河流,描述巴西的地勢特征。巴西地形區主要為:北部:亞馬孫平原南部:巴西高原地勢南高北低。地勢特征地形區主要河流亞馬孫河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自然地理特征】走進巴西P98:任務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比較:讀圖,填表對比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亞馬孫平原巴西 高原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自然地理特征】走進巴西分析:根據巴西的地形和氣候等因素,分析亞馬孫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①流經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多雨,流域降水量大;②流域面積大,北、西、南三面地勢高,利于雨水匯集,眾多支流匯聚,河流流量大。【自然地理特征】走進巴西歸納:任務二 歸納巴西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北部亞馬孫平原、南部巴西高原,地勢南高北低;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南部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河流:亞馬孫河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于非洲尼羅河,居世界第二位。【自然地理特征】走進巴西亞馬孫平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P101:任務三 了解巴西的經濟發展特征從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后,巴西的經濟長期依賴農礦產品的生產巴西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咖啡、蔗糖、柑橘、大豆、玉米、牛肉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P101:任務三 了解巴西的農業發展特征巴西是一個熱帶大國,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條件。咖啡是一種熱帶作物,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它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熱量和1500-2000mm的年降水量,還要肥沃的土壤,最適合的海拔高度是500-2000mm。思考:巴西發展農礦產品的有利條件自然:緯度低,熱量充足;熱帶草原氣候,干季晴天多,光照充足,濕季降水多;高原面積大,種植面積廣;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社會經濟:人口城市集中,勞動力充足交通便利,種植歷史悠久,市場廣闊。中國是巴西大豆的重要進口國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8小組合作科技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培育優良品種、優化種植灌溉技術、研制高效農藥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優良品種在巴西大豆產業發展中尤為重要。大豆原產于我國,是一種溫帶作物。19世紀末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產國之一。巴西的大豆遠銷亞洲、非洲、歐洲各國,是我國與巴西貿易中重要的商品。1.20世紀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區種植大豆。結合巴西地形圖,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釋巴西南部適合種植大豆的原因。巴西氣候類型分布巴西的地形巴西南部緯度較高,屬亞熱帶,氣候相對涼爽。巴西高原海拔較高,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氣溫較低,適合大豆種植。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8小組合作科技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培育優良品種、優化種植灌溉技術、研制高效農藥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優良品種在巴西大豆產業發展中尤為重要。大豆原產于我國,是一種溫帶作物。19世紀末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產國之一。巴西的大豆遠銷亞洲、非洲、歐洲各國,是我國與巴西貿易中重要的商品。2.20世紀70年代以來,巴西在大量引進大豆品種的基礎上,研發了能在熱帶地區生長的大豆品種。結合圖,說說育種技術對巴西大豆主產區分布的影響。大豆屬于溫帶作物,不耐高溫,巴西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這限制了巴西大豆的種植面積。巴西科研人員研究開發出適應熱帶氣候的大豆新品種,這些新品種不僅適應濕熱環境,還提高了大豆的產量,使得巴西大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8小組合作1970 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大豆種植面積不足10萬公頃。2020年巴西大豆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8%,大豆種植面積超過4 000萬公頃。①種子改良技術的運用極大提升了大豆的產量和質量。②精準農業的推廣有效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③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作效率和播種質量更高效,降低了人工成本,進一步推動了種植面積的擴大。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說明科技對巴西大豆產業發展的影響3.結合下列資料,說明科技對大豆產量和種植面積的影響。【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P102:任務三 了解巴西的工業發展特征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鐵礦石儲量巨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現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水平較高。1.巴西有哪些礦產資源?具有什么特點?2.巴西工業分布在哪?3.巴西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金、鐵、煤、石油:出量大、品質優東南沿海地區:里約熱內盧、圣保羅等城市礦產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廉價,交通便利。在巴西的汽車加油站,往往能看到一排加油機,分別對應不同比例的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巴西政府規定,汽油中必須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巴西的汽車都使用混合燃料。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巴西充分發揮熱帶氣候的優勢種植甘蔗,積極發展生物燃料。巴西的甘蔗種植面積、甘蔗年產量常年居世界第一。以甘蔗為原料提取乙醇,能有效緩解巴西的能源問題。結合102頁“思與學”思考:為什么巴西要在汽油中添加乙醇?【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里約熱內盧與印第安人合影觀看熱情的“桑巴”去海邊沖個浪觀看一場全民沸騰的世界杯足球賽蝙蝠俠胡同感受濃厚的藝術氣息坐下來嘗嘗美食-巴西肉燒豆膚色復雜,文化多樣,人口密集,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P127:任務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2021年,巴西總人口2.14億人,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人種復雜,白色人種約占一半,混血人種占1/3以上。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東部沿海地帶, 其中,以東南部人口最為稠密。在發展中國家,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85%以上。【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巴西利亞國家體育場巴西利亞:巴西首都,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衛星影像—形似“飛機”巴西利亞【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里約熱內盧里約熱內盧: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巴西的前首都。圣保羅: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圣保羅體育場里約馬拉卡納體育場圣保羅【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思考:說出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聯系。P127:任務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①人口與城市的分布特點:人口與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其中以東南部人口與城市最為集中;北部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內陸人口與城市稀疏。②原因:東部沿海,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自然資源豐富,對外交通便利,開發歷史較早;而北部亞馬孫平原氣候濕熱,雨林廣布,巴西高原內陸對外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特征】走進巴西P127:任務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討論:議一議,巴西遷都的原因及其利弊。巴西利亞是在一片荒野上建起來的新首都,城市布局獨特,建筑美觀,如同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飛機,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巴西遷都是為了加快內地的開發建設,疏解里約熱內盧的城市職能,緩解其環境壓力。遷都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加強了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地區間經濟均衡發展。但遷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城市規劃和建設,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導致原首都的文化和歷史遺跡失去其原有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亞馬孫熱帶雨林】走進巴西P128: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占地約7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至少可占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被稱為“地球之肺”。此外,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亞馬孫熱帶雨林還能夠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實現地球的碳中和。然而,由于人們亂砍濫伐等不合理的利用,這一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遭到嚴重的破壞。遭砍伐的熱帶雨林恢復中的熱帶雨林亞 馬 孫 平 原【亞馬孫熱帶雨林】走進巴西P128: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走進巴西P128: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思考: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什么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全球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至少可占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因此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孫熱帶雨林】走進巴西P128: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討論:面對亂砍濫伐熱帶雨林的現象,人們發表了不同的觀點。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世界環保組織官員:亞馬孫熱帶雨林能夠提供大量氧氣,大規模砍伐就會破壞生態環境。當地居民:砍樹可以增加經濟收入,但把樹砍光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該怎么辦?政府官員:不砍樹,當地居民的收入難以提高,就業問題也不好解決;可樹砍多了又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這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啊!開發商:這里的木材質量很好,有不少還是珍貴的熱帶硬木,多砍樹就可以多賺錢。反正這里有的是樹,我們多砍一些也沒有什么關系。【亞馬孫熱帶雨林】走進巴西P128:任務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討論:面對亂砍濫伐熱帶雨林的現象,人們發表了不同的觀點。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當地居民、世界環保組織官員以及政府官員的觀點都合理。要充分利用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開展生態旅游,這樣既可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又保護了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生態環境。開發商的觀點雖然短時間經濟效益高,但破壞了生態環境,不合理。過度砍伐森林,會使大氣中氧氣補充減少,二氧化碳氣體增多,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等惡劣后果。【課堂總結】走進巴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