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課后綜合作業(三)八年級歷史(統編版)考生注意:本試卷共6頁,滿分60分,時間60分鐘。題號二總分得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區縣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計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學色1.京劇演員梅蘭芳說:“我在舊社會是沒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了開國大典。梅蘭芳社會地位的變化折射出我國A.臨時憲法確立B.政協會議召開C.人民當家作主D.京劇藝術形成班級2.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一名新聞工作者到農村進行采訪報道,他可能報道的新聞內容是考場A.農村生產力得到大大解放B.地主成為一無所有的階級C.先進機械化農具得到使用D.農民在合作社里集體勞動考號3.“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工業領域涌現出大批勞動模范、革新能手和先進工作者;廣大農民努力增產,支援工業建設;知識分子,科技人員和大批大中專畢業生紛紛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奔赴工業建設第一線。據此可知,“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取得一系列成果的主要原因是姓名A,良好的工業基礎B.重點發展重工業C.蘇聯的大力援助D.廣大群眾的支持4.《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提到:“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勢的根本變化'。”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社會主義改造(A.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B.推動了我國科學技術進步C,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使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5.右圖是我國1960年發行的5元紙幣,曾被國際紙幣協會(IBNS)評選為“年度最佳紙幣”。紙師正面描繪的煉鋼工人,表情果敢堅毅…整體設計沉穩里透出勃勃生機。這可用以說明我國A,通過社會主義類型憲法B.結束了“文化大革命”C.社會主義建設熱情高漲D,鄉鎮企業得到了發展[八年級歷史課后綜合作業(三)A-統編版第1頁共6頁]6.1978年5月11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光明日報》發表,此后被十幾家媒體全文轉載,引起全黨、全國人民的注意,引發了一場醞釀已久、影響深遠的大討論。由此可見,當時()A.人們渴望沖破思想束縛B.國家重視平反冤假錯案C.新聞媒體決定輿論導向D.真理標準受到共同認可7.“特區企業進口生產所必需的機器設備、零配件、原材料、運輸工具和其他生產資料,免征進口稅;凡往來特區的外籍人員、華僑和港澳同胞,出人境均簡化手續,給予方便。”這些規定為特區發展提供了A.政策支持B.大量資金C.技術保障D.豐富經驗8.習近平曾在著作中引用古典名句:“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這彰顯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A.全面從嚴治黨B.全面依法治國C.全面深化改革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9,我國不斷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臺,如做大民族特色節慶、舉辦民族歌舞展演、舉行民族體育賽事活動等,讓民族文化資源逐漸與民眾生活相交融。這體現出我國()A.實現民族共同繁榮B.邊疆經濟加快發展C.促進民族文化傳承D.彰顯各民族大團結10.2024年3月,臺北自行車展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總部設在浙江義烏的某騎行裝備跨境電商,連續多年參加臺北自行車展;來自蘇州的某公司在本次車展上覓得商機。這反映了當前海峽兩岸A.達成“九二共識”B,經濟聯系的密切C.打破了隔絕狀態D.加強了政治合作11.下面一組圖反映的主題是殲-20戰機地空導彈部隊在演“遼寧艦”習中進行實彈發射A.導彈部隊建設成就B.人民空軍建設成就C.中國國防建設成就D.人民海軍建設成就12.周恩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成立大會上說:“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我們不要被動、怯懦…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心。”這反映了新中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互惠互利B.獨立自主C.肝膽相照D.合作共贏[八年級歷史課后綜合作業(三)A-統編版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