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測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20*2=40分)1.唐代李逢吉作科舉主考宮時,一次性錄取的幾十位進士,均為出身貧寒的士子。他的政敵李德裕亦“頗為寒素開路”,以致被貶謫時,“八百孤寒齊下淚”。由此可知唐代科舉()A,促進了教育發展B.滋化了階級矛盾C.消除了門第觀念D.促進了階級流動2.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在紫薇城洛城殿親自策問各地貢士,上萬考生云集于此,考試持續多日,殿前試人由此開始。據此可知,武則天()A.以民為本B.虛心納諫C.創立殿試D.重視生產3.《舊唐書》記載:“天下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艦,千軸萬鍍,交貨往米,昧旦永日”。由此可知,唐朝()A.社會風氣開放B.對外交通發達C.經濟貿易繁榮D.民族交融顯著4.它被稱為中世紀最偉大的都城”,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其建筑布局被詩人描述為“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這座城市是()A.南宋臨安B.北宋開封C.唐都長安D.隋東都洛陽5.安史之亂后,北方地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杜甫在《無家別》中有“寂突天寶后,園廬但蒿蓼。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的描寫。這說明()A.唐太宗統治后期唐朝走向衰落B.戰亂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C.農民起義加速唐朝的滅亡D.政權分裂是歷史發展必然趨勢6.唐朝滅亡后,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局面。與這一局面的出現關系密切的因素是()A,重農抑商B.實行“推恩令”C.藩鎮割據D.重武輕文7.思維導圖是有效學習歷史的重要工具。“唐朝衰亡”的思維導圖中空白處分別應填()由盛轉衰唐朝滅亡致命打擊朱溫建立后梁唐朝滅亡A.黃巢起義安史之亂B.黃巢起義五代十國C.安史之亂黃巢起義D.安史之亂藩鎮割據8.唐三彩中常見的駱駝和胡人俑形象(如圖),反映唐朝的顯著特點是()A,農業技術的進步B.民族關系的融恰C.對外交往具有侵略性D.史學成就的突出9。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歷經坎坷。他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情況,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吳道子10.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倡導“大醫精誠”,強調醫者應心懷仁德、醫術精湛。他系統整理前代醫方,結合自身診療經驗編撰的醫學著作是()A.《黃帝內經》B.《本草綱目》C.《千金方》D.《唐本草》11.閱讀課文目錄,你會看到以下內容“唐朝建立”、“開元盛世”、“僧一行”、“大運河的開鑿”等,請問與以上內容有關的階段特征是()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民族關系發展與社會變化C.君主專制的強化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12.我國古代的石窟藝術在世界上有突出的地位。主要開鑿于隋唐時期,位于甘肅西部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A.龍門石窟B.敦煌莫高窟C.云岡石窟D.秦始皇兵馬俑13.秦漢時期丞相一職多由一人擔任,隋唐時期三長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當于丞相的官員就更多。這一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行政效率顯著提高B.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C.宮僚體制逐漸完善D.丞相權力不斷被削弱14.北宋中后期國家的軍費、宮俸不斷膨脹,在對西夏的軍事中屢戰屢敗,土地兼并不斷,社會危機重重,為了實現富國強兵,擺脫社會危機,北宋采取了什么應對之策()A,王安石變法B.張居正改革C.慶歷新政D.建立行省制度15.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到:“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