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 教案(共3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 教案(共3課時)

資源簡介

語文園地五(第1課時)
(
教學目標
)
1.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字族文,認識“飯、飽”等生字和偏旁食字旁、火字旁,會寫“飽、抱”2個字。了解“包”字族漢字的特點,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在語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3.感受形聲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
(
教學重點
)
1.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字族文,認識“飯、飽”等生字和偏旁食字旁、火字旁,會寫“飽、抱”2個字。了解“包”字族漢字的特點,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在語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3.感受形聲字音、形、義之間的關系。
(
教學難點
)
1.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字族文,認識“飯、飽”等生字和偏旁食字旁、火字旁,會寫“飽、抱”2個字。了解“包”字族漢字的特點,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在語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
教學過程
)
新課導入
教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四篇課文,今天我們進入“語文園地五”的學習。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學習“識字加油站”
1.朗讀字族文,認識生字和偏旁。
(1)學生自主閱讀字族文,借助拼音讀通句子,圈畫出生字。
(2)教師分句指名朗讀,相機正音識字。“輕”是后鼻音,“茶”是翹舌音。
(3)師生對讀:教師讀一行,學生讀一行。
(4)學生開火車讀。
(5)同桌對讀。
(6)認識生字和偏旁。
①教師指名學生讀生字。
②學生領讀生字。
③教師去掉文中生字部分的拼音,學生朗讀。
④同桌合作,一個人遮蓋住教材上的拼音,隨機指出生字,另一個人讀。
⑤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a.比較記憶:“輕”與“經”。
b.借助偏旁來理解字義:“飯”與食物有關,所以是食字旁;“茶”與植物有關,所以是草字頭。
c.加一加:“飽、泡、袍、炮”可以用偏旁加“包”的方法識記。
2.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1)教師:請同學們圈畫出兒歌中“包”字加偏旁組成的所有漢字。
教師先圈畫出“飯、水、足、手、衣、火”,再引導學生發現兩組字之間的聯系——前面這組字和句末這組字的偏旁是對應的,前面這組字能提示字的意思。
(2)教師:再讀讀自己圈畫出的句末的這組字,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讀音與“包”相近。
教師:部件“包”是這些字的聲旁,表示這個字的讀音。
教師小結:“飽、泡、跑、抱、袍、炮”都是形聲字,字的左半部分跟字義有關,字的右半部分跟字的讀音有關。
(3)會寫“飽、抱”2個字。
3.復習課文《小青蛙》。
教師:漢字中有很多都是形聲字,我們在識字課《小青蛙》一文中也學過一組由“青”字組成的形聲字。
學生復習《小青蛙》一文,小組內說說“青”字加上偏旁組成了哪些新字。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字族文的趣味,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二)探究二:學習“字詞句運用”第一部分
1.分辨“青”和“清”2個字。
(1)教師引導學生給這2個字組詞。
(2)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青”表示顏色,“清”與水有關。
(3)學生自主完成第1小題。
(4)教師指名回答選擇理由。
學生:“青山”指綠綠的山,所以選擇表示顏色的“青”;“清泉”與水有關,所以選擇帶三點水的“清”。
2.分辨“在”和“再”2個字。
(1)學生獨立思考“在”和“再”有什么不同,然后完成第2小題。
(2)集體交流,結合題目分辨“在”和“再”2個字。
學生:“在教室門口”的“在”表示在哪里;“再見”的“再”表示再一次。
教師:在區分同音字時,一定要關注漢字的字義,弄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從而做出正確、恰當的選擇。
3.拓展練習。
請 情
①爸爸,(請)你幫幫我好嗎?
②只要認真,任何事(情)都能解決。
教師:它們的字義有什么區別?你是怎樣選的?
學生:“請”表示請求,適合用在第①句中。“情”表示情形、情況,適合用在第②句中。
(三)探究三:學習“字詞句運用”中的第二部分
1.認讀形聲字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1)學生自主認讀教材中的三組漢字,讀準字音。
(2)教師指名分行讀。
(3)教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字,然后說說你的發現。
學生:第1組都是口字旁的漢字,第2組都是提手旁的漢字,第3組都是足字旁的漢字。
教師:每一組中的漢字在字義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學生自由表達。
教師小結:第1組口字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都與嘴的動作有關;第2組提手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都與手部的動作有關;第3組足字旁的漢字所表示的意思都與腳部動作有關。
2.拓展延伸。
(1)教師:你還知道哪些含有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漢字,它們的意思是不是與偏旁也有關系呢?(提示:翻翻識字表,找找有沒有帶這幾個偏旁的漢字。)
學生小組交流,學生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相機指導。
(2)教師展示帶“三點水”的一組字,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江 河 波 浪
教師小結:形聲字的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類內容。我們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可以觀察漢字的偏旁,想想這一類漢字的意思和什么有關。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朗讀了字族文,認識了“飯、飽”等生字和偏旁食字旁、火字旁,會寫了“飽、抱”2個字,體會了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語境中辨析了形近字和同音字;還知道了形聲字的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類內容的構字規律。
課后任務
1.翻翻識字表,找找含有目字旁的字,和家人說說自己的發現。
2.預習“日積月累”。語文園地五
(第2課時)
(
教學目標
)
1.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定速度。
2.積累歇后語,初步感受歇后語的特點。
(
教學重點
)
1.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定速度。
2.積累歇后語,初步感受歇后語的特點。
(
教學難點
)
1.運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定速度。
2.積累歇后語,初步感受歇后語的特點。
(
教學過程
)
新課導入
教師:大家還記得用什么方法查字典嗎?
學生:音序查字法。
教師:不錯,今天我們再來練習一下,看誰查得快。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學習“字詞句運用”中的第三部分
1.復習《漢語拼音字母表》。
(1)學生自主復習。
(2)運用多種形式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3)默寫《漢語拼音字母表》。
2.復習《音序查字法口訣》。
(1)學生齊讀《音序查字法口訣》。
(2)教師指名說說音序查字法的幾個步驟。
學生:
第一步,看清要查的音節第一個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漢語拼音音節索引”里查到這個大寫字母。
第二步,在查到的大寫字母下面找到音節,再看它右側標的頁數。
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相關頁數,依次尋找,就能找到這個漢字。
3.查字典比賽。
(1)同桌比賽,查查“字詞句運用”第二部分中的5個字。
(2)教師出示本單元中的幾個字,組內比賽。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教師小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要按定音序、找音節、找頁碼的步驟進行,這樣才能快速查到要查的字。
(二)探究二:學習“日積月累”
1.讀好歇后語。
(1)學生自主朗讀歇后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指名學生分句朗讀,教師相機正音,提示學生注意每個歇后語中間的停頓。
2.感知歇后語的大意,發現歇后語的特點。
(1)教師:你吃過芝麻嗎?你知道芝麻開花是什么樣子的嗎?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圖片理解“節節高”。
(2)教師:結合以往的學習經驗,說說自己對第3句歇后語的理解。
(3)教師:再讀讀這3句歇后語,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一句完整的歇后語有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現象,后半部分表示意思。
教師:歇后語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固定語句,前半部分多用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部分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說話人通常只說出歇后語的前半部分,不說后半部分,聽話人就可以領會和猜出說話人的意思,所以稱為“歇后語”。
3.拓展延伸。
教師:這里還有了幾條有趣的歇后語,一起讀一讀。
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設計意圖】本環節借助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歇后語的意思,激發學生積累歇后語的興趣。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音序查字法,了解了歇后語這種傳統語言形式的特點,對積累歇后語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課后任務
預習“和大人一起讀”。語文園地五(第3課時)
(
教學目標
)
1.介紹游戲時,能把游戲規則說清楚。
2.能積極主動地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
3.和教師一起讀《孫悟空打妖怪》,讀出兒歌的節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
教學重點
)
1.介紹游戲時,能把游戲規則說清楚。
2.能積極主動地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
3.和教師一起讀《孫悟空打妖怪》,讀出兒歌的節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
教學難點
)
1.介紹游戲時,能把游戲規則說清楚。
2.能積極主動地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
(
教學過程
)
新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你們都做過哪些游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做游戲。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觀察教材插圖,明確要求
1.教師:仔細觀察教材插圖,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游戲。
(1)學生自主觀察教材插圖。
(2)全班交流。
教師: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游戲?
學生:貼鼻子。
2.教師:誰能讀讀教材中兩個小女孩的對話?(指名兩名學生讀對話。)從她們的對話中,你能看出我們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什么嗎?
學生:邀請同學做游戲并教對方怎么玩。
教師:不錯!教別人怎么玩游戲的時候,要怎么做,別人會更容易明白呢?
學生:一邊說,一邊做動作,這樣別人更容易明白。
(二)探究二:做游戲,學表達
1.教師指名做游戲,引導學生介紹玩法。
(1)教師選兩名學生參加“貼鼻子”游戲,提示其他學生認真觀察他們是怎么玩的。
(2)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游戲的玩法。
教師:他們是怎么玩的?誰來說一說?可以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或者“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句式,把游戲規則說清楚。
學生:先是一位同學拿著“鼻子”,走到黑板前,蒙上眼睛,然后由另一位同學指揮著黑板前的同學將“鼻子”貼到正確的位置,最后兩人合作完成貼“鼻子”。
教師:一邊說,一邊做動作,聽的人會更容易明白。誰來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教師指名學生,一邊說,一邊做動作介紹游戲。
2.邀請伙伴做游戲。
(1)教師選擇幾名愿意玩游戲的學生上臺,再讓他們邀請同伴做游戲,提示學生把游戲規則給同伴講清楚,最后分組做游戲。
(2)其他同學觀看并評價。
評價標準:
①能積極主動地邀請同伴參與游戲,同伴之間說話有禮貌。
②能一邊做動作,一邊把游戲規則說清楚。
③同伴之間合作較好,“鼻子”貼得比較準確。
3.同桌之間合作玩“貼鼻子”的游戲。(為了操作方便,可以改為“畫鼻子”。)
【設計意圖】通過示范游戲、伙伴一起玩游戲、同桌合作玩游戲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交際活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三)探究三:說一說其他游戲
教師:你最想邀請大家玩什么游戲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選出一個你們認為最好玩的游戲,然后合作把游戲規則說清楚。
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2.選取小組代表說說本組最想邀請大家玩的游戲,然后說一說游戲規則,可以一邊說一邊做(可以和組員配合)。
3.師生評價。說說哪個小組的游戲最好玩,規則說得最清楚。
(四)探究四:學習“和大人一起讀”
1.運用多種方式朗讀。
(1)教師朗讀,學生認真聽,感受兒歌的節奏。
(2)學生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對照插圖再來朗讀,理解兒歌的內容。
①引導學生邊讀兒歌邊看插圖,將兒歌中出現的人物圈畫出來。
學生: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老妖婆。
②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前一句的最后的詞語是后一句的開頭。
(4)教師:這個特點讓兒歌念起來好聽、順口又有趣,就像我們玩的接龍游戲一樣。下面我們就一人一句,來接龍讀吧。
(學生一人一句,接龍讀。)
(5)運用多種形式朗讀。
①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②師生配合讀。
③男女生合作讀。
④跟著節奏拍手讀。
⑤小組賽讀。
⑥加入動作,邊表演邊讀。
【設計意圖】通過聽讀、自由讀、合作讀、邊表演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兒歌的節奏,發現兒歌的結構特點。
2.簡單了解兒歌的背景和內容。
(1)教師簡單介紹《西游記》,學生舉手補充。
《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流傳很廣,曾多次被拍成電影、電視劇,甚至被改編成游戲等。這是一部很有趣的書,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說以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前往西天取經為主線,寫了許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各有所長,在天上地下、山林湖海盡情地施展各自的神通,如孫悟空就有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等超凡能力。小說中不同的神仙、妖怪也各具特色,如豬八戒、二郎神、牛魔王、紅孩兒等。
(2)教師:你知道這首兒歌改編自《西游記》中的哪個小故事嗎?
學生:三打白骨精。
教師:誰能簡單講講“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指名讓學生在班級內交流。)
3.趣味檢測。
(1)兒歌《孫悟空打妖怪》中,老妖婆騙了誰?(選擇正確答案,在括號里打“√”)
孫悟空和沙和尚( ) 唐僧和豬八戒( )
(2)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橫線上。
_____用_____(武器)消滅了妖魔鬼怪。
豬八戒 ②孫悟空 ③耙子 ④金箍棒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玩了游戲,明白了向別人講游戲規則時,可以一邊說,一邊做動作,這樣別人更容易明白;還和老師、同學一起讀兒歌,感受到了共讀的樂趣。
課后任務
回家和大人一起讀《孫悟空打妖怪》,并填寫共讀卡。
我的閱讀卡 和誰一起讀 共讀的感受
采用的方式
讀后提問
我的解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洪洞县| 子洲县| 米林县| 眉山市| 响水县| 庆安县| 灵璧县| 河东区| 长顺县| 会泽县| 大洼县| 郴州市| 陕西省| 顺昌县| 金溪县| 贡觉县| 文山县| 务川| 罗田县| 武城县| 潼南县| 上饶县| 合肥市| 洛南县| 肇庆市| 正镶白旗| 大安市| 南充市| 正蓝旗| 常德市| 崇礼县| 芜湖县| 社会| 固安县| 靖远县| 济源市| 瑞金市| 南昌市| 营口市|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