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怎么都快樂(第1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怎、獨”等生字和偏旁車字旁,讀準多音字“樂、得”。會寫“快、樂”等字。2.朗讀第1小節詩歌,聯系上下文,了解“獨自、靜悄悄”的意思。3.在朗讀中體會一個人的快樂。(教學重點)1.認識“怎、獨”等生字和偏旁車字旁,讀準多音字“樂、得”。會寫“快、樂”等字。2.聯系上下文了解“獨自、靜悄悄”的意思。(教學難點)認識“怎、獨”等生字和偏旁車字旁,讀準多音字“樂、得”。會寫“快、樂”等字。(教學過程)新課導入1.引出課題。教師:生活中處處有快樂。有一位老爺爺把他自己的快樂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寫成了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怎么都快樂》。2.指導朗讀課題。教師:“怎”是平舌音,又是前鼻音,“么”是輕聲。“怎么”連起來要讀得輕短,這樣才能讀出輕松和快樂的感覺。“樂”是多音字,在課題中讀lè。我們一起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新知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并標出全詩共有幾個小節。2.學生交流。學生回答:共4個小節。3.教師檢查朗讀情況,隨機正音,隨文識字。(1)教師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小節。教師相機指導。①相機正音“獨、繩、當”,注意讀準“繩、當”的后鼻音,開火車檢測。②識記“獨、跳、繩、還”。組詞識記“獨”字,如“孤獨、獨自、單獨”。利用形聲字形旁表意的特點識記“跳、繩”。用加一加識記“還”字:辶+不=還。③“樂”是多音字,讀lè時,可組詞“快樂、樂觀”;讀yuè時,可組詞“音樂、樂曲”。④教師指導書寫“快、樂、當、書、畫”。“快”,左窄右寬。注意“忄”作偏旁時,筆畫為:點、點、豎。右半部分的撇為豎撇,上段宜直,捺與撇對稱,要舒展。“樂”,第1筆是平撇不是橫。豎鉤的豎在豎中線上,下面兩點左右對稱。“當”,上下結構。第1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第4筆橫折起筆要在橫中線。注意橫畫的間距。“書”,第1筆橫折略小,第2筆橫折鉤略寬,第3筆豎要直,第4筆點不碰到橫折。“畫”,“田”圍繞中心點寫得稍小一些。豎折和豎要包住“田”的一半。學生在教材上描紅、練寫。(2)教師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2小節。教師相機指導。①教師相機正音。“羽”字,讀yǔ,注意整體認讀音節。②讀好多音字“得”。讀dé時,可組詞“得到、得分”;讀de時,可組詞“拿得動、寫得好”;讀děi時,多用于口語或方言,比如“你得快點、得虧”。③識記“羽、球”。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羽、球”。④指導書寫“毛”。“毛”字兩橫微微向右上揚,第3筆橫略長,豎彎鉤的豎在豎中線左側,彎向右寫長,鉤尖向上。學生在教材上描紅、練寫。⑤教師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講故事/得有人聽/才行,你講/我聽,我講/你聽。(3)教師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3小節。教師相機指導。①教師相機正音“勁、輪”。學習偏旁車字旁。②教師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講故事/多個人聽/更有勁,你講/我們聽,我講/你們聽。(4)教師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4小節。教師相機指導。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排”:扌+非=排。組詞“排隊、排球”。④教師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連開/運動會/也可以。4.教師:這篇課文中提到了哪些游戲活動?請你用橫線畫出表示游戲活動名稱的詞語。第1小節:折船 折馬 踢毽子 跳繩 搭積木 看書 畫畫 聽音樂第2小節:講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蹺蹺板第3小節:講故事 甩繩子第4小節:拔河 老鷹捉小雞 打排球 打籃球 踢足球 開運動會(1)教師指導學生讀好短語。提示學生幾個游戲活動名稱的詞語中間要注意停頓。(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5.四人一組,請四個組的同學分別讀課文的4個小節,其他同學思考每個小節開頭有什么相同點。學生:都是說幾個人玩,很好,都有感嘆號。6.教師把每小節開頭部分句式相同的句子放在一起,學生齊讀句子。教師指導學生讀好節奏,讀出快樂之情。【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認讀生字、識記字形,把識字與讀課文有機結合,在語境中識字學詞,提高識記的效率。(二)探究二:學習課文第1小節,感受一個人玩的快樂1.教師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思考:一個人玩,好在哪里?請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學生:獨自一人,靜悄悄的。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獨自”的意思。①聯系上下文,你知道“獨自”是什么意思嗎?學生:一個人。3.理解詞語“靜悄悄”的意思。①教師:回想自己一個人折紙、看書、畫畫、聽音樂的情景,感覺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②教師:一個人玩時,不需要和別人交流,沒有人打擾你,也沒有人吵你,安安靜靜的,用文中的詞描述就是——“靜悄悄”。4.指導朗讀。(1)學生朗讀第1小節。(2)教師示范朗讀。(3)指導學生想象著畫面,讀出一個人玩時的安靜和自由。5.教師:課文中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玩什么?教師先說出動詞,再引導學生說出名詞。如,折——學生:船、馬。教師:一個人的時候,除了玩課文中提到的游戲,還可以玩什么游戲活動?學生:捏彩泥、剪紙、做手工、練書法……6.練習仿說。教師:我們補充了一個人時可以玩的游戲,我們把這些游戲放到橫線上,就可以變成一首小詩了。誰來試試?一個人玩,很好!獨自一人,靜悄悄的,正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然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課堂小結這節課學習了課文的第1小節,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到一個人玩時的安靜和自由。一個人玩自由自在,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那么兩個人、三個人一起玩又會有哪些樂趣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吧!課后任務1.復習本課的生字詞。2.熟讀課文。_第6課 怎么都快樂(第2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讀好帶感嘆號的句子。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快樂。2.學習第2~4小節,聯系上下文,了解“輪流”的意思。3.積累“跳繩、踢足球”等詞語。(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讀好帶感嘆號的句子。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快樂。2.學習第2~4小節,聯系上下文,了解“輪流”的意思。3.積累“跳繩、踢足球”等詞語。(教學難點)1.聯系上下文,了解“輪流”的意思。2.積累“跳繩、踢足球”等詞語。(教學過程)知識回顧1.教師出示詞語,檢查識記。怎么 獨自 跳繩 打羽毛球 講故事 打排球 打籃球 開運動會①學生開火車讀;②小組賽讀。2.教師指名讀句子。·小公雞吃得很歡。·講故事得有人聽才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3.學生齊讀課文第1小節,感受一個人玩游戲的快樂。新知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對比學習課文第2、3小節,感受不同的樂趣1.教師:自讀課文的第2、3小節,思考在課文中,哪種游戲是兩個人和三個人都可以玩的呢?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后交流。2.理解詞語“有勁”。(1)教師:請把這兩小節中與“講故事”有關的句子畫出來。出示句子:·講故事得有人聽才行,你講我聽,我講你聽。·講故事多個人聽更有勁,你講我們聽,我講你們聽。(2)學生比較朗讀,說說兩個句子的不同。學生:“得有人聽”“多個人聽”;“才行”“更有勁”;“我聽”“我們聽”;“你聽”“你們聽”。(3)同桌合作,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有勁”的意思。3.理解詞語“輪流”。教師引導學生聯系教材插圖和句子“兩個人甩繩子,/你跳,我跳,輪流跳”理解詞語“輪流”。同桌合作,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輪流”的意思。教師:“輪流”是依照次序、一個接一個的意思。多了個小伙伴就多了一份樂趣,就連跳繩也是——(教師引導學生讀:你跳,我跳,輪流跳。)多有意思呀!4.教師:兩個人玩的游戲還有很多,從文中的省略號中就能看出來。你還知道哪些可以兩個人玩的游戲?教師可以給出動詞引導學生思考。如“打什么”“猜什么”。5.師生配合朗讀第2、3小節,讀好節奏,讀出詩的趣味。6.同桌之間配合讀第2、3小節。要求:想象自己玩游戲時的畫面,讀出自己玩游戲時的感受。【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朗讀,通過這樣的方式讀出詩歌的情趣,與詩歌中的情感產生共鳴。(二)探究二:學習課文第4小節,體會熱鬧的快樂1.多種形式朗讀。①學生齊讀第4小節。②男女生合作朗讀前三行。2.教師:為什么說許多人玩,更好?學生:人多,什么游戲都可以玩。3.教師:課文中告訴我們許多人可以玩什么?學生:拔河,老鷹捉小雞,打排球,打籃球,踢足球……連開運動會也可以。4.教師:這里也有省略號,說明許多人可以玩的游戲還不止這些呢!請你來補充幾個。學生:丟手絹,丟沙包,跳皮筋……5.出示課文第1小節和第4小節,學生對比讀,體會“靜悄悄的快樂”和“熱熱鬧鬧的快樂”。6.小組比賽讀課文,男女生合作讀,全班齊讀。7.討論交流:你從課文中懂得了什么?同桌之間先討論,再全班交流。教師總結:一個人可以享受屬于自己的快樂,兩個人、三個人、許多人可以享受和他人相處時的快樂。生活中處處有快樂,只要大家心情好,怎么都快樂!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體會了與他人相處時不同的快樂。快樂就是這么簡單,生活中處處有快樂,事事有快樂,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和學習中能夠體會其中的樂趣。課后任務1.想想你在生活中還做過哪些讓你覺得開心的事,按照“跳繩、踢足球”這樣的詞語結構,將它們積累到筆記本上。2.推薦閱讀任溶溶的其他作品。如,《你來到了這個世界》《我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人》《我成了個隱身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 怎么都快樂(第1課時)教案.docx 6 怎么都快樂(第2課時)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