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獨立作業(三)檢測卷考生須知:1.全卷共四大題,32小題,滿分為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會卷分為卷】(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短)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卷I的答茶必須用2B鉛筆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3,請用黑色字遠鋼筆或簽宇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N:140:l6H:1Na:23C:12Fe:56卷I說明:本卷共有一大題,15小題,共45分。請用2B鉛筆在“答題紙”上將你認為正琥的選項對應的小方框涂照涂滿。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表示人體內四種生命活動過程,其中能表示細胞分的是(&)舉一卷自一88A.B.D2.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鈾元素的信息。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盤)UA.鈾的原子序數是92B.軸的元親符號為UC.鈾原子的中子數為92D.鈾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828.03.今年是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豬紋陶缽(如圖所示)等324件文物將赴京參展,在陶體制作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選土:選取優質陶土,并攪拌揉搓B.制坯:將優質陶土放入棋具,使其成型C.燒坯:將陶體置于高溫爐中烘烤D.刻坯:在缽體上進行圖案刻畫4.加桫比海地區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細菌“華麗硫珠菌”,最長可達2厘米,如同人類髓毛。它可以和以下哪種生物分為一類〔盛)AB.5,小金在測定土癯的成分時,進行了如下的幾個實驗,實臉操作與解釋合理的是(。)A,圖甲實驗中,用相同體積的海綿塊代瞽鐵塊,實驗效果相同B.圖乙實驗中,取新鮮土壤加熱,誠少的質量就是土壤中有機物的質量C,圖甲實驗中,為了防止加水過程中土賽坍塌,可將土壤壓實后再進行實驗D圖乙實驗中,灼燒過程中觀察到土顏色變黑有焦味產生,證明土接中含有有機物第1頁(共8頁)6.如圖甲是一款3D打印筆,筆中裝有塑料條,啟動加熱開關,塑料受熱會逐漸變軟變稀。擠出的腋態料冷卻后形成固定的形狀。整個過程中塑料的溫度變化如圖乙,據此可知(△A.塑料是晶體,先熔化后凝固B,塑料是晶體,先凝固后熔化C.塑料是非晶體,先熔化后凝固D.塑料是非品體,先凝固后熔化7,下圖是人體各結構圖,技照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排序,正確的是(A)周②細胞群3)消化系統4)肌肉細胞⑤人體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④→①→②→③→⑤D.②→①-→③→④-→⑤8如圖甲為我國古代的“節能燈”一“省油燈”,圖乙為其部分劑面示意圖。向燈盞夾層內注水,有助于減慢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目的。關于“省油燈”減慢油蒸發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降低油的溫度B.減小油的表面積C,減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D.減少油的體積9.如圖是水的微觀層次結構,圖中“○”袁示(▲)一杯水一滴水A.氧分子B.氧原子C,氫分子D.氫原子10.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包上醣有酒精的棉花,下列圖像能反映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情沉的是(周圍的溫度不變)(▲,)。11.如圖模型表示母體與胚胎進行物質交換,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臍帶與胎盔A.A可表示氧氣B.B可表示母乳C.C可表示營養物質D.D可表示二氧化碳BCD胚胎母體第2頁(共B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