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準考證號山西省2025年中考考前適應性訓練試題文科綜合(三)歷史注意事項:1.文科綜合由歷史和道德與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其中歷史部分分為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策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1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1.陶寺都城遺址位于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鄉,遺址距今43004000年。目前已清理出宮殿、貴族居住區、普通居民區、王陵區、禮制建筑區、倉儲區、于工業作坊區等功能區域,發掘墓莽千余座,出土了彩繪蟠龍盤、鼉(t如ó)鼓、特磬、圭尺、壁畫等精美文物。這些重要發現表明A.神權在陶寺社會中占據主導B.陶寺文化時期具備早期國家雛形C.中原核心的文明格局基本形成D.陶寺文化長期領先世界2.下圖是“戰國墓葬的等級及墓室形制圖”,而戰國晚期的楚國大夫邵佗的墓室卻有14層臺階,這說明此時A.邵佗受周王室重視王詞卿回四墓道7層臺大墾單慕道3層臺大墓B.幕葬制度逐漸完善C.分封制度逐漸瓦解諸侯畫}士回D.地主階級力量壯大二墓道5層臺大幕無墓道2層臺大墓3.漢武帝即位以后,就有不少朝臣認為“諸侯連城數十,泰強”,并向武帝“數奏其共過惡”,要求對他們“稍侵奪”。對此,漢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取的措施是A.設立車機處B.設置轉運使C.頒行“推恩令”D.設立錦衣衛文科綜合(歷史)第1頁(共6頁)(模三)4.唐朝詩人張籍在《涼州詞》中寫道:“無數鈴聲遙過磧(q,沙漠),應耿白練到安西。”詩歌采用以聲傳影的藝術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隊經山河西走廊運送絲绱的畫面。這一場景最早可能出現在A,索朝B.西漢C.唐朝D.宋朝5.觀察“春秋戰國全清朝時期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圖”,據此推斷,圖中南方人比立%才比幣超過北方的主要原因為100r90h南方人才比亞A.南北分裂結束8060中源文化江浙文化B.邊疆有效開發中心時代中心時代C.經濟重心南移20北方人才比空D.北民大量南遷森秋東漢店明清時戰國6.明未清初,廣東的佛鎮以治鐵業發跡,江西的景德鎮以陶瓷業揚名,湖北的漢口銷以“船碼頭”著稱,河南的朱仙鎮以集貫繁興。以上現象反映出清朝A.手工業技術成熟B.財政收入不斷增加C.工商業市鎮興起D.農業生產得到發展7.某伐爭開始不久,林則徐遭到貶黜。清政府雖幾次用兵,但派來的主帥大多無能、無勇、無謀,致使戰爭停停打打,清軍節節敗退,最終戰敗。材料中的“戰爭”A.使清政府淪為列強在華的統治工具B.使外國侵略勢力深人到中國腹地c.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D.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8.有學者認為,太平天國起義的時餃,正是資本主義列強侵人中國的時候,列強和封建勢力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兇惡的敵人。單純的農民戰爭遇到這樣的敵人,就不能不失敗。該觀點旨在說明太平天國A.把反侵略作為革命的側重點B.肩負反市反封雙重使命C.缺乏正確的革命理論的指導D.失敗的原因是內外夾擊9.1949年10月1日,某報紙正文版面刊登如下內容,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照蔣介石的憲法,照帝國主義制定的法得,中國人民只配做奴兼,中國只配做殖民地!但我們是主人了,我們掙脫了一切偶鐐!從此中國亮了,從此世界的東方也亮了。今天,中國是張燈編彩的中國,世界是炊騰鼓舞的世界A.人民樣眾對新政權的抑護B.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力量C,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D.近代中國經的苦難屈辱文科綜合(歷史)第2頁(共6頁)(模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