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動能和動能定理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阿基米德投石機一、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1.體驗:實驗感受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2.猜想:物體的動能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3.實驗:利用手頭的器材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初步驗證你的猜想?有幾個需要考慮的因素?用什么樣的實驗方法?公式:一、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叫做動能。單位:焦(J) 1 J= 1N·m =1kg.m2/s2狀態量:對應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不可能為負值。具有相對性:與參考系有關。1、質量一定的物體( )A、速度發生變化時,動能一定發生變化B、速度發生變化時,動能不一定發生變化C、速度不變時,其動能一定不變D、動能不變時,速度一定不變BC練習情境1 :(地面光滑)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發生一段位移x,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圖所示。x分析下列過程分組推導:外力做的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情境2 :物體的質量為m,沿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下滑一段位移x,速度增加到v,如圖所示。情境3 :物體的質量為m,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發生一段位移x,速度由0增加到v,已知摩擦力大小為f,如圖所示。mmFFvxff外力做的功與物體動能變化之間有沒有內在的聯系?二、動能定理內容: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公式:W=EK2-EK1實質:總功 = 動能增加量對動能定理的理解1、合外力做正功,動能 ;合外力做負功,動能 。2、動能定理中的功是外力做的總功總功的求法(1)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功(2)先求每個力做的功,再求代數和3、適用范圍:既適用于恒力做功,也適用于變力做功;既適用于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增加減少(負增加)說明:1. 給出了物體動能變化的量度方法,是功能關系的具體體現:外力總功一定對應動能的變化;動能的變化只能通過外力的總功來量度;外力的總功等于動能的增加。2. 當外力總功為負時,可以寫成“克服外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減少”,等號兩邊均為正值。方法一:牛頓運動定律:例題1一架噴氣式飛機,質量m=5.0×103kg,起飛過程中從靜止開始滑跑。當位移達到l=5.3×102m時,速度達到起飛速度v=60m/s。在此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飛機重量的0.02倍。求飛機受到的牽引力。F合=F-F阻=F- kmg =ma ②=2lv2由 v2-v02 =2al 得 a ①由 ①②得F= + kmg2lmv2s1找對象(常是單個物體)解:對飛機2受力分析sFNGFf3確定各力做功Fs-kmgs4運動情況分析=由動能定理有5建方程總結:動能定理解題步驟1、定對象,選過程; 2、析受力,算總功;3、知運動,定初末; 4、列方程,細求解。方法二:動能定理:1、關于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不正確的說法是( )A、有力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動能就會變化B、合力不做功,物體的動能就不變C、合力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就增加D、所有外力做功代數和為負值,物體的動能就減少A鞏固練習2、一物體速度由0增加到v,再從v增加到2v,外力做功分別為W1和W2,則W1和W2關系正確的是( )A、W1 = W2 B、W2 = 2 W1C、W2 =3 W1 D、W2 = 4 W1C鞏固練習3、一質量為2 kg的滑塊,以4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從某一時刻起,在滑塊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經過一段時間,滑塊的速度方向變為向右,大小為4 m/s,在這段時間里水平力做的功為( )A.0 B.8 J C.16 J D.32 JA鞏固練習小 結一、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叫做動能。動能是狀態量,標量,具有相對性。二、動能定理: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公式: W=EK2-EK1外力總功 = 動能增加量(理論探究)(實驗探究)合作的魅力:1+1 > 2(1)動能的單位是什么?動能是描述狀態的物理量,還是描述過程的物理量?(2)動能是矢量還是標量?一個運動物體的速度改變了,動能是否一定改變?舉例說明。反之,動能變了,速度是否一定改變?(3)在運動的車廂里坐著的乘客,相對于地面和相對于車廂的動能相同嗎?思考與討論思路點撥(1)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是多大?(2)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大?(3)物體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間有什么關系?(4)結合上述三式你能綜合推導得到什么樣的式子?思路點撥mgsinθ-μmgcosθ= maa = gsinθ-μgcosθ由 v 2 = 2 a x 可知質量不同的物體從同一位置無初速滑下,到達最低點的速度大小是相同的。若不計摩擦,則a = gsinθ,v 2 = 2 a x = 2 gh末速度的大小僅與初始位置的高度有關。hmgθFfFNxv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