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第四節 力的合成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等效替代曹沖用什么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為什么稱出石頭的總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呢?包含什么思想方法?曹沖稱象等效替代 效果相同1、當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共同作用時,如果一個力的 跟這幾個力的共同 相同,這一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________,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________。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為 關系。合力與分力作用效果作用效果合力分力等效替代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求 的過程叫力的合成。幾個力的合力怎么求合力?合力與分力存在什么定量關系呢?探究求幾個力的合力的方法。力的合成2、二力合成:⑴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F2 的合成:若F1、F2同向時F合= ,方向同 ,若F1、F2反向時F合= ,方向同 。F1+F2▕F1-F2▏F1或F2較大力F1F2F1F2討論:若是力F1,F2均為1N,那么它們的合力,即F為多大?⑵互成角度的兩個力F1,F2的合成?合作探究一:實驗探究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力的求法。1、提供的實驗器材:木板、白紙、彈簧測力計(兩個)、系有細繩套的橡皮筋、刻度尺、圖釘(若干)。2、設計實驗方案:小組討論,設計出操作可行的實驗方案,方案中要重點體現以下幾個問題:⑴怎樣保證合力和分力等效?⑵力的大小怎樣知道?⑶力的方向如何確定?⑷用什么方法在白紙上把力表示出來?3、進行實驗。實驗步驟:(操作示范)(1)釘白紙、固定橡皮筋(已系好繩套)(2)兩個彈簧秤拉,記下O點的位置,二力的大小、方向。(3)一個彈簧秤拉,拉到同樣的位置O,記下力的大小、方向。(4)用力的圖示表示三個力。操作注意事項:①每次實驗中橡皮條結點O的位置一定不能改變。②彈簧秤要平行于木板,且其示數不能太大超出量程,讀數時應正對、平視刻度。③經驗得知彈簧秤間的夾角越大,實驗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不要把θ角取得太大,一般以不大于90°為最佳。橡皮條、細繩、測力計應在同一平面內,測力計的掛鉤應避免與紙面摩擦。④拉橡皮條的細線要長些,標記方向的方法是使視線通過細線垂直于紙面,在細線下面的紙上點出兩個定點的位置,并使這兩個點的距離要盡量遠些。4、獲取數據,處理數據。(1)理論值:做出力F1和F2的圖示,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2)測量值: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拉力F′的圖示。(3) 比較F′與F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相等。在誤差允許范圍內:F=F'5、實驗結論。總結: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力的求法(力的合成遵循的法則):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合成時,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鄰邊作____________,這兩個鄰邊之間的_________就代表合力的______和______,這個法則叫做平行四邊形定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適用于所有矢量的運算。表示這兩個力的線段平行四邊形對角線大小方向F1F2F相互作用1.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分力F1和F2的大小不變,夾角在由0°變為180°過程中,合力的大小怎樣變化?你能不能確定出合力的取值范圍? 2.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嗎?3.分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嗎?合作探究二:合力大小與分力夾角的關系合力隨θ的增大而減小,合力大小的范圍是:|F1-F2|≤F≤F1+F2。不一定不一定【課堂小結】1、合力與分力等效替代。2、矢量的運算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3、兩個力的合力范圍:|F1-F2|≤F≤F1+F2【課后作業】思考三個力的合力怎么求?三個以上的力的合力怎么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