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五湖聯盟期中聯考高一年級歷史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1(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史詩是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古代長篇敘事詩,它是人類最早的精神產品,對于了解早期人類社會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史詩是()A.《摩訶婆羅多》B.《羅摩衍那》C.《吉爾伽美什》D.《天方夜譚》2.在《漢漠拉比法典》中,從未出現過監獄相關內容,對同一類罪行中程度不等的犯罪區分相當粗略。法典規定的所有懲罰方式,要么是罰款,要么是處死。當遇到無法確定原告和被告的陳述是否屬實時,則采用神判法。這些情況說明當時古巴比倫王國()A.法律體系已經非常完備B.注重維護奴隸主的利益C.司法制度存在一定缺陷D.神權統治占據主導地位3.古埃及法老被視為神,是法律的來源。古埃及人贊揚法老說“威令在你的口中,認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頭可以產生正義”。這表明古埃及()A.法老完全代表民眾利益B.法老借助神權強化統治C.法律具有至高無上地位D.民眾普遍缺乏法律意識4.依據《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公元前431-公元前411年斯巴達與雅典交戰期間,下列可能出現的情景是()A.雅典公民大會照常討論城邦事務B.雅典的成年人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C.斯巴達使用火藥武器與雅典對抗D.斯巴達公民有權直接參與城邦治理5.下圖為古代世界某帝國鼎盛時期的疆域示意圖(陰影部分)。以下與該帝國對應正確的是()高一歷史學科試題第1頁(共6頁)A.是第一個地跨三大洲的帝國B.該帝國國教為基督教C.實行行省制并推廣希臘文化D.頒布《查士丁尼法典》6.2世紀的演說家阿利斯提德宣稱:“所有的貨物,所有現存的和曾經存在的東西,貿易、航海、農業、金屬加工,任何曾經創造出來或者生長出來的東西,都在這里(指羅馬)匯合。”這表明當時的羅馬()A.農業和手工業發達B.是世界貿易的唯一中心C.帝國疆域空前遼闊D.是重要的商品匯聚之地7,中世紀初期,法蘭克王國自由小農受租稅、勞役和自然災害的壓力,以“委身”的方式投托于教俗大封建主門下,并從其手中領得“恩地”耕種,承擔地租和勞役,不得離開土地。這表明當時法蘭克王國()A,封建莊園經濟迅速瓦解B.自由小農成為社會主導C.土地的私有制開始出現D.封建生產關系逐漸形成8.13世紀,倫敦城商人領袖約翰向英王亨利三世進獻大量財富,隨后亨利三世頒布特許狀,確認倫敦城可自行組織行會管理商業活動并享有高度自治權。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國王權力受到嚴格限制B.城市通過贖買獲得自治C.市民階層成為統治階級D.封建莊園經濟走向衰落9.“哈里發是一位由神決定的專制君主,即‘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他的權力并不依賴于部落的支持,而是建立在享有薪俸的官僚和常備軍的基礎上的”。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特點是()A.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B.依賴部落聯盟維系統治C.建立民主政治管理國家D.權力不受任何因素制約10.7世紀時,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隨著莊園經濟發展,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12世紀末幕府政治形成,中央集權制名存實亡。這主要反映出,該時期的日本()A.政治體制變革完全模仿中國模式B.武士集團的重要性日益增強C.中央集權制度缺乏一定的穩定性D.莊園經濟是中央集權的支柱11.13世紀,一位意大利旅行家在著作中寫道:歐洲房子與教堂的屋頂是用鉛覆蓋,而東方的皇宮屋頂則是用純金覆蓋,“由是其價頗難估計。復次宮廷房室地鋪金磚,以代石板,一切窗櫳亦用精金,由是此宮之富無限,言之無人能信”。這部著作的傳播()A,成為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因素B,改變了歐洲商業貿易的中心C.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D.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2.玉米是美洲特有的作物,新航路開辟后很快傳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及東南歐。馬鈴薯、煙草、可可等美洲特產,也傳到亞歐非諸洲。非洲所產的咖啡傳到歐美,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這反映了新航路的開辟()A.加速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B.改變了世界貿易的中心C.促進了世界物種的大交換D.加強了人類文明的交融二、選擇題川(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3.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荷屬東印度公司的股票成為在這里上市交易的第一只股票,同年第一家現代銀行意義的銀行和國際結算銀行一一阿姆斯特丹銀行也正式設立。這反映了()高一歷史學科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