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檢測卷(四)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等級得分一、填空題(24分)1.一天中氣溫的變化是有_____________的。2.空氣受熱會_____________,受冷會_____________。3.用金屬制成導線,是利用了金屬的_____________性。4.西紅柿喜歡生長在_____________且有點潮濕的地方,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5.敲擊鼓面的時候,蠟燭的火焰會來回晃動,這說明聲音具有_____________。6.我們觀察鳳仙花時,從外到內解剖,發現依次是萼片、花瓣、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7.沙漠植物的莖或葉表面通常有一層_____________,可以減少水分蒸發。8.像木材、棉花、羊毛這樣直接來自大自然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材料;像塑料、玻璃、鋼鐵這樣由人類通過加工處理天然材料制成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材料。二、選擇題(30分)9.氣候是一定地域里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人們通過長期觀測和記錄天氣信息,發現不同的地區每年的氣象情況總是有些規律,如我們濰坊的氣候特點是( )。A.四季分明 B.四季如春 C.常年高溫 D.冬暖夏涼10.三十七攝氏度寫作( )。A.37 B.37C C.37度 D.37℃11.有一種紙被譽為“紙壽千年”,它是( ),常用于書法及繪畫創作。A.電光紙 B.宣紙 C.銅版紙 D.卡紙12.下列不是常青樹的是( )。A.大葉黃楊 B.雪松 C.楊樹 D.松柏13.種子發芽的過程中最先出現的現象是( )。A.長出葉子 B.種皮破裂 C.種子膨脹 D.長出莖14.小張觀察到外面的雪花都向東南方飄,說明這時的風是( )風。A.西北 B.東南 C.西南 D.北風15.下列哪項屬于天然材料?( )A.紙張 B.木頭 C.塑料 D.玻璃16.小紅展示自制“吸管排簫”時,同學們發現“排簫”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這是因為( )。A.吸管的顏色不同 B.吸管的長短不同C.吸管的硬度不同 D.吸管的韌性不同17.金魚在魚缸里游動,當我們用手敲擊魚缸時,金魚聽到魚缸發出的聲音,四散游開。金魚聽到的聲音是靠( )傳播的。A.魚缸 B.空氣 C.水 D.手18.宇航員在太空中工作時,需要借助電子設備才能進行溝通,否則即使他們面對面說話也聽不到彼此的聲音( )。A.他們說話的聲音太小 B.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宇航服的頭盔把聲音擋住了 D.人的聽力在太空受影響19.以下動物中,利用翅膀發出聲音的是( )。A.大象 B.老虎 C.蟋蟀 D.青蛙20.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由此推測松樹的生長環境主要特點是( )。A.降水多 B.降水少 C.土壤貧瘠 D.土壤肥沃21.我們能吃到的食物中不屬于果實的有( )。A.獼猴桃 B.蘋果 C.胡蘿卜 D.梨子22.下列哪一項是花瓣的主要功能?( )A.產生花粉 B.吸引昆蟲 C.保護種子 D.吸收水分23.種子萌發非必需的條件是( )。A.陽光 B.水分 C.溫度 D.空氣三、判斷題(10分)24.在研究綠豆種子發芽所需條件實驗中,我們一般采用調查法進行探究。( )25.不完全花的特征是,有花萼、花冠、雌蕊、雄蕊四部分。( )26.蘆薈和石蓮花也可以在沙漠中生長。( )27.楊樹葉子表面有蠟質,所以比較光滑。( )28.對一些喜歡安靜的人來說,搖滾樂就是噪聲。( )29.物體不振動也能發出聲音。( )30.塑料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材料,它可以應用到所有領域。( )31.金屬的顏色都是銀白色的。( )32.可以根據風對物體的影響來判斷風力大小。( )33.北風是從南方吹向北方的風。( )四、連線題(6分)34.將下列植物與生長環境連接起來。猴面包樹 沙漠仙人柱 高山椰樹 熱帶草原地區松樹 熱帶沿海地區水稻 平原地區五、簡答題(6分)35.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六、實驗題(8分)36.探究仙人掌儲水的秘密的實驗。把3張紙巾充分浸濕,1號紙平鋪,2號紙卷起來,3號紙卷起來后用蠟紙包住,都放在窗臺前的塑料布上。1小時后,觀察3張紙巾的干濕程度:(1)最濕的是( ▲ ),最干的是( ▲ )。( )A.1號紙;3號紙 B.2號紙;1號紙 C.3號紙;1號紙(2)模擬的是仙人掌的莖的是( )。A.1號紙 B.2號紙 C.3號紙(3)仙人掌適合生長在( ▲ ),芭蕉適合生長在( ▲ )。( )A.沙漠;熱帶沿海 B.熱帶沿海;沙漠 C.熱帶沿海;熱帶草原(4)仙人掌的葉子是( )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A.心形 B.針狀 C.橢圓形七、綜合題(16分)37.敲小鼓,觀察紙屏上吊著的小球會出現什么現象,你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嗎?根據實驗裝置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 (1)實驗時用力敲擊小鼓,觀察到紙屏上吊著的小球會_____________。(2)與輕敲時比,實驗時用力敲小鼓,紙屏上吊著的小球跳動幅度_____________。(3)實驗中敲擊小鼓,發出的聲音通過_____________傳遞到紙屏上。38.小明喜歡觀測天氣,他連續進行了三天的氣溫測量,并用表格記錄下來,請根據表格里的信息,完成下列問題。(10分)時間 天氣現象 溫度 風向 風速周三 晴天 20-25℃ 南風 微風周四 多云 21-23℃ 東南風 微風周五 陰 16-20℃ 東南風 強風(1)23℃讀作( )。A.二十三度 B.攝氏二十三度 C.二十三攝氏度(2)根據小明的觀察,周三當天最低溫度是( )。A.20℃ B.25 ℃ C.16℃(3)根據小明的觀察,周五當天的風速應當為( )。A.無風 B.微風 C.強風(4)小明測量小區的氣溫正確的測量地點是( )。A.正在做飯時廚房里面 B.陰涼通風處 C.隨處都可以(5)小明測量氣溫時,正確的做法是每天( )。A.不固定地點測量 B.不固定時間測量 C.定時、定點測量參考答案1.規律【解析】一天中氣溫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一天的氣溫變化是從低到高逐漸上升,然后再從高到低逐漸下降。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早晨5-6時。2.上升 下降【解析】空氣受熱時,體積膨脹變輕,密度減小,所以會向上運動(如熱氣球原理)。空氣受冷時,體積收縮變重,密度增大,因此會向下運動(如冷空氣下沉形成風)。3.導電【解析】金屬制成導線就是利用其能導電的特性,讓電流順利通過。4.肥沃 陽光【解析】西紅柿適合生長在肥沃(養分充足)且略微潮濕的土壤中,這樣的土壤既能提供營養,又能保持適度濕潤。同時,西紅柿是喜陽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幫助其健康生長和果實成熟。這兩個條件是西紅柿生長的關鍵因素。5.能量【解析】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敲擊鼓面的時候,鼓面附近的火焰會跳動,說明聲音具有能量。6.雄蕊 雌蕊【解析】鳳仙花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為:萼片,最外層,保護未開放的花蕾。花瓣,內側,顏色鮮艷,吸引昆蟲傳粉。雄蕊,花瓣內側,頂端有花藥,能產生花粉。雌蕊,最內層,底部膨大部分為子房,將來發育成果實。7.蠟質或絨毛【解析】沙漠植物的莖或葉表面通常有一層蠟質或絨毛,這層結構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這種適應性特征有助于植物在干旱環境中保持水分,因為蠟質或絨毛可以反射陽光,減少熱量吸收,同時降低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從而減少水分通過蒸騰作用從植物體內流失。這些特點對于沙漠植物在極端環境中的生存至關重要。8.天然 人造【解析】物體都是由一種材料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我們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有的不是直接來自大自然,而是通過加工處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質發生變化后制造出來的,是人工材料,像鋼鐵、玻璃、塑料等,由人類通過加工處理天然材料制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卻不能。9.A【解析】濰坊位于中國山東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A.該地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這與“四季分明”的選項A相符。B.“四季如春”通常指說全年氣候溫暖而無明顯季節變化,常見于一些熱帶或亞熱帶地區;C.“常年高溫”指全年氣溫較高的地區,多見于熱帶;D.“冬暖夏涼”則不符合濰坊的氣候特點,因為濰坊冬季較寒冷。10.D【解析】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稱為溫度,通常用攝氏度(℃)表示。三十七攝氏度寫作37℃。故選項D正確。11.B【解析】A.電光紙,表面光滑,常用于包裝或裝飾,不適用于書畫。錯誤。B.宣紙的著墨較好,通常用做書法及繪畫創作用紙等。由于宣紙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正確。C.銅版紙,主要用于印刷,如雜志、畫冊,吸墨性較差。錯誤。D.卡紙,硬度較高,多用于手工或裝幀,不適合書畫。錯誤。故選B。12.C【解析】常青樹是指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植物,如松柏、大葉黃楊,雪松等。秋天到了,楊樹、銀杏等闊葉樹的葉子漸漸衰老,隨著瑟瑟的秋風,枯黃的樹葉便悄然飄落了,楊樹不是常青樹。故選C。13.C【解析】種子發芽的第一步是吸水膨脹。種子吸收水分后體積增大,導致種皮變軟,內部胚根或胚芽開始活動。這一過程是發芽的初始現象。隨后種皮破裂,胚根或胚芽才會逐漸長出,而葉和莖是后續發育階段的表現。因此,種子膨脹是最先發生的現象。故選B。14.A【解析】風向是指風吹過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我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分別是: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外面的雪花都向東南方飄,說明這時的風是西北風。故選A。15.B【解析】木頭是直接來自于自然界中的樹木,屬于天然材料。紙張是由木材等原材料經過加工制成的,塑料和玻璃都是通過化學合成等人工方法制造的,它們都屬于人造材料。故選B。16.B【解析】聲音的高低(音調)與吸管的長度有關。一般來說,較長的吸管振動頻率較低,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較短的吸管振動頻率較高,發出的聲音音調較高。因此,通過改變吸管的長度,可以制作出能夠發出不同音調的“排簫”。而吸管的顏色、硬度、韌性等因素不會影響吸管發出的聲音的高低。故選B。17.C【解析】當用手敲擊魚缸時,振動會通過魚缸(固體)傳遞到水中。由于金魚生活在水中,它們的聽覺器官主要通過水(液體)接收聲波的振動。雖然聲音也可以通過魚缸或空氣傳播,但金魚直接接觸的介質是水,因此聲音最終是通過水傳播到金魚耳中的。故選C。18.B【解析】A.聲音小不是主因,真空中再大的聲音也無法傳播;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如空氣、水或固體)。在太空中是真空環境,幾乎沒有空氣,因此聲音無法通過振動傳遞;C.頭盔主要保護宇航員,不是影響聲音傳播的根本問題;D.聽力本身不受太空環境影響,問題在于聲音缺乏傳播介質;即使宇航員面對面,聲音也無法直接傳播到對方的耳朵里,必須借助電子設備將聲音轉化為電磁波信號進行傳輸。這是因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選B。19.C【解析】在這四種動物中,利用翅膀發出聲音的是蟋蟀。蟋蟀通過摩擦它們的翅膀來產生特有的鳴叫聲,這種聲音通常用于吸引配偶或作為領域防御的信號。其他動物,如大象、老虎和青蛙,它們發聲的方式與翅膀無關。大象通過聲帶發聲,老虎通過喉部發聲,青蛙則通過聲囊發聲,故選C。20.B【解析】松樹的葉子呈針狀,這種結構可以減少葉片的表面積,從而減少水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這是植物對降水較少或干旱環境的適應特征。例如,在寒冷或干燥地區,松樹通過針葉保存水分,保證生存。因此,松樹的生長環境主要特點是降水少,故選B。21.C【解析】獼猴桃(A)、蘋果(B)、梨子(D)均屬于果實。其中,獼猴桃和梨子是典型的真果(由子房直接發育),蘋果是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共同發育),胡蘿卜(C)是植物的根,屬于儲存養分的器官,而非果實,故選C。22.B【解析】A.產生花粉是雄蕊(花藥部分)的功能;B.花瓣的主要功能是通過鮮艷的顏色、特殊的形狀或香味來吸引昆蟲等傳粉者,幫助花朵完成傳粉過程;C.保護種子通常由果實(如種皮或果皮)完成,花瓣在傳粉后會凋落;D.吸收水分是植物根部的作用,與花瓣無關;由以上分析可知,吸引昆蟲是花瓣的主要功能,故選B。23.A【解析】種子萌發的必需條件包括水分(軟化種皮,啟動生理活動)、適宜的溫度(促進酶活性)和空氣(提供氧氣用于呼吸作用)。而陽光并非所有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例如大多數埋在土壤中的種子(如豆類)在黑暗環境中也能發芽。雖然某些特殊植物的種子可能需要光照才能發芽,但題目中要求選擇“非必需”的條件,因此正確答案是陽光。故選A。24.×【解析】在研究綠豆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時,我們一般采用對比實驗來進行研究。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 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25.×【解析】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油菜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如黃瓜花缺雄蕊或雌蕊。有的黃瓜花只有雄蕊沒有雌蕊叫做雄花,有的黃瓜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叫做雌花。26.√【解析】蘆薈和石蓮花都喜溫暖、通風的環境,耐干燥,能在沙漠邊緣或半沙漠的溫暖環境中生存。故該說法正確。27.×【解析】楊樹葉子表面通常具有一定的角質層,角質層可以起到減少水分散失、保護葉片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葉子表面有光滑的感覺,但將其簡單歸結為有蠟質是不準確的。28.√【解析】噪音是在一定環境中不應有而有的聲音。泛指嘈雜、刺耳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噪聲是指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生活、休息和對要聽到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所以有些人喜歡聽的搖滾樂,對于喜歡安靜的人來說就是噪聲。29.×【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如果物體不振動,就不會產生聲波,因此也就不會發出聲音。30.×【解析】塑料雖然用途廣泛(如制作日用品、玩具、包裝材料等),但它并非適用于所有領域。例如:高溫環境(如鍋具把手需用耐高溫材料,普通塑料會熔化);高強度需求(如建筑承重結構需用金屬或混凝土,塑料強度不足)。31.×【解析】金屬的顏色多種多樣,比如金是黃色,銅是紫紅色,并非都是銀白色。32.√【解析】風力大小會影響物體的狀態。例如:樹葉輕微搖動(1-2級風),樹枝搖晃(3-4級風),大樹搖擺難行(5-6級風)。通過觀察物體被風吹動的程度,可以判斷風力等級。33.×【解析】北風是指風從北方吹來,吹向南方,而非從南方吹向北方。風向的命名是根據風的來源方向,例如北風即來自北方的風。34.【解析】猴面包樹:生長在非洲的熱帶草原地區。樹干粗大,可儲存水分,適應干旱與雨季交替的環境。仙人柱(仙人掌類):生活在沙漠。葉片退化為刺,莖能儲水,耐旱性強。椰樹:適合熱帶沿海地區。喜溫暖濕潤氣候,果實可隨海水漂流傳播。松樹:常見于高山。針葉減少水分蒸發,耐寒且適應貧瘠土壤。水稻:需大量水,廣泛種植于平原地區(如水田),如中國南方平原。35.根的功能主要包括吸收、固著、儲藏和繁殖等作用。【解析】根的功能主要包括吸收、固著、儲藏和繁殖等作用。桃樹和水稻等各種植物的根的主要功能吸收,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類;柳樹、楊樹等植物能經受風雨的襲擊,而不致倒下,主要是因為它具有深入土壤的強大而有力的根的固著功能,蘿卜、甜菜、甘薯等植物的根都具有儲藏功能。棗樹等植物的根還能產生不定芽,常被用來進行繁殖。36.(1)C (2)C (3)A (4)B【分析】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態會與環境相適應,從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水分、陽光和溫度等條件的結果。【解析】(1)1號紙平鋪,表面積大,水分蒸發快,因此最干;3號紙用蠟紙包裹,蠟紙阻隔水分蒸發,因此最濕。實驗模擬仙人掌通過減少表面積(卷起)和蠟質層(蠟紙)來儲水。故選C。(2)仙人掌的莖肥厚儲水,表面有蠟質層減少蒸發。3號紙卷起(減少表面積)并用蠟紙包裹(模擬蠟質層),與莖的結構功能一致。故選C。(3)仙人掌適應干旱的沙漠環境,莖儲水、葉退化為刺;芭蕉葉片寬大,需濕潤環境,適合熱帶沿海或雨林。故選A。(4)仙人掌的葉子退化為針狀,大幅減少蒸發表面積,適應干旱環境。故選B。37.跳動 增大 空氣【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充當聲音傳播的介質,但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聲音的能力不同。固體傳播聲音的能力最強,氣體傳播聲音的能力最弱。【解析】(1)實驗時用力敲擊小鼓,會產生聲音,聲音的傳播引起紙屏振動,紙屏上吊著的小球會跳動。(2)實驗時用力敲小鼓,紙屏上吊著的小球跳動幅度與輕敲時相比,跳動幅度增大。(3)實驗中敲擊小鼓,發出的聲音通過空氣傳遞到紙屏上,氣體能充當聲音傳播的介質。38.(1)C (2)A (3)C (4)B (5)C【分析】天氣是指影響人類活動瞬間氣象特點的綜合狀況,即一個地方的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等氣象要素在短時間內的綜合情況。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時十分迅速,有時比較緩慢。【解析】(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借助于溫度計來進行測量,它一般用攝氏度作單位,符號是℃。23℃讀作二十三攝氏度。(2)根據題干可知,周三當天最低溫度是20℃。(3)根據題干可知,周五當天的風速應當為強風。(4)氣溫就是空氣的溫度,即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這個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測量氣溫要定好時間和地點,將氣溫計放在室外陰涼通風地方,要避免太陽直接照射。(5)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借助于溫度計來進行測量。小明測量氣溫時,正確的做法是每天定時、定點測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