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期末檢測卷(四)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等級得分一、填空題(26分)1.池塘水中生活著眾多微小的生物。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少數水綿等肉眼能勉強看到的動物或植物外,絕大多數是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清楚地觀察到它們。2.微生物分為兩大類:一是分布廣泛、浮游生活的_____________。(如綠藻、衣藻等)。二是_____________,這些微小動物種類繁多,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組成,如草履蟲等。3.人類利用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從中獲得啟示創造出各種人造物的做法逐漸發展為一門從自然中學習,進而應用到工程技術中的仿生學。例如人類從_____________的身上獲得啟示發明了飛機。4.仿生學是人類模仿生物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創造出各種人造物。5.四季的變化與地球的_____________有關。6.地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著太陽轉動,稱為地球的_____________。7.地球公轉和地軸傾斜,使得太陽的照射角度和地球上的氣溫都發生變化,由此便形成了_____________。8.輪軸包括輪和軸兩部分,使用輪軸能夠_____________,在軸粗細相同時,輪越_____________越省力。9.升國旗時,繩子往上拉,而旗子往上升,是因為旗桿頂上安裝了一個_____________。二、選擇題(32分)10.教室的門把手斷了(如圖),同學們發現開、關門變得特別費力,這是因為( )。A.輪軸的軸變短了 B.輪軸的軸變長了C.輪軸的輪變大了 D.輪軸的輪變小了11.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俗語說明鳥兒和蟲子是( )動物。A.夜行性 B.晝行性 C.冬眠 D.不冬眠12.要將小球沿斜面提升到頂端,下列四種情況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13.每年的梅雨季節,家里的衣服、家具容易起霉,這主要是因為( )。A.天氣潮濕微生物繁殖快 B.衣服和家具太干燥了C.衣服和家具太多了 D.天氣太冷了14.微生物對人類既有“功”,也有“過”。下列過程中,體現了微生物的“過”的是( )。A.導致食物變質 B.生產調味品 C.生產抗生素 D.制作饅頭、面包15.釀造葡萄酒的過程,就是( )對葡萄的發酵作用。A.霉菌 B.酵母菌 C.乳桿菌 D.病毒16.小科觀察了很多生物的細胞,下列屬于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的是( )。A. B. C. D.17.許多潛艇被設計成魚類的身體形狀,主要是為了( )。A.外形美觀 B.減少水的阻力 C.避免魚類攻擊 D.方便偽裝18.小亮在一個農家樂看見一只母雞正在孵小雞,雞蛋被母雞壓在身下卻沒有被壓壞,這是因為( )。A.蛋殼本身非常堅硬 B.蛋殼里面有小雞支撐著C.蛋殼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 D.蛋殼內部是空心的19.下列不屬于回聲定位原理的是( ) A.貓頭鷹 B.蝙蝠 C.雷達 D.B 超20.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幾種常用的杠桿類工具,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筷子 B.鑷子 C.瓶蓋起子 D.釣魚竿21.潛水員穿戴的腳蹼模仿的是( )。A.鯉魚 B.麻雀 C.野鴨 D.野兔22.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23.下列現象與四季有關的是( )。A.貓捉老鼠 B.青蛙和蛇冬眠 C.工人工作 D.日落而息24.下面觀點錯誤的是( )。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形成了晝夜交替和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B.地球的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正好相反C.一年中氣溫的變化規律與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D.傅科擺利用了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證明了地球在公轉25.升旗手拉動繩子把國旗升起,這個過程中用到的簡單機械是( )。A.杠桿 B.滑輪 C.輪軸 D.斜面三、判斷題(10分)26.科學探究過程中,對于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假設。( )27.使用干燥劑和活性炭可以防止墻面潮濕發霉。( )28.仿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古人不懂仿生。( )29.滴灌是目前農業灌溉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之一。( )30.六足仿生機器人是根據三角步態在穩定性、機動性等方面的優勢設計的。( )31.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相同。( )32.晝與夜的交匯處稱為晨昏線,由晝轉夜為黃昏,由夜轉晝為黎明。( )33.同等條件下,用手柄粗的螺絲刀擰螺絲比用手柄細的螺絲刀省力。( )34.發酵食品是一種低糖、低脂、低能量的綠色食品。( )35.家里使用的自來水龍頭是輪軸在生活中的運用。( )四、連線題(4分)36.把科技發展歷程中相關的內容與人物連接在一起萊特兄弟 塑料貝克蘭 第一臺電視弗萊明 第一架雙翼飛機貝爾 微生物列文虎克 青霉素五、簡答題(10分)37.在晝夜交替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哪些有規律的變化 38.大蔥的葉子是管狀的,這使得它既輕巧又結實。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里,還有哪些生物的結構與形狀,也應用了類似的原理以增強抗壓能力呢?請舉例說明(至少2例)。六、實驗探究題(8分)39.下圖為探索“地球及其運動”的實驗,請你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表示地球在做自轉運動的是_____________。(填“圖1”或“圖2”)(2)四季的形成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關。(3)圖1中,當地球運行到位置時,太陽直射_____________填“南半球”或“北半球”),此時南極會出現_____________(填“極晝”或“極夜”)現象。(4)圖2中,甲、乙兩個城市都處在_____________(填“白天”或“黑夜”),先迎來黎明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城市。七、綜合題(10分)40.仿生學是人類模仿自然界某些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創造的學科,聚集了人類智慧的結晶。(1)小明家的不粘鍋鍋底排列成正六邊形,它是從( )獲得啟示制作的。A.蜂窩的形狀 B.蒲公英的種子 C.魚鰭的形狀(2)正六邊形結構的好處是( )。A.能有效利用空間,用材料少 B.美觀,用材料少 C.有很強的附著力(3)與蛋殼結構原理相同的建筑結構是( )A.平板結構 B.拱形結構 C.凹形結構(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雞蛋殼做承重實驗時,不用修整蛋殼的邊緣B.頭盔模擬蛋殼結構,太薄,騎電動車帶與不帶一樣C.雞蛋殼雖然很薄,但它承受外界沖擊的能力較強(5)雷達通過發出( )進行探測。A.電磁波 B.超聲波 C.光波參考答案1.個體微小,結構簡單【解析】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們身體微小,構造簡單。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極廣,空氣中、水中、泥土中、動植物的體內和體表都生活著微生物。池塘水中也生活著眾多微小的生物。它們個體微小,結構簡單。除了少數水綿等肉眼能勉強看到的動物或植物外,絕大多數是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清楚地觀察到它們。2.微小植物 微小動物【解析】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們身體微小,構造簡單。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極廣,空氣中、水中、泥土中、動植物的體內和體表都生活著微生物。微生物分為兩大類:一是分布廣泛、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如綠藻、衣藻等);二是微小動物,這些微小動物種類繁多,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組成,如草履蟲等。3.鳥/小鳥/鳥類/鳥兒均可【解析】考查仿生學的運用,人類是從鳥類的身上獲得啟示發明了飛機,從小草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鋸子等。4.結構 功能【解析】人類模仿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創造出各種人造物,這些做法逐漸發展為一門學科叫作仿生學。人類通過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5.公轉【解析】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有關,地球公轉時,地球公轉和地軸傾斜,使得太陽對地球的照射角度發生有規律的變化,溫度也隨之發生變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半球時,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時太陽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6.自西向東 公轉【解析】地球繞著人們假想的地軸轉稱為自轉,繞著太陽轉,稱為公轉,自轉和公轉都自西向東。7.四季【解析】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并且地軸是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變,導致陽光有規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區,因此氣溫也有規律地變化,形成四季。8.省力 大【解析】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作輪軸,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時省力;在軸上用力帶動輪運動時費力。使用輪軸可以省力,且輪越大,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越省力。9.定滑輪【解析】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作定滑輪;定滑輪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鉤上可以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作動滑輪;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10.D【解析】像螺絲刀、方向盤這樣,有一個輪固定在可以轉動的軸上的機械叫輪軸。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時省力;在軸上用力帶動輪運動時費力。當輪相同時,軸越小越省力。軸不變的情況下,輪越大越省力。由于門把手斷了,所以輪變小了,開、關門也就更加費力。11.B【解析】像喜鵲、燕子、鳥兒和蟲子等動物喜歡在白天活動,我們稱它們為晝行動物,像蝙蝠、貓頭鷹等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我們稱它們為夜行性動物。12.D【解析】斜面是一種省力機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難,省力但是費距離。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讀圖可知,圖中斜面D坡度最小,省力最多;斜面A坡度最大,省力最少。故D選項正確。13.A【解析】 每年的梅雨季節,家里的衣服、家具容易起霉,這主要是因為天氣潮濕微生物繁殖快。 在每年的梅雨季節,由于空氣濕度增加,環境變得溫暖潮濕,這種條件非常適合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微生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等條件,而在梅雨季節,這些條件都得到了滿足,因此微生物數量大增,導致衣物和家具容易發霉。14.A【解析】 微生物對人類既有“功”也有“過”,“功”包括:可以利用微生物生產新的食物,例如,制作饅頭和面包,離不開酵母菌;制作泡菜和酸奶,離不開乳酸菌。可以利用微生物生產調味品,例如,釀酒離不開一些曲霉和酵母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醬要用多種霉菌。微生物能產生腐殖質,增加土壤肥力。導致食物變質體現了微生物的“過”。15.B【解析】 在釀造葡萄酒的過程中,酵母菌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能夠在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這一過程是釀造葡萄酒的核心步驟,通過酵母菌的發酵作用,葡萄中的糖分被轉化為酒精,從而產生葡萄酒。16.B【解析】 洋蔥內表皮細胞為植物細胞,植物細胞因為有細胞壁,所以性狀較規則,所以選項B為洋蔥內表皮細胞。17.B【解析】流線型是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狀,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許多潛艇被設計成魚類的身體形狀,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減小潛艇行駛中所受到的水的阻力。18.C【解析】 球形的蛋殼能夠承受住比別的形狀的蛋殼更高的壓力,所以十幾個雞蛋被母雞壓在身下卻沒有一個被壓壞。19.A【解析】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制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科學。回聲是指聲音發射出去后,被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可以用來測量聲源到障礙物的距離。蝙蝠捕捉獵物、飛機用雷達導航、用B超診斷儀查病因,都利用了回聲定位原理。20.C【解析】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作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筷子、鑷子、釣魚竿屬于費力杠桿;瓶蓋起子屬于省力杠桿。故選C。21.C【解析】潛水員穿戴的腳蹼是為了在水中能夠更有效地移動, 這種設計靈感來源于自然界中的動物。 根據提供的信息, 潛水員穿著腳蹼在水中運動的方式與野鴨類似, 因為野鴨的趾間有蹼, 使其能夠適應劃水游泳。 22.D【解析】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是在每年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一天。與之相反,白晝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23.B【解析】四季變化是地球的公轉及地軸傾斜造成的,對人類生產生活、動植物有很大影響。貓捉老鼠、工人工作、日落而息與四季變化無關。青蛙和蛇冬眠是適應冬季環境的一種方法,與季節有關。24.D【解析】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確實形成了晝夜交替和太陽東升西落的現象。地球的自轉導致了晝夜交替,因為地球是一個不發光又不透明的球體,同一瞬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球體,從而形成了晝夜。同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使得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們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是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 。傅科擺利用了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證明了地球在自轉。25.B【解析】 升國旗是利用了滑輪的改變力的方向作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很省力地拉動物體;動滑輪不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能很省力地拉動物體。26.√【解析】提出猜想(或猜測)或假設是科學探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科學史上很多重要的結論都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做出假設是科學研究的方法。在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對于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假設,觀點正確。27.√【解析】食物或物品在陰暗、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食物或物品在陰暗、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使用干燥劑和活性炭可以防止墻面潮濕發霉。故題干正確。28.×【解析】仿生學是一門科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古人也懂仿生學,如鋸子的發明。29.√【解析】 滴灌是迄今為止農田灌溉最節水的灌溉技術之一,但因其價格較高,一度被稱作“昂貴技術”。30.√【解析】 大自然的動物有很多特別的本領,人們研究了它們,就有了許多創造發明。仿生學是一門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利用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制機械或各種新技術的科學。工程師借鑒昆蟲的三角步態在穩定性、機動性等方面的優勢,設計并制造了六足仿生機器人。31.√【解析】【解答】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分析】本題考的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32.√【解析】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就是晨昏線。在晨昏線,由晝轉夜為黃昏,由夜轉晝為黎明,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33.√【解析】在輪上用力帶動軸運動時省力;在軸上用力帶動輪運動時費力。輪軸可以省力,輪越大,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越省力。所以同樣長度,手柄粗的螺絲刀比手柄細的用起來省力。34.√【解析】【解答】發酵食品是經過酵母菌發酵分解糖類和脂肪的食品,所以具有低糖、低脂和低能量的特點。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發酵食品的特點。35.√【解析】輪軸是一種簡單機械,由一個大輪和一個軸組成。力作用在輪上時,可以省力但費距離;力作用在軸上時,可以省距離但費力。自來水龍頭的設計正是利用了輪軸的這一原理,通過旋轉手柄來控制水的流量,既省力又方便操作 。36.【解析】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這對醫藥界來講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胡克利用顯微鏡發現了細胞;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萊特兄弟制造了飛機。實現了人類飛翔的夢想;貝爾得發明了掃描電視;1909年,美國化學家貝克蘭發明了合成塑料,并注冊了專利。37.一年中晝和夜的時長相比,夏季晝長夜短,冬季晝短夜長,春分、秋分兩天晝夜等長【解析】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且不透明的球體,同一瞬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地球,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晝,沒有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黑夜,晝夜交替現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地球傾斜著身子圍繞太陽公轉運動,造成了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從而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夏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冬天,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春分、秋分兩天晝夜等長。38.①雞蛋是球形的;②人的足弓、肋骨、頭骨等;③烏龜的殼呈圓頂形。【解析】同樣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狀比做成實心的棒狀要粗得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彎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輕、強度高。管狀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稈、莖,鋼管都是應用了這個原理。①雞蛋是球形的;②人的足弓、肋骨、頭骨等;③烏龜的殼呈圓頂形。39.(1)圖2 (2)地球公轉;地軸的傾斜 (3)北半球;極夜 (4)黑夜;乙【解析】(1)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2)地球公轉時,由于地軸傾斜且角度不變,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不同位置獲得的太陽光熱的多少不同。晝夜長短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出現季節的變化,所以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3)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為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白晝時間最長,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為3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等長;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白晝時間最長,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為9月23日前后,此時全球晝夜平分。(4)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且不透明的球體,同一瞬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球,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晝,沒有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黑夜,晝夜交替現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相鄰的兩個時區之間相差一小時,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越往東邊的時區越先迎來黎明。圖2中,甲、乙兩個城市都處在黑夜,先迎來黎明的是乙城市。40.(1)A (2)A (3)B (4)B (5)A【解析】仿生學是指人類模仿生物功能,來發明創造的科學。它是一門新型邊緣學科。研究對象是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將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術之中。(1)小明家的不粘鍋鍋底排列成正六邊形,它是從蜂窩的形狀獲得啟示制作的。(2)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材料的厚度與寬度,都影響材料的抗彎曲能力。蜂窩狀結構的好處是耗最少的材料、修建的容積大,且抗壓能力強。(3)蛋殼屬于拱形結構。(4)用雞蛋殼做承重實驗時,不用修整蛋殼的邊緣,選項說法正確;頭盔模擬蛋殼結構,太薄,騎電動車帶與不帶一樣,選項說法錯誤,雖然頭盔薄,但是能夠承受很重的重量,可以有效保護我們頭部;雞蛋殼雖然很薄,但它承受外界沖擊的能力較強,選項說法正確。(5)雷達在工作時,先發射出電磁波,其在向前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即雷達據其所接收到的反射回來的電磁波情況判斷前方物體的情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