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沖刺——摩擦力易錯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沖刺——摩擦力易錯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摩擦力易錯練習
一、選擇題
1.灑水車在清潔杭州市街道衛生環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灑水車在水平路面上進行灑水作業時保持勻速行駛,則灑水車發動機的牽引力如何改變,灑水車的動能將如何改變(  )
A.牽引力不變,動能不變 B.牽引力不變,動能減小
C.牽引力減小,動能不變 D.牽引力減小,動能減小
2.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塊,受水平拉力作用,如圖甲所示;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移動的距離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內,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0
B.內,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C.時,物塊的速度一定小于
D.若在時撤去,物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如圖所示是各大景區都推出的新型玻璃棧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棧道內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讓橡皮艇在玻璃棧道內快速滑下。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玻璃棧道內加入少量水主要是為了減小下滑時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以下滑時的橡皮艇為參照物,旁邊的樹木是靜止的
C.橡皮艇加速下滑,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4.體育課上有爬繩和爬桿兩種運動,某同學先后用相同的姿勢爬繩和爬桿,則( )
A.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為繩子粗糙
B.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比較大,因為爬桿時手握桿的力要大些
C.若爬桿和爬繩時速度不一樣,則速度大的手受到的摩擦力大
D.爬繩和爬桿時,手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
5.立定跳遠是中考體育常考項目,主要由起跳、騰空和落地等技術動作組成,分解動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騰空到最高點時,運動員動能為零
B.穿鞋底粗糙的運動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C.用力蹬地向前跳起,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從最高點到落地,運動員速度變大是因為慣性變大
6.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1所示,已知物體所受水平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物體相應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3所示(  )
A.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N
B.t=3s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1N
C.t=4s時,物體移動的距離為12m
D.若8s時撤去F,物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7.如圖所示為某款玻璃清潔器,它的內外兩部分通過磁性相吸,在清潔玻璃外側時,內側也能同步運動,從而達到清潔玻璃兩面的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清潔器能吸在玻璃上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B.清潔器在玻璃上靜止時,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當增大對清潔器的壓力來清潔較臟的玻璃時,清潔器與玻璃間的摩擦力變大
D.清潔器在玻璃上勻速下滑時,其機械能保持不變
8.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小明用體積和形狀均相同的鐵塊()和木塊)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四種對照實驗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9.如圖所示,鐵塊A重6N,靜止地吸附在豎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將重為3N的銅塊B放在鐵塊A上面時,A和B恰能沿著黑板緩慢勻速下滑。取走銅塊B,用豎直向上的力F拉鐵塊A,使其勻速向上運動,則F的大小為( )
A.3N B.9N C.15N D.18N
二、填空題
10.小科在卸貨點用水平方向的推力把箱子推到D處,如圖甲所示。經過A處4秒后在B處遇到小方,小方迅速取下小箱子,1秒后在C處小科調整了推力,繼續將大箱子推到D處才撤去推力。AD段推力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箱子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丙。BC段的推力 摩擦力(填“>”或“=”或“<”),BC段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CD段小科推力所做的功為 J。
11.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和物體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
(1)0~2s內物體沒有被推動,是因為推力 摩擦力;
(2)2~4s內物體做 運動;
(3)2~4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N;
(4)4~6s內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水平推力是一對 。
12.如圖,兩個重20N的相同的物體A、B疊放在一起,受到8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那么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 N;若將B取下與A并列,再讓它們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B給A的作用力為 N。
13.物塊的重力為5牛,物塊的重力為8牛。將物塊放在物塊上,如圖所示,用大小為40牛的水平力將物塊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保持靜止。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2)若增大水平壓力,則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如何變化?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三、探究題
14.某同學為驗證壓力大小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選用了長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細線和若干個相同的鐵塊,設計并開展了如圖實驗:
(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 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圖1所示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3)接著該同學完成了圖2和圖3所示的實驗,請用作圖的方式把圖3對應的實驗補充完整: 。
(4)該同學查閱資料獲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他將同一木塊放置在同一木板上,進行了如圖4中的a、b、c所示的實驗。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所用的力為、和,推測、和的大小關系為 。
15.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塊掛在測力計下,其右側面與豎直傳送帶接觸,裝置左側有可旋轉的螺桿對其施加不同的壓力,啟動電動機使傳送帶轉動,通過測力計的讀數即可推算出木塊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實驗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 木塊重力(N) 螺桿旋轉的圈數(圈) 測力計示數(N) 摩擦力(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5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
(1)在實驗過程中,傳送帶轉動的方向為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
(2)第5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N;
(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為 。
16.小明按如下步驟完成“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a.如圖甲所示,將A平放在長木板B上,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并記錄其示數。
b.如圖乙所示,將毛巾固定在長木板B上,木塊A平放在毛巾上,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并記錄其示數。
c.如圖丙所示,將木塊A平放在長木板 B上,并在木塊A上放一砝碼,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并記錄其示數。
(1)由甲、乙兩圖可知: 。
(2)如圖丁,實驗中小明發現:當F=3N時,木塊A相對于地面靜止且長木板B剛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長木板 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
(3)實驗拓展:如圖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C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圖像分別如圖3、4所示。則物體C在第4s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17.如圖所示,將一鋼球A從斜面的某一高度h由靜止釋放,在水平面上撞擊木塊B,木塊B向前移動了一段距離s。
(1)若鋼球的質量為50g,靜止時相對水平面的高度h=20cm,則此過程中鋼球重力做功 J;
(2)木塊被撞擊后向右減速運動的過程中摩擦力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如圖所示,在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通過 來判斷小球的動能大小。
18.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用同一木塊分別做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
(1)甲、乙、丙三次實驗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根據二力平衡知識,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對比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3)通過對比 兩次實驗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接觸面越 (填“粗糙”或“光滑”),滑動摩擦力越大;
(4)同學們在小組交流討論時發現,在實驗中很難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于是小偉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 (填“需要”或“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四、解答題
19.彩虹滑道是近年來新興的游玩項目,如圖甲所示,游客只需坐在橡皮圈上,就能隨橡皮圈一起快速滑下。圖乙是該游樂項目的簡化模型,AB段表示彩虹滑道,BC段表示水平的人工草皮減速帶。
(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處于 狀態(填“靜止”或“運動”);
(2)游客在BC段滑行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則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若人和橡皮圈的總質量為60千克,則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功為 焦。
20.圖中物體A、B的重力分別為10N和2N,滑輪與輕質繩之間的摩擦忽略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所示,在物體B的作用下,物體A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
(2)如圖乙所示,在物體A的左側再掛一個物體C,恰好能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C的重力為 N。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摩擦力易錯練習》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B D B B C D C
1.C
【詳解】當灑水車工作時,自身重力不斷減小,對地面的壓力不斷減小,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不斷減小。當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牽引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牽引力減小;灑水的過程中,速度不變,質量減小,因此動能減小,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2.C
【詳解】A.內,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0N,故A錯誤;
B.由圖丙可知,6-12s,s-t圖像不是直線,說明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12-18s,s-t圖像為直線,說明此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此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拉力大小相等,由圖乙知,此時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內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產生的摩擦力與12-18s內相同,則摩擦力為40N,故B錯誤;
C.由圖丙可知,12-18s物塊運動的距離為
運動的時間為
速度為
由此可知,6-12s時間段的最高速度是1m/s,所以t=10s時,物塊的速度一定小于1m/s,故C正確;
D.若在t=16s時撤去F,由于物塊受到摩擦力,所以物塊將做減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C。
3.B
【詳解】A.在玻璃棧道內加入少量水,這是通過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下滑時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以下滑時的橡皮艇為參照物,旁邊的樹木和橡皮艇之間發生了位置的變化,是運動的,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橡皮艇加速下滑,是因為橡皮艇受到重力的作用,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是因為受到人對橡皮艇壓力的作用,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D
【詳解】無論爬繩和爬桿,此時產生的摩擦力均為靜摩擦力,靜摩擦的大小與學生的自重大小相等,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5.B
【詳解】A.騰空到最高點時,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高度最高,重力勢能最大,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動能不為零,故A錯誤;
B.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鞋底粗糙的運動鞋,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確;
C.跳遠時用力蹬地快速跳起,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C錯誤;
D.從最高點到落地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由于質量不變,所以慣性大小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6.B
【詳解】A.由v-t圖象可知,0~2s物體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狀態,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F-t圖象可知,0~2s拉力F=1N,所以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1N,故A錯誤;
B.由v-t圖象可知,6~8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拉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F-t圖象知6~8s拉力F′=2N,故滑動摩擦力為2N;2~6s做加速運動,拉力大于摩擦力,拉力為3N,滑動摩擦力仍為2N,故物體受到的合力為F合=F-f=3N-2N=1N
故B正確;
C.0~4s時間內,物塊的速度均小于3m/s,t=4s時,物體移動的距離小于12m,故C錯誤;
D.若8s時撤去F,物塊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物塊將做減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B。
7.C
【詳解】A.清潔器能吸在玻璃上是因為磁極間的相互吸引力,故A錯誤;
B.清潔器在玻璃上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當增大對清潔器的壓力來清潔較臟的玻璃時,根據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可知,清潔器與玻璃間的摩擦力變大,故C正確;
D.清潔器在玻璃上勻速下滑時,質量不變,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速度不變,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8.D
【詳解】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只能有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這一個變量,所以應控制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積相同,接觸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A.體積和形狀均相同的鐵塊和木塊,鐵的密度大于木塊的密度,鐵的質量大約木塊的質量,則鐵塊和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不相同,接觸粗糙程度不同,有兩個變量,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壓力不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探究的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
C.接觸面粗糙程度和接觸面積不相同,有兩個變量,故C不符合題意;
D.壓力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9.C
【詳解】當A和B沿著黑板緩慢勻速下滑時,整體處于平衡狀態,則整體的重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大小;
取走銅塊B,用豎直向上的力F使鐵塊A勻速向上運動時,鐵塊A對磁性黑板的壓力大小不變(與重力的大小無關)、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然為9N,此時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F、豎直向下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則;
由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 > 80 600
【詳解】[1]根據題意可知,箱子運動到B點時用時4s,從B點到C點用時1s,所以圖丙中,4s~5s表示BC段的運動圖像,即大箱子做加速運動,所以BC段的推力大于摩檫力;
[2]根據題意可知,圖丙中5s~10s表示CD的運動圖像,即大木箱從C點到D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乙可知,此時的推力為80N;
由于大箱子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推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即
f=F=80N
又因為大木箱在BC段做加速運動時,與CD段相比,地面受到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故BC段大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仍等于大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即為80N。
[3]根據圖丙可知,大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速度
v=1.5m/sCD段的路程
sCD=vt=1.5m/s×(10s-5s)=7.5m
由圖乙和題意可知CD段小明的推力為80N,則CD段小明推力所做的功
W=Fs=80N×7.5m=600J
11.(1)等于
(2)加速
(3)2
(4)平衡力
【詳解】(1)由圖乙圖像可知,0~2s物體沒有推動,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物體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由圖乙圖像可知,物體在2~4s隨時間增大,物體的運動速度逐漸增大,所以物體做加速運動。
(3)由圖乙圖像可知,在4~6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由F t圖象可知,在4~6s內,拉力F=2N,由平衡條件可得,滑動摩擦力f=F=2N
由圖乙圖像可知,物體在2~4s做加速運動,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由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與速度無關,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2N。
(4)由圖乙圖像可知,物體在4~6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受到平衡力作用,故摩擦力與水平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12. 0 4
【詳解】[1]兩個重的相同物塊、疊放在一起,和是同向同速運動的,即保持相對靜止狀態,不具備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所以和之間是沒有摩擦力的,即摩擦力為0N。
[2]不論是疊放還是平放,我們可以把它們看做一個整體,疊放和平放時對水平面的壓力是相等的,與地面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所以甲、乙兩圖中整體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均為
乙圖中,以物體A為研究對象,由于物體A、B的重力相同,所以A對地面的壓力為整體對地面壓力的一半,則A受到的摩擦力為整體摩擦力的一半為
乙圖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B給A的作用力FB對A,和地面對A向左的摩擦力fA,因物體A仍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二力的平衡條件可得,B給A的作用力
13.(1)13
(2)不變
【詳解】(1)物塊B當前靜止處于平衡狀態,豎直方向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下的壓力、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則受到的摩擦力為
(2)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大小始終等于使物體具有運動趨勢的外力,由于使物體具有運動趨勢的外力不變,測靜摩擦力不變。
14.(1)水平(或水平向右)
(2)2.2
(3)(鐵塊畫三個或者更多也可)
(4)
【詳解】(1)將木塊放在長木板上,木塊在長木板上運動,摩擦力方向是在水平方向上,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平衡力要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故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向右,故也可填水平向右。
(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1所示,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示數為2.2N,則鐵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2N。
(3)
要驗證壓力大小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其它條件不變,只變化壓力,故改變木快上的鐵塊個數,圖2鐵塊個數為1個,故圖3鐵塊個數可畫2個或3個或更多。故圖3對應的實驗如圖所示:
(4)用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如圖4中的a、b、c所示的實驗,a、b對照,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都相同,只有速度不同,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故a、b所受摩擦力相等,則。a、c對照,速度、接觸面粗糙程度都相同,c所受壓力大于a,故c所受摩擦力大于a,則。綜上所述,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所用的力。
15.(1)逆時針
(2)0.1
(3)見解析
【詳解】(1)因為測力計示數大于木塊重力,所以木塊受到向下的滑動摩擦力,因此傳送帶轉動的方向為逆時針,木塊給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傳送帶會給木塊向下的摩擦力。
(2)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可知,在豎直方向上,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下的摩擦力和豎直向上的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且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所以第5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3)比較1、4實驗的數據可知,木塊的重力不同,螺桿旋轉的圈數相同,即木塊對傳送帶的壓力相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木塊重力的大小無關;由1、2兩次實驗數據可知,木塊的重力相同,螺桿旋轉的圈數不用,即木塊對傳送帶的壓力不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相同,即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16.(1)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2)1.8
(3)4
【詳解】(1)由甲、乙兩圖可知,壓力一定,乙中接觸面更粗糙,滑動摩擦力較大,故得出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2)和甲圖實驗相比,因丁中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從甲圖可知此摩擦力的大小為1.2N;
長木板相對于A水平向左運動,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可知故A對長木板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為1.2N。長木板相對于地面水平向左運動,故受到地面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且長木板處于平衡狀態,故長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f地=F-fA=3N-1.2N=1.8N
(3)如圖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圖象分別如圖3、4所示,由圖4知,6-9秒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為4N,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則受到摩擦力大小不變,故物體在第4秒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4N。
17.(1)0.1
(2)不變
(3)木塊B移動的距離
【詳解】(1)鋼球重力做功為
(2)木塊在向右做減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壓力大小有關,這兩個因素都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3)實驗中通過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采用了轉換法。
18.(1)等于
(2)大
(3) 甲丙 粗糙
(4)不需要
【詳解】(1)實驗中勻速直線拉動木塊,木塊處于平衡狀態,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甲、乙兩次實驗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的大小不同,且壓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可得到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1][2]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控制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因此選擇甲、丙兩次實驗,且可得結論為:當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4)丁實驗中,無論怎樣拉動長木板,木塊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發生改變,處于平衡狀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該裝置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19.(1)靜止
(2)不變
(3)9000
【詳解】(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相對于橡皮圈的位置不發生改變,相對于橡皮圈是靜止的。
(2)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
(3)人和橡皮圈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人和橡皮圈開始具有的重力勢能,則克服摩擦做功為
20.(1)水平向左
(2)4
【詳解】(1)物體A水平向右運動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物體B對物體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為2N、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2)因物體A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與向右的拉力大小相等為2N;物體A水平向左運動或水平向右運動時,由于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所以物體A水平向左運動時,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是2N;物體A水平向左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C施加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2N(物體B對物體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2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三力平衡,因此水平向左的拉力為
即物體C的重力為4N。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伊宁县| 张北县| 汉源县| 哈密市| 定州市| 鄂温| 台南市| 炎陵县| 北碚区| 环江| 师宗县| 绿春县| 万安县| 射阳县| 女性| 靖远县| 门源| 汉源县| 秦皇岛市| 梁平县| 施甸县| 梁河县| 莎车县| 滨州市| 遂平县| 盐亭县| 专栏| 论坛| 交口县| 桐庐县| 铜山县| 商河县| 镇江市| 句容市| 商洛市| 治县。| 定西市| 莱芜市| 马关县| 长泰县|